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帶著三十萬大軍抵達後,便在諸侯連營的更西側重新起了五座大營,分別由我和周瑜、陳慶、王猛、陸遜統領。
五座大營以“前後左右中”的方式進行排列,為了不讓其他諸侯發現其中的端倪,我又將正規軍和輔兵混雜起來。
其中,陳慶的大營在前,由一萬白袍軍、四萬輔兵組成。
王猛的大營在後,由鄧羌、鄧艾率領的兩萬正規軍,以及四萬輔兵組成。
周瑜的大營在左,由太史慈、沈慶率領的兩萬正規軍,以及四萬輔兵組成。
陸遜的大營在右,由魏延、丁奉率領的兩萬大軍,以及四萬輔兵組成。
我的大營在中,由黃忠、孫翊率領的兩萬大軍,王強的兩千五百明衛,以及四萬輔兵組成。
此次諸侯會盟的過程十分簡單,畢竟不是棘陽之盟這種諸侯之間正式的結盟,只是九路諸侯組成聯軍而已。
因此九路諸侯的軍隊匯集在此,屆時再約法三章,選個盟主出來即可。
此次九路諸侯結成聯軍,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擊敗異族,消滅大秦,奪回涼州”!
大家有共同的目標,也要有共同的指揮,因此也需要選出盟主才行。
原先曹操實力最強,又是聯軍的發起人,因此盟主之位非曹操莫屬。
然而我率領著三十萬大軍前來,軍力上已經超過了曹操,這也讓一眾諸侯代表對誰來擔任盟主一事產生了動搖。
而對於我軍是否真的是三十萬正規軍一事,各路諸侯代表們對此也產生了懷疑,便在我軍扎下五座大營後紛紛派遣探子前來探查。
好在我早有準備,五座大營中有戰兵,有輔兵,也讓各路諸侯代表們摸不準事情的來龍去脈了。
畢竟江東軍帶甲三十萬——此事天下皆知,但我把三十萬大軍都帶來了,難道後方不需要軍隊駐守了嗎?
各路諸侯代表們對此感到十分地疑惑,但他們在派人進行探查後,也未發現端倪。
因此,各路諸侯代表們也十分震驚於我的實力之強!甚至有人以為我已經打下了交州,要不然如何能夠精銳盡出呢?
唯有打下交州,將東南三州連成一片,又與益州劉璋關系友好,才有可能達成此事啊?
總之在我的障眼法下,各路諸侯代表們只能往這方面去猜想,並對我軍三十萬之眾是深信不疑。
曹操也一度懷疑我是否已經統一了南方,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豈不就真的是天下第一諸侯了?
要不是徐庶方面和曹操是老牌盟友,徐庶又清楚南方的情況,不然曹操可能就真的信了。
雖然曹操明知道我這三十萬大軍不真實,但他卻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我到底是如何做到魚目混珠的?
畢竟是三十萬帶甲之士,不是三十萬民夫,那可都是穿著甲胄、帶著兵器的。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偏偏我這三十萬眾都是經受過訓練的,看起來全都訓練有素的樣子。
曹操想不通,但必須想通,要不然就真要給我打白工了!
於是,曹操連夜派出了黑衣衛,前往調查此事。
另一邊,我對於盟主之位也是勢在必得,因此十分好奇曹操是如何說服其他諸侯加入的?
當天晚上,我也向一眾諸侯聯軍那邊派出了錦衣衛,前往進行調查。
黑衣衛,錦衣衛,雙方在黑夜中打了場遭遇戰。結果便是兩敗俱傷,誰也奈何不了誰,又全部沒有完成任務。
雙方都在彼此的手上碰了一鼻子灰,我也沒有得到想要的情報,曹操也沒有得到想要的情報。
結果就在深夜,一名不速之客來到了我的中軍大營,此人正是並州的代表——劉琨。
話說,當初劉淵向袁紹、曹操先後宣戰,我也偷襲了曹操。
後來,又是我打下了南陽,逼迫曹軍主力南下,也算是為並州解了圍。
於情於理,並州方面都欠我一個天大的人情,於是才有了劉琨的此次到來。
劉琨作為劉淵的死忠,也是並州的元老,此來也確實是來道謝的。
然而我也因此得到了想要的情報,畢竟作為當事人,劉琨知曉其中有關的一切。
劉琨此次之所以會代表並州前來,並非曹操與並州結盟,而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赫連勃勃。
話說赫連勃勃本是並州軍大將,在河北大戰期間,赫連勃勃就在上郡一帶牽製夏侯淵、蕭摩柯率領的曹軍。
然而黎陽之戰、邯鄲之戰後,二十萬並州軍主力灰飛煙滅,赫連勃勃也因此脫離了並州的掌控。
後來,赫連勃勃打敗了曹軍,便在朔方、上郡扎下了根。
直到沮渠蒙遜被張遼擊敗後,也一路從河東經西河,最後逃到了赫連勃勃的地盤。
同樣,原本許多依附於並州軍的匈奴、鮮卑、雜胡的部落,也因此依附於赫連勃勃。
就連原本的中部鮮卑——拓跋部,也在代郡兩次碰壁之後,與赫連勃勃結了盟。
再後來,涼州的大秦國突然崛起了,並邀請赫連勃勃加入。
作為麾下大將,又是異族,赫連勃勃的行徑讓並州上下如何能忍?
劉聰、石勒、冉閔、張賓、劉琨等一眾並州大佬難得團結一致,上下一心,全都表示要給赫連勃勃一點顏色瞧瞧!
正巧曹操自棘陽之盟後,通過與我的結盟嘗到了甜頭,便如法炮製又與袁譚、高歡結盟。
此時的並州環顧四周,居然到處都是敵人,環境險惡至極!
所幸曹操並沒有準備在這時候對付並州,而是派遣使者向劉聰表達了善意,並交還了河北大戰期間的全部俘虜!
沒想到曹操還真是有魄力,為了拉攏並州,竟然釋放了五萬戰俘!
這可不是五萬頭豬,而是整整五萬俘虜,五萬名身經百戰的戰俘!
並州軍也因此重新強大起來,劉聰也因此和曹操關系和睦,雙方也有了共同的敵人。
因此,有感於曹操的善意,劉聰便派遣劉琨作為代表前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