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眼前狼藉景象,她面色如常,顯然對此已習以為常。
李恪示意侍從將爛醉如泥的眾人送至客房安歇,廳內頓時恢復寧靜。
驚鯢款款下跪,輕紗飄動間,曼妙身姿若隱若現,恭敬稟報道:
“五姓七族已有異動,博陵崔氏正集結其余六族,意圖聯手抗我羅網。我方已布下眼線,隻待主人發令。”
接過李恪遞來的酒杯,他輕輕摩挲杯沿,眼神中閃爍著玩味之意,緩緩道:
“慢慢講來。”
驚鯢點頭,取出一幅卷軸攤開於案,呈現在李恪面前。
地圖之上,南接長安,聚焦章北區域,以博陵為核心,赫然標示出七個醒目的血紅標記,象征著七族盤踞之地。
“五姓七族之中,以隴西李氏最為龐大,其次便是此次牽頭的博陵崔氏,其被掩日擊殺之人,正是出自此族。”
“他們正密謀構建攻守同盟,意圖重振旗鼓,矛頭直指我羅網。”
“此外,據探子回報,揚州雙龍與宇文成都亦聯合創建‘少帥軍’,勢力范圍涵蓋太原,且與太原王家關系密切。”
驚鯢匯報完畢,美眸中波瀾不驚,對於七族的挑戰之舉,她視若草芥。
畢竟,即便是高句麗武道宗師傅采林,在李恪血洗高句麗之後,也只能俯首噤聲。
李恪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舉杯輕呷,悠悠言道:
“任由他們折騰吧,若是準備不夠充分,一個個殺過去反倒乏味。待他們齊聚一堂,再一舉蕩平,才更有意思。”
“此外,傳白煌前來覲見。”
此言一出,驚鯢嬌軀陡然一震。
白煌!
位列九大災星第五,
其地位與實力,竟還在掩日之上。
他行事詭秘,武藝卓絕,即便是她這位羅網頂尖殺手,也僅得窺其寥寥數面。
據說,他長年隱於陰山深處,操練那支令人聞風喪膽的龍鱗鐵騎。
如今被召歸,必然是主人醞釀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布局。
“遵命!”
驚鯢應聲而動,身影瞬間消失在蜀王府的重重幽深之中。
……
今日,長安城風和日麗,街頭巷尾洋溢著久違的安寧氣息。
百姓步履輕快,出行頻增,小商小販紛紛擺開攤位,坊市間熙攘喧鬧,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間,甚至可見到不少碧眼金發的異域人士,他們或遊走市集,或融入人群,共同見證這座古城的包容與繁華。
紫宸殿巍峨聳立,莊嚴雄渾。
太尉長孫無忌拱手進言:
“陛下,長安城已全面恢復秩序,民生安樂,市場興旺,萬民皆頌聖德昭彰。”
一旁宦官恭恭敬敬呈上房玄齡的奏折,將其置於李世民案頭。
李世民凝神細閱,頻頻頜首,龍顏舒展,滿溢喜悅之情。
身為一位憂國憂民的帝王,李世民對外敵固然鐵腕無情,但內心始終牽掛黎民福祉。
此刻目睹奏報中的盛世光景,不禁寬慰不已。
長孫皇后端坐一側,聆聽殿議。
聞聽長安重煥生機,鳳目中流露出深深欣慰。
“討伐突厥之事有何進展?”
李世民思慮片刻,忽而發問。
房玄齡笑意盈盈,趨步向前,施禮答道:
“啟稟陛下,李靖將軍已率部進駐洛陽,秦瓊將軍亦正率軍疾馳陰山,沿途並無阻礙。”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魏王殿下料事如神!據李將軍查證,突厥渡河之舉實為虛張聲勢,真正的動向,恰在於陰山一帶的異常活動。”
“太子殿下與魏王殿下已親自押運糧草啟程,不久便會抵達陰山,與秦將軍會師。”
討伐突厥的大計既定,現又傳來捷報,李世民心中大悅,朗聲笑道:
“泰兒此番建功,待其凱旋,朕必予重賞!”
長孫皇后含笑頜首,端莊華貴之姿更顯母儀天下。
李世民目光掃過朝堂,忽地眉頭微皺,問道:
“蜀王為何缺席早朝?”
此語一出,群臣皆寂然無聲。
蜀王所為,眾人皆心照不宣。
就連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都敢直言回去補眠,還有什麽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呢?
眾臣的反應,已然讓李世民猜透幾分,他面色一沉,低喝道:
“這個逆子!”
退朝後,不明所以的長孫皇后尋至李世民身邊,秀眉微蹙,關切問道:
“陛下,恪兒近日為何未上朝?”
在她看來,陛下素以仁慈愛民著稱,對親子更是舐犢情深。
李恪雖性情慵懶,卻通曉禮法。
長孫皇后極少目睹丈夫李世民於朝堂之上,毫不留情地責備三子李恪,今日這一幕令她心頭陡然一緊,滿腹憂慮。
“無妨,不過是讓他出去歷練一番。”
李世民顯然不願過多提及此事,話語間流露出一絲敷衍。
然而,長孫皇后聞此言,憂心更甚,急切的話語脫口而出:
“陛下, 您竟讓恪兒前往封地了嗎?”
“恪兒尚年幼,諸事懵懂,如何能在此刻離京遠赴他鄉?”
她語速漸快,焦慮之情溢於言表。
“不行,我必須得去看看恪兒是否適應那裡,畢竟外郡不同於京城,山野之中不乏盜匪橫行,他又不通武藝,還需另遣人護他周全。”
長孫皇后眼底滿載母性的慈愛與牽掛,盡管李恪並非她的親生骨肉,卻始終視如己出。
這份深情厚意,令李世民也不禁為之動容,低聲道:
“他仍在長安城裡。”
“當真?”
皇后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凝望著李世民的雙眼,似要從中探尋答案的真實性。
李世民無可奈何地苦笑:
“若你不信,大可詢問尉遲將軍,他兒子昨日還與蜀王一同飲酒暢談。”
提及此事,李世民眉頭微皺,內心頗為煩擾。
他並非有意給李恪施加壓力,只是男兒理當胸懷壯志,放眼天下,整日沉迷酒宴遊樂,豈非有失體統?
待其兄長即位之日,毫無建樹的李恪勢必將遭到冷遇。
此刻的怒其不爭,實則是出於對李恪未來的深深憂慮。
長孫皇后秀眉微舒,輕輕點頭:
“如此,陛下便召恪兒入宮,就說我十分掛念他。”
“好。”
李世民略作思忖,應允下來。
他知道皇后此舉定是為了鞭策李恪奮發向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一道詔令迅速頒下,宣蜀王李恪即刻入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