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入內揖禮道:“在下樂浪劉易拜見大人!”
郭勳擺擺胖手:“你就是劉易。你也是漢室宗親,你世居樂浪,祖父乃樂浪郡公,你怎麽混成了個白身?”
劉易心想我他媽怎知道以前的事,遊戲世界我只是個玩家,你還不知道是哪兒蹦躂出來的NPC呢。
口中不敢怠慢:“在下不爭氣,有墮祖父威名!”
郭勳冷笑:“哦?本官看你雖是白身,膽子卻比我這個刺史還大呐!”
“不知大人何意?”
“少跟本官裝蒜,樂浪太守死在高句麗人手上,都尉和郡丞都死在獄中,你敢說跟你沒有關系嗎?你還想欺瞞本官不成?”
“不敢。大人容稟。此事尚有內情。”
“你便分說一二。”
“樂浪本小郡,人丁稀少,賦稅卻重,為中飽私囊,太守與都尉二人逼迫殘害百姓,百姓迫於無奈反抗,慘劇發生後,百姓幡然悔悟,集體投案自首,其中有罪的我已斬殺,其余的人情有可原,故此暫時留在郡裡等候朝廷和上官的裁定,至於郡丞,經查此人也參與了此事,因此暫時囚於監獄,誰料獄中犯人暴動,殺了都尉和郡丞。這就是事情的經過。在下已將它寫成奏本,上有長史簽名作證。”
說完呈上奏本。
郭勳隨便翻了翻就扔在一旁,道:“此案經過暫時不談,你此次來我這裡還有什麽事?”
“聽說烏丸人屢屢犯我邊城,大人為此國事操勞,在下也希望盡綿薄之力,然而樂浪民寡財少,我也隻籌集到了些許物資,還望大人笑納!”
說完呈上記有黃金銅錢類禮物清單。
郭勳翻看了一遍,眼中的貪婪之色一閃而逝。
合上禮單說道:“好,算你有心了。來人,賜座。”
家仆搬來一個馬扎,劉易這才得以坐下。
心中想:我擦,不是說漢朝都興跪著嗎?怎麽有這玩意兒?不過還是不舒服,得回去找木匠打幾把椅子。
坐下後,劉易試探著問道:“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可否告知大人?”
“說吧。”
“在下身無功名,常自覺愧對祖上,而今想要有一番作為,故此想請大人向朝廷舉薦一二。”
“哦?你想做什麽官啊?”
“在下想出任樂浪太守之職。”
“呵呵,你的志向還挺大的嘛,不過,你的心意未免不夠啊,一個人只有真心實意,才能實現理想。”
“大人,剛才在下給您看的只是為您防備烏丸籌集的物資,我這裡還有一些是孝敬您的,畢竟謀這個官大人也需要向上面打點。”
說完將記有珍寶古玩等物品的禮單呈上。
郭勳看了,眼中閃出異色,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
“好!你的心意本官領了。此次樂浪發生此等大事,卻能夠很快平息,又查出禍國殃民的朝廷蛀蟲,你功不可沒,你的祖上既做過樂浪郡公,你又身為高祖後裔,理當為國效命。我這便上書朝廷舉薦你,不過朝廷敕書應該不會這麽快就到。我這裡先給你出一道刺史府令,讓你暫代樂浪太守,如何呀?”
“下官叩謝大人的栽培之恩。以後定當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劉易心中登時一塊大石頭落地。
出了內堂,劉易手上已經多了一本文書,雖然上面寫的只是暫代太守之職,但自己目前有這個身份已經足夠了,憑此身份,下一步發展將更加順暢。
把文書給閻圃看了,閻圃笑道:“恭喜公子高升!”
“這裡面有你的不少功勞,回去後我定論功行賞!”
“謝公子。”
二人出了刺史府,一眾護衛已將財貨搬入府中,此時只剩十五輛空著的馬車。
這時出來一個差人,說道:“劉公子,驛館已經安排好了,請跟我來。”
劉易等人便先去驛館安頓。
東漢時期的屋子雖有磚瓦,但主體結構仍是木頭,冬天住在裡面感覺很不舒服。
剛安頓完畢,便聽一個護衛在外面稟報:“公子,公孫伯圭送來請帖,邀請公子及屬員們中午去德雲樓赴宴。”
“接下,賞送信的人十個錢。”
又聽張繡在外喊道:“劉公子,我師父來了!”
難怪剛才出了刺史府不見張繡,原以為他已不辭而別了,沒想到這家夥竟遇上了他的師父童淵。
劉易與閻圃出得門來,便見張繡與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相談甚歡。
這名中年人八尺有余,方臉闊口,淵渟嶽峙,氣勢雄壯,頗有一種武術大師的風范。
幾人相互見禮以後,劉易道:“久仰大名,童師傅!早聞張兄弟一手好槍法乃得你的真傳,常令我心生敬佩,今日得以見你一面,真是三生有幸!”
童淵謙虛地道:“劉公子客氣了!劉公子乃漢室宗親,地位尊貴,我只是一個江湖人士罷了,實不敢當公子如此讚譽!”
劉易道:“童師父,我與張繡雖相交不久,然已親如兄弟,他的師父便是我的師父!今日公孫伯圭邀我等去德雲樓飲宴,童師父一定要與我們同去,公孫伯圭也是一方豪傑,大家當互相結識一番!”
童淵本是江湖俠客,碰巧在北平與愛徒相逢,本待二人小聚後飄然離去,但聽劉易如此說法,自己倒不好意思離開了。
當下在劉易與張繡的一再挽留下,勉強同意一同赴宴。
德雲樓是北平有名的酒樓,劉易幾人到了的時候,發現公孫瓚等候已久,他的邊還站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和一個二十六七歲的魁梧漢子。
公孫瓚道:“劉公子、閻先生,這兩位是?”
“這是我的兄弟張繡,西涼人,這是他的師父童淵,乃是武林豪俠!”
公孫瓚喜道:“我平生最愛結交豪俠,今日得見童先生和張兄弟,幸甚至哉!在下公孫瓚,字伯圭,這是吾弟公孫越,這是我的家將嚴綱。”
眾人見禮完畢,共入德雲樓。
落座以後,一道道菜肴上桌。
其實漢代的烹飪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除了“炒”未被發明,其余的蒸、炙、羹、煎、溜等都已經是比較常見的烹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