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常洛答到,用毛筆蘸上墨水,展開紙頁,挺直腰杆,鄭重地聽著安槐的話。
安槐清了清嗓子,開始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上一課,我講了大明的貨幣之弊,大明所用的白銀,主要有兩點危機,其一是國家失去對白銀的控制權,勢必會引起國家與百姓的矛盾。
第二是大明的白銀存量不夠,主要依賴從美洲、日本和歐洲貿易得來的白銀,若是外貿出現問題,必然會引起貨幣緊縮。
百姓的日子苦到一定地步,勢必會反。”
朱常洛越聽眉頭越皺,面部緊繃,瞧著異常嚴肅,“這些學生都記著,絕不會忘。”
“好樣的。”安槐的聲調揚起,誇讚的意味非常明顯,“可有想過,這危險如何解決?”
朱常洛抬起頭,朝空中看去,“學生閑來無事之時,也想過如何解決,不過學生的主意不值得一提。”
“沒什麽不值得一提的,只要敢提就值得表揚,畢竟這是個難題,你能積極思考就已經很不錯了。”安槐言語和緩,積極鼓勵道。
“是,學生知道了。”朱常洛深呼吸一口氣,“學生想著,提高稅收是不行的,因為解白銀危機本身也是為了解百姓危機,若是只為了解決白銀,而加重百姓負擔,豈不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了。
因此,學生想著要是大明開采銀礦,國庫中有了銀子,就可以應對許多天災人禍了,天災人禍一除,大明的危機就可大大減輕。”
安槐心想著:果然兒子隨老子,怎麽和萬歷皇帝是一個腦回路,萬歷皇帝幾年後搞得那個“礦稅太監”不就主要是為了開礦嗎。
不過,這個主意萬歷皇帝已經證實了,行不通。
安槐拍了拍朱常洛的肩膀,肯定道:“你這年紀能有這等想法已經是很厲害了,但是你這個主意目前是行不通的。”
朱常洛的頓時失望低頭,情緒低落。
這孩子到底是被萬歷整出什麽心裡刺激來了,怎麽這個反應?為了不加大孩子的心理陰影,安槐拍拍他的背,輕聲細語夾著嗓子道:“沒關系,老師沒有責備的意思,反而對你的話很高興,勤於思考就是好樣的。”
看朱常洛情緒和緩下來,繼續道:“這法子從理論上來講是可行的,但從實際來說卻是困難重重,你說那些被派去開礦的太監會好好開礦,不借此搜刮民脂民膏嗎。”
朱常洛沒有半點猶豫,堅定地道:“不會,他們會想方設法的斂財。”
安槐挑眉,朱常洛對太監可謂是半點信任都沒有啊,怕是平時見那些太監牆頭草模樣看習慣了。
“對,本身大明的白銀就不夠,即使開采了也是不夠的,更不要說那些被派去的太監瘋狂斂財,搞得民間怨聲載道,這對大明來說,不是好處,而是壞處。”
朱常洛連連點頭,筆上瘋狂記錄,等朱常洛差不多寫完了,安槐才開始下一段話。
“大明的白銀之弊,歸根結底,還是我經常說的那幾個字,對白銀的控制權。”
“因此,若是要大明解除現在的危機,說到底就是讓大明能夠控制住大明的貨幣。”
這個道理朱常洛像是聽懂了,但他知道自己只不過聽到些皮毛,實際上應該怎麽做還是不知道,他集中精力,努力聽著安槐的話。
安槐將手機架在床頭櫃上,一邊兒揉著自己酸痛的腿肚子,一邊兒道:“如何掌控貨幣,這是一門大學問,在老師家鄉這地兒,許多人研究一輩子也沒研究透徹,因此,老師只能從自己知道的事例來談談如何解決大明的貨幣危機。”
說著,按到了發酸的肌肉,疼得咬緊腮幫子。
朱常洛沒聽到安槐接下來的話,以為是讓自己接話,他停住記錄的手,“老師,學生明白,貨幣乃是國家大事,要慎之又慎。”
安槐緩過來後,“體悟很好。”若是朱常洛照此發展下去,不走偏,就算做不了千古一帝,起碼也是個守成之君。
安槐將自己準備好的資料翻開,這次長記性了,按摩的時候力道輕些。
“掌握貨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是要有準備金。”
“準備金?”朱常洛話語之間帶著困惑。
“對,準備金,準備金原指各地錢莊存放在國家的錢幣,但是這裡老師結合大明的國情,將準備金就單純定義為國庫的余銀。”
“你結合上節課老師給你講的貨幣貶值等知識來談談你對準備金的思考。 ”
朱常洛立馬挺直腰杆,眼神緊張,咽了咽口水,皺眉思考。上節課講過貨幣貶值是因為濫發紙幣,物多則價賤,反之物稀則貴,國庫有了余銀,有了余銀,突然,腦中靈光一閃。
朱常洛面露興奮,迫不及待道:“國庫中余銀多了,民間的銀子就少了,少了自然就貴了,反之國庫中的余銀少了,民間的銀子也就多了,多了就賤,就貶值。”
安槐欣慰地差點忘了身上的酸痛,他要能生出這麽聰明的孩子就好了,就這腦子,感覺自己都能多活幾歲。
算了,想太遠了,女朋友都沒有想什麽生孩子。
為了表達自己的極其高興的心情,安槐用力在朱常洛背上拍打一下,“說得好!”
朱常洛被拍得咳嗽了幾聲,“多謝老師誇獎。”
安槐按摩完畢,拿起手機,將教案翻了一頁,“確實,你說到了關鍵,國家如果有足夠多的準備金,就可以調控流入民間的貨幣量,從而影響到民間的物價,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準備金可以通過調節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從而達到穩定物價的作用。
但是它的作用不僅如此,他還能刺激消費,抑製貨幣貶值。”
朱常洛:“消費?”
“消費簡單來說就是花錢。”
“哦。”朱常洛恍然大悟,繼續寫著,寫到一半,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老師,世代王朝不乏國庫空虛的問題,雖解決大明白銀之弊需要國庫有大量余銀,但是這銀子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