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慈父 > 第四十四章 算帳

大明慈父 第四十四章 算帳

簡繁轉換
作者:又一重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7:29 来源:搜书1

“這與做窗有何乾系?”

朱由校好奇問道,與其他皇帝不同,朱由校除這個主職以外,還有個木工達人的業余愛好,甚至後期副職一度超過主職,所以他對百工類的東西,不僅不像其他人那樣排斥,相反很感興趣。

“是的,父親您想想,這屋內若是不點蠟燭,除非屋外烈陽高懸,屋內還算亮堂,可若是屋外太陽稍被烏雲遮蔽,亦或者陰天下雨,這屋內就昏暗許多了。”

朱由校不由點頭,對於經常要在書房處理公務的他來說,這點他太有發言權了;

夏天倒還好點,基本很多時候都是大太陽,但如果到了冬天和陰天的時候,那最難受。

點上蠟燭,屋裡煙熏氣燎,開門窗透氣,屋內熱氣又保持不住,左右為難。

“孩兒當時集合了眾人,一番集思廣益後,大家發現,既然屋內是否亮堂,取決於屋外的光能否更好的進入屋內,於是就有匠人提出說:古人曾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既然水晶經過打磨拋光後,可以透光,那琉璃是否也能做到同樣效果呢?”

“他說起碼琉璃燒製後是稀軟粘稠的半液體,也更易於加工,若是壓製成片,替代窗欞紙,甚至還能用作瓦片替換部分屋頂,如此一來,不就能增加透光的效率,讓屋外的光亮更容易照進來嗎。”

朱慈燃把當初和工匠一起討論的結論長話短說的提了下,當然實際討論現場並不像他說的這樣簡單,他也是引導半天,費了老鼻子勁才把這幫人的思路引到這上面。

“用琉璃,替代窗欞紙?”

朱由校嘴裡咀嚼著這句話,

“果真有用?”

他用狐疑的目光看著兒子,

“孩兒當時也不相信,後來就讓那匠人用水晶石做了一個實驗,您猜怎麽著?”

朱慈燃小小的賣了個關子,

“怎麽著呢?”

朱由校配合的問道,

“效果特別好!”

朱慈燃揮舞雙手,表情誇張的說道,

“哦,原來如此,難怪燃兒不讓為父去看,想必是希望等做好以後,再讓為父去長長見識吧?”

朱由校打趣道,兒子這番小心思,讓他覺得有趣。

“確實如此,只是目前進展還不太順利。”

朱慈燃故意歎了口氣說道,其實當然不是這個原因;

他當時主要是覺得自己剛穿越不久,本著小心謹慎為上的想法,就是想躲著點老爹,希望盡量少和朱由校接觸;

之所以要拿籌備這件事當借口,除了真有這個想法外,更重要的目的還是因為按照以往慣例,他平時沒事都是跟在老爹屁股後面轉,這樣找個合適借口就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並且,如果保持隔三差五見一次,就算過段時間朱由校發現兒子跟以前相比不一樣了,也能用‘士隔三日刮目相待’之類的說法搪塞過去。

“其實還有一則,父親還記得前些日子孩兒跟您說的賺錢一事嗎?”

朱慈燃岔開話題,他不想繼續糾結這個。

“難道也跟這玻璃有關?”

朱由校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前段時間兒子找他要錢的時候,他心疼有點不太想給,畢竟這不是幾千幾萬,兒子開口就是三十萬五十萬的,這誰受得了;

但後來他還是被說服,批準這些請求,主要原因就是朱慈燃說保證這兩年就有辦法再賺回來。

朱由校當然忘不掉這件事,兒子當時誇下海口說:父親您放心,錢這個東西,沒了還能賺,並且機會多的是,最多三五年,今天花多少,到時就給您賺回來多少!

區區不到百萬,加上乾的又是賑災濟民之類的正事,再者,反正以後這位置也是要傳給兒子的,所以花就花了,他當時隻當兒子在安慰他說笑的,並未當真。

“是的,”

朱慈燃點點頭,原本就打算找個合適的機會跟老爹匯報一下的,擇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

“在孩兒解釋之前,想先請父皇您想想,若是有這麽一間屋子,只要屋外日光充足,屋內就亮堂無比,無需燃燭點燈;”

“這樣一間屋子,您會喜歡嗎?”

