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安排完周亞夫,正打算散會,卻又收到了齊王的緊急求援。他琢磨了一會兒,覺得竇嬰靠譜,就派人拿著令牌去請他回來上班。一邊用周亞夫,一邊召回竇嬰,可見景帝用人的眼光還是在線的。竇嬰呢,之前因為和太后意見不合,被注銷了進出宮門的權限,但這次拿著令牌,門衛自然不敢阻攔,直接讓他進了宮。竇嬰覲見太后和景帝,景帝讓他領兵救援齊國。竇嬰謙虛地說:“我能力有限,最近還病著呢,陛下您還是找其他人吧。”景帝看出竇嬰心裡還在記掛著舊怨,就勸了他幾句,堅持讓他擔此重任。竇嬰推辭再三,景帝臉色一沉:“國家正處在危難之中,您作為皇親國戚,怎麽可以袖手旁觀呢?”竇嬰見景帝說得這麽懇切,太后臉上也帶著歉疚之色,知道自己再推辭不合適,於是接受了任命。景帝封竇嬰為大將軍,並賞賜一千斤黃金。
竇嬰領命後,在京城設立臨時指揮部,直接把那一千斤黃金放在大廳讓大家看。他集結士兵分配任務,告訴大家缺啥經費就自取,沒幾天黃金就分完了,而且竇嬰一點也沒給自己撈好處,這一舉動讓部下們都對他感激涕零,乾活倍兒有勁。竇嬰日夜籌劃,準備前往滎陽,這時,前吳國丞相袁盎突然夜裡來找他,竇嬰趕緊請他進來,兩個人聊起當前的亂局。袁盎說這場亂子其實是吳王挑起的,而鼂錯的削藩政策又加劇了矛盾。袁盎神秘兮兮地透露,只要景帝肯聽他的計策,就有平定叛亂的好辦法。竇嬰和鼂錯之前就有過節,這會兒聽袁盎這麽一說,感覺找到了知音,於是留袁盎在軍營住下,答應幫他向景帝進言。袁盎心裡暗爽:“哼,鼂錯啊鼂錯,看你還怎麽嘚瑟!”原來袁盎和鼂錯一直是死對頭,後來鼂錯提議削藩,袁盎辭去吳國丞相職位回京複命,結果鼂錯還說他受賄,害得袁盎丟了官職成了平民。如今吳楚聯軍打來,鼂錯還惦記著舊帳,想要借此機會除掉袁盎。幸虧有官員幫忙說話,鼂錯才暫時放下念頭。袁盎得知後,就來找竇嬰求助,想借助竇嬰的力量除掉鼂錯。竇嬰跟袁盎觀點一致,自然樂意幫忙,準備找個機會向景帝進言。景帝聽說袁盎有妙計,立刻召見他。袁盎拜見完畢,一眼瞥見冤家對頭鼂錯也在邊上,不由得格外留意。景帝問:“吳楚造反,你怎麽看?”袁盎輕松回應:“陛下您放寬心,不用擔心。”景帝皺眉:“吳王挖山煉銅,煮海熬鹽,網羅天下能人,蓄謀已久才起事,這可不是小事,你說不用擔心,憑什麽?”袁盎又說:“吳王那裡其實就是銅多鹽多,人才可沒多少,不過是聚集了一幫無賴和亡命之徒瞎胡鬧,所以我才說不用太擔心。”
正在這時,鼂錯過來匯報籌集糧草的事,一時半會兒沒法避開,只能在一旁聽著。袁盎的話讓他聽了很不爽,但他也只能忍著。景帝卻刨根問底,一定要知道具體對策,袁盎神秘兮兮地說:“我有一個妙計,一定能平亂,但這可是軍事機密,不能讓任何人聽見。”這袁盎也是夠神秘的。景帝就讓周圍的人退下,但鼂錯堅決不肯走,還在旁邊杵著。袁盎一看這情形,更急了,直接對景帝說:“我現在要說的話,任何人都不能聽。”景帝隻好讓鼂錯暫時回避,鼂錯雖然一臉不爽,但也只能乖乖離開。
