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四十二章 那五十块钱

文豪1983 第四十二章 那五十块钱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她高兴了叫“余哥哥”,一般的时候叫“余切”。

“哪里麻烦了,”余切摇头,“我听说一些作家也经常来着改稿,摆沙龙,他们都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你不用担心别人害你……但还是要小心为上,有什么事儿就躲进来。”

像……今天下午那个样吗?张俪心里忽然想。

下午两人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几乎是前胸贴后背,没什么距离,可是张俪也并不觉得难为情。

然而,余切想不到这些,而是说:“张俪,这是我给你带的书。”

余切怕张俪无趣,给她带了几本闲书,其中有一本是《红楼梦》。他在里面夹了五十块钱。

这就是还了之前的饭钱了,不能让妹子请客。

“还有,你既然现在做了演员,也不能耽误读书,《红楼梦》就是你的书,平时也多请教一些名家。”

张俪问:“找不到呢?怎么办嘛。”

余切笑道:“你还不知道《红楼梦》有多受作家们欢迎啊,你肯定是能找到的……就是你们现在还没安排角色,你既然面的薛宝钗,就多看看薛宝钗的片段,揣摩这个人物。”

“是xio宝钗。”张俪俏皮道。

余切没反驳她,而是笑了笑。

张俪像被雨打湿的鹌鹑,可怜的缩在床里边儿也不敢坐下,余切说什么她都答应。

直到余切要走的时候,张俪忽然问:

“余哥哥,我这几天还能再见到你吗?”

“当然能了。”

余切走进去给张俪掖铺盖角,压着,“过两天,我们就去燕大的电视房看电视剧。”

“什么电视啊?”

“美国片子,《大西洋底来的人》。”

张俪瞪大眼睛,“这电视剧都没有播哩……还是燕大好,还能轮着播呢,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一个完整的电视剧……”

余切说:“你有什么事儿,也可以来燕大找我,也可以问新现实社员们,他们大概知道我在哪。”

“嗯!”张俪重重的点头。

这样余切就放心了,他最后指着那一本《红楼梦》,“你自己拿到了要好好看,以后我考你,《红楼梦》是你的人生大事啊,你一定要过了这一关……”

好,余切就走了。

张俪一直望着余切的背影消失。

其实,在张俪的心中,非常想和余切多呆一会儿,但她的性格和这时候的风气,让她没办法主动开口。

当十七岁的张俪还在夏天的蓉城时,她甚至有心思捉弄余切,因为她正在属于自己的战旗歌舞团和家属院,一切都是熟悉的,安全的。

而现在,张俪来了首都,有种寄人篱下的局促感,虽然这么说并不好,但一切都是余切在帮忙安排的。

当然要处处小心了,不要惹得余老师……呸!是余哥哥!

不要让他对自己印象不好。

张俪在床上出神的想了会儿,开始翻起了书,头一个拿到手里的就是《红楼梦》。

这一翻开,只见到,书里边儿有五张“大团结”。

这是65版人民币中,最大额度的纸币,十元一张。

显然是余切还自己的了,而且,还给了多的多啊。

作家的稿酬那么多吗?这可是五十块钱。

张俪把这五张大钱都捡起来了,并拢在一起,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这钱太大了,太硬了,扎人,放到哪里去呢?

钱还是余切给的,也不知道中午吃饭那会儿,他到底看出来了没有?

但那个收钱的是肯定看出来了!

唉!

张俪的眼睛,望着面前卷成一圈的五十块钱,没啥焦距,她已经出神了……

她一会儿把这五十块钱的圈弄得极大,一会儿弄得小,一会儿又大了。

她茫然、好奇的表情可以大小变换的圆圈里边儿透出来,手指头伸进去,抿着嘴。

想着想着,忽然她自己擂了自己一拳,脸红通通的:

张俪啊,你可不能胡思乱想一些东西!

——————

“社长?你来啦。”骆一禾非常热情。

“骆一禾,你怎么回事,你不是五四文学社的吗?”

翌日,余切到新现实社团,发现骆一禾真来旁听了。

兄弟,你来真的呀!我跟你开玩笑的。

他还带了个长头发黑胡子的哥们,大框眼睛,说实话有点邋里邋遢,长得也不高——这不海子吗?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骆一禾说:“我想明白了,我在五四是五四的成员,在新现实是新现实成员。”

“以后,我俩各论各的,你管我叫一禾,我管你叫社长。”

又说,“给你介绍个人,查海生,他是我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他啊,是个写诗的……”

余切伸出手,“幸会,幸会……”

“我知道你,诗人嘛,写的那本《小站》我也看过。”

查海生很激动啊,他还没混出名头,而余切却不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余切,你真看过我的诗吗?”

余切背了段《小站》,“我年纪很轻/不用向谁告别/有点感伤……”

查海生激动地手足无措,“谢谢你看过我的诗!”

随即,查海生又低落起来。因为眼前的余切已经有代表作《天若有情》,而他的代表作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写出来。

查海生就是这样的人,既敏感又脆弱,他的情绪能在两个极端之间迅速转换。

这次查海生和骆一禾过来,是为了听余切每周在新现实的讲座。

说是讲座,其实就是一场文学性质的讨论和分享,在燕大已经有些名气,不少社团外的人也慕名而来。

很多时候不是余切在讲,而是大家一起聊自己的文学观点,很松散,包括谈天说地,也包括谈情说爱。

只是有一点,余切不允许各位谈论政治,他说,“让文学的归文学。”

余切今天谈到了“为啥要写新现实主义小说”,先是指出大家这个岁数,都不可能再写伤痕文,但是也写不了时下流行的改革文。

“因为,我们要扣住时代,但又不能扣得太紧,否则会被下一个时代淘汰。”

这句话对岁数小的人来说,很难品出其中的意思,但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就懂了。

读研究生的刘振云就问了:“余切,你是不是在说那个步鑫生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