朱慈燃先問了老爹一個問題。

“那必然是喜歡的,若是有如此明亮的屋堂,為父批閱奏章心情都會暢快不少。”

朱由校點點頭道,

“是啊,孩兒也喜歡,同樣的問題,孩兒還問過娘親,娘親也說喜歡,父親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天下人,或許大多都喜歡。”

朱慈燃意味深長的看著老爹,露出笑容。

“此事可不是孩兒在臆想,而是真的做過一番調查!”

“同樣的問題,孩兒問過那些工匠、管事還有宮女侍衛們,他們都說,若是能將屋內做的亮堂許多,那麽即使花費些銀錢,也都是願意的。”

“既然他們都願意,那孩兒就在想,京城這麽多人,應該也大都會願意。”

朱慈燃開始給老爹畫起了大餅:“一扇琉璃窗,若定價十兩銀,一間屋連門帶窗,視大小約莫需四十至一百五十兩以上不等;”

“一套宅院,怎麽說也得有兩三間屋子弄的亮堂些吧?”

“隨便算算,這就二三百兩去了,條件好些的,門院大些的,甚至需要千兩都不止。”

“父親!”

朱慈燃加重了語氣,

“大明光是京城便至少有超過二三十萬戶人(史載天啟初年京城總人口逾有百萬)!”

“在孩兒看來,這二三十萬戶家庭,背後就是二三十萬套房屋!”

朱慈燃稚嫩的聲音在屋內響起,在朱由校眼前描繪出了一副美好的畫卷。

“就算只有兩三萬戶買得起,就算兩萬戶吧,這兩萬戶一家均算為三百兩;”

“父親您知道這得是多少銀子嗎?”

朱慈燃猶如惡魔一般在朱由校面前低語道,

“多少....”

朱由校被兒子的描述引導,陷入了想象,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足足六百萬兩白銀!!”

朱慈燃故意放慢節奏,一字一頓地說道。

“六百萬兩!!!”

朱由校陷入震驚,瞬間呼吸急促了起來;

六百萬啊!

就這麽個玩意,就能賣六百萬?

他記得清楚,兒子說的是整個京城,光是京城一地就有六百萬兩,就算折半,也有兩三百萬兩了!

朱由校此時的狀態,就像後世誤入傳銷被深度洗腦的人一樣,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自動忽略了這番描述中的許多細節錯漏

他不由得呼吸急促,這錢還能這麽賺的?

今天的談話,找書苑 zhaoshuyuan 屬實刷新了朱由校對商業的認知。

他承認,雖然確實有被這番說法驚到,但好在是,和一般人不同,身為皇帝的朱由校,大場面還是見過一些的,區區六百萬,也就是將近是一年賦稅而已......

而已個屁啊!!!

按照戶部所登記田畝,即便不算那些隱田隱戶,明朝理論上各項賦稅綜合,換算白銀也至少兩千多萬(注1),可實際上這兩年能收上來的,換算成白銀也就七八百萬左右(注2)。

注1:熹宗實錄第12卷,天啟元年,戶983萬,口5165萬,田地743萬頃,田賦米2149萬石,麥430萬石.

浙江,南直隸解運北京太倉325萬兩白銀,銅錢3100萬文,糟糧400萬石,北直隸和山東3府解送兵部120萬兩白銀,另各省解送新兵軍餉白銀538萬兩.

注2:作者不是歷史相關專業的,所以許多資料只能百度查,天啟三年的具體賦稅總額沒查到,但是查到六年的是2579萬石糧稅(基本稅) 363萬兩加派 148萬雜項收入(商稅等)。

在魏忠賢上台前,商稅加鹽稅二者合一也收不到五萬兩,所以雜稅不談;而加派是遼餉,屬於後面的額外攤派,不計入基本稅;

而這個2579萬石是理論上能收的,實際上具體稅額要根據當時情況具體而論,大概換算下來明朝實際能收到總額約莫在600-1000萬之間,所以就取800為約數,如有疑問的讀者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