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繡不在江夏,所以他先去了一趟襄陽。
目的自然是拜訪劉琦和劉琮。
畢竟這兩兄弟一個是荊州刺史,一個是荊州牧。
有一說一,這兄弟二人才是名義上的荊州之主。
要知道郭嘉此來除了向張繡感謝救命之恩,還有一個身份是曹操的使者。
所以盡管心知肚明荊州實際的掌控者是張繡,但面子上的功夫還是做。
郭嘉表達了自己的意願以後,主持襄陽工作的魯肅立刻便請劉琦和劉琮兄弟前來,專程召開了一場座談會。
禰衡、蔡瑁、蒯越等州、郡班子成員參加會議。
本次座談會在一片友好詳和的氣氛中進行。
會議由魯肅主持,他首先代表荊州以及襄陽對郭嘉的到來表示了感謝。
隨後郭嘉便代表朝廷對近一來荊州的工作進行了高度肯定。
會議認為,劉氏兄弟能夠在劉表死後繼續維持皇室威嚴,對荊州的繁榮穩定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會議指出,如今大漢王朝正處於戰略轉型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時刻,劉氏兄弟作為皇室中人,更應該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起到先發力,帶好頭的作用。
會議要求,劉琦和劉琮要兄弟同心,摒棄兩人之間的以往齟齬,牢牢團結在以漢帝劉協為核心的大漢朝廷周圍,緊緊跟隨大漢丞相曹操的腳步,蹄疾步穩繼續建設荊州。
會議強調,劉氏兄弟還要跟常駐荊州江夏的驃騎將軍、宣威侯、揚州張繡像石榴籽一樣團結在一起,踔厲奮發、埋頭苦乾、勇毅前行,為匡扶漢室、中興大漢帝國而不懈努力。
會議精神在會後傳達到襄陽及荊州中下層將士當中。
“丞相”曹操並非是郭嘉的口誤。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司空”曹操已經不存在了。
雖然曹操麾下的不少將士都會稱曹操為丞相。
不過那都是在私底下,或是只有自己人在場的情況下。
在正式場合下,曹操最多只會被尊稱為“曹公”或是“曹司空”。
東漢的建立,是西漢舊皇族農民起義推翻王莽新朝的結果。
所以東漢官製基本上沿習了西漢官製的制度,官名也沒有多少改變。
主要還是以三公領九卿為基本架構,但實際政治權力已經完全轉移到尚書台。
東漢皇帝即位時,往往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領政務。
禦史台體制貶損,成為少府屬官。
侍中則是從西漢的加官轉為正式職務,設侍中寺作為侍中的正式官署,隸屬少府。
與西漢比較,東漢體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大加強了皇帝的權力,同時不設丞相。
所以先前曹操在將漢帝迎奉到許都以後,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但他的官職依舊還是司空。
哪怕後來短暫地拜為大將軍,依舊沒有落實丞相這個職位。
當然,哪怕是大將軍這個職位也因為袁紹的強烈反對,不得不讓給了自己這位曾經的老大哥。
只不過歲月如飛刀,刀刀催人老,再回首老荒地老。
如今時過境遷,原本的大將軍袁紹墳頭的草都已經三尺高了。
他的繼任者袁尚的大將軍職務又不被曹操代表的朝廷承認,所以這個職務迄今一直空懸著。
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開始將目光轉向南方的時候,也覺得時間已經成熟。
就在眾人都以為他將要自領大將軍一職的時候,他卻是接受了謀士程昱等人的建議,幹了一件更加大膽的事情。
直接廢除三公,恢復丞相制度,同時自任漢朝丞相。
自此,曹丞相之稱便可以算是名副其實了。
對此漢帝劉協自然不會沒有意見。
因為先前已經說過,東漢官製最大特點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不設丞相。
如今曹操卻開起了歷史的倒車,身為天子的他又怎麽可能甘心?
