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通過六國正在混戰爭奪地盤的時候,通過“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找到那些愛財的大臣並且賄賂他,讓他們的內部混亂)”的策略,從內部根源上分化瓦解六國,進而“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
二是繼承了當時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的政策,確定了先打弱的,再攻強的,結交遠的,攻打近的的具體戰略步驟。
(並韓滅趙)
公元前251年,覺得自己比較厲害的燕王喜上位執政,趁著趙國剛經歷長平之戰大敗,元氣大傷、國力尚未恢復的時候,想要侵佔趙國的土地,主動想趙國發起戰爭。
然而,燕國位於東北部,地處偏僻,優秀將領和能戰之兵都很少,即使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受重創,燕國依然打不贏趙國,屢戰屢敗。
公元前236年,燕國和趙國的再次開戰,秦國以支援燕國為借口,對對趙國進行宣戰,兵分兩路攻入趙國。
其中一路由王翦率領,向北方行軍攻佔閼與、撩陽等地,佔領太行山脈,直接衝向趙國都城邯鄲。
另一路由桓齮、楊端和率領,向南行軍攻佔鄴城、安陽等地,佔領整個漳河南岸地區,與趙國都城邯鄲隔河相望。
此時的趙國都城北有王翦率領的秦軍,南有桓齮率領的秦軍,深陷南北合圍,在這亡國危機之下,趙國全國軍民上下一心,堅守邯鄲城,秦軍也無可奈何,久攻不下。
公元前234年,秦王整合南北兩路大軍,共30玩兵馬一起交給桓齮指揮,要求桓齮一舉攻下趙國都城邯鄲,滅掉趙國。
桓齮放棄了正面渡河,改從漳河下遊渡河,然後在繞道迂回到趙軍的後方,攻佔了邯鄲東南的平陽、武城兩地擊敗了在漳河沿岸駐守的趙軍,擊殺趙將扈輒,擊殺趙軍士兵十多萬人。
公元前233年,桓齮揮師北上,進入太行山,出山後攻佔赤麗、宜安兩座城池,然後準備與渡過漳河的秦軍南北合圍,攻克邯鄲。
趙王在得知秦軍動向後,急忙調遣在北方低於匈奴的名將李牧率軍回援,抵抗秦軍。李牧南下後,在宜安、肥下兩地擊敗桓齮,大敗秦軍,秦軍全軍覆沒,桓齮畏罪潛逃至燕國。
趙軍在李牧的帶領下再次擊退了進犯鄴城和狼孟、番吾的秦軍。
這幾次大戰後,秦軍損失十萬兵馬,不得已暫時放棄攻打趙國。轉而將目標看向弱小的韓國。
韓國經過秦軍的數次打擊,最終在公元前233年向秦國俯首稱臣。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出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首都新鄭,俘虜了韓王安,佔領韓國全境,韓國徹底宣告滅亡。
正此時,趙國境內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即面臨大戰,又因旱災導致糧草不多,一時間趙軍人心浮動。而此時秦軍,經過三年的修整,再次向趙國發起進攻。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領上地的兵馬,羌瘣率領羌兵從井陘出發,楊端和率領河內的兵馬一起圍攻邯鄲。
趙王派李牧和司馬尚率領軍隊抵禦秦軍的進攻。李牧采取築壘固守的方針,導致秦軍屢攻不勝,雙方形成對峙局面。
因秦軍多次都是敗在李牧手中,於是王翦用重金賄賂趙王遷的寵臣郭開,造謠說李牧、司馬尚想要謀反。
而趙王聽信郭開的讒言,命令趙蔥和顏聚代理李牧、司馬尚去抵禦秦軍,並且還賜死了李牧。
公元前228年三月,王翦在得知李牧被趙王殺害後,發起總攻,一舉擊潰趙軍,斬殺趙蔥,佔領東垣。
