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22章 明太祖的神主牌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22章 明太祖的神主牌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程虎作为李自成麾下的老顺营,对城市攻防,自有一番独到见解。在对付骑兵方面,说不定也有一些经验。

昨夜,经过方以智一番劝谏,朱慈烺开始意识到,招降匪首会造成不小的政治负担。

背上不孝的罪名是一方面;让士绅阶层侧目和怀疑,是另一方面。

此外,顺营里还有大量顽固分子,他们对李自成忠心耿耿,对朝廷成见很深。如何消弭矛盾,如何让他们将刀口指向满清,很考验政治智慧。

朱慈烺思虑一夜,仍没完全想好对策。可如今军情紧急,他不顾得那么多了。

一行人快步回到县衙,不久,近四十名囚犯被带到大院,乌压压地站成七八排。

放眼看去,囚犯们的腿脚还带着镣铐,身上满是拷打的痕迹,尽管经过大夫的治疗,依然触目惊心。

而囚犯们看到大明太子就站在几步之外,神情极为复杂。

惊讶!

仇恨!

还有一声叹息。

大明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百姓勤劳,理应是富饶之地,人间乐土。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胡搞乱搞,天下百姓不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泱泱中华,不会宛如人间炼狱。

这是李自成灌输给他们的思想,他们深以为然。

因为他们在各地见过很多藩王,个个肥头大耳、跋扈庸俗、全是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蛆虫。

大明有这样的皇帝,这样的皇室,老百姓哪能有好日子过呢?

然而,眼前的朱明太子,与他们见过的藩王有些不同,看起来,似乎真和赵大勇说的那样,有股子明君气质。

如果这个人当国,而不是崇祯老儿,天下还会大乱吗?

“会,一定会。如果他是明君,那我……我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天下的罪人?”

程虎站在最前排,双眼紧盯着朱慈烺,心中思绪来回激荡。

他不断告诫自己,闯营造反天经地义,没必要愧疚。朱明不义,应该被老天爷惩罚,应该被天下人惩罚。

“没错了,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是个阴险狡诈之人。就像崇祯老儿,明明刮尽老百姓的骨髓,还假装很节俭。假惺惺,嗯,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程虎双眼瞪圆,向前怒目而视,眼中仿佛随时能冒出火来。

其他囚犯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同样露出了仇视的目光,宛如面对杀父仇人一般。

朱慈烺善于察言观色,哪会感受不到这股仇恨。他在台阶上环视一周,发现满院子的敌对情绪,便向身边的方以智低声吩咐了几句。

方以智听完立即跪在地上,大声道:“殿下,这些人无君无父,冥顽不灵,不值得……不合规矩啊。”

“去吧,就在本宫的房间里,你是翰林学士,你去正合适。”

“殿下……”

“让你去就去,这是本宫的命令。”

朱慈烺摆出了国之储君的身份,以示没有商量的余地。

方以智回头看了看满院子的囚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慢慢起身,招呼两个士兵一起前往后院。

程虎冷冷地看着这对君臣,眼中满是不屑。

朱小儿房间里是什么东西?多半是金银珠宝吧。哼哼,妄想用钱财诱惑咱们变节?不可能。

顺营的老闯兵老闯将,不可能向朱明投降,宁死也不会。

朱慈烺再次环视一圈,见大院内除了仇恨,还带上了一些讥讽,不禁深深叹息。

前夜,他用金刀立誓说服赵大勇等人,现在,他要抛出一套理论,说服天下人。

包括顺营残部,包括方以智那样的忠臣,甚至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逝去者。

他上前几步,对站在最前排的程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士,为什么造反?”

“哈哈,哈哈,要杀便杀,何必问东问西。”程虎傲然矗立,大声呛了回去。

朱慈烺冷冷问道:“难道顺军之中,全是无名无姓之辈吗?你也知道造反不光彩,害怕乡梓蒙羞,所以不敢以真名示人吗?”

“乡梓?哪里还有什么乡梓?”