再加上曹操建立鄴三台的行為,更是擺明了要加強自身在朝堂乃至是民間的影響力。
所以劉協對於曹操這種亂臣賊子的行為更是痛恨到了極點。
可惜的是,自從當年鄴城被曹操攻破以後,他就把自己的據點從許都遷到了冀州。
從此以後,政令軍隊皆從此出,而許都隻留下了劉協和些許不重要的官吏。
所以當劉協得知曹操廢三公,重新設置了丞相、禦史大夫的職位時,已經是木已成舟了。
雖然表面上曹操依舊在上表,請求皇帝的批準。
然而劉協心裡清楚,曹操此舉根本就是在“報備”,而非“報批”。
說白了就是事情我已經辦完了,如今給面子通知你一聲,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
劉協少年登基,先後歷經了董卓、李、郭之亂,對於這一套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如今縱然心中有再多的不滿,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他不但不得同意曹操自封丞相的請求,還令太常徐璆持節,專程到冀州去拜曹操為丞相。
也算是做足了表面功夫。
做為交換,曹操也會進一步放松對還留在許都的劉協管控,讓他在許都能夠擁有更多自主權。
當然,是不在不觸及曹操利益的情況下。
否則一切還是免談。
總之,曹操廢三公、任丞相這件事情發生,便意味著曹操的地位又向前進了一步。
而作為曹操麾下的首度謀士,官拜軍師祭酒的郭嘉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不誇張地說,在外出的時候,他就相當於是曹操的代言人。
看到曹操如今這般炙手可熱,劉琦是無所謂了。
反正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著要倒向曹操。
劉琮年紀尚幼,倒是也沒什麽想法。
唯有蔡瑁比較難受。
要知道他和蒯越原本可是親曹派。
蔡瑁本人更是和曹操有著很不錯的關系。
不誇張地說,假如荊州勢力投降曹操,劉琦和劉琮的下場怎麽樣不好說,他蔡瑁絕對可以舒舒服服過完下半輩子。
可惜的是,張繡的橫空出世改變了一切。
如今蔡瑁再想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距離劉表去世也不過短短一年,但是荊州的一切已經在龐統、魯肅、禰衡的先後操作下牢牢掌控在了張繡手中。
縱然此刻他再想反悔,也已經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況且向來和蔡氏共同進退的蒯氏家族已經徹底倒向了張繡。
主要還是因為張繡任人唯賢的方針讓蒯家一大批少年子弟得到了重用。
不得不說,在如今這個時代,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士家就是更容易比庶家出人才。
再加上蔡氏那空虛的身體也已經徹底被張繡征服,蔡瑁就更沒有辦法了。
所以縱然郭嘉暗中透露出了讓他在荊州為曹操做內應的意思,蔡瑁也只能佯做不知。
郭嘉是極為聰明的。
在看到自己暗中提點了兩次,蔡瑁都沒有反應,立刻便停止了試探。
他知道想要靠一般的方法在荊州打開突破口已經行不通了。
同時也暗暗驚訝於張繡對於荊州的掌控速度之快。
郭嘉原本是打算在襄陽多待一段時間的。
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觀察荊州,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這個道理讀過兵書的人都明白,但真正想要將之落到實處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正所謂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抓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抓落實就是白條。
郭嘉深諳抓落實的重要性,所以就打算從伐謀上下功夫。
再不濟也要從伐交、伐兵上想辦法,看能不能在曹操和張繡的大戰之前幫助曹操佔得先機,取得優勢。
在郭嘉看來,張繡麾下的四大軍師裡,諸葛亮已經跟著張繡去了江東。
賈詡、龐統、徐庶三人目前都留在江夏。
那麽現在就是他乾活的最好機會。
否則等這三人中任何一個騰出手來,自己再想做什麽就不容易了。
然而張繡麾下的謀士又豈是無能之輩?
賈詡目前一心顧著給張繡擴充后宮,姑且不算。
龐統要處理整個荊州的內政,也走不開。
但徐庶明明知道郭嘉的能耐卻沒有跟著他一起來襄陽,就是因為這裡也有人能夠應付他。
那個人便是禰衡。
“郭奉孝!”
郭嘉只在襄陽清閑了三天,就被禰衡給纏上了。
眾所周知,禰衡是一個恃才傲物的狂士。
哪怕當年被張繡從鬼門關口給救了下來,性格有所改觀,但刻在骨子裡的傲卻依舊沒有改變。
念在張繡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這兩大恩情,禰衡噴起己方陣營的人時還尚留余地。
但面對郭嘉這個曹賊麾下的首席謀士,那真是一點都不客氣。
起初郭嘉還真沒有把禰衡放在心上。
首先身為整個漢末三國時代都排得上號的頂級謀士,郭嘉本身便是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之輩。
或者說,除了像荀攸那種極個別的愚不可及之人,絕大多數謀士都是巧舌如簧,嘴上功夫了得。
其次,當初郭嘉在許都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禰衡的本領。
誠然禰衡的嘴炮功夫十分厲害,擊鼓罵曹之事更是讓他名揚天下。
甚至於讓丟了面子的曹操起了殺心,不惜用借刀殺人之計來除掉他。
然而郭嘉依舊不覺得他是自己的對手。
因為他空有嘴上功夫而不夠務實。
這樣的人縱然理論水平再高,可沒有事實支撐,終究只是無根之木,無萍之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郭嘉本質上也是一個很自傲的人。
只不過他的傲跟禰衡不同,是自內而外的。
這樣一來反倒是在平日裡表現的頗為謙遜。
綜上所述,面對罵上門來的禰衡,郭嘉根本沒有退縮的理由。
萬萬沒想到,禰衡剛來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郭嘉驚訝地發現,禰衡這貨經過了十年的沉澱,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只會逞口舌之利的純噴子了。
如今的他雖然依舊是言辭犀利,一開口就忍不住讓人想要痛扁他一頓。
然而同時卻給人以一種洗盡鉛華之感。
比起以前的泛泛而談,如今的他與自己辯論起來有了大量的事實依據做為支撐,竟然屢次能夠引用事例辯得自己啞口無言。
說是變了一個人都不為過。
此時的郭嘉才明白,如今的禰衡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禰衡。
在張繡麾下長達十年的工作經歷讓他務實許多,也成長了許多。
一個言辭犀利的噴子不可怕。
可怕的是這個噴子還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閱歷,還有著不俗的實乾能力。
所以兩人剛一開始對上,那真叫一個天雷勾動地火,啊呸,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郭嘉是卯足了勁兒要對付禰衡。
殊不知禰衡比他還要欣喜若狂。
對於禰衡而言,能夠找到一個讓自己一吐為快、肆無忌憚狂噴的人實在太不容易了。
這些年來自己遇到的人要麽是能力夠了,但身為自己人,讓他沒有辦法全力以赴。
像諸葛亮、龐統、徐庶、賈詡、劉曄都是這種類似。
要麽就是可以讓自己肆無忌憚的狂噴,可偏偏對方實力不行,噴起來沒有快感。
好不容易遇到像郭嘉這種既能跟自己互噴而不落下風,還是敵方陣營的角色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這十年就出了這麽一個!
