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483章 金钟玉钟的奥秘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483章 金钟玉钟的奥秘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方艳红不解地说:“哦,还有这种事?”这时,老年的族长来了,青年人上前说:“我不信挖不出井来。老爷爷,我叫掘井,祖祖辈辈挖井为生。我帮你们上山找水脉挖井。”

族长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代表全村人感谢你,请吧,掘井师傅。”

掘井就在村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掘井带着20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上山找水脉。他们每天从太阳未出山忙到红日沉西边,寻了一天又一天。结果,没找到水脉。小伙子一个个打退堂鼓走了,只剩下掘井一个人。

几个中年汉子跑过来,对掘井说:“你这个掘井是个骗子吧?怎么寻了这么多天,也没挖出一口井来呢?今后,我们不能够供你吃饭了,你滚吧!”

方艳红气急败坏地说:“掘井师傅任劳任怨,就是为了村民们有水喝,你们怎么能够这样对待掘井师傅呢?”

年迈的族长来了:“你们知不知道,村民很苦,你们就别管闲事了吧。你这个年轻人,也别折腾了,你回家去吧!”

看见掘井在落泪,王丽君安慰掘井说:“大家不了解你,别难过。”掘井说:“我如果找不到水脉,挖不出井水来,就死在这块山岭上。”

方艳红说:“我知道这个故事,掘井他风里来,雨里去,不管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刺骨的寒冬,从不间断。在山上找了3年零3个月,依然没找到一条水脉,依然没有挖出一口井来。”

有一天中午,太阳像一轮火球,晒得掘井大汗淋漓,昏厥过去了。方艳红对王丽君说:“我们将这掘井抬在棚子底下。”

谁知道,掘井醒过来后,又来到阳光下的山坡上要继续干。这时,来了一个拄拐杖的叫花子,说:“小伙子,别找了,这座山底下没水脉。”

掘井说:“我不信,我不找到水脉,不挖出井来,不使这片荒山秃岭长出树木,我就葬身在这里。”

叫花子面露微笑,点点头说:“世上难得有你这么有志气的好青年。好吧,我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用竹拐杖往地上一戳,瞬间,满山遍野,溪水潺潺;又一戳,立刻,绿草茵茵,鲜花朵朵;再一戳,马上,茂林修竹,拔地而起。掘井知道遇上了相助的神仙,倒地便拜:“谢谢您老人家。”

神仙扶起掘井说:“不用谢,不用谢。”掘井问:“老人家,你怎么知道山底下没水脉呢?”

神仙说:“很久以前,天宫有个雨神,见这里风景优美,就下凡到这里来游玩观光。谁知,这山林豺狼虎豹特别多,雨神被虎狼咬得伤痕累累。他气坏了,回天宫后,就给这片山下了几十天的倾盆大雨,把整座山的猛兽都淹死了,并切断山底下的水脉,不给这片山下半滴雨,叫这座山永远光秃秃的,寸草不长。”

掘井说:“这雨神的胸怀也太狭窄了,这么一报复,可害苦了这里的百姓呀!”神仙说:“是呀,雨神当时一时气愤所致。后来,有个年轻人为解除百姓疾苦,发愤要使这片荒山秃岭长出树木的精神感动了雨神,于是,赶来补救自己的过错。”

掘井恍然大悟,说:“哦?你就是那位雨神呀!”

雨神说:“对!我就是那位雨神,为了让这片山岭永远青翠欲滴,我要接通下面的水脉。”说完,把竹拐杖插入地底,雨神随着一阵清风不见了。从此,这片山岭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这里的老百姓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老百姓为了纪念掘井师傅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掘井”的“井”字打头,把这片山岭叫做“井冈山”。

刘傻子笑道:“不错,这是一个反映名山井冈山来源的神话。名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间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丽传说,名山也因此而充满了灵性;而历代名人留下的诗词题赋,则更增加了这些名山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张洪德说:“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一些山岳上。于是,这些山上铭刻着动人的史迹,打上了文化史的烙印,令人景仰。如反映大禹疏导九江的庐山汉阳峰禹王崖;浙江绍兴会稽山,因禹王的遗迹而驰名。”

沈明贵说:“杭州的吴山、胥山,因春秋吴国伍子胥以忠谏而死,浮尸江中,立祠山上而名满天下。苏州的虎丘山、教场山,分别与吴王阖闾的一系列事迹和孙武子教场训练女兵等事迹相关而得名。”

欧阳旭说:“辽宁的凤凰山主峰箭眼峰、马蹄窝等著名景物,都和唐太宗征辽的历史事迹密切相关。”

