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地裡一片荒蕪,雜草叢生,唯獨沒有糧食。
除了和莊附近林易的農田,利用滴灌的節水技術,保證了麥苗的水份以及營養,每一個麥穗都很飽滿,沉甸甸的,是豐收的味道。
林易邀請了各地的百姓代表,凡是與代銷點有合作的農戶都可以親臨寶石山現場。
以蜂窩煤為拳頭產品,又有代銷點的地下情報人員發動宣傳攻勢,寶石山早已經打響了自己的招牌,這裡真的成了一塊寶地。
聽說寶石山的糧食大豐收,有羨慕的,有嫉妒的,但無論是什麽觀點的人,都想親自看看大旱之年還能豐收的麥地長什麽樣子。
有些沒有接到邀請的人,也自費帶了乾糧,趕著牛車,前往和莊。
那熱鬧的場景,十月趕山都沒有那麽多人,他們都站在隔離繩外面盯著麥地目不轉睛的看,要不是現場巡查隊維持秩序,他們早就上前薅一把仔細看看了。
親眼看到如此飽滿的麥苗,這些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眼中發自內心的渴望。
要是他也能買到這樣神奇的種子就好了。
農用拖拉機已經安裝了聯合收割設備,切割,輸送,去皮,一體化,只要車開過去,就是黃澄澄的麥粒出來。
看看時辰差不多了,林易拿起話筒:“各位鄉親們,今天是我和莊小麥收割的日子,根據我的估計,畝產上千斤基本沒問題,我會在各位的見證下,親自上秤驗證這個奇跡。”
張小乙作為首席拖拉機手,坐到了聯合收割機的駕駛座上。
只聽到一聲哨響,他開始踩下油門,突突突的黑煙冒過,拖拉機帶著聯合收割設備下了田。
前方的機器自動把麥苗齊根切斷,輸送到脫粒機,脫的麥粒從漏鬥進入準備好的大麻袋,麥稈整齊的分到兩旁,可以很方便的收起。
麥稈也是寶貝,可以引火,可以編席,可以做鬥笠,可以漚肥,還可以打碎了造紙。
站在脫粒機旁還有幾個大漢,負責把裝滿的麥粒綁口扔下,同時換上空的麻袋。
收割機後面是幾個耙犁,順便就把麥茬打碎了翻到土裡,方便繼續種夏糧。
一畝地,需要三個人忙活一整天的活兒,聯合收割機隻用了十分鍾就乾完了。
足足裝了二十麻袋。
一袋一袋上秤,旁邊有人計數。
最後統計結果。
“畝產,一千三百二十八斤!”
這樣豐產的小麥,驚呆了眾人的下巴。
他們都是有經驗的老農,通常一畝地難得見到幾株飽滿的麥苗,但這塊地幾乎是標準飽滿,沒有癟籽,但能夠畝產一千三百二十八斤也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年景好的時候,一畝地也就畝產三百斤,差一點的二百斤,這一下子漲了五六倍的產量,人家種一畝地相當於他家種五畝地。
還有那台鐵牛,叫什麽,拖拉機,簡直比變身的天蓬元帥都能乾,一台機器頂一百個人還有富余。
接下來,林易為了答謝各地的農民,凡是與代銷點有合作推廣地瓜苗種了示范田的農戶,每人都可以得到贈送的十斤麥子。
那些慕名而來卻沒有合作的農戶眼睛都紅了,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看清寶石山這塊璞玉。
十斤麥子不算什麽,但十斤麥種就不得了了。
有了這十斤麥種,他們回去也能種畝千一千三百斤的高產麥,一畝地能當五畝地,那不是發大財了?
越是地多的農戶越是眼紅。
但是接下來林易的話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各位,這些麥種拿回去磨面吃就好,不要留著秋天當種子,因為糧食高產不光靠種子,還需要科學的種植技術和水肥的配合。”
是啊,開年四個月了沒下一滴水,就算是種了高產麥苗,沒有水又怎麽辦?
“你們不要灰心,我們推廣的地瓜,畝產可達一萬余斤,雖然吃多了容易胃酸放屁,但填飽肚子不含糊。”
“這地瓜耐旱,極度的耐旱,只需要在培苗的時候保證水分,等成活之後要求就不高了。”
“雖然由於缺水達不到畝產萬斤的神話,但隨隨便便畝產三千斤不成問題。”
眾人親眼看到畝產一千三百斤小麥的誕生,聽到林易還有畝產上萬斤的作物,而且是耐旱作物,全都瘋狂了。
對於他後面說的缺點根本不在乎。
饑荒的時候,草根,樹皮,觀音土,都能用來充飽,,區區胃酸和放屁又算得了什麽?
林易的地瓜苗一炮打響了。
全都是跑來要求合作示范田的。
林易提了一個要求。
凡是合作農戶,都要簽一個保證文書,一定要按照林易所要求的栽種,這樣地瓜的栽培技術就可以迅速推廣。
到了秋天收獲的時候,示范效應就起來了,百姓們可以自發推廣地瓜,林易稍微推動一下,不出三年,北方就可以普及,百年一遇的大饑荒也可以大大緩解。
這是活人無數功德無量的事情。
董白站在人群中,默默看著紅光滿面的林易身上閃耀著聖人的光輝。
什麽詩詞歌賦都是小道,拯救萬民才是通天大道。
她總算明白了為什麽林易明明擁有大才,可以寫出人生若隻如初見,可以寫出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樓,眼看他樓塌了,這樣傳世的大作,卻不願意署上自己的大名,寧願偽托什麽納蘭性德和孔尚任的名字。
原來他是這樣有大志向的人。
是她想得太淺薄了。
董白深深為之前自己的狹隘思想感到臉紅。
她一直有一個夢,夢見自己嫁給了天下有名的大才子,成就一段傳奇佳話,但她現在想明白了,什麽樣的大才子能比得上林易隨手之作?
她夢中的才子形象漸行漸遠,林易在她心中的樣子卻越來越清晰,直到閉上眼睛都是他。
董白心中一顫,自己這是怎麽了?臉怎麽這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