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血之孫吳 > 第八百六十章 16霸主(4)

血之孫吳 第八百六十章 16霸主(4)

簡繁轉換
作者:布魯斯老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8:19 来源:搜书1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

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

因為皇室姓蕭,所以又稱蕭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

他在稱帝之前,在基層政權機構乾過一些年,有一定的從政經驗,對齊末的腐朽統治耳聞目睹。

故即位後,蕭衍所實行的政策大多對梁朝的政治安定,及經濟複蘇有益。

南朝梁後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使得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

隨後,南梁皇室為爭奪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的大片土地。

為此,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從此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

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南朝梁享國五十五年。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滅了位於長江上遊郢州的南梁殘余。

之後,西魏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隋滅陳之戰前取消其帝號。

雖然南梁隻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合肥之戰、鍾離之戰,堪稱是北魏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再加上梁武帝派遣陳慶之發動的北伐,對北魏的腹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從而加速了北魏的滅亡。

在多種因素下,南梁堪稱南朝小強,甚至曾有多次一統天下的機會,只可惜都被一一錯過了,故排在第五。

………

第四位,北周宇文泰。

北周(557年—581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

又稱後周(五代以後鮮用,避免與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周公。

次年初,宇文氏廢西魏恭帝建國,國號周,建都長安,史稱北周。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

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

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史稱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誅權臣宇文護,親掌朝政,之後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武帝滅北齊,統一北方。

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滅亡。

北周初期控制關隴地區,由於一系列戰亂,從而導致了民生凋敝、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思想文化也趨於保守落後。

但是北周政治相對清明,君主頗有勵精圖治者,且歷來都有志於統一北方。

北周立國後,在與北齊的軍事鬥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宇文泰利用府兵製,建立了一支驍勇善戰的府兵。

北周統治區域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人文文化,這種文化表現為尚利、尚武、粗野的特點,並有別與北齊控制下區域地理文化表現出的務農、尚文、尊儒的特點。

北周的區域文化能夠培養出比北齊更加優秀的兵源,對北周最終能夠吞並北齊有著直接的影響。

北周王朝奠定了此後三百年隋唐強盛的基礎,只可惜國祚太短,故排在第四。

………

宋(420—479),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十帝,享國59年。

因國君姓劉,為與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相區別,又稱為劉宋。

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譙縱、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南燕、後秦。

這不僅統一了南方,同時也奪取了中原、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

南朝宋前期,社會安定。

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

抑製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

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史稱“元嘉之治”。

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

479年,權臣蕭道成篡宋,改國號為齊。

宋強盛時,據關守河,北部疆域到達潼關、黃河一線。

其統治地區的北部與北魏劃黃河為界,包括青州,後稍微縮退;西南包括南中;南至交趾中部的橫山、林邑一帶。

劉宋是魏晉南北朝中,第一個由寒門庶族建立的朝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

在文化上,湧現出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大家,如謝靈運、劉義慶、鮑照、裴松之、范曄、顏延之、祖衝之、何承天等。

建康文學史論在此時期發展到巔峰,《世說新語》、《後漢書》、《三國志注》等典籍誕生於這一時期,對後世影響深遠。

劉宋的開創者—劉裕更是被稱為“南朝第一帝”,但其對司馬皇族趕盡殺絕, 為南朝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故排在第三。

………

第二位,曹魏曹操。

魏國(220年-266年),是三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之為曹魏。

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被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

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城,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的國家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

至鹹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由於曹魏在三國中,佔據中原地區,因此國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

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製,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將半島北部並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

在滅蜀漢後,曹魏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使國土面積達到了大約四百萬平方公裡。

曹魏一朝為日後西晉短暫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但曹丕及後繼者多重用士族,這使得門閥日益壯大,故排在第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