程虎放声大笑,好像听到了天底下最滑稽的笑话。

他大声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告诉你,又有何惧?我程虎乃河南府永宁县程家村人。崇祯十三年,天逢大旱,程家村颗粒无收,可你爹还派官吏来催田赋、派徭役、征三饷……全村饿得都快死绝了,你们还不肯罢休。敢问殿下,我程虎难道不能反吗?不应该反吗?”

“好,很好。”

朱慈烺一声喝彩,向下一个囚犯提问:“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士,为什么造反?”

“俺叫伍彬,河南汝宁府人。俺全家也只剩一个了,要杀就杀吧。”

“好,很好。”

朱慈烺依旧没有停留,一个接一个地问了下去。

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口音各不相同,然而,造反的理由却非常类似——饿得活不下去,只好杀官造反。

当问到第十八个时,对面的囚犯没有回答,而是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什么,站起来,站起来,”程虎回过头,厉声呵斥,“咱们反就反了,何必哭给朱家小儿看。”

朱慈烺沉着脸,环顾四周,所有人脸上都有不忍之色。尤其是赵大勇等顺营出身的士兵,已经开始悄悄抹眼泪。

就连刚刚加入近卫营的饶阳新兵,亦不禁动容。

数十个囚犯,代表了数十个消逝的村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段悲惨的故事。

崇祯年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天灾,到处都在打仗,为了筹集军饷军粮,类似的惨剧实在太多了。

多到没有人会质疑真实性。相反,若某个顺兵说不是活不下去,而是为了升官发财才造反,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可是,自己饿得活不下去,就应该杀官造反,让别人也活不下去吗?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说,侯洵在河南镇压闯营的时候,曾经愤怒地质问被俘虏的闯营士兵:“你们为何不老老实实地在家饿死,而要出来给朝廷捣乱?难道你们以为造反就不会死吗?”

负责镇压张献忠的杨嗣昌也是这个意思,他曾经作诗讥讽西营的官兵,说他们“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程虎听过这些传闻,也想过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答案当然是“狗屁不通”。他冷冷地盯着朱慈烺,看看这个人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嗯,肚子里的坏水,多半和侯洵、杨嗣昌一样,一丘之貉。

“没错,朝廷有负于诸位,有负于你们每一个人。可是……”

朱慈烺回到程虎面前,厉声道:“你们是大明的子民,杀了狗官之后,本可以拿着抢到的财物,买些粮食,躲到深山老林里过活。河南已经没有官兵了,今年春天,你可以留在家乡种地……然而,你们选择攻打京城,推翻朝廷。”

程虎挺直了腰板,大声答道:“皇帝无道,天下人共诛之。推翻朝廷,天下就太平了。”

“现在呢,太平了吗?”

朱慈烺指着京城的方向,继续道:“你们痛杀官兵的时候,卢象升、赵率教、满桂……他们在和鞑子打仗。你们造反的时候,朝廷在为他们凑集粮饷。现在,朝廷被你们推倒了,鞑子入关了,你们打赢鞑子了吗?若鞑子夺了汉家江山,你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宗?”

此话一出,程虎顿时语塞。

造反,他当然有正当的理由,没什么可愧疚的。可是,推翻大明之后呢?

推翻大明之后,李顺就变成了新的朝廷,顺军就要背负起抗击异族入侵的使命。

若办不到,顺军就不配建立新的王朝,就不配坐江山。

想到这里,程虎大声高呼:“闯王一定能击垮鞑子,把鞑子赶回辽东去。”

朱慈烺继续追问:“若是不能呢?”

“怎会不能?”

“闯王麾下猛将如云,怎会打不垮鞑子。”

“咱们还有五个省,四十万兵马,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鞑子淹死了。”

一时间,在场囚犯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为李自成辩护起来。

他们和天下人一样,觉得回陕西休息养生两年,闯王便能重整旗鼓。

只要闯王打败清军,造反就是正义的,即便今天死在饶阳,也无愧于天地。

嗯,一定是这样。

就在这时,障镇楼上响起急促的钟声。

“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大家抬头看去,只见远处城楼的最高处,一面旗帜正在反复摇晃,那是敌军已至的信号。

接着,另外两座城楼也发出类似的示警。

朱慈烺知道,清军大队已抵达城下,并对所有城门进行监视,轻骑逃跑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他转过身去,从一个士兵手里拿出一支带血的羽箭,抛到程虎的脚下。

前排的几个囚犯一看,认出这是清军惯用的铁镞梅针箭,箭体细而尖,破甲能力极强。

箭杆上刻着的满文名字,证实了这一点。

朱慈烺道:“现在,城外就有半个牛录,一百五十多个鞑子。你们愿意死在本宫手上,还是追随本宫一起杀鞑子,死在战场上?”

