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通俗趣說中國歷代通史之前漢演義 > 第68回 舅甥踵起1戰封侯 父子敗謀9重討罪

自從衛青迎娶了平陽公主,與皇室的關系更加緊密,受到的寵信更是無人能敵,朝中的公卿大臣也都爭相巴結他。然而汲黯依然保持原來的禮節,並不趨炎附勢。寬厚待人的衛青始終敬重汲黯,毫不介懷。令人驚奇的是,性格剛烈的漢武帝見到汲黯也會有所敬畏,平時如果衣冠不整,都不敢讓他靠近。有一次,武帝坐在帷帳之中,恰逢汲黯前來奏事,看到自己尚未戴冠,急忙躲入帷幕後,派人出面接下奏折,未及審閱就批準了。等汲黯離去後才重新落座。這樣的待遇在他人身上從未有過,即便是丞相公孫弘覲見,有時也未著正式官服,而像衛青這樣的顯貴親戚和功臣,武帝經常隨意穿著相對。由此可見,官員在朝為官,只要品行端正,即便面對雄主也能贏得尊重,自尊自重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正所謂“自尊者人必尊之”。

汲黯常常抱病在家,多次請假休息,休假結束後仍未能正常上班,便請同事嚴助代為申請延期。武帝問嚴助如何看待汲黯,嚴助答道:“汲黯在處理公務上或許並不比別人高明,但如果把國家命運托付給他,他必定會堅持原則,矢志不移,即使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也不能動搖他的決心。”因此,武帝稱讚汲黯為社稷之臣。但因為汲黯崇尚黃老之道,與武帝的理念不同,加上他說話直率,往往讓武帝難以接受。對於朔方等地的邊疆事務,汲黯時常諫阻,武帝卻認為他膽小無能,聽不進去。更何況,有衛青這樣的猛將多次出征,未嘗敗績,武帝正好借此機會樹立威望,驅逐匈奴。

話說那匈奴可真是個硬茬,時不時就闖進代地、攻打雁門、劫掠定襄和上郡,把漢朝鬧得雞犬不寧。到了元朔六年,大將軍衛青再次領命出擊,討伐這幫草原上的搗蛋鬼。他麾下配備了六路兵馬: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太仆公孫賀、前將軍翕侯趙信、右將軍衛尉蘇建、後將軍郎中令李廣以及強弩將軍左內史李沮,都聽從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奔赴定襄集結。

這其中,有個十八歲的小將霍去病,他是衛青的外甥,騎射功夫了得,早先已擔任侍中一職,這次主動請纓隨軍出征,被任命為嫖姚校尉,挑選了八百名精壯士兵歸他帶領,一同開赴前線。抵達塞外不久,正巧碰上匈奴大軍,霍去病等人迎頭痛擊,斬獲敵首數千級,匈奴兵被打得抱頭鼠竄。衛青則穩扎穩打,回師定襄休整兵馬,準備再度決戰。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又重新出發,深入匈奴境內百余裡,連續攻破多個敵營,斬殺俘虜無數。各路將士奮勇爭先,紛紛率部獨立行動,尋找敵人拚殺。

衛青在後方駐守,等待前方戰況,陸續有將領回來報捷,有的獻上幾百顆敵首,有的抓到幾十名俘虜,還有些說沒碰到敵軍便撤回來了。但趙信、蘇建兩位將軍以及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卻遲遲未歸,音訊全無,讓衛青心中十分不安。正在焦急之際,突然看見一名將領跌跌撞撞跑入大帳,跪在地上哭泣著請罪,仔細一看,原來正是右將軍蘇建。衛青詢問緣由,蘇建答道:“我與趙信深入敵境時遭到圍攻,苦戰了一整天,損失過半,雖然也殺了好多匈奴兵,但趙信心生變節,帶著**百人投降了匈奴。我和趙信原本隻帶了三千余騎兵,如今戰死了上千人,叛逃了**百人,實在無法再對抗匈奴大軍。無奈之下,我隻好突圍南逃,結果又被追兵窮追不舍,最終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幸虧大帥派人接應,才得以脫險。我知道自己冒失犯錯,特來請罪。”

