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554章 引凤亭货物信仰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554章 引凤亭货物信仰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刘傻子教授说,箫史和公主深居凤楼,相敬如宾,寻曲觅谱,互传技艺,倒也悠闲。而箫史自到凤楼,不食粟粒,只饮酒数杯。公主也跟箫史习导气之法,渐渐不食。但每到星夜,他们都要把悠扬的箫声,送出宫墙,一乐人间,不觉就是数月。

一天晚上,奏完箫笙后,箫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那幽静的生活”。公主也说:“这人间富贵,三餐美味,我压根儿不需要。我所要的是志同道合,人生乐趣。我原与你同甘共苦。”箫史听了,非常满意。

他们就决定同去华山,过那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公主提出要在第二天告别父王、母后、宫中姐妹,而箫史却说:“既为神仙就不能儿女情长,无牵无挂的走吧。”公主思虑片刻就依然的答应他了。

于是,箫史拿出紫玉箫对空中品奏一曲,从天空中飞来赤龙彩凤,落于楼台前。箫史乘龙,弄玉跨凤,徐徐的离开凤楼,东去华山了。传说,箫史、弄玉到了华山中峰,仍是夜夜把笙箫声送入太空。

他们的笙箫声常引来凤凰落于石上一起合鸣。弄玉、箫史不辞而别离开秦宫后,穆公和皇后十分思念女儿,便派人追至中峰,可是怎么也寻不到,原来他们已飞升去了仙界。穆公便让人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从此,人们把中峰叫“玉女峰”。后来,人们又在引凤亭上修建了“引凤亭”。

张洪德教授说,玉女峰上仍有玉女的遗迹,如:玉女洗头盆,盆中清水溶溶,冬不结冰,夏不污腐。此外,还有玉女梳妆台、玉女洞、箫史洞,此石洞西边有一窟,名龙窟。据说,每当箫史吹起箫来,神龙便卧在这里。玉女峰虽不如天外三峰之高险,景致却极优雅,历代留下的摩崖题刻很多。如“双手擎天”、“揪剑吉祥”、“砥柱中天”等笔力雄劲,龙飞凤舞。

喜欢卖弄的沈明贵对昆仑山有所了解,所以,他不时插话,他说,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考古教授张洪德说:“一般的中国学者都主张古代的华夏文明不是从西方传入的,而是由华夏自己发展出来的。建国以后,华夏政府重视考古研究,进行了许多考古发掘工作,而且发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自己发展过程。

沈明贵说,但是,考古发掘都是在发扬华夏民族精神的旗帜下,进行的一种有计划的发掘。当然其结果是强调了华夏民族的自豪感。

张洪德教授说:“按照中国保护文物法,在施工当中,一旦发现古代文物及遗址,必须通知文物管理局。经过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后,他们才能继续施工。我想说明的是这种发掘工作不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的,而是随意发现的。换个说法,这种发掘能表现古代文明原来的姿态。”

刘傻子教授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并取得了重大的收获。根据这些考古资料,我怀疑中国古代文明都是由自己发展过来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考古教授张洪德接着说:“世界上最初发明铜器或是马车甚至铁器的地方是近东及中亚地区,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学者也同意这个事实,但他们却认为古代中国的铜器、马车、铁器的特性跟它们不同。不过,最近在中国西部发现的考古资料,在时间上及特性上都拥有过渡性。”

刘傻子教授说:“我举一个例子:中国历史学家在证实铜器是在中国内地出现以前,应该首先证明红铜时期曾在中国内地出现过,可是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现红铜时期,反而在甘肃及青海地区发现了红铜及砷铜等过渡期,而且在时期上也先于中原地区的早期铜器。当然,有关马车及铁器的例子也不少。”

张洪德教授说:“但是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考古资料还不能充分证实‘西方传入说’。但是,以上考古资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西方文化传入说’的某种思路,我要转而从另外的角度来证实这个问题,我想通过分析古代神话的内容及其发生地区,来说明古代中国人之对外界观念和西方文物引入的可能性。”

黄梅导游说:“首先,我要拿一个民族学资料来当作本论的出发点。1940年代,新西兰附近一个小岛上有一个土族拥有‘货物信仰’。那个时候,这个小岛已被英军占领了。

为了英军的生活,英国飞机经常空运重要物品。他们把这些货品进行空投的时候,有的货品投错了地方,投到土族避难的山上。那些土族人打开货物箱子,他们马上分辨出这些好东西是属于山下英军的。”

杨扬导游说:“我知道这个故事,虽然他们知道货物是敌人的,但是他们的心理不能接受这种事实。有趣的是,他们假装这些货物是天上的祖先送给他们的礼物,而敌人是在运送货物的途中把飞机劫持了,抢走了他们的东西。一旦有了这个假想,这个想法就便成为了他们的信仰。以后,为了获得更多的货物,他们向祖先祈祷送给他们另外的货物,而且不再让敌人劫走。”

刘傻子教授又说:“据人类学家的分析,这种‘货物信仰’包含着有趣的原始崇拜的因素。他们的心理上‘外物’跟‘外人’有着明确的界限。他们根本上不能接受‘外人’”。‘外人’的外貌跟他们相差甚远,甚至于污染了他们神圣无比的领土,所以他们把‘外人’当作敌人。

但是,‘外物’对他们有利用价值。他们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并且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实际的用处。一旦习惯,他们就需要更多的东西。因此,便产生了矛盾。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设定这些东西原本属于他们的祖先,而是让‘外人’抢劫走了。”

张洪德教授说:“他们以为祖先住在天上,所以祖先送给他们的礼物当然也从天上掉来。这里也有个重要的转换。一旦拒绝承认货物是属于‘外人’之后,他们便把货物的原产地直接归属于天上。”

刘傻子教授说:“众所周知,原始部族都有天神崇拜。他们相信天上有各种各样的宝贝。实际上,货物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之一。上述的‘货物崇拜’给了我们重要的线索来解决‘西方文化传入’的问题。我想请机器人王小钢接着讲述昆仑山神话。”

机器人王小钢讲述:“先生们,女士们,有很多文献资料上出现了有关昆仑山神话的记载,特别是《山海经》里的神话算是完整地保存了原来的神话形态。为了分析这个神话,我先把其中主要的记载排列如下: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千百年来,正是由于昆仑山的高远神秘,众多的神话故事皆出自于此。女娲炼石补天,白娘偷盗仙草,精卫填海,嫦娥奔月,无不是优美动听的昆仑神话。”

刘傻子教授提议:“《山海经藏宝图》没有找到,《山海经》里面多次提到昆仑山,是不是指我们刚才去过的昆仑山。”

张洪德教授:“我以为不是《山海经》里多次提到的昆仑山,有一个是指青城山。”我们去一趟青城山吧。”张洪德教授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种赞同。

张洪德教授、刘傻子教授、沈明贵编辑等带着山海经奥秘探索游行动组的成员,来到了青城山。这个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市区16公里。

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刘傻子教授说:“我们沿着都江堰顺流而上,就进入了岷山山脉。根据有的专家考证,岷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昆仑山’。最近四川成都又有专家著书立说,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称所谓就是成都近郊的青城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