等四下無人,袁盎悄聲說:“我聽說吳楚兩國之所以聯手,他們在通信中都說,都是高帝的子孫,都有各自的封地,結果出了個鼠輩鼂錯,擅自削藩,威脅劉氏江山,所以大家都不服,聯合起來攻打長安,目的就是要誅殺鼂錯,恢復原有封地。要是陛下您能把鼂錯哢嚓了,赦免吳楚各國,還他們原有的地盤,他們肯定就會罷兵求和,高高興興地回家,那還需要調派那麽多兵馬,耗費那麽多糧餉嗎?”景帝一聽,結合之前鼂錯力主自己親征的事,越發覺得他居心不良,原來讓自己上前線是想犧牲自己保全他自己,實在太可惡了。於是景帝對袁盎說:“如果真能罷兵,我怎麽會舍不得犧牲一個人去謝天下?”袁盎接著說:“這只是我的建議,陛下您好好考慮後做決定。”景帝當場任命袁盎為太常,秘密準備行李,去吳國談判和解,袁盎領命出發。
(景帝聽說袁盎有殺手鐧,趕緊call他來開會。袁盎到場發現死對頭鼂錯也在,心裡直嘀咕。景帝問:“吳楚搞事情,你怎麽看?”袁盎撇撇嘴:“陛下您放寬心,淡定!”景帝眉毛一挑:“吳王那家夥搞銅鹽產業,招攬一堆人馬,這可不是心血來潮,你說淡定,憑啥?”袁盎接著補刀:“吳王那兒就是銅鹽多,人才少,基本就是一幫街頭混混和逃犯湊熱鬧,所以我才說淡定。”
這時,鼂錯跑來匯報後勤工作,一時半會兒沒撤,只能尷尬陪站。袁盎的話讓他耳朵疼,但他也只能忍著。景帝打破砂鍋問到底,袁盎瞬間開啟神秘模式:“我有個神操作,包平亂,但這可是高度機密,不能讓人偷聽。”景帝馬上清場,但鼂錯倔強留在原地。袁盎一看這局面,更急了,直接跟景帝申請:“我現在要說的,絕對是最高機密,絕對不能有第三者在場。”景帝隻好讓鼂錯滾蛋,鼂錯雖然滿臉不爽,但也沒辦法,只能默默退下。
等四周清淨了,袁盎小聲嗶嗶:“我聽說吳楚聯手,他們內部郵件都是‘我們都是高帝親兒子,憑什麽鼂錯這貨隨便割我們的地盤’,他們就是要出這口氣,滅了鼂錯,恢復以前的地盤。如果陛下您能把鼂錯踢出局,原諒吳楚,還他們以前的地,他們肯定立馬歇菜,高高興興滾回家,那還用得著咱們調兵遣將、花錢如流水嗎?”景帝一聽,再想到鼂錯之前攛掇自己上前線的事兒,頓時覺得這家夥心黑得很,竟然想犧牲自己保全他,真是夠陰險。景帝對袁盎說:“要是真能這樣平事兒,我怎麽可能舍不得犧牲一個人去平息天下?”袁盎緊接著說:“這只是我的建議,陛下您好好琢磨琢磨。”景帝立馬提拔袁盎為太常,讓他悄悄打包行李,去吳國開展和平談判,袁盎接了任務,瀟灑離去。)
鼂錯還在一臉懵逼狀態,袁盎走後,他繼續向景帝匯報工作,但看著景帝面無表情,他也猜不透葫蘆裡賣的什麽藥,又不好意思問袁盎到底說了什麽。過了一段時間,景帝那邊依然沒啥動靜,鼂錯還以為袁盎的意見沒被采納,或者沒什麽實質性影響。誰知道,景帝已經悄悄跟丞相陶青、廷尉張歐等人合計好了,要以“言論不當,大逆不道”的罪名把鼂錯剁成兩截,家裡人也要跟著倒霉。景帝親自批準了這個方案,只是暫時沒有公布。
然後,景帝找來一位中尉,給他一份密詔,還耳語了好一會兒,告訴他要按旨執行。中尉領了密令,開車直奔鼂錯所在的禦史府,招呼鼂錯立刻進宮。鼂錯一頭霧水地上了車,發現這路線不對勁,不是去皇宮的路,正想問個究竟,車就停了,中尉下車,旁邊已經有士兵待命。中尉一聲令下,士兵迅速把鼂錯綁了,帶到刑場。鼂錯意識到這竟然是死刑現場,還沒反應過來,脖子就已經跟身體分了家,身上的官服都沒來得及脫。中尉執行完任務,拍拍屁股上車回宮複命,景帝隨後昭告天下,鼂錯被處決,全家也跟著遭殃。
鼂錯這號稱智囊的人物,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落了個身首異處、株連全家的悲慘下場,真是讓人唏噓。
