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負責總督糧儲的都察院左都禦史車軒,也上章請求致仕。車軒和年富屬於同一類人,個人清正廉潔,公事摳摳搜搜,寧願糧米爛在倉庫裡,都不願往出撥付。車軒在朝野均享有盛譽,總督南京糧儲近十三年,多次人事變動,都公議為第一人選。
剛剛失去一個年富,朱見深不想再失去一個車軒。最主要的是,朱見深心中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靠車軒去實現。朱見深在車軒的奏章上批示:任事為公,朕之儀仗,所辭不允。
“牛玉!”
“皇上,請吩咐。”
“給車軒發一道密旨敕書,限期六個月,在南京就近籌糧二十萬石,不得佔用稅米,無旨任何人不得啟用。”
“是!”
這樣算來,加上韓雍的三十萬石,就有五十萬石。如果兩人不出岔子,都能按旨完成任務,進軍廣西在糧草問題上就有了基本保障。朱見深鐵了心要在廣西剿匪,現在缺的仍然是人,是一個願意打、會打的人。
禮部初定於三月十五舉行殿試,禮部尚書姚夔請皇上欽定讀卷官。按照慣例,殿試讀卷官包括內閣閣臣,六部尚書,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各堂上官。而潛規則是,皇上會借這個機會,調整官員任命。
朱見深是剛繼位的新皇帝,提拔東宮舊臣是慣例,但前面被王倫、錢溥“私自運作”了一番,還釀出兩個大案來。本來最有希望上位的錢溥被降級使用,頂替錢溥出位的人選應該會在“讀卷官”的名單中出現。按照東宮舊臣的序列,本來是李泰,但李泰福薄,沒福享受。再下來是萬安、劉珝,或許其中一人能順位頂替。
讀卷官的名單一出來,大家萬萬沒想到:
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李賢,太子少保吏部尚書王翱,戶部尚書張睿,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馬昂,刑部尚書陸瑜,工部尚書白圭,都察院右都禦史李賓,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陳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彭時,通政使司通政使張文質,大理寺卿王概,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劉定之。
冒出來的劉定之,前不久才被升為太常寺少卿,他本身又是翰林學士,看來劉定之入閣,已成定局。
殿試的當天早上,會試階段高中的貢士,已開始列隊,準備行禮。禮部尚書姚夔就發現了一個特殊人物,立即報告給李賢。“閣老,隊伍中有個貢士,很特殊,請閣老示下。”
李賢問:“怎麽特殊?難不成殿試還有人夾帶舞弊?”
“沒有,閣老看看便知。”
李賢和一眾高官,順著姚夔指的方向,大家一看,這年輕人竟然是那天在年富家聚眾鬧事,後來還跟著去午門外下跪的舉子。
姚夔問:“閣老,要不要將他驅逐出場?”
“為何驅逐?”
姚夔說:“行為失當,作風放浪,惹事生非,絕非我朝取士之選。”
李賢問身邊的王翱,“王大人,你以為呢?”
這個年輕人,王翱不但當天記憶深刻,而且還認識。王翱說:“全憑閣老做主!”
李賢捋著胡子,哈哈大笑,說:“這個狂浪後生,叫李東陽。想必大家,即便不認識,也有所耳聞。景泰年間,就有神童之稱,奉旨在翰林院讀書。那天在年大人家,我就認出他來。沒想到他後來還敢去午門外領罪……後生可畏啊!”
大家互相交換意見,確實是李東陽,確實是神童,確實是鬧過事。
姚夔問:“閣老,諸位大人,怎麽處置?”都沒有意見,都聽李賢安排。
李賢說:“午門外,皇上已親口赦免過他。我們也不必過多為難,讓他正常參加殿試。是不是神童,有沒有大才,皇上會親自評判。”
大家也都同意李賢的意見,李東陽得以正常參加殿試。
李賢他們在廂房休息,等候皇上蒞臨現場。姚夔組織官員,點名,發放筆墨紙硯等用具,全部準備妥當。
“皇上駕到!”
皇上在北側坐定,眾人行禮完畢。
剛行完禮,牛玉又大聲說:“有旨意,眾舉子聽宣!”
舉子們再次跪下,禮部尚書姚夔親自誦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臨軒策士,乃我祖宗法古求治之盛典也。朕,夙興夜寐,不敢妨廢,然仍力所不逮。爾等多智,遊心經史,於治國平天下之道,講之熟矣。朕今臨軒詳問,爾等應各盡其才,各顯所藏,切宜時務,毋泛毋略。朕將采而行之。欽此!
“我等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旨意宣讀完畢,禮部的官員大聲唱讚:“請皇上製策題目!”
朱見深笑盈盈一揮手,牛玉把七尺多高的卷軸繩子,使勁一拉,卷軸嘩啦打開,殿試策問的題目展露出來:邊儲。
禮部的官員再次大聲唱讚:“皇上策問:邊儲!”三個禮部官員,接過題目卷軸,一個人在前面高舉展示,兩個人跟在後面,全場繞行,每走五步,高喊一聲:皇上策問:邊儲!
走完一圈,又把卷軸立在皇上禦座後的正中位置。
禮部尚書姚夔邁著方步,走到中間,拱手說:“臣禮部尚書姚夔,啟稟皇上,在場貢士準備完畢,製策題目展示完畢,請皇上示下。”
朱見深站起來, uukanshu 大聲說:“開始!”
禮部尚書姚夔再拱手,轉身對士子們說:“皇上有旨,對策開始!”
禮部其他負責唱讚的官員,由近及遠,接力連喊三聲:
“皇上有旨,對策開始!”
“皇上有旨,對策開始!”
“皇上有旨,對策開始!”
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士子們已開始答題。隨後朱見深領著李賢一眾官員,在現場巡視。果不其然,朱見深也發現了李東陽這個特殊人物。李東陽在自己座位上,稍一拱手,繼續答題。朱見深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任何指示,繼續巡視。
循例巡視了一圈,朱見深就走了,留下李賢他們繼續監考。
從天剛亮,一直考到太陽落山,所有士子才答題完畢,而李東陽則不過午時,就交卷走人。
殿試的流程和會試基本一致,收到試卷後,也要糊名、謄錄、預選,都要在一天內完成。禮部連夜完成糊名、謄錄工作。第二天,李賢和一眾考官,一起評卷。大致選出三等,一等十份,二等、三等若乾。至於,李東陽什麽情況,不得而知。
第三天,就是皇上親自評卷的正日子。
李賢把眾人一致認可的十份一等試卷呈給皇上,循例,前三份就是最棒的,皇上只要親筆圈定,狀元、榜眼、探花立即就會誕生。
但是,朱見深親自把十份試卷都看了一遍,還讓牛玉把十份試卷平鋪在桌子上,最終選出三份來,親自圈定。朱見深非常高興,他和大家一樣,也想知道這狀元花落誰家。“姚大人,快,拆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