“杀鞑子,杀鞑子,”赵大勇等人高举手中兵刃,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

院内的囚犯们面面相觑,忽然间心中升起一丝迟疑。

若是因为造反之罪被处决,他们一万个不服气。就算死后化为厉鬼,也不让眼前的东宫太子好过。

可是……因惧怕清军,拒绝上战场而被砍头,就有点不好听了。

程虎冷笑道:“怎么?鞑子来了,你才想起我们来,想让我们当炮灰?”

他转过头看了看身后的三十多个同袍,又道:“没猜错的话,来的应该是骑兵吧。如果给我们三十八匹马,三十八把刀,我们能干死五十个。可是……咱们为何要替你卖命?姓朱的,你们父子,不配……”

本来,他已做好打算,今天坦然面对处决。在临死之前,尽情冷嘲热讽一番,还挺痛快的。

可当他看到方以智从后院走了出来,看到方以智怀里抱着的东西,却张大了嘴巴,再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看到的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绫罗绸缎,而是一块神主牌。

一个多月前,巩焴闯进大明太庙,将里面供奉的神主牌位几乎全部烧光。当时,程虎就在现场,见过大明历代皇帝的神主牌长什么样子。

然而,在场所有顺兵,包括巩焴在内,都不敢碰最中间的那一块。因为那是大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神主牌。

无论他们多么痛恨崇祯皇帝,多么痛恨朝廷,都不得不承认一点:有史以来,得国最正,惟汉与明。

明太祖的牌位,又有谁敢不敬,又有谁敢损毁呢?

朱慈烺看着太祖的神主牌被缓缓请出,心中亦五味杂陈。

听说巩焴烧了历代先帝神主牌,未被夺舍的朱慈烺差点晕厥过去,然后向李自成提出严惩巩焴。

李自成当然没有应允,不过他也承认,巩焴去太庙烧神主牌,确实不太厚道。

所以,当朱慈烺提出亲自供奉太祖的神主牌位,他便痛快地答应了。

这几天,朱慈烺一直背着这块神主牌逃亡,幸好没有损毁……

方以智缓步走上台阶,将怀中神主牌端端正正地摆在案上,唱着:“谨奉太祖高皇帝神主,安奉于位……”

“不肖子孙朱慈烺,谨以至诚至敬,拜谒太祖高皇帝神主。”

在朱慈烺的带领下,数十名带刀官兵齐刷刷跪拜于地,向台上的人洪武皇帝神位行礼。

程虎立在大院中间,看着院内情景,不禁脸红耳赤。

大伙儿起义造反,是因为崇祯皇帝残暴不仁,让老百姓活不下去。可子孙不肖,和祖宗有什么关系呢?

三百年前,明太祖曾带领华夏儿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如果不是明太祖,天下汉人或许还是蒙古人的奴隶。

就算朱家历代皇帝都是混蛋,朱元璋却从未对不起天下,反之,他是几千年来,对穷苦老百姓最好的一位皇帝。

生而为人,怎能对明太祖的灵位不敬呢。

程虎犹豫了一小会儿,也缓缓跪倒在地:“罪民程虎,拜见太祖皇帝。”

后面的人哪里还会犹豫,齐刷刷跪了下来。一时间,他们的手脚镣铐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罪民伍彬,拜见太祖皇帝……“

“罪民胡老九,拜见太祖皇帝……“

随着院内所有人喊过跪拜词,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忽然,朱慈烺站起身来,振臂高呼:“承太祖遗志,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把鞑子赶回辽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