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通俗趣說前漢演義 > 第74回 東征西討絕域窮兵 先敗後成貳師得馬

通俗趣說前漢演義 第74回 東征西討絕域窮兵 先敗後成貳師得馬

簡繁轉換
作者:銘雪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7:59 来源:搜书1

朝鮮王右渠一聽漢軍大舉來犯,趕緊調集兵馬,嚴防死守。楊仆從齊地出發,渡過渤海直奔朝鮮境內,先頭部隊七千多人乘船快速前進,直接殺到了王險城下。誰知右渠隻防備陸路進攻,沒想到漢軍會從水路殺來,當下驚慌失措。幸虧城裡早有準備,才得以登城抵抗。經過一番探查,發現漢軍人數並不多,右渠這才鼓足勇氣帶兵出戰,兩軍激戰許久,畢竟朝鮮兵力處於劣勢,最終漢軍敗退。楊仆落荒而逃躲進了山裡,十幾天后才敢出來收攏殘兵,等待荀彘前來匯合。另一邊,荀彘率軍抵達浿水,過了西岸與朝鮮軍隊正面交鋒,打了幾仗也沒取得決定性勝利。這時,京城收到戰報,武帝得知兩位將軍未獲戰果,便又派了個使者衛山去勸降右渠,曉以利害。右渠擔心硬拚下去難以持久,於是叩頭表示願意投降,並安排太子隨同衛山前往漢朝謝罪,同時還獻出了五千匹馬以及上萬隨行人員。

衛山見朝鮮軍力強大,怕其中有詐,先去找荀彘商量對策,然後再告知朝鮮太子不能帶兵一同前往。太子也怕漢軍設伏,於是帶著隊伍折返回去。衛山不敢再去朝鮮,隻好回去向武帝複命。武帝了解情況後,認為衛山過於謹慎導致任務失敗,下令將其處斬,同時再次派人催促楊仆、荀彘加緊進攻。就這樣,衛山因為太過小心反而丟了性命。荀彘接到命令,立刻全力進攻,連破幾道防線,直逼王險城西北角。楊仆則在後方慢慢集結剩余部隊來到城南。荀彘部下的士兵多是燕趙之地的勇士,驍勇善戰;楊仆這邊的士兵多數來自齊地,聽說前面的部隊吃了敗仗,士氣低落,因此都不敢再輕易出戰。荀彘每天都在拚命攻城,楊仆卻按兵不動,還和朝鮮方面暗通款曲,想要學李廣利那樣混日子。這樣一來,兩個將軍之間產生了嫌隙,這些事很快就被武帝知道了。武帝立即派出前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往前線觀戰,允許他隨機應變處理事務。公孫遂到了荀彘軍營,荀彘自然把責任推給了楊仆,兩人商量好一個秘密計劃,然後邀請楊仆過來議事。楊仆因接到詔使召喚,不得不赴約,一見到公孫遂,竟被公孫遂指揮荀彘的軍隊將其拿下,並傳達命令讓楊仆的部眾歸荀彘節製。公孫遂算是完成了任務,匆匆忙忙回去複命。荀彘合並了兩軍,對王險城形成了包圍之勢,四面猛攻。城內危急萬分,朝鮮的大臣路人韓陰和尼溪相參將軍王吷等人密謀投降漢朝。可偏偏右渠堅決不同意。最後,路人韓陰和王吷開城門投降了漢軍,尼溪相參甚至組織黨羽刺殺了右渠,提著他的首級投靠了漢軍。荀彘率軍進入王險城,不料城門又被關閉,朝鮮將軍成己據城頑抗。荀彘讓人告訴守軍,如果再反抗,就會遭到屠殺,嚇得守軍紛紛投降,朝鮮就此平定。捷報傳回朝廷,武帝下令將朝鮮地盤分為樂浪、臨屯、玄菟、真蕃四個郡。隨後他召荀彘班師回朝,並命人將楊仆關進囚車押解回長安。荀彘一路得意洋洋,以為凱旋歸來必得重賞,沒想到剛進城門就得知公孫遂已被誅殺的消息,頓時喜轉憂愁。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入宮面聖。武帝沒有細問戰況,直接指責他和公孫遂一樣犯了擅自拘禁大臣的罪,下令剝奪官職,推出午門斬首。至於楊仆延誤軍機,原本也應該處死,但考慮到他曾平定南越有功,所以特許贖罪,貶為庶人。平心而論,楊仆的罪過其實比荀彘更大,一人被罰做平民,一人被殺頭,這判罰好像有點顛倒了。