再說袁盎接到了整理行裝的任務,他知道去吳國議和可能沒什麽效果,但聽說鼂錯已經被處決,也算是報了仇,所以決定豁出去冒險走一趟。景帝還派了吳王濞的侄子劉通與他同行。袁盎到了吳軍陣地,先讓劉通去通報吳王。吳王聽說鼂錯已死,還挺高興,但是對停止作戰的詔命並不買帳,索性把劉通扣留在軍中,又派了一個都尉帶著五百兵,把袁盎困在住所,切斷了他與其他人的聯系。袁盎幾次三番想見吳王都被拒絕,吳王還派人勸袁盎投降,承諾給他高職。還好袁盎忠貞不渝,堅決不投降,哪怕拚死也不會背叛。換成現代流行的說法:
鼂錯還在狀況外,袁盎閃人後,他還傻傻地跟景帝接著匯報工作,覺得景帝的表情沒看出啥異常,又不好意思問袁盎到底說了啥內幕。過了幾天,景帝那邊還是沒動靜,鼂錯以為袁盎的話沒起作用,或者沒啥實質影響。其實,景帝已經暗戳戳地讓丞相陶青、廷尉張歐這些人給鼂錯定了個“奇葩言論,罪大惡極”的罪名,準備來個腰斬套餐,順便把鼂錯全家一鍋端。景帝親自簽字畫押,只是暫時沒執行。
接著,景帝找了個中尉,給他下達了密令,並且耳語囑咐了一番,讓他按劇本走。中尉接了任務,駕車直奔鼂錯的工作單位,叫他馬上進宮。鼂錯稀裡糊塗地上了車,發現路線不對,不像去皇宮的樣子,剛想問怎麽回事,車就停了,中尉下車,旁邊的士兵瞬間動手,把鼂錯五花大綁,直接拉到刑場。鼂錯這才明白這是個砍頭的地方,還沒反應過來,頭就已經落地,身上還穿著工作服,連換衣服的時間都沒有。中尉完成了任務,心滿意足地上車回宮複命,景帝隨後昭告天下,鼂錯被KO,全家也被連累了。
鼂錯這個被譽為智囊的人,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落了個身首分離、全家遭殃的悲劇結局,讓人忍不住感慨萬分。
接下來,袁盎接到出差任務,雖然知道去吳國談判可能沒啥成效,但聽說鼂錯已嗝屁,也算報了仇,所以決定拚一把,賭上一把。景帝還貼心地安排了吳王濞的侄子劉通陪他一起去。袁盎抵達吳軍大本營,先讓劉通去通知吳王。吳王知道鼂錯已死,心情愉快,但是對停戰的要求並不感冒,直接把劉通扣在軍營裡,又派出一個小隊長帶著500個兵,把袁盎困在住處,不讓任何人接近。袁盎幾次三番要求見吳王,都被無情拒絕,吳王還派人去勸降袁盎,說只要他投降,保證給他個高級職位。還好袁盎一身正氣,堅決不叛變,就算死也不投降。
深夜時分,袁盎困得眼皮直打架,躺下就打起了呼嚕,正當他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有人喊道:“喂,醒醒,快跑路!”袁盎嚇得一個激靈爬了起來,借著燈光一看,感覺這人挺眼熟,就是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也沒敢輕易開口。那人又急急忙忙地說:“吳王明天就要砍你腦袋了,你現在再不溜,可就真玩完了!”
袁盎驚魂未定,問道:“兄弟,你到底是哪位大俠,怎麽來救我啊?”對方回答:“當年我在您手下做過隨從,偷了您的小妾,幸好您大人大量沒跟我計較,我一直感恩在心,所以特意來救您一命。”袁盎仔細一瞧,確實沒錯,趕忙感謝:“難得你還記著這份恩情,這麽仗義出手相助!可是外面那麽多守衛,我怎麽逃得出這鬼地方呢?”