王丽君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传说很多,我现在讲一个武当山的《吊钟掉钟》的故事吧。”

——从前,有个张员外,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一辈子吃不完,用不尽。张员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这张小姐生在糖罐里,住在福窝里,是张员外的命根子。那年,张小姐得了个怪病:脸皮黄,身子瘦,白天吃不下饭,夜里睡不着觉,嘴里一个劲地胡说八道。张员外没法子,在十字路口张出招帖:有人看好小姐的病,要黄金给黄金,要白银给白银,要珍珠给珍珠,万贯家财任意挑。

有天,门前走来个化缘道人。他身背一把七星宝剑,肩挎一个黄色包袱,自称是武当山来的,口口声声要见张小姐。张员外见这道人有些来历,就迎到后堂,请道人给小姐看病。道人一不摸脉,二不用药,只是用指头指着她的眉头,说道:“回来,回来!”

小姐的病立刻就完全好了。张员外感激道人,端出一盘银子,道人不要;端出一盘黄金,道人不收;又要献出几顷良田,百匹好马,道人也都不接受。

张员外急了,问:“老神仙,这不要,那不收,你究竟想要什么呢?”田幻想说:“他想要宝贝钟。”果然,道人说:“我只要你那两口大钟。”

张员外舍不得了。原来这两口钟,一口叫金钟,一口叫玉钟,响声清脆,震荡云霄,千里以外,尚有余音,钟上铸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八仙过海,无不栩栩如生,是张员外的传家珍宝。张员外说:“老神仙,你就要别的吧,这两口钟我不能给你。”

龙小宏说:“张员外,你不是说过,万贯家财任意挑吗,怎么能够变卦呢。”张员外说:“这是我的传家宝,我不给就是不给。”

这道士就是真武祖师。当时,武当山的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刚修好,各种宝贝应有尽有,就是缺少两口大钟。他见张员外食言不肯给,很生气,向钟上吐口唾沫,忿忿地走了。

真武祖师的一口唾沫,使两口钟成了神钟。夜里,玉钟对金钟说:“张员外忘恩负义,哥哥,在他家没有好处,我们走吧!”金钟说:“好啊!武当山是仙山,正好落脚。”

金钟和玉钟趁着更深夜静,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呀,飞呀,飞过一重山,飞过一道河。渐渐的,玉钟觉得累了,飞得慢起来,落在哥哥后面。

金钟不时扭身招呼妹妹:“你飞不动了,我来搀扶着你吧!”玉钟怕误了哥哥的行程,谢绝了他的帮助:“哥哥,你快飞吧,我会跟上来的。”

眼看天快亮了。天亮以前飞不到武当山,就会落到半路。金钟好不焦急,只好拼命赶路,终于,在天亮之前,落在天柱峰太和宫旁的山垭上。玉钟因为年轻力单,越掉越远,飞到武当山下的官山河口,便听到了晨鸡报晓。鸡子一叫,它再也飞不动了,一头扎下河底,形成一个无底深潭,人们就叫它“掉钟潭”。

刘傻子说:“这个神话围绕武当山,很有意义。我国各地名山,几乎都因有美丽的传说而形成美丽的山岳文化。几千年来,中国的儒家、佛教、道教受“政教合一”的支配,涌向大小山岳,纷纷选择洞天福地,处处开辟祭坛道场,广建宫、观、寺、庙、庵、堂、殿、阁、楼、塔、亭、台,开岩凿洞,摩崖造像;中国众多的山岳,纷纷创建成官民信仰和崇拜的圣地。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名胜史迹和古代文人名士的游山经历和诗文推崇密不可分。”

张洪德说:“崂山自古以来被称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更具有道教山岳的代表性。早在秦皇汉武时代,崂山就是觅仙求神和寻找长生不死药的所在。宋元以来,这里成了道教名山。这里不仅建有太清宫,而且还有众多道家在此修道。”

沈明贵说:“著名道士刘若拙、邱处机、刘志坚、李志明、孙紫阳、张三丰等,在这里留下了他们许多修道讲道的遗迹。像‘邱祖坟’、‘混元石’、‘白龙洞’、‘仙人桥’、‘玉女盆’、‘金液泉’、‘聚仙台’、‘仙人髻’、‘飞来石’、‘明霞洞’、‘圣小泉’等遗迹都有奇异的道教色彩。密集的道教风物群构成了崂山大约300里方圆的道教文化分布圈。”

穿戴时尚的许小玲来了,她说:“天上的仙女喜欢峨眉山,我讲峨眉山流传的神话传说《天门枯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