話說與此同時,將軍趙破奴和副將王恢等人也領兵向西進發,去討伐樓蘭和車師這兩個西域小國。這兩個國家之前受匈奴挑唆,阻礙了漢朝使者向西行進。武帝因此下令派兩員將領出征教訓他們。趙破奴使了個計策,表面上揚言要攻打車師,實際上卻帶著七百名輕騎悄無聲息地突襲樓蘭,成功抓到了樓蘭國王。隨後再轉攻車師,車師聽說樓蘭已敗,嚇得不戰而潰,趙破奴率軍直搗黃龍,最終兩國紛紛認罪求饒,並表示願意歸順漢朝。趙破奴便請求武帝定奪,武帝封他為浞野侯,王恢為浩侯,讓他們暫時駐守當地,以威懾烏孫、大宛等其他周邊國家。

早前烏孫曾派使者帶著馬匹隨中郎將張騫來到漢朝(詳情見第71回),後來使者回國報告說漢朝實力強大,烏孫王昆莫懊悔當初沒有聽從張騫的建議。再加上聽說漢軍連破樓蘭、車師兩國,生怕戰火波及自身,於是急忙派遣使者到漢朝示好,表明願意遵守舊約。武帝批準了他們的請求,但同時要求烏孫提供聘禮。烏孫使者回去後,馬上送來一千匹馬作為聘禮。武帝決定讓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嫁給烏孫王昆莫,賜封她為公主。這位江都公主的父親劉建是武帝的兄長劉非的兒子,劉非去世後由劉建繼承王位,但他荒淫無道,做出許多亂倫禽獸不如的事情,甚至私刻皇帝璽印,仿造皇家儀仗,僭越犯上。最後有人告發,武帝派人查辦,劉建驚恐之下自盡身亡,家族被廢除,子女也被收入宮中。這次便讓這位江都公主遠嫁烏孫,昆莫立她為右夫人。然而,匈奴也想拉攏烏孫,送了一位女子給昆莫,昆莫一並接納,立為左夫人。無奈昆莫年事已高,面對兩位年輕貌美的夫人左右相伴,實在力不從心,隻好獨自住在帳篷外,不敢輕易進入寢帳。江都公主遠嫁異域,不僅丈夫年老,且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迥異,只能自己搭個小屋獨居。極度思鄉之苦讓她常常悲歌抒懷,歌詞裡有這樣一句:“我被我家嫁到天邊,遠托異國成了烏孫王的妻子。圓頂帳篷做我的家,毛氈圍起我的牆,肉食酪漿是我日常飲食。常常思念故土,心中滿是悲傷,真希望能化作黃鵠飛回家鄉!”這首歌因為提到了“黃鵠”,所以被稱為《黃鵠歌》。歌詞傳到長安後,武帝頗為同情,多次派人慰問,並贈送各種精美帷帳物品。昆莫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提出讓江都公主改嫁他的孫子岑陬。岑陬自然樂意與公主成婚,但公主自覺尷尬,不願下嫁,於是寫信給武帝請求召回。然而武帝為了與烏孫結盟共抗匈奴,回復勸她入鄉隨俗。公主無可奈何,只能改嫁給了岑陬,一天之內身份從繼祖母變成了長孫媳,這在歷史上堪稱罕見奇聞。雖然地位降低,但她畢竟從一位老人身邊換到了一個年輕人身邊,還算有些安慰。昆莫去世後,岑陬繼承王位,改稱昆彌,並一直與漢朝保持友好往來。