衛青聽罷,喚來軍正閎、長史安以及議郎周霸商議蘇建之罪。周霸主張按律當斬,以示軍威;閎、安二人則認為蘇建雖敗猶榮,不應處死,以免寒了其他將士的心。衛青思慮片刻,決定采取折中辦法,說道:“周議郎所言確有道理,但我身為統帥,自有權威,不必為了立威而斬殺部將。即便蘇建有罪當斬,也應該上報天子裁決,我不能擅自做主。”於是將蘇建關押起來,派人押送至京城請旨定奪。

最後,霍去病滿載榮譽歸來,手中提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據說是匈奴單於的祖父輩人物借若侯產的腦袋,並且還綁來了三位匈奴高層:相國、當戶及單於的叔父羅姑。霍去病僅率八百壯士,一路向北深入數百裡,趁匈奴不備突襲成功,親手斬殺敵酋一位,活捉兩位要員,徹底搗毀匈奴營地後才凱旋報功。衛青見此情景自然欣喜萬分,覺得此次北征雖然損兵折將,但也取得一定戰果,不如班師回朝。武帝綜合考量,雖此次戰役共斬首萬級,但也有兩路軍隊覆滅,且失去趙信投敵,所以認為功過相抵,不宜封賞,隻賜予衛青千金作為獎賞。然而霍去病憑借卓越戰功,被封為冠軍侯。此外,校尉張騫因曾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十多年,對匈奴地理環境了如指掌,使得行軍過程中能夠及時找到水源草料,確保部隊不會受困饑餓,因此也被封為博望侯。至於蘇建,則得到恩赦,免除了死刑,貶為庶民。

話說趙信投降匈奴後,原來匈奴的老大軍臣單於已經病逝了,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把軍臣的兒子於單趕跑,自己當上了單於。於單曾跑到漢朝這邊投降,被封為陟安侯,可惜沒過多久也去世了,這都是元朔三年的事兒。現在伊稚斜單於一聽趙信來投奔,立刻笑臉相迎,不僅封他為自次王,還把自己的親姐姐嫁給了他。趙信感激涕零,本來就出身胡人,如今重回老家,自然樂意幫著新主子出主意。他建議單於不必急著進犯漢境,而是多在邊境設防,等漢軍頻繁出擊疲敝不堪時再發動進攻。伊稚斜單於聽從了他的策略,所以漢朝邊境暫時少了很多戰事。

然而,自從元光年以來,連年征戰讓國家的軍需開銷如流水般滾滾而去,國庫眼看著就要見底,財政大臣都快愁白了頭。無奈之下,朝廷隻好想出個辦法,讓官民花錢買爵位,美其名曰“武功”。這買賣可是明碼標價,一級爵位十七萬錢起跳,每升一級加兩萬,按當時的換算,一級就差不多值一金,總共賣出了十七萬個爵位,折合三十多萬金。這樣一來,朝廷的官職就像市場上商品一樣可以買賣,只要你有錢,不管你是啥德行,都可以當上官老爺。你說這制度是不是讓那些土豪劣紳高興壞了,而真正的才子文人都要心寒了?朝廷賣官鬻爵的弊端,就是從此開始的。

就在這一年冬天,武帝前往雍郊親自祭祀五畤(古代祭祀五方上帝的地方)。嘿,巧了!祭祀隊伍前面出現了一隻神奇的野獸,頭上長著一隻角,全身覆蓋著白色的毛發。衛士們趕緊追過去將它捉住仔細查看,發現這家夥竟然有五個蹄子。他們把這稀罕玩意兒呈給武帝,武帝一看,覺得像極了傳說中的麒麟,便問隨從:“這是不是麒麟?”眾隨從齊聲說是,並且添油加醋地說這是因為皇上誠心祭祀天地,所以上天才降下神獸作為回報。武帝聽了龍顏大悅,就把這隻獨角獸獻祭給了五畤,並宰牛進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返程途中,又遇到一棵奇特的樹,枝乾旁逸斜出卻仍附著於母樹上,大家紛紛稱奇。連武帝也被驚到了,回到宮中,他又召集群臣詢問此事。給事中終軍上奏說:“這野獸並生一角,象征同宗同源,樹枝內附,說明天下歸心,這分明是外族願意接受教化的吉祥預兆,陛下只需坐等各民族前來歸順就好了。”真是能掰扯。武帝聽了更是歡喜,命文人創作《白麟歌》以示慶祝太平盛世。下面的官員一看皇帝這麽開心,立馬順著杆子往上爬,提議應此瑞應改元。本來按照規矩,改元間隔六年,現在已到元朔六年的初冬,正準備照例改元,但有了白麟這一出,改元似乎更有理由了,於是開啟了元狩紀元。