十年!
沒有人知道禰衡這十年是怎麽過來的!
所以他說什麽也不肯放過郭嘉,乾脆把手上的事情全部拋給了魯肅,一心一意去郭嘉那裡水經驗。
魯肅見禰衡難得有這麽好的興致,再加上覺得讓郭嘉嘗嘗禰衡的滋味也不錯,所以全力配合。
雙方皆是全力以赴,辯論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歷史自然、社會百科……
到後來魯肅靈機一動,乾脆就在鬧市空地上架起高台,打出廣告,聲稱郭嘉和禰衡要爭大漢王朝首席辯才的位置。
郭嘉縱然有著鬼才之稱,但在南方還不算特別響亮。
然而禰衡的大名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一聽說有人能夠壓得住他,襄陽城的人都蜂擁而至。
魯肅趁機收起了門票。
倒是借機狠狠賺了一筆。
結果兩人連戰三日,整個過程自然是精彩紛呈,令所有觀點者大飽眼福。
結果終究還是不分勝負。
此時的郭嘉已經有些不願意再繼續了。
主要是他覺得自己再繼續堅持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
然而禰衡卻不肯就這樣放棄,他的好勝心遠比郭嘉更強。
於是郭嘉在堅持了數日以後,終於還是頂不住了,主動選擇了認輸。
如此一來,禰衡終究是喜提大漢第一辯才的稱號,名望那是蹭蹭地往上漲。
疲憊的郭嘉已經是無所謂了。
他原本以為事情到這裡已經算是結束了。
萬萬沒想到啊!
禰衡竟然還是不願意放過他。
在這場公開辯論結束以後,天天往他的住處跑。
目的只有一個——噴!
搞到最後,郭嘉都不得不躲著點禰衡。
他是真的怕了。
然而禰衡的持久度卻是超出了郭嘉的想象。
郭嘉堅持到最後實在是挺不住了,乾脆繳槍投降。
惹不起我總躲得起吧?
我不在襄陽待了還不行?
最終,郭嘉只能放棄了繼續留在襄陽的原定計劃,提前返回了江夏。
郭嘉要走,禰衡自然沒有辦法攔著,縱然心有不甘,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離開。
其實他原本還想一直追到江夏去。
但卻被魯肅給攔下了。
“正平莫要著急。”
看著禰衡恨不得要飛到江夏的模樣,魯肅暗暗好笑。
不過想到龐統對自己的叮囑,他還是認真地向禰衡解釋:“郭奉孝不會立刻離開,爾後我等還要靠汝對付他,切不可現在就去挑釁。”
禰衡跟魯肅配合的極好,所以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離開襄陽返回江夏的郭嘉則是長出了一口氣。
他也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這般狼狽。
更沒想到造成自己現狀的人竟然會是禰衡!
著實是太出人意料了!
回到了江夏,郭嘉為了表示張繡對自己救命之恩的感謝,便正式拜訪了張繡的家人。
結果這一見頓時驚為天人。
他倒是早就聽聞甄宓的美名。
畢竟張繡那篇賦實在是太有名氣了。
連帶著他的妻子也一並出了名。
可到底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當真正見到甄宓的那一刻,郭嘉才知道張繡並沒有誇大其辭。
甄宓還真就有那麽美。
他也明白了為什麽袁熙在被張繡搶了未婚妻以後還念念不忘, uukanshu 專門找了一個賈氏來當甄氏的替身。
賈氏已經算是難得的美人了。
可作為甄氏替身的她跟原版一比,便猶如螢火之於皓月。
說起來有些好笑,郭嘉看到甄宓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曹丕知道。
否則只怕原本得寵的賈氏就要倒霉了。
等郭嘉再看到張繡大橋、小橋姐妹,想到曹家三父子曾經為了小橋在許都爭搶的時候,對於曹家父子那時的選擇也理解了。
這還不算。
等到郭嘉看到鄒氏的時候,一個更加強烈的念頭從他的腦海中冒了出來。
這件事……絕不能讓曹操知道!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