話說武帝又開始外出巡遊,這次來到了東嶽泰山,在高裡這個地方舉行禪祭,並祭祀了後土神,還特意跑到渤海邊遙望蓬萊仙山。他又派了一些方士去海中尋找神仙,結果還是杳無音信,隻好悻悻返回長安。誰知剛回長安不久,柏梁台上突然冒出熊熊火光,不知怎麽搞的,一場大火把台子燒得一乾二淨,仿佛是請來了一位祝融大神親自“捧場”。武帝看著被燒毀的柏梁台,心中又是驚恐又是惋惜。這時候有個越地來的方士勇之跑來說,在他們越地有個風俗,一旦發生火災,必須趕緊重建,而且要比原來的更高更大,這樣才能鎮住災禍。武帝一聽覺得有道理,立刻下令重建一座更為宏大的宮殿。這新宮殿建在未央宮西邊,規模空前,內含千門萬戶,東面有鳳闕,西面有虎圈,北面挖了太液池,還有漸台、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各種富有神話色彩的建築名稱,全都是想象中的仙境模樣,南面則設有玉堂、璧門、神明台、井乾樓等,並且還搭建飛閣跨過城牆,直達未央宮,真是極盡奢華富麗、氣勢宏大。然而這座豪華宮殿建成後,期盼的神仙依然沒有降臨,武帝卻借此機會挑選了許多良家女子充入后宮,據說掖庭記錄在冊的女子總數多達一萬八千人,其中有少數有幸得到武帝召幸,或成為容華、侍衣之類的妃嬪,總算位列后宮,領上了俸祿。但你要說這麽好色的武帝能因此延年益壽,那就有點兒玄乎了。

當時已經是元封七年,按照慣例,每隔六年就要改一次年號。這時,大中大夫公孫卿聯合同僚壺遂和太史令司馬遷等人上奏,說歷法已經混亂不堪,應該修改正朔,禦史大夫倪寬主張采用夏朝的歷法,於是廢除了沿用秦朝的正朔,將每年的歲首改為正月,並將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詔令公孫卿等人編造太初歷。其實陰歷采用夏正,武帝這一做法倒也合乎時宜。從此以後,崇尚黃色,以五為吉數,並對官名進行了調整,修訂音律,為此又耗費了不少精力和手續才完成改革。

就在這時候,從西方回來的使者報告了一個消息:大宛國貳師城有一匹舉世聞名的好馬,但這馬主人就是不肯拿出來給外人看。武帝早有耳聞大宛寶馬的威名,特地命人鑄成一匹金馬,並附加千金,讓壯士車令等人帶著前往大宛,希望能換取那匹寶馬。可是大宛國王就是不同意交換,車令等人再三懇求也不行,最後車令氣得不行,不僅痛罵了大宛國王,還將金馬砸碎,帶著碎片悻悻而歸。不料他們在經過鬱成的時候,遇到了一千多蠻夷士兵阻攔,結果車令等人在衝突中戰死,所攜帶的金銀財寶也被搶走。武帝得知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立即決定派兵出征討伐。本來漢朝的大將以衛青和霍去病最為出色,但霍去病早已去世(前面已提到),而衛青也在病逝後被賜予“烈”這一美諡,他的兒子衛伉等人雖然繼承了爵位,但都不是能擔重任的將領。於是武帝特別選中了一位名叫李廣利的皇親貴戚,任命他為貳師將軍,準備帶兵遠征大宛國。

王夫人仙逝後,漢武帝身邊的妃嬪雖多,卻再沒誰能比得上她的魅力。這時,中山國來了一位叫李延年的樂師,他精於音律,成功吸引了武帝的注意。這位老哥還有個妹妹,不僅會唱會跳,還長得跟花兒似的,輕盈美麗。平陽公主慧眼識美,特意將她推薦給了武帝。武帝一瞅,立馬被迷住,兩人迅速升溫,上演陽台上的愛情故事,一番雲雨之後,孕育出一個娃兒,取名髆,後來封為了昌邑王。李延年也因此沾光,當上了協律都尉,妹妹也加封為李夫人,備受寵愛,幾乎和王夫人不分伯仲。