那人胸有成竹:“別擔心,我現在已經是軍中的司馬了,這次來包圍你也是奉吳王的命令,不過我已經提前謀劃好,用衣物換了酒,把他們都灌醉了,現在個個睡得像死豬一樣,咱們這就趕緊撤。”
袁盎還是有點猶豫:“我記得你家裡還有老人,如果因為你救我而受到牽連,我可怎麽安心啊!”對方淡定回應:“我都安排好了,您隻管走你的,不用為我操心。我自己也有辦法脫身。”
於是,袁盎對他深深一拜,對方回禮之後,就領著袁盎來到帳篷後面,用刀劃破帳篷,兩個人貓著腰鑽了出去。只見帳篷外一堆醉醺醺的士兵橫七豎八躺著,完全失去意識。他們小心翼翼跨過這些醉兵,找準方向快速逃跑。夜晚又冷又濕,滿地泥濘,但這哥們兒早有準備,掏出一雙木屐給袁盎穿上,還親自送他走出幾百步,指明了逃亡的方向,然後告別離去。
袁盎趁黑連夜狂奔,好在月黑風高還有點微光,不至於摔跤。心裡尋思著,當年做吳國丞相時,這家夥偷了我的小妾,我那時心夠大的,沒跟他計較,還大方地把小妾送給了他,看來好人有好報,今天他才能冒險救我。
景帝以為袁盎等人去吳國會順利勸降,甚至還讓前線的周亞夫放緩進攻步伐,結果左等右等也不見袁盎的消息回來,倒是有個叫鄧公的大咖從軍營趕來覲見。鄧公這位來自成固的大佬,原本是跟著周亞夫一起征戰的校尉,這次正是被亞夫派來匯報戰況。景帝有些納悶,就問鄧公:“你剛從軍營來,知道晁錯被處死後,吳楚兩國是不是打算停戰了?”
鄧公搖頭晃腦地道:“吳王那個家夥,造反的心思都有了幾十年,這次打著誅晁錯的旗號發動叛亂,實際上晁錯只是他的借口,人家壓根不是因為晁錯一人。皇上您把晁錯哢嚓了,我怕以後全國的能人志士都得閉嘴,誰還敢真心實意討論國家大事啊!”
景帝一聽,驚訝之余連忙追問為什麽。鄧公接著解釋:“晁錯提出削弱諸侯勢力,那是怕他們日後尾大不掉,難以控制,這是長遠考慮,如今計劃剛開始實行,他就遭了殃。這樣一來,對內打擊了忠臣的積極性,對外反而像是幫諸侯們報了仇,我個人覺得這對皇上您而言可不是啥好事啊!”
景帝聽罷,深感後悔,連連點頭。隨後袁盎總算平安歸來,證實了吳王並未罷兵,景帝雖然心裡有點埋怨袁盎,但考慮到袁盎曾建議他三思而後行,誅晁錯的決定終究出自景帝本人,所以他也不能怪別人。最終景帝沒有處罰袁盎,讓他繼續上班,並任命鄧公為城陽中尉,讓他回去傳達旨意,讓周亞夫瞅準時機進兵。
鄧公剛離開,梁王劉武又火燒屁股似的連發幾份緊急求救信。景帝再次派人催促周亞夫,讓他火速救援梁國。周亞夫收到指令後,卻上書提出了新的戰略:他認為楚軍動作迅速難以正面硬剛,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讓梁國頂住壓力堅守,他自己則切斷敵軍糧道,到時候楚軍自然會瓦解,吳國也就失去了戰鬥力。景帝既然已經很信任周亞夫,便同意了他的計劃。
周亞夫那時還在霸上駐扎,接到景帝的批準後,正準備動身前往滎陽,半路上遇到一位熱心市民攔住了他的車馬,這人跟他說:“周將軍你去平叛,贏了的話咱家祖宗祠堂就安全了,輸了的話,那天下可就危險了,這事關乎重大,我能插句話嗎?”周亞夫一聽,趕緊下車作揖:“當然歡迎,您有什麽高招盡管說來聽聽。”這態度,怎麽能不取得勝利?
