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歌德向斐迪南行禮道:“大公殿下,早上好。您正是一位青年才俊啊”
“過獎過獎,歌德閣下,您和席勒閣下才是帝國最傑出的青年之一,兩位閣下才是帝國最不可多得的英傑。”
“感謝殿下的賞識.”歌德和席勒回到。
一番商業互誇之後以及撈家常後,三人的談話重點提到了報刊方面。
“兩位閣下,請問你們認為報刊的政治報紙選擇方向,應該是什麽。”斐迪南問道。
還不等歌德回答,席勒便搶先回道:是改革!殿下。帝國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將自己的問題暴露了出來,我們需要的是改革。而我們便要為改革提前發聲,為改革鋪路。”
內心中,歌德和席勒都十分讚同這句話,兩人都反對封建專製統治,而是支持開明君主統治,並且十分厭惡暴風驟雨般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也正是斐迪南選擇他們的原因,進步但也不至於進步到自己頭上。
“是的,這確實是報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是現在。”斐迪南接著說道:“我覺得現在的首要工作是:一是宣稱法國革命的破壞性,二是宣揚在護國戰爭中,帝國內人民應該團結起來,三是在哈布斯堡統治區域,宣揚奧地利人觀念。”
這點不禁然兩人對斐迪南更加的改觀了,也確信了皇室並沒有派錯人,只是,歌德有些不解:”殿下,前面兩點我明白了,後面再哈布斯堡統治區域宣揚奧地利人觀念我確實沒能理解,首先除了生活在奧地利大公國地區的德意志人才應該被稱為奧地利人,其他地區顯然沒有宣揚這種地區的道理。是欺騙他們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奧地利人嘛?”
“歌德閣下,看來你並沒有看清關於民族的問題,首先,一個主體民族佔優的國家,其分裂的可能性更小,戰鬥性更強。而且民族主義之風還沒有完全吹入奧地利呢.而且,歷史上一開始也沒有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意大利人這個觀念,大家都是從法蘭克帝國分裂的,這麽來說的話,大家都應該認為自己是才對,可是現在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是法蘭克人,而帶以之著三種民族。”
“再舉一個例子,大洋隔壁的美利堅,每天都有不同的民族來到那片土地,法蘭西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等等來到那片土地後,在一起生活幾代人後,他們有了一個新的文化,民族認同,那就是美利堅人,即使現在美利堅人並不是很認同美利堅民族這個觀念,可當這個國家開始富強過後呢,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為是一個美利堅人而自豪。”
“而我所敘說的奧地利人觀念,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哈布斯堡統治的土地上,存在了太多王冠,在不久的將來,家族必然會整合這些王冠。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的國家。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可以說在一個王朝的統治下已經共同生活了生活了數百年。在皇室的統治下,塑造認同只會更加牢固。”
“而在我看來,即使民族之風吹入永不改變的帝國,我們也依然有機會,捷克人和斯洛文尼亞人幾乎成為了說斯拉夫語的德意志人,而在奧屬波蘭和匈牙利,那些波蘭貴族和馬扎爾貴族必然不會將自己的農奴囊括在自己狹隘的民族觀念中,也就是說,那些人是沒有自己的民族的。”
“而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沒有誰是一個純種的民族吧,在通婚下,或多或少都會帶點的德意志血脈。純種血脈的民族,在我看來非蠢即傻。”
“而且共同對抗法蘭西,將會得到的是一代人共同奮戰的經歷,這種經歷,將是他們互相認同的更強的紐帶。而他們的孩子,孫子也將繼承這份記憶。而且,帝國目前直轄領地其實識字率並不是很高,有些人連字都不認識,更別說知道自己是什麽民族了,就別說有些識字也不知道的了”
“我所說的奧地利族。將是一個擁有德意志和神聖羅馬帝國傳承的,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並被共同接受統治的,擁有共同奮鬥經歷的一個認同,一個民族。理解了嘛,兩位閣下。”
兩人一時無法完全消化斐迪南的長篇大論,但是也都認識到了這份認識的前瞻性以及可行性, 以及實施的必要性。於是向斐迪南應道:明白了,大公,我們會這麽行動的。”
“嗯,感謝兩位閣下,那就這麽說定了,歌德任報刊主編,席勒為辦刊副主編,席勒閣下,歌德閣下可能需要更多的創作時間,辛苦了。”斐迪南向席勒致歉道。
“沒問題殿下,包在我身上了。”席勒接受了這份請求,並向斐迪南行禮。
“目前業務線主要在維也納,布拉格和佩斯展開,隨回漸漸展開到帝國直轄部分,威尼斯和奧屬波蘭就不用兩位閣下費心了,至於為什麽,請允許我保密。我先走了,兩位請好好在維也納安頓自己,這裡是預付的工資,請先收下。”原本還在門口等候的一位仆人將兩箱手提箱提了進來,並打開展示——滿滿的弗羅林。“
“感謝殿下,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殿下慢走。”歌德向斐迪南說道,隨後兩人向斐迪南行別禮。
接下來該去哪呢?斐迪南思考著,決定了,去見見奧地利天主教會勢力吧。
斐迪南走後,兩人開始嘀咕著:“這可真是一個偉大而又了不起的工作啊,來維也納真是來對了。”
“確實,我感受到你我的夙願正在一步步的實現,你說,這時皇帝陛下的意見嘛?”
“我覺得不是,你看不到大公殿下在講述這些的時候,眼裡仿佛有光,仿佛這些事情是必然要完成的嘛,我能感覺到,這時殿下自己的想法。”
“歐,難道上帝真的在保佑哈布斯堡家族嘛?奧地利又出了一位中興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