可是呢,這李夫人的壽命跟王夫人一樣短暫,兒子還沒長大成人,她就病重不起。武帝請遍天下名醫也沒轍,眼看美人日漸消瘦,快要不行了。武帝心急如焚,想見最後一面,可李夫人卻躲在被窩裡不肯露臉,隻說生病憔悴,怕破壞在皇上心中的美好形象。武帝堅持要看,掀開被子,她卻把臉轉向床內,堅決不讓看。等武帝離開後,其他姐妹們進宮探望,責備她不應該這樣對待皇帝,李夫人歎了口氣,說:“女人靠美貌吸引人,一旦容顏不再,愛也會減少。現在我病得不成樣子,要是讓皇上看見,只會惹他嫌棄,哪還會記得關照我的兄弟姐妹們?”雖然這話有點道理,但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種工具終究是女子地位低下的表現。大家聽了才恍然大悟。不久,李夫人香消玉殞,武帝悲痛欲絕,以皇后之禮厚葬,並在甘泉宮繪製了她的畫像紀念。日思夜想,夢中還能見到李夫人贈給他蘅蕪香草,醒來時仿佛還有香氣殘留,於是他就把臥室命名為“遺芳夢室”。

話說回來,李夫人有兩個哥哥,除了李延年,還有個叫李廣利的,這家夥騎射功夫一流,在皇宮裡混得也是風生水起。武帝總不能無緣無故給他升官,正好趕上大宛國不聽話,武帝趁機任命李廣利為將軍,號稱“貳師”,意思是讓他去貳師城牽回寶馬,這才有了這個稱號。武帝給他配備了六千屬國騎兵和數萬郡縣裡的刺頭青年,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還找了個向導——浩侯王恢,一路從玉門關出發,經過鹽澤(今羅布泊一帶),這一路上都是沙漠戈壁,糧食水源極度缺乏,沿途的小國也都緊閉大門,不願提供食物。漢軍餓得前胸貼後背,不少人活活餓死渴死,好不容易到了鬱成,兵力已經不足數千,隨身攜帶的乾糧也消耗殆盡。無奈之下,李廣利決定冒險先攻打鬱成。鬱成王之前殺了漢朝使者,早就在提防漢軍報復,嚴陣以待,漢軍雖拚死抵抗,但由於饑餓、孤立無援,無法取勝,反而損失慘重,傷亡過半。李廣利估摸著撐不下去了,只能收兵撤退到敦煌,請求朝廷允許罷兵。原來,武帝曾聽信姚定漢的話,認為三千人就能搞定大宛,所以才派李廣利輕松取得戰功,然後好給他封爵。結果李廣利損兵折將,灰溜溜地要求停戰,這讓武帝大失所望,氣得直跳腳,派人封鎖了玉門關,放出狠話:只要李廣利軍隊裡有一個人敢入關,立斬不赦!

收到這個消息,李廣利隻好乖乖留在敦煌,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漢武帝正琢磨著要增派兵力攻打大宛國,偏偏這時冒出個匈奴的密使,聲稱是匈奴左大都尉派來的,說願意殺了他們現任的小單於(兒單於),並打算舉國投降漢朝,請求漢廷出兵配合。武帝了解情況後,自然喜不自禁。原來,自從匈奴前任單於烏維跑到漠北之後,就采納了趙信的計策,表面上與漢朝和談,暗地裡卻在積蓄軍力。之前幾次漢朝使者王烏、楊信前往匈奴溝通和約,但烏維單於反覆無常,始終不肯真心臣服。武帝以為是使者分量不夠,便派路充國帶著二千石印綬去議和,結果這哥們還被匈奴給扣押了。這下武帝才明白匈奴有多狡猾,於是命令將軍郭昌率兵加強邊防。後來郭昌又被調去攻打昆明,雖然取得不少戰果,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鎮守,武帝就讓浞野侯趙破奴代替他。

