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目光中滿是沉痛,他指著戰場上血跡斑斑的大地,對小紅感歎道:“你瞧,老子所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這場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平凡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幼,他們的命運就像這些戰場上無足輕重的草芥,被肆意踐踏。”
小紅輕輕地歎息,回應道:“是呀,即使是智瑤這樣的權謀家,也未能逃脫命運的捉弄。他的頭骨被趙襄子做成喝酒的器皿,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侮辱,也是對整個智家族的羞辱。”
小明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其實我很不喜歡趙襄子這個人。以前讀《資治通鑒》,還覺得他是個正面人物,現在感覺他陰險狠毒,德行遠不及智瑤。”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智瑤之敗在於他的德不夠。我看這話不對。趙襄子逼迫姐姐嫁給代王,又殺姐夫奪取人家的國家,比智瑤要無恥得多。可為什麽失敗的卻是智瑤呢,小紅,你說這是為什麽呢?”
小紅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地說:“歷史是複雜的,它的走向不僅僅取決於個人的德行。智瑤雖然有野心和才能,但他過於自信,忽視了人心的變化。而趙襄子,雖然手段狠辣,但他懂得如何在關鍵時刻聯合盟友,利用敵人的弱點。”
她抬頭望向天空,星光在夜空中閃爍,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秘密:“趙襄子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更懂得權謀和時機的把握。他知道如何在亂世中生存,如何在權力的遊戲中取得勝利。而智瑤,雖然一度權傾朝野,但他的失敗,正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權力的背後,是人心的向背。”
在彌漫著戰火與硝煙的晉陽城外,小明與小紅駐足在一處高地,俯瞰著這場歷史的宏大舞台。小明凝視著前方,心中百感交集,他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小紅,你認為這場晉陽之戰,最終的勝利者真的是趙襄子嗎?”
小紅微微一愣,轉頭看向小明,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小明,你總是能從與眾不同的角度解讀歷史,這讓我非常佩服。確實,我們都習慣性地將焦點放在趙襄子的存續上,但如果我們深入挖掘,這場戰爭的勝利果實並不那麽明顯。”
小明凝重地點點頭,繼續闡述他的觀點:“如果晉國能由智瑤或是趙襄子統一,那麽韓趙兩家必將成為歷史的塵埃。而現在,經過這場殘酷的晉陽之戰,趙家雖然保住了晉陽,但元氣大傷,已經無力再實現晉國的統一。反倒是韓魏兩家,在戰爭中巧妙地保存了實力,成為了這場鬥爭後晉國三分局面的重要奠基者。”
小紅聽到此處,若有所悟,她不由得插話:“這麽說來,韓魏兩家在這場爭鬥中確實收獲了最大的利益,他們得以繼續保持獨立,並逐漸壯大,成為了晉國分裂後的重要勢力。”
小明微微一笑,神秘地賣了個關子:“然而,還有一個更大的贏家,它並不直接出現在這場爭鬥的表面,而是躲在陰影之中,伺機而動。”
小紅猜測道:“你不會是指晉國的國君吧?可是,根據歷史記錄,在這場爭鬥之後,晉國國君的權威日漸式微,最終走向了滅亡。”
小明搖搖頭,笑容中透出深意:“當然不是晉國國君。你應該想到,一個強大的、統一的晉國,對誰構成了最大的威脅和阻礙?”
小紅目光閃動,仿佛突然捕捉到了什麽:“哦,我明白了,你指的是秦國!如果晉國能夠統一並保持強大,那麽它就如同一道天然屏障,將秦國阻擋在中原之外,秦國將永無機會踏入中原,實現其一統天下的宏圖大業。”
兩人相視一笑,他們仿佛看到了歷史的長河中,晉陽之戰不僅改變了晉國的命運,也間接為秦國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小紅把手搭在小明肩上,眼含笑意地告訴他:“我們接下來要見證的是一位在歷史洪流中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的命運卻在一瞬間改變了整個晉國的格局。這個人,是一個刺客,他的名字叫做豫讓。”
小明興趣盎然地問道:“豫讓?我記得他在歷史上以忠義聞名,為了為主報仇不惜犧牲一切。我們現在要去見他嗎?”
