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我率軍出征以後,以為不會有多少人再來參軍。沒想到在我們離開之後,就過了一段時間,前來報名參軍的青壯依舊絡繹不絕。
在開春後,前來參軍的青壯多是來自建業、丹陽、吳三郡,其他郡縣因為距離較遠,所以都沒來得及趕上。
這就造成了,在我回到金陵後,大營中依舊有著許多兵員。不僅讓原本朱桓所部五千人,迅速擴充到了一萬人,也讓率部駐守在合淝、濡須、礦廠的孫翊、倪業、沈攸所部迅速得到了擴充。
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跟隨我從江夏一起回來的賈華、董襲所部,原本總共只有三千余人,現在也很快就達到了滿編。就連跟隨我一起回來的暗衛,也在暗中迅速地發展壯大了。
不僅如此,隨著新的俸祿標準被傳到各郡縣,以及各郡縣郡兵、縣兵的對應人數要求,也很快就完成了。
大縣一千人,小縣五百人。
各郡縣的青壯在入不了正規軍的情況下,也都積極加入到郡縣兵的行列中。雖然只是三個月的傜役,但他們還是對此抱著很大的熱情。
或許就為了參與三個月的軍事訓練吧!這樣在以後報名參加正規軍的時候,便能夠佔到很大的優勢,然後被挑選進去。
充足的兵員,就意味著需要發放海量的裝備。好在之前的幾仗,繳獲的兵器、甲胄,不計其數。
除此以外,還有我方無數破損或者被裁汰的兵器、甲胄,這些都將用來裝備郡縣兵。
各個郡縣也都有鐵匠鋪,在將分發下去的兵甲被一一修繕之後,便會立即發放到郡縣兵的手中。
而正規軍的裝備,由金陵兵工廠專門提供。如今,一個月的產量便足以武裝一萬大軍,另外還有無數箭矢和弩箭。
自兵工廠成立以來,製造的武器裝備,已經足夠武裝十萬大軍。
已經製造出來的裝備都將運往江夏前線,供給大軍使用。一部分將用作換裝,換掉那些破損的裝備,另一部分則用來擴建軍隊。
以我軍目前的實力來講,橫掃三州只是時間問題。如今的荊州、江東兩大軍團,區區十二萬人的編制是遠遠不夠的。
按照我的打算,等到全據揚、荊、交三州的時候,我的手裡最起碼要有三十萬大軍!除去各地的守備部隊,也需要有一支二十萬人的機動部隊,才能夠與曹軍抗衡。
更何況,到時候距離統一南方,就差一個南郡和益州。
而現在,尚且還有荊南四郡和交州還沒有打下來。
金陵大營內,現在有賈華、董襲、朱桓、沈攸四部,共計兩萬人。除去董襲率部留下,接替朱桓完成接下來一年的留守任務外,剩下的三部一萬五千人都將跟隨我一起前往江夏。
屆時,朱桓所部將接替董襲,並入韓當的前軍;沈攸則會並入太史慈的左軍。
朱桓所部原本有一萬人,早已經訓練超過半年,甚至有些已經訓練了一年。距離成為一支真正的精銳,就只差一場大戰的磨礪。
我讓賈華從中選出了兩千五百人,加入了我的本部,剩下的兩千五百人則並入了沈攸的部眾之中。
如此一來,這一萬五千大軍中,就只有沈攸所部有五百人是剛剛參軍的新兵。但區區五百人,真的是微不足道。
董襲所部五千人,其中有千余人皆是百戰老兵,董襲將他們全都官升一級。哪怕是原本的普通士卒,也都成了伍長,以老帶新,便是最快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種方式。
董襲將所部一分為五,分別駐守在船廠、工坊、兵工廠和大營,以及火藥部門這一秘密機構。
而金陵城中,太守顧雍也迅速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郡兵,負責守衛金陵。同時,將在秋收後,一起參與到城牆的建設當中。
船廠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又造出了四艘樓船,和數十艘艨艟、鬥艦,以及大批的艦載裝備,武裝了近百艘艦船。
到時候,這些艦船將載著我們前往西陵,然後與西陵那邊的水師艦船進行輪換,再開回來一批艦船,進行修繕和改造升級。
如今的江東水師,已經成為了天下唯一的水師,再加上武裝艦船的存在,日後將更加無敵於天下。但是有著這份戰鬥力,也意味著不再需要那麽多艦船了。
於是,經過我的一番琢磨,我決定將水師進行一番調整。
日後,凡一艘鬥艦,設屯長一名;一艘艨艟,設軍侯一名或軍司馬一名。八艘鬥艦,加兩艘艨艟,組成一支小型艦隊。
五支小型艦隊之上,設一支中型艦隊,由一名校尉或者一名中郎將統帥,以一艘樓船作為旗艦,進行指揮。
三支中型艦隊,組成一支大型艦隊,由一名將軍負責。
荊州部署兩支大艦隊,淮南部署一支,共保留三支艦隊,總計四百五十艘武裝艦船。
除此以外,每支艦隊配備十艘斥候船,和四十艘運輸船。
艦船上,水手和將士也將不再區分,以後水手便是將士,將士便是水手。
每艘艨艟、鬥艦上部署五十人,樓船一百人,斥候船十人,運輸船五十人。一支大型艦隊總計二百艘各型艦船,共一萬人,將會和陸師有著天壤之別。
當然,如今這一切還都只是設想,還需要最起碼一年的時間才能夠實現。
注:《通典.兵典》記載。
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幡幟,開弩、矛穴,置拋車、礨石、鐵汁,狀如城壘。
鬥艦: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開掣棹孔;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牆齊;棚上又建女牆,重列戰敵,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幡幟、金鼓。此戰船也。
蒙衝: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前後左右有弩、矛穴,敵不得近,矢石不能敗,此不用大船,務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戰之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