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459章 海洋峡谷的奥秘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459章 海洋峡谷的奥秘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刘傻子教授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梦幻功能说:“同学们,我介绍海底峡谷时,你们打开梦幻帽的梦幻功能。”刘傻子开始讲述——

这海底高山巨大的规模,远远超过世界陆地上的任何山脉。今天,人们已经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查明,大西洋洋中脊从洋底测量起,其高度平均为2000多米,如果与相邻的海盆相比,它的相对高度达2000~3000米,极为巍峨壮观。

小聪感叹:“科学家真的很认真,在大洋底下反复勘探,才得出科学的结论。”

小燕子激动地说:“这些洋脊的峰顶,一个个不甘寂寞地钻出海面,形成了大西洋上串珠般的群岛,如有名的冰岛、亚速尔群岛、圣赫勒拿岛、阿松森岛。”

梦弟打开梦幻帽的梦幻开关,他说:“我们可以到这些岛屿上去玩耍吗。”梦弟说完,就进入了梦想。他想起《科幻大师经典译丛:冰岛怪兽》,这是一部科幻小说。

主人公杰奥林在凯尔盖朗群岛搭乘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前往另一个岛屿,准备从那里转道返回美国。途中,一块载有珍妮号船员尸体的浮冰引起杰奥林的注意,他最终随哈勒布雷纳号横穿南极以解开这个谜底。珍妮号其实就是阿瑟·皮姆十年前最后搭乘的双桅纵帆船,船长正是哈勒布雷纳号船长的哥哥。

哈勒布雷纳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穿越了极圈,不料却在一座冰山翻转时被甩出了海面。搁浅在距海面一百多英尺的位置。这座冰山载着他们在薄雾中漂流,海难幸存者乘一艘小船离开南极时,途径司芬克斯岛,在那里找到了已经去世多年的阿瑟·皮姆。

作者根据当时地理大发现后的科学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读者紧随主人公体验了充满惊险刺激的南极之旅。

小波、小明、梦弟、小燕子议论纷纷,他们在议论什么是海洋峡谷。傻子梦石教授、科学博士与计算机姐姐听见了,相视会心一笑,刘傻子教授说:“下一步,我们就会去海洋峡谷探秘。”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海底大峡谷是如何形成的,现在还在探索之中。随着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下降到一定深度,梦弟问:“机器人骄子,什么是海洋峡谷呢?”

机器人骄子对梦弟说:“海底峡谷亦称‘水下峡谷’,是大陆坡上深切的大峡谷。海底峡谷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由地理学家们提出来的。由于人们掌握的资料少,海底峡谷这个词常,用来表示海底各种各样的山谷和狭长的洼地。但海底的谷地同陆地上的谷地一样,都是多成因的,因此不能把各种不同成因的海谷都称为海底峡谷。你打开梦幻帽的梦幻开关,我们穿上溜冰鞋去玩一下。”

梦弟觉得不大理解,在峡谷里怎么能够穿溜冰鞋滑呢?后来,他看见机器人骄子脚踏溜冰鞋,顺着海底峡谷的V形坡度滑下去,顿悟,也跟着溜下去了。忽然,梦弟遇到一个陡坎,顿时被撞得飞了起来,骄子上前稳住了他。骄子说:“梦弟,谷壁陡峻,有一定的滑坡,但也带有阶梯状陡坎,要小心。”

以后,每当遇到陡坎时,梦弟意念自己飞起来。他们一下溜滑了上千米,因为,大多数谷壁高出谷底数百以至上千米。骄子带着梦弟来到了一个峡谷的谷底,这个谷底有小盆地及高差几十米的横脊。他们躺在海底峡谷的盆地上,发现,海底峡谷一点也不安静,一会儿,是汹涌的沙流;一会儿是向下运动的水流;一会儿,是强大的浊流。

骄子说:“我们到峡谷上面去吧。”他们发现,海底峡谷里有很多堆积物,骄子解释说:“根据滑坡作用等多种外力,将沉积物搬运到海底峡谷的出口处,堆积形成巨大的海底扇。部分海底扇的体积,远远超过海底峡谷的切割所产生的体积,说明扇体物质大多来自陆地,后沿海底峡谷向下移动堆积而成。”

海底扇上有较浅的扇上谷地,谷地两侧,有高出谷底约30米高的自然堤。另外,从峡谷口外巨大海底扇的形成,可以判断海底峡谷的年龄。对巴哈马海底峡谷的钻探和调查,发现它很可能在上新世就已存在。大多数峡谷蜿蜒带有分支,谷壁上有大量岩石露头,少数为直线形轮廓,大多数峡谷都出现在花岗岩层或玄武岩层中。海底峡谷的谷底坡降比陆上峡谷大,平均每千米坡降约为57米。许多海底峡谷近岸谷首的坡度很大,有时可达45度。梦弟问:“骄子,海洋峡谷分布广吗?”