小紅點頭,臉上浮現出一絲神秘的微笑:“沒錯,就是豫讓。我們馬上就能親眼見證他與趙襄子的初次相遇。跟我來。”
隨著小紅指尖輕輕滑動,他們置身於一片時空漣漪中,下一刻,他們已來到了趙襄子的宮殿內。此時的趙襄子正匆匆忙忙地趕往廁所,由於近日來晉陽城中的戰事不斷,他的神經時刻緊繃,絲毫不敢懈怠。
宮內燈火搖曳,映照在走廊的青石板路上,發出淡淡的黃光。趙襄子路過一處偏僻的廁所時,發現一個衣衫襤褸、滿臉汙垢的仆人在清掃廁所,手腳笨拙,不像經常從事此類工作的樣子。趙襄子憶起自己少年時期也曾經歷過這般艱苦的生活,對待底層仆役自然有一種特別的同情和理解。
他走上前去,準備教導這個年輕仆人如何更好地清理衛生,然而當他剛要開口時,那個仆人突然轉過頭來,那雙隱藏在汙垢下的眼睛閃耀著異樣的光芒,那是一種不同於尋常仆役的銳利與堅定。趙襄子心頭一震,一種本能的警覺讓他立刻止住了即將出口的話語。
“此人舉止異常,絕非尋常之人。”趙襄子心中暗道,他迅速掃視四周,發現周邊的護衛並未察覺到異常,他立刻低聲喝令:“速速拿下此人,仔細盤問!”
周圍的侍衛聞令,迅速行動,將那名打掃衛生的仆人團團圍住。然而,這名仆人並未反抗,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仿佛在等待著命運的判決。這一幕,小明和小紅在暗處看得真切,他們明白,這就是豫讓與趙襄子命運交匯的開始,一場關乎忠誠、復仇與生死的大戲,即將在這狹小的廁所一角拉開序幕。
士兵們手腳麻利地將他製服,繩索緊緊地捆綁住他的手腳。
被俘虜的男子面部塗滿了黑色泥土,一身布衣破爛不堪,顯得狼狽至極。趙襄子下令士兵給他洗淨面龐,隨著清水的流淌,一張熟悉的面容漸漸清晰起來,正是昔日智瑤身邊的忠仆豫讓。趙襄子瞪大了眼睛,他難以相信這位曾經備受智瑤信賴的家臣, 竟然孤身犯險,隻為刺殺自己。
士兵們完成清洗,豫讓的臉龐此刻清瘦而堅毅,他昂首挺胸,毫無懼色地看著趙襄子。趙襄子靠近,深深地看了豫讓一眼,開口詢問:“豫讓,你我並無深仇大恨,你為何要冒險行刺於我?”
豫讓雙目炯炯,回望趙襄子,語氣中滿是決絕:“趙襄子,智伯(也就是智瑤)
待我不薄,視我如摯友,給了我無盡的信任與尊重。智伯的隕落,尤其是你將他的遺骸製成酒具之事,對我而言,實乃奇恥大辱,是我身為家臣的尊嚴與忠誠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我誓以身殉,以死明志,就是要為智瑤復仇。”
趙襄子聽後,神色略顯複雜,他深知豫讓此舉背後,隱藏著對舊主的深厚情誼與忠貞不渝的信仰。他望著豫讓,語氣放緩:“豫讓,你的忠誠確是世間罕有,但你可知,智瑤生前的霸道與貪婪,才是導致他敗亡的根本原因。而我取他首級,也是形勢所逼,不得不為。你若為智瑤復仇,也應該看清事情的真相。”
豫讓聞言,目光更為堅定:“真相與否,不在你我辯論之間。我只是盡一個家臣的本分,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捍衛那份對智瑤大人的承諾。”
夜色更深了,月亮躲進了雲層,唯有篝火照亮了豫讓決然的臉龐。趙襄子望著他,內心五味雜陳,他揮手示意士兵解開豫讓的繩索,而後緩緩道:“豫讓,你的勇氣和忠義,我趙襄子深感敬佩。今晚,你可以安然離去,但我希望你能活下來,為了真正的忠誠和道義,而非盲目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