唉,你說這事兒巧不巧,外族還沒來歸順呢,自家後院先起火了。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這對兄弟倆,竟然密謀造反,打算動一動江山社稷這塊大蛋糕。還好計劃敗露得早,沒鬧出太大動靜就被平息了。這兩個家夥都是淮南王劉長的大兒子,當年老爹失國自殺,漢文帝心疼侄子們,就把淮南故地分成了三份,讓劉安和劉賜分別當上了淮南王和衡山王。

劉安這人愛讀書,琴彈得也不錯,為了收買人心、招攬人才,他家裡養了一大票門客,其中最有名的有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晉昌八個人,號稱“淮南八公”。劉安讓他們一起編撰了《淮南子》這部作品,內含二十一篇,還有外書三十三篇,另外還寫了一些關於神仙方術的中篇。漢武帝剛登基那會兒,劉安進京獻上這些著作,武帝看後讚不絕口,視為寶貝疙瘩。他還讓劉安寫了《離騷傳》,人家半天就搞定了,而且順便拍了個馬屁,給皇上呈上了頌德之辭以及《長安都國頌》。武帝本身就喜歡文藝范兒,一看劉安博學多才,自然另眼相待,加上又是叔父輩,更加看重。

但這個劉安啊,受到武安侯田蚡的攛掇,竟然起了謀逆之心。建元六年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彗星,有人告訴劉安說以前吳楚叛亂時彗星尾巴才幾尺長,現在這顆尾巴都拖到天邊去了,看來要有大事發生。劉安一聽覺得有道理,就開始偷偷摸摸準備造反的事兒,修兵器攢錢,隨時準備乾票大的。當時莊助出使南越,劉安又趁機拉攏他做外援。劉安的小女兒劉陵也是個厲害角色,她年輕貌美、能說會道,打著進宮伺候皇太后的名義,在宮裡混得風生水起,帶著大把的錢財,利用美色和金錢打通了朝廷內外的關系。首先攀上的就是鄂但,這位是前安平侯鄂千秋的孫子,兩人年紀相當,竟然勾搭在了一起;接著又跟壯年封侯的岸頭侯張次公眉來眼去,建立了秘密聯系。

劉安通過女兒不斷收集京城的情報,他的正室王后蓼荼也頗受寵愛,他們有個兒子叫劉遷,被立為太子。可劉遷不是王太后外孫女金蛾的對手,劉安本想借著王太后這層關系保自己周全,結果王太后駕崩了,靠山沒了。他又擔心太子妃金蛾發現並泄露他們的陰謀,於是設計讓太子與妃子翻臉,硬生生讓他們幾個月不同房。最後太子妃氣不過要求回娘家,劉安派人護送,並向朝廷奏明情況,表面上還怪罪自己的兒子。

太子劉遷自以為劍術高強,非要找郎中雷被比試,結果被打傷了面子,從此結下梁子。雷被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子肯定沒好果子吃,正好趕上朝廷招募士兵,他就請求入京從軍,避開劉遷。但劉安偏聽偏信,不但不讓雷被走,還把他免了官。雷被忍無可忍,索性跑到了長安,上書揭露劉安的所作所為。武帝派中尉段宏去調查,劉安父子還想暗殺段宏,幸好段宏命大逃過一劫。他到了淮南之後,只是簡單問了問雷被被免職的事情,並沒有深入追究其他疑點,態度還十分客氣。劉安見沒什麽大事,趕緊改變策略,希望段宏幫忙緩和矛盾。段宏答應後離開了淮南,回到長安向武帝匯報。武帝召集公卿商議,大家一致認為劉安阻撓詔令,不讓雷被去京城效力,應該處以死刑。但武帝比較仁慈,隻削奪了他的兩個縣,赦免了他的罪行。

