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三十八章 一个战士的来信

文豪1983 第三十八章 一个战士的来信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一系列文学刊物转载了小说,《天若有情》的影响还在扩大。

《红岩》是地区性顶级刊物,鼎盛时发行量也就十万份,北方很多读者不了解这个杂志,看不到余切的《高考1977》。

这个时候南北经济差别挺大,和后世是倒过来的,现在主要是北方太强了,能占全国大盘的六成,东北尤其强势。

当时有个靠近朝鲜的边境城市通话,改开那一年,GDP排在全国第三十三名,有葡萄酒、药厂、钢厂等一大批支柱产业,而第三十四名是哪呢?

湘省的省会常沙。

转载《天若有情》的《萌芽》、《小说月报》都是数十万到百万级的杂志,他们的读者遍布全国,尤其在北方更加强势。

《天若有情》发表一个多月后,《军艺报》也即将转载《天若有情》。

现在已经进入到“评论《天若有情》到底哪里好”也能发刊的环节了。

《人民文学》却迟迟没声音,当然是主编刘芯武在作怪了,这份杂志是国内发行量最大,也是最核心的文学期刊。

余切现在是一直在外边儿蹭,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进去,攻破这个堡垒啊。

但是没有关系,事情要一步一步来。

《小说月报》的编辑室给余切寄了个大包裹,信上面说:

“这是全国各地的读者给你写的信,我们已经帮你筛选了一部分,恳请你从里面选几封写的好的回信,一并寄给我们。”

没稿酬?

也是,如果回一封信也有稿酬,那我不是天天逮着回信就好了。

有个叫郑渊杰的儿童小说作家,自从在《儿童文学》发第一篇小说之后就很受欢迎,而且他量大管饱属于码字怪,孩子们都给他写信称呼他为郑伯伯……编辑部也只能挑一些有代表性的信件让他回。

《天若有情》因为涉及到了近期的大事件,读者们想要和作者余切沟通的热情高涨。

余切一打开这些信件,粗略扫了一遍,发现果然是被选过的,很有代表性。

有刚进入文坛的新人作者,有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还有来自于老山前线的战士……

余切最先回的前线战士。

这场边境冲突在79年爆发当时烈度最高,现在转入低烈度作战状态,双方在边境地区对峙。

法卡山、扣林山、老山和阴山都是这时期经常能在报纸上看到的地名,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些山头。

到83年末,长期的,低烈度的对峙开始有些变化,似乎要变得激烈起来,光是看这一时期的新闻就能知道大概:

“我方建议南方邻居举行边界谈判,协商解决争端……”

“南方邻居试图对我方军民进行袭扰,使我们的边境地区人民不能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严正警告……”

“为了创造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我方不得不收复和保卫了……等山头。”

“南方邻居不断制造挑衅事件,试图发起更大的进攻……”

在这封信上,有个叫李海的战士,说他是某某师119团3排的战士,因为文化水平达到了高中又作战勇敢,刚刚被提拔为代理排长。

“我们的困难是太潮热……靴子、衣服都不穿了,就穿着裤衩子和草鞋守在这里,后方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罐头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但是,好多人还是一整条腿都溃烂,裤裆也烂,瘙痒难耐,被送回去治疗……”

“我知道,祖国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支援……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听故事,今天有个治好了的兄弟回来,跟我讲他们在后方看的小说,是一个穷人和港地女的感情故事,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余切老师,你写的故事太好了,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今年21岁,上个月才入d,我也想回去考大学,我有高中文化水平。”

“排里很多人现在不相信感情,我就用这个故事安慰他们!做思想工作。”

“如果那个华弟也能找到对象,我们当然更能有了,你说是吗?”

余切看完信简直说不出话,长叹了一口气。

然后,回了一篇长得多的信,告诉这个李海自己也有一篇新的战争小说要写出来,“我作为文艺工作者,永远和你们站在一起”。

而且叮嘱他“回来后,要千方百计的考上大学。”

剩下的信,余切也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全回了,然后一并寄到《小说月报》的编辑室。

——————

11月的最后一周,下雪了。

雪从灰白的天际飘落,轻轻地盖在未名湖上,湖面瞬间成了银白色的画布。

初雪很漂亮,也很干净。

于是弹吉他装逼的、搞创作的、还有拿笤帚在操场上扫开一块地,堆雪人的……大家玩了一两天,都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燕大马上要进入考试季,余切也不例外。

他这段时间把《阵地上来了未婚妻的信》写完了,按照约定寄到了《红岩》杂志刊。

黄兴邦反复催促余切,前后来了三次信,因为余切一直没有完工,黄兴邦觉得余切可能是在燕京这边找到了新杂志社,简直是心急如焚。

“余老师,我们杂志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我打算来燕京看你。”

“经过我们杂志社讨论,余老师完全可以按照7元千字的稿酬进行支付。”

“《红岩》杂志的读者们,无比期待你的新作!”

一直到收到了余切写的稿子,黄兴邦才终于放心了,对这个故事相当满意,称之为远超《天若有情》的杰作。

然后谨慎的来了一封信,希望把小说的名字写短一点,就叫《未婚妻的信》就行了。

根据黄兴邦的说法,“咱们文学杂志很少有这么长的小说名的。”想象一本杂志的封面,要写上重磅小说的标题和作者,最主要的小说还要想办法强调。

余切这个长标题一上,封面都挡住了。

现在写小说和写网文是不太一样的,遵循“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巴老的“《家》”“《春》”“《秋》”就一个字,多有逼格啊。

另外有个事情,是余切的十七岁半——现在已经十八岁的糟糠之妻,张俪要来燕京了。

《红楼梦》剧组在蓉城挑选演员,张俪和她朋友一起面试,结果是朋友挂面了,而她通过了初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