同年十月,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名存實亡。
(南下滅魏楚)
秦國在攻克邯鄲,趙國公子嘉北逃後,繼續揮師北上,兵臨易水。
燕國君民一片惶恐,燕國太子丹決定假裝投降,然後派遣荊軻帶著燕國的地圖和秦國的叛將樊於期的人頭進入秦工,面見秦王,趁機刺殺嬴政。
然後,荊軻刺秦王最終以失敗告終,秦王惱羞成怒,命令王翦和辛勝率領大軍攻打燕國。
秦軍在易水被燕國和趙代組成的聯軍阻攔,王翦親率主力從上遊渡過易水河,包圍了實力較弱的燕軍,燕軍大敗,殘部潰逃到薊城,趙軍也獨木難支,退回代地。
公元前226年,王翦率兵攻佔燕國都城薊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秦將李信乘勝追擊,在衍水地區再次擊敗太子丹,消滅了燕國的有生力量,但也並未趕緊殺絕,而是轉向,揮兵南下,將矛頭直指魏國和楚國。
公元前225年,王賁率領大軍圍攻魏國首都大梁。而大梁作為魏國首都,城高池深,秦軍一時難以攻克。
強攻不下,王賁堅壁清野,攻佔了大梁附近全部城池,使大梁成為一座孤城,然後引來黃河、鴻溝的河水灌入城池之中。最終魏王假向秦軍投降,魏國徹底滅亡。
同年,魏國滅亡後,秦王派李信、蒙武率領20萬大軍,兵分兩路攻打楚國。
李信率領一路秦軍攻取了平輿、郢陳(今河南淮陽)兩地。蒙武率領一路秦軍共去了寢城(今河南信陽固始縣)。最後兩軍在城父(今河南亳州)會師。
而楚軍大將項燕趁著李信孤軍深入之際,率領楚軍主力尾隨其後,在秦軍疲憊之時,殺向秦軍,秦軍敗逃,楚軍連追三日,倆啥七名秦軍都尉,秦軍主力盡皆敗亡。
公元前224年,秦王派遣老將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再次攻向楚國。王翦不像李信那麽急功近利,而是慢慢攻打了郢陳、上菜、平輿等地後就構建防禦工事,堅壁不出。
楚將項燕率領楚軍主力駐守在淮河沿岸,靜觀其變,但是楚王負芻卻怪罪項燕害怕與秦國一戰,要求項燕主動向秦國發起進攻,把他們趕出楚國國土。
得到楚王的軍令,項燕隻好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奈何秦軍卻不接戰,只是固守,項燕隻好撤退。
而王翦趁著項燕撤退的時間,傾巢而出,兩軍大戰,楚軍敗逃,在蘄南擊殺項燕。
公元前223年,王翦攻佔楚國首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宣告滅亡。
(一戰滅齊)
公元前284年,燕王派遣燕國名將樂毅受令向南行軍,攻破齊國。然而曾經的霸主齊國在僅剩兩座城池的情況下堅守了15年,最終采用反間計別走了樂毅,成功復國。
然而經此一戰,齊國元氣大傷,再也不複當年齊桓公時代的盛況。在秦國向東攻打韓、魏、趙三國、向被討伐燕國、趙代王的時候,齊國選擇袖手旁觀,想要迎合秦國“遠交近攻”的政策來討好秦國,進而鞏固自己的地位。
公元前222年,王賁率領秦軍北上,將之前苟延殘喘的燕國和趙代國滅亡。隨即將矛頭指向齊國,這時候齊國才發現自己大難臨頭,慌忙集結兵力準備應對前來討伐的秦國。
公元前221年,齊國拒絕可秦國使者訪問,秦國以此為由,向齊國宣戰。由於齊國長時間的“討好”政策,導致齊國戰備荒廢,無太多能戰之兵與領軍之將。
秦將王賁帶著秦軍輕松的繞過齊軍防線,長驅直入,直接攻佔齊國的首都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宣告滅亡。
至此,秦王通過連年征戰,先後滅亡韓國、魏國、楚國、趙國、燕國、齊國一同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自稱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