正當這個節骨眼上,烏維單於病逝,他的兒子詹師廬繼位,因其年少,被稱為兒單於。這位小單於性情殘暴好殺,搞得匈奴國內人心惶惶。於是匈奴左大都尉瞅準機會,派遣密使到漢朝請求投降。武帝抓住這個絕佳的機會,先把密使送回去,接著命將軍公孫敖帶領工人們到塞外建造受降城,並同時任命趙破奴為浚稽將軍,讓他前往浚稽山迎接準備投降的匈奴左大都尉。

趙破奴帶著兩萬兵馬抵達浚稽山腳下,可左等右等不見對方來投,一打探才得知匈奴左大都尉因計劃泄露被誅殺,於是決定率軍南歸。在撤退途中,他們遭到匈奴追兵的襲擊,不過趙破奴成功反擊,擊退敵軍並俘虜了幾千名匈奴騎兵,自己這邊也傷亡不少。贏了一仗後,他以為匈奴不會再追擊,便放心大膽地往南走,離受降城只有四百多裡的時候,因為天色已晚,就隨意安營扎寨,打算次日再行。沒想到剛扎好營,遠處塵土飛揚,數不盡的匈奴騎兵從四面八方湧來。趙破奴來不及轉移軍隊,只能固守營地,結果發現匈奴竟然出動了八萬騎兵,將漢軍營地團團圍住,連水都沒有地方取。趙破奴擔心士兵們因缺水而亂了陣腳,便趁夜悄悄出去找水源,誰知離營不到一百步就被胡兵發現了,瞬間被圍了個嚴實。隻帶了幾十名隨從的趙破奴哪能抵擋住如此大軍?眨眼間就被抓了起來。大將被擒,全軍震動,匈奴趁機猛攻,漢軍陣營大亂,一部分戰死,一部分被迫投降。兒單於撿了這個大便宜,乘勝追擊,繼續攻打受降城。幸虧公孫敖早有防備,堅守城池,才沒有讓匈奴得逞。匈奴久攻不下,最後隻好撤退。

漢武帝收到公孫敖的奏報,心情立刻從高興變成了擔憂。他琢磨著,連小小的大宛國都拿不下,還怎麽去征服強大的匈奴呢?再說了,要是連大宛這小國都搞不定,西域其他國家不更會看輕咱們大漢嗎?於是,武帝決定再次增派兵力攻打大宛,並且下令全國大赦,把各地那些愛惹事的、逃跑的、上門女婿、商人、以前登記過的市場戶口、父母或祖父母有市場戶口的七類人統統征發當兵,再加上邊境騎兵,共集結了六萬騎兵和七萬步兵,裝備充足,糧食兵器一應俱全,全都交給貳師將軍李廣利指揮。另外,他還調遣了一批罪犯負責運輸糧草。這次的重點就是:攻下大宛後,一定要牽回那裡的寶馬!(怎麽感覺人命不如馬重要呢?)

李廣利手握重兵再次出發,沿途的小國家一看這陣勢,嚇得夠嗆,紛紛給漢軍提供糧草補給。不過有個輪台城比較倔強,死活不開門供應,李廣利一怒之下率軍攻破該城,繼續向大宛挺進。大宛國王毋寡派出軍隊迎戰,結果被漢軍前隊三萬人一頓猛揍,潰敗而歸。李廣利繞過鬱成城直撲大宛首都貴山城,切斷了城內水源,守軍形勢危急。毋寡也慌了神,趕緊派人向康居求援。李廣利連續多日猛攻,終於在四十多天后攻破外城,生擒了大宛勇將煎靡。

