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545章 碧霞元君在泰山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545章 碧霞元君在泰山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刘傻子教授说:“按阴阳家之说,泰山是阴阳交代之处;按天人合一之论,泰山是天地相交之地,‘泰山为龙,华山虎’。所以泰山当然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五岳独尊’。”

杨扬导游说:“《加强泰山大文物的研究》一文指出:‘泰山是个大文物,是东方部落原始文化的神山。’清代方志学家阮元在《泰山志·序》中言:‘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

黄梅高兴地赞美:“我们学院曾经多次组织我们美术专业学生来泰山写生,夏季泰山,满山遍野,青翠欲滴;层层林海,茫茫云雾,万壑千峰;微风乍起,松涛阵阵,有如天籁。好一个“中国第一山——泰山”,蓬勃的生命张力,处处流溢。难怪乾隆大帝发出“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的咏叹。

刘傻子教授说:“泰山的秋天,是色彩最丰富的季节。远望,层林尽染,黄栌、五角枫、花楸叶红似火。”

黄梅导游是画家,她说:“我喜欢画秋景,近看,松柏青翠,银杏、紫椴叶黄如金。栎树、水榆、槭树,依然不凋;虽然色彩不够鲜艳,却给泰山秋色壮声色丰富层次。”

摄影家龙小宏说:“我喜欢拍摄秋景,松柏衬托卫矛,万绿丛中一点红;深藏夏季曾不露声色的藤本爬山虎,进入深秋,敢于跳出来与卫矛媲美,调子高昂,或红满一石,或紫盈一沟。浓墨装扮泰山,分外妖娆。”

黄梅导游说:“我还见过泰山的冬天,别有韵味。松柏不凋,顶风傲雪,屹立山巅;竹林挺拔,团团翠绿,沁人肺腑;雪后初霁,整座大山,银装素裹;绿树、红墙、黄瓦、白雪,色彩斑斓,难得的清新和宁静,游客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刘傻子导游说:“文人雅士对泰山是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巍巍泰山‘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既是‘天然的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杨扬导游来过泰山,她说:“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春回大地,万物更生。泰山四季,别具风味。泰岱春晓,游人无数。踏青赏春,花香袭人。花白如絮,花红似火。柳条迎春,缀满枝头。整座泰山,花的世界。”

王冬生对几个女导游很热情,立即进行鼓励:“讲得好!”许小玲问:“王冬生副总,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

王冬生喜欢泰山的文物,到过泰山,她说:“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刘傻子教授说:“‘有眼不识泰山’是经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成语,关于这个成语有一段传说,虽然有迷信色彩,却能够广泛流传,说明泰山的重要,与中国人对名字的重视。”

——很久以前,泰山岱宗坊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小两口很恩爱,婚后一年他们生下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是儿子不到一岁就病死了;又过了一年,他们生下了个女儿,可是刚过三天就夭折了。孩子接连夭折给了这个家庭巨大打击。一位过路人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俩说:“立子不住是名字起得不吉利。今后如再添丁,孩子父亲要在当天深夜到外边走走,碰到什么东西便起个什么名字。”

一年后,这对夫妇又生下了个儿子,当天夜里,丈夫就走出家门,从王母池走到斗母宫,却什么也没碰到。回家后,丈夫失望地对妻子说:“除了脚下踩的和眼前看的泰山,什么东西都没碰到。”

妻子是个聪明人,她忙说:“泰山不是最吉祥的东西吗?我看孩子就叫泰山。”

于是两口子商定孩子叫泰山。泰山长到10岁就去和鲁班学木匠活,泰山除学习木匠外,心思主要用在雕版刻石上。一年后,鲁班见他木工长进不大,就提早解除师约,让泰山回家。泰山回来后并没有气馁,自学成才,雕版刻石遂成拿手好戏。几年后鲁班到泰山买柏木做云梯,在岱庙前看到卖雕版刻画的,深为折服,当他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学生泰山时,禁不住脱口感叹道:“我真乃有眼不识泰山!”

这个传说广泛流传在泰山一带,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先是泰山的父亲不识“泰山”,后是鲁班不识自己的徒弟“泰山”,“泰山”在这里被人们巧妙化用。“有眼不识泰山”见于民间传说,着实别有风味。

刘傻子教授讲完故事,沈早晨说:“你们听过东岳大帝吗?东岳大帝是道教因袭民俗崇奉的泰山神。泰山古称东岳,自古受着人们的崇拜。其后,人们将其拟人化,给它取姓氏名讳,定婚配子女。历代帝王出于神道设教的需要,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泰山神的祭祀,甚至亲登泰山封禅祭拜;另一方面不断崇封泰山神爵。道教亦很早崇奉泰山神。旧时各地皆有东岳庙,大都以道士奉祀香火。传说3月28日为东岳大帝生日,该日,各地皆于庙中举行盛大庆典。”

田幻想问:“为什么司马迁要说‘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刘傻子教授说:“我让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给你们讲吧。”刘傻子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机器人手机变成一个小机器人说话了:“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机器人手机给你们讲解司马迁与泰山。”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起。

这时,恰好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于是他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现在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司马迁从父亲的话语之中,体会到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的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后来,人们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

方艳红觉得太奇特了,她问:“刘傻子教授,机器人手机怎么什么都知道?”

刘傻子教授说:“科学家在制造这个机器人的时候,在里面设置了计算机芯片,还有,机器人具有电脑的搜索功能,计算机芯片没有的知识,机器人自己可以自行进行网上查询。我接着讲述这个故事吧。”

岱宗坊相传,当年碧霞元君为了独占泰山,用各种方法,战胜了很多对手,终于成了一山之主。虽如此,碧霞元君仍贪得无厌。这样,引起了各方神仙的愤慨,大家纷纷到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牙那里去告状。一天,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给碧霞元君划定管辖范围:从泰山极顶算起,四周各管50里。碧霞元君嫌管的地面小,当场就和姜子牙争吵起来。姜子牙不气不火,好言劝道:“元君!你若嫌地面小,咱们可以再作商量嘛!”

碧霞元君问:“怎么商量法?”姜子牙不慌不忙地说:“你可以找件东西来,往山下扔,东西落到哪里,你就管到哪里,你看行不行?”

碧霞元君心想,就凭我的本领和力气,扔个百儿八十里是没问题的!便答应说:“好,就这样办!不过,咱可要说话算数,谁也不许反悔呀!”姜子牙一本正经,十分认真地说。“一言为定,绝不反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