隨著一支鐵騎的身影消失,趙勝所部也終於算是松了一口氣。
而這一支鐵騎的身影消失,也就代表著大漢征倭兵馬的安全歸來。
趙勝是戰國時期邯鄲人,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在哥哥即位後趙勝也被封為了平原君,他與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一同被稱為戰國四公子。
而在這一世之中,趙勝則是被植入成了趙匡胤的族人,同時還是趙匡胤相當倚重的一個宗族大將。
而歷史中的趙勝,他最出名的一個事跡大概就是救趙了吧!
在公元前266年時,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丞相,當時魏國使者須賈出使秦國,范雎讓須賈傳口信給魏王:將他的仇人魏齊的頭送來,不然就屠了大梁,魏齊聽後十分害怕,逃往平原君趙勝家中。范雎得知魏齊逃到趙勝家,於是就寫信邀趙勝飲酒,趙勝隻好前往,結果被秦國扣下。
趙王被秦國威脅,於是派人圍住趙勝的家想要捉拿魏齊,魏齊連夜逃脫,想要通過信陵君去楚國,但是信陵君害怕秦國,猶豫了很久才來,而魏齊見信陵君有難意忿而自殺,當信陵君趕來時魏齊已經死去,於是趙王將魏齊的頭送往秦國,趙勝才得以回國。後來在公元前262年時,秦國攻打韓國的野王,野王投降於秦,韓國的上黨與本國完全斷聯,於是上黨太守意欲投奔趙國。
趙王同意接收上黨,並讓趙勝前往迎接,但是趙國此舉卻觸怒了秦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在戰役初期,趙國用廉頗抵擋住了秦軍。但是後來趙王急於求成,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替換下了廉頗,秦國大將白起在長平將趙括射殺,趙軍大敗,投降的四十萬趙國人也都被坑殺,趙國因此元氣大傷。
在秦趙二國的長平之戰結束後的次年,秦國派兵圍攻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大危,於是派人向楚國和魏國求救,魏國派兵救援,遭到秦王威脅,於是魏王就讓援軍駐守觀望,而魏國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勝的妻子,趙勝讓她寫信責怪信陵君,信陵君於是偷出兵符,奪下魏援軍兵權救下了趙國。
白起所部通過別人的地盤,肯定是要打起精神,以防止在這途中出現了什麽變故的?
但是,不只是晉軍這邊擔心呀,徐州趙匡胤這邊同樣也擔心呀!
晉軍擔心在這一過程之中,徐州出現了什麽小心思。可是,趙匡胤也擔心在這一過程中,白起會假道伐虢。
這種事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可能發生的幾率,雙方都肯定要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來。這種事情哪怕只有一絲絲的可能,誰都不敢打保票?畢竟,一旦出現了錯誤的話,那最後付出的代價可不是說說的!
不是沒有諸侯想過趁這個機會來打一下晉軍這一支的想法,可是,經過征倭之戰後,原本的十萬晉軍兵馬現在也只剩下五萬出頭不到六萬的樣子。
就算是打到了晉軍的這一部分人馬,對於現在的晉軍而言,這又算多大的損傷?
況且,在這一次返航的時候,晉軍前前後後足足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在最前面出發的乃是韓世忠的兵馬,接下來就是白起率領的步軍兵馬。
在最後面返航的,就是常遇春和霍去病這兩個人率領的騎兵兵馬了。
如果出手只是打掉這三部並打了其中一部的話,那這一次出手究竟值不值得呢?就算是可以將這三部分兵馬全部都打掉,那難道這一次出兵就是值得的了嗎?
槍打出頭鳥,如果真的有那一邊諸侯動手的話,不說究竟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他又能有什麽好下場。
吃了如此大一次虧,晉軍難道會忍氣吞聲不成?
如果吃了這麽大一個虧之後,晉軍都能忍氣吞聲的話,那晉軍的威嚴何在?這麽一來的話,豈不是相當於讓這一路諸侯將晉軍,將李翔的臉放在地上踩嗎?
一旦最後是這麽一個結果的話,那讓天下人又會如何去想?他們對於晉軍的敬畏又會如何!如果讓天下人對晉軍都失去了敬畏之,那晉軍接下來的路可就不好走了。
因此,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的話,晉軍接下來就算是影響一下後面的規劃,但絕對會做出他們的反應的。
就算如此一來會影響後面原本的規劃,但這帳卻從來不是這麽算的,有些隱性的好處實際上比那些顯性的好處作用大的多了。
二來,各位諸侯都是聰明人,都不是那種舍己為人的人。
明明知道他們哪一方輕易動手的話,事後必然會受到晉軍的報復的,那他們憑什麽要動這一次手,讓晉軍報復自己的同時,還讓其他諸侯坐享其成。
損失自己的利益,卻成全他人利益,這個決定,可並不是那麽好下的。
他們就算是有過出手的想法,但也很快自己就掐滅了。最多這些人就看著周圍的諸侯,有沒有那種舍己為人的人?
只是,很顯然,各位諸侯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的人,沒有那麽多人有舍己為人的想法。
而與此同時,晉軍也沒有假道伐虢的想法,這一路上倒也算是勉強風平浪靜的過來了。
況且,晉軍大部分都是在趙匡胤的地盤上行走,趙匡胤如果自己不動手的話,也不可能放其他諸侯的兵馬進來。
就說中原之地,曹操、蚩尤以及趙匡胤之間,本來就處於一種生死競爭的關系,能給對方扯後腿搗亂的話,剩下來的兩位是絕對有那個興趣的。
因此,曹操與蚩尤這兩個人別說是不可能產生那種舍己為人的想法,就算是他們兩個人真的有了這種舍己為人的想法,那也得看趙匡胤究竟有沒有膽子敢將這兩路人馬放到他的地盤之中了?
曹操與蚩尤但凡在這一過程之中對趙匡胤產生了不好的想法的話,那趙匡胤可就真的要走向悲劇了!大好形勢一朝盡喪!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