城內的大宛官員們看著這架勢,覺得靠不住了,他們私下商量說:“都是我們國王藏起好馬,殺了漢朝使者才引來這場災難。現在外援還沒到,咱早晚得玩完。不如先把國王哢嚓了,獻出良馬,跟漢軍講和。如果漢軍不同意,那我們就拚死一戰,反正橫豎都是一死。而且聽說康居援兵很快就到,到時候裡應外合,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大家一致同意這個主意,於是聯手乾掉了毋寡,砍下他的腦袋送給李廣利,說:“我們其實不想和漢朝作對,都是國王一個人的錯,現在他已經掛了,我們願意獻出所有好馬任由挑選,並提供軍糧。如果你不同意講和,我們就殺光所有的馬,與你們決一死戰。再說,康居的援兵馬上就要到了,那時候勝負難料,請你好好考慮一下吧!”李廣利左思右想,還是覺得接受和議比較好,手下將領也都同意。於是雙方達成協議,立了一個叫昧察的人為新的大宛王,然後李廣利就撤軍回國了。在撤退前,李廣利讓兩個都尉挑了幾十匹頂級好馬,其他中等及以下的馬有三千多匹,同時大宛還送來了糧食。李廣利又派了個探子進城了解情況,發現大宛貴族還挺客氣,一切都很順利。最後,探子回去稟報李廣利,就這樣,兩國約定和解,各自回家。

話說那時候,康居國聽說漢軍陣容強大,不敢輕易過來援助大宛。而鬱成王這小子卻是個硬骨頭,不僅不服漢朝,還乾掉了漢朝的校尉王申生和前任鴻臚壺充國。貳師將軍李廣利正琢磨著要找鬱成王算帳呢,得知這個消息後更是氣得不行,於是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率兵攻打鬱成。上官桀攻破鬱成城,鬱成王趁亂逃出,一路狂奔投靠了康居。上官桀也不含糊,直接追到康居境內,並且發布檄文要求交出鬱成王。康居一看漢朝已經把大宛拿下了,哪敢不從,就將鬱成王綁了送給漢軍。上官桀派了四名騎士押送鬱成王去見李廣利,路上擔心這家夥半路逃脫,經過一番商量,最後上邽來的騎士趙弟一咬牙,拔劍哢嚓一聲,就把鬱成王給斬首了,然後拿著人頭回去向李廣利複命。李廣利這才下令班師回朝。

這次出征雖然也有不少士兵陣亡,但好歹人數沒過半數。 可問題是,一些將領貪圖財物,對部下待遇惡劣,導致死亡人數眾多,沿途屍體遍地,等進了玉門關時,只剩下不到兩萬士兵,馬匹也只剩千余匹。不過武帝劉徹看到夢寐以求的良馬終於到手,也就心滿意足了,他封李廣利為海西侯,給他八千戶食邑;趙弟也被封為新畤侯。上官桀等人也都各有封賞,這裡就不細說了。

武帝覺得大宛馬比烏孫馬還要出色,便改稱烏孫馬為“西極馬”,獨稱大宛馬為“天馬”,還特意寫了一首《天馬歌》:

天馬來自遙遠西方,穿越沙漠歷險無數,讓九夷各國紛紛臣服。

天馬出自清澈泉水,背脊如虎般矯健有力,猶如神鬼變化莫測。

天馬馳騁在無垠荒原,千裡之遙輕松跨越,沿著東道直抵中原。

天馬恰逢時機正好,即將騰空而起,誰又能與它相約共舞?

天馬開啟遠行的大門,我身輕如燕躍向昆侖,

天馬是龍的使者,遊走於天宮閶闔,觀賞那瓊樓玉台美景。

總的來說,李廣利兩次出征大宛,前後動員了十多萬兵力,耗時四年多,結果就是為了得到幾十匹優良的馬匹。

這真是:

十萬兵殘天馬來,玉門關外貳師回;

冤魂載道愁雲結,天子禽荒劇可哀。

大宛被平定之後,西域的其他國家見識到漢朝的強大軍威,紛紛感到震懾和敬畏,不少國家都派了王子來到漢朝做人質。武帝劉徹便想借著這股銳氣和威懾力,再次向匈奴發起攻擊。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故事,請聽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