骄子说:“海洋峡谷分布很广,全世界所有的大陆坡几乎都有海底峡谷分布,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周围、下加利福尼亚尖端、哈特拉斯角以北的美国东岸以及地中海西北岸。在倾角小于1度的平缓陆坡以及有大陆边缘地、海台或堡礁与陆架隔开的陆坡上,海底峡谷比较罕见。有些海底峡谷与陆上河谷(或古河谷)相邻接,但也有不少海底峡谷,尚未发现与陆上河谷有任何联系。”

梦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了,他看见了刘傻子教授、海洋爷爷、科学博士、计算机姐姐、骄子与小燕子几个哥哥姐姐同学。

“有人说,海底大峡谷是海啸造成的,是这样吗?”梦弟指着海底峡谷问。“如此巨大的海底峡谷,单靠海啸的冲击是无法形成的。用海啸来解释海底峡谷的形成原因,难以令人信服。”刘傻子教授说。

“确实,最初有人认为,海底峡谷是由地震引起的海啸侵蚀海底而成。但是,在没有发生过海啸的地区,也发现有海底峡谷。”计算机姐姐说。

“峡谷会不会是陆上河流侵蚀的结果呢?”小燕子问。计算机姐姐说:“后来,有的专家,根据海底峡谷的形状与陆地上河谷十分相似这一特点,得出结论,海底峡谷是由陆上河流侵蚀的结果。

另有专家认为,河水比海水要轻,河水一旦流入海中,就会浮在海水上面,不可能接触到海底。所以,现代的大江大河,不可能对深度达数百米、上千米的海底进行切割,使其形成峡谷。”

科学博士说:“赞成河蚀说的人,提出另外一种假说,认为目前沉入海底的海底峡谷过去曾是陆地,河流剥蚀出的陆地形成大峡谷之后,由于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才被海水淹没,形成现在的海底峡谷。”

计算机姐姐说:“不过,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确实曾发生过升降,但幅度达到数千米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海底峡谷也广泛出现在地壳运动平静的构造稳定区,所以,陆上河谷被海水淹没的说法也难以令人信服。

“海洋爷爷,海底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呢?”小波问。“关于海底峡谷的形成原因,学术界还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假说。浊流侵蚀说,就是有代表性的说法之一。在20世纪40~50年代,荷兰的一位海洋地质学家,为了证明海底浊流有巨大冲击力,用人工方法在水槽中做试验,模拟海底在清水底下流动的浊流,证明浊流确有较强的侵蚀作用。”

海洋爷爷说。计算机姐姐说:“1929年,在纽芬兰海岸外发生了海底电缆在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内,沿陆坡向下依次折断的事件。1952年,美国的几位海洋地质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强大的海底浊流所为。同时,他们还根据海底电缆依次折断的时间进行计算,估计这股浊流在坡度最大处流速高达28米每秒;在到达6000米的深海平原时,其流速不低于4米每秒,这也成为浊流侵蚀说的证据之一。”

科学博士说:“在此之后,人们发现,在大陆架的外缘或在海底峡谷谷底,出现不向下游移的砂砾和流痕。这些现象证实,海底峡谷中有过强大的浊流通过。可是,浊流虽有较强的侵蚀能力,但是海底峡谷规模实在太大了,单靠深海浊流难以切割出深达数百乃至数千米的海底峡谷。”

小波问:“傻子教授,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浊流就不能形成峡谷呢?”刘傻子说:“许多谷壁多是由十分坚硬的岩石构成的,虽然浊流具有强大的力量,要在这样的地方形成峡谷,谈何容易啊!所以说,浊流是形成海底峡谷的唯一原因,值得怀疑。”

刘傻子接着说,近几十年,海洋地质学家们根据海底峡谷的物理特征,不断探讨它的形成原因。关于海底峡谷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河谷被淹没于海下而形成。由于某些海底峡谷形状类似陆上河蚀峡谷,故一些学者认为海底峡谷是河流切割而成。

海洋爷爷说,河流注入海洋后,由于较轻的河水浮于海水之上,故海底峡谷不可能是现代河流刻蚀出来的,但地质时期河流切割形成的陆上峡谷,随着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可能淹没于海下成为海底峡谷。

王可博士说,地中海地区科西嘉岛的海底峡谷,它与相邻陆上河谷的坡度连续一致,可认为其本是受淹的河谷。但有些海底峡谷处于海面以下一二千米甚至更深处,而海平面抬升的幅度不可能如此之大,并且海底峡谷又广泛见于构造上升地区,故河谷被淹没在海下这种形成方式,不会是海底峡谷的普遍成因。

刘傻子教授说,另一种原因,由于浊流侵蚀作用而形成。1936年,R.A.戴利首先提出,海底峡谷是浊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尽管多年来并未在峡谷中直接测到高速的浊流,但大量的间接证据,如峡谷顶部陡峭乃至倒悬的谷壁、谷底的波痕和流痕、不时向下游移动的砂砾、具粒级递变层理的谷底沉积岩心、峡谷口外发育巨大的海底扇、谷底及海底扇中有砂、浅水生物和陆上植物的碎屑等均表明峡谷中必定有较强的流体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