這位熱心市民分析了一番:“吳王本來就是個土豪,早就暗中養了一堆敢死隊,估計他們聽說你出征,已經在殽澠一帶設伏,你可不能不防備。而且打仗最重要的就是速度,你可以繞個小道,從藍田出發,穿越武關,直接殺到洛陽,佔領武庫,打敵人個措手不及,這樣諸侯們聽到消息都會懷疑你是從天而降,還沒開打就先害怕三分。”
周亞夫聽完讚不絕口,問清這位市民名叫趙涉,便邀請他一同前行。按照趙涉的路線,周亞夫一行日夜兼程,順順利利抵達了洛陽。周亞夫開心地說:“你看,七國鬧得再凶,我們一路暢通無阻就到了這裡,這簡直就是歐皇附體啊!現在只要我能佔據滎陽,那麽滎陽以東的問題基本就不算問題了。”
接下來,周亞夫派遣部隊按趙涉提供的線索,在殽澠地區搜查,果不其然發現了不少埋伏的敵軍,一舉擊退並俘虜了一批。周亞夫更加佩服趙涉的先見之明,推薦他做了護軍。同時,他還找到當地知名網紅俠客劇孟,與其結交,以免被敵人利用。一切安排妥當後,周亞夫率軍進入滎陽,與其他援軍匯合,開始商討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各位看官,聽我細講!這滎陽地理位置可是重中之重,它扼守著東西交通的關鍵,左邊緊鄰敖倉(古代著名糧倉),右邊靠近武庫(兵器庫),佔據了滎陽,東邊就能穩定取勝,西邊也能輕松拿下。當年劉邦和項羽爭霸天下,之所以看重滎陽,就是因為它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話說周亞夫會師滎陽之後,也是欣喜於能夠先一步佔據這個戰略要地,無疑已搶佔了先機。而在另一邊,吳王濞起兵之時,麾下的大將軍田祿伯也向他提議,想帶著五萬兵馬另辟蹊徑,從江淮之間迂回,收復淮南、長沙等地,然後再從西面直搗武關,與主力大軍會合,這真是一條奇兵之計。然而吳王濞雖有意采納,卻被自家太子駒擔憂田祿伯可能趁機自立門戶,極力勸阻吳王不要分散兵力,結果這條妙計只能變成茶余飯後的談資。
另外,還有位年輕將領桓將軍給吳王出了個主意:吳軍擅長步戰,適合在險峻之地作戰,而漢軍以車騎為主,更適合平原作戰。他建議吳王急速西進,沿途城市不必糾纏,目標直指洛陽,一旦佔據洛陽,奪取武庫的武器,享用敖倉的糧食,憑借崤山、黃河的地勢屏障,號召諸侯響應,即使一時未能攻入函谷關,大局也可穩定。但如果行動遲緩,漢軍先發製人,雙方在梁楚邊界僵持對抗,對我方不利,對方就會逐漸佔據優勢。遺憾的是,吳王濞又一次猶豫不決,詢問老將意見時,那些老將不願冒險,認為桓將軍年輕氣盛,策略不可靠,所以第二個頗具價值的策略也被棄之不用。
幾十萬吳楚聯軍就這樣聚集在梁國附近,與梁國軍隊激戰。梁王劉武派出士兵防守棘壁,不幸被吳楚聯軍一舉攻破,損失數萬兵馬。梁王再遣兵反擊,卻又失敗。他極度恐懼之下,隻得固守睢陽, 得知周亞夫已到達河洛一帶,立刻派遣使者求援。誰知周亞夫堅持原有的戰略部署,遲遲不救,等到梁王盼星星盼月亮,一天三次催促周亞夫出兵救援,周亞夫卻在淮陽停留不動。梁王實在忍無可忍,一怒之下將周亞夫彈劾,緊急上書長安。景帝收到梁王焦急萬分的奏章,下令要求周亞夫救援梁都。但是周亞夫卻不按常規出牌,采用了鄧尉的計策,故意撤退至昌邑,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堅守不出。
梁王雖然對周亞夫的做法憤怒不已,但在求援無果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自己。他晝夜鼓勵士兵拚死堅守,挑選中大夫韓安國和楚相張尚的弟弟張羽擔任將軍,一邊防守一邊尋找機會出擊。韓安國沉穩善於防守,而張羽因其兄張尚為楚王戊所殺,立志復仇,常常主動出擊,有力地挫敗了吳軍。因此,盡管吳楚聯軍攻勢猛烈,睢陽城依然頑強抵抗,屹立不倒。
吳王濞和楚王戊原打算進一步攻打,誓要攻破梁都,這時卻收到探子報告,說周亞夫偷偷派出精兵繞到他們後方,切斷了糧道,導致大量糧草被劫,運輸通道完全被封鎖。吳王濞一聽大驚失色:“我軍幾十萬之眾,怎能無糧?這該如何是好!”楚王戊也連連叫苦,束手無策,面對這樣的困境,兩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這可真是:
老悖原為速死征,陵人反致受人陵;
良謀不用機先失,坐使雄兵兆土崩。
想要知道吳楚兩大佬是怎麽跟周亞夫鬥智鬥勇、見招拆招,對抗那斷糧絕道的神操作?別著急,咱們靜待下一集劇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