劉安對此感到既羞愧又憤怒,整天琢磨著地圖,跟那幫謀士商量進軍路線,指望著哪天能夠起兵。你看這“仁義”王爺,一邊說著仁義道德,一邊卻琢磨著怎麽篡位,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會兒,淮南王劉安的庶長子不害有個兒子叫建,眼瞅著老爹不受寵,心裡挺不是滋味,暗地裡糾集了一幫壯士,琢磨著怎麽除掉太子遷。可偏巧這計劃被太子遷察覺了個大概,直接把建給逮住狠揍了一頓。建這下更覺得冤枉又憤恨,於是找了個親信嚴正,讓他跑到京城去告狀:“哎呀,皇上您知道嗎?那句話怎麽說來著,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現在淮南王府裡的建公子,才智出眾呢,可淮南王后荼和太子遷老想對他下手。他老爸不害也是無緣無故受罪,還曾被關押過,這一家人沒日沒夜招兵買馬,密謀造反。建公子現在還活著呢,可以抓來問個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貓膩,以免養虎為患,到時候牽連到整個國家。”武帝收到這份舉報信,馬上交給廷尉處理,並讓河南地方官好好查一查。

剛好這時候,辟陽侯審食其的孫子審卿因為對祖父之死耿耿於懷,一直在尋找機會報復淮南王家(之前淮南厲王劉長殺死了審食其),得知劉安謀反的事跡後,趕緊告訴了丞相公孫弘。公孫弘也火速下令,要求河南官吏徹底調查清楚。河南的官員們接二連三接到最高指示,哪敢含糊,立刻就把劉建給傳喚過來,仔仔細細審訊了一番。劉建嘛,為了脫身,一股腦兒把自己的罪狀全推到了太子遷身上,完全是為了個人恩怨。審訊記錄自然都匯報給了朝廷。

劉安聽到風聲,不但沒打消謀反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造反的決心。早先時候,衡山王劉賜上朝路過淮南,劉安熱情款待,兩人摒棄前嫌,還一起商量起了密謀大事。劉賜本來也有點叛逆的心思,這下跟劉安一拍即合,回到衡山後乾脆裝病不上朝了。劉安身邊的那些浮躁文人也多次鼓動他起兵造反,唯有中郎伍被力勸不可,但他的話劉安根本不聽,甚至還把伍被的父母扣押起來,逼他就范。即便如此,伍被還是哭著拚命勸阻。後來劉建被抓去審訊,事情越來越緊急,劉安仍舊找伍被問計,伍被無可奈何之下出了個餿主意:“現如今諸侯們都老實本分,百姓也沒啥怨氣,大王你突然要搞事,比吳楚當年造反還難成氣候。要是真要乾,也只能假借丞相禦史的名義,先把各郡國的豪傑人物調到邊疆朔方去,然後再偽造詔書,逮捕各諸侯國太子的親信, 搞得民間人心惶惶、諸侯互相猜疑,之後再派能說會道的人四下去串聯,或許還能有點希望成功吧!但大王你可得慎重啊!”伍被雖然不能堅持到底反對造反,但也算是自誤。劉安卻鐵了心要反,開始私鑄皇帝玉璽以及各級官員印信,準備造假。

同時他還盤算著派人假裝得罪朝廷,投奔大將軍衛青,伺機刺殺他。他還私下跟手下嘀咕:“朝廷那幫大臣,除了汲黯還算正直,能夠堅守節操、以死明志外,像公孫弘這些人都是牆頭草,隨風倒。我要是起義,對付他們簡直易如反掌,不足掛齒!”

就在劉安緊鑼密鼓策劃之際,忽然傳來消息,朝廷派了廷尉監帶著淮南中尉一同前來,要捉拿太子遷問罪。遷聞訊,急急忙忙召見淮南相與內史中尉商量對策,打算立即發動叛亂。可是內史中尉竟然不來開會,只有淮南相一人到場,說話還模棱兩可。遷一看這架勢,心想這事兒肯定要黃,等淮南相走了以後,索性自己找個痛快,拔劍抹脖子自殺算了。誰知心理素質不過硬,手抖得厲害,割了幾刀也只是傷了點皮肉,疼得他滿地打滾。外面的人聽到動靜衝進來救駕,七手八腳把他抬到床上,找醫生給他包扎。這時劉安和王后荼也匆匆趕來探望,大家正亂作一團,一個家夥突然闖進來說:“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宮門外已經來了朝廷的大隊兵馬,把咱們王宮團團圍住了!”

這正是:

咎由自取難逃死,禍已臨頭怎解圍?

到底漢朝使臣是如何率兵包圍淮南王宮的,且待下回詳細揭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