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650章 泥土造人的故事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650章 泥土造人的故事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刘傻子教授说:“新西兰,这是一个岛国,这里居住着古老的毛利人。一位毛利人曾经对我这样解释自己民族的来源。有一位神,他被称为图,也可以叫他蒂基,还可以称他为塔内。他取河边的红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个自己的形象,眼睛、手、腿,一应俱全。事实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复制品。他做成这个模特后,就向这个泥人的嘴里吹气,又向鼻子里吹气,想使他活起来。果然,这个泥人立刻有了生命,并打了一个喷嚏。”

沈明贵说:“刘傻子,吹吧,使劲吹。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用泥土能够做成活人的,你名叫梦石,又叫傻瓜,你说的这个神,叫蒂基,又叫塔内,是不是说你呀。”于张喜说:“沈聪明,你到底懂不懂,怎么不能够用泥土造人,女娲娘娘用泥土做人的神话你忘记了吗?我们还是继续请傻子梦石教授接着讲吧。”小明、小波、小聪、小燕子与梦弟也说:“刘傻子教授,你继续讲故事吧。”

刘傻子说:“好吧,我接着讲,你们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梦幻功能。我刚才讲的故事,与澳大利亚的造人神话有点相似。创世者庞德·杰尔,手握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块树皮。”

小燕子惊醒地叫道:“我看见了,神在一块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调好。然后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块树皮上面,造成一个人形。”

小聪说:“我知道,神先造了脚,然后造腿,然后是身躯、手臂和头。”小明说:“神在两块树皮上各造了一个人,他对这两个人很满意,于是,又从树上取下多纤维的树皮,把它做成头发,粘在泥人的头上。”

小波说:“然后,他躺在他们的上面,使劲往他们的嘴里、鼻孔里和肚脐里吹气,这些小人立刻动了起来,围着神又蹦又跳。”

刘傻子教授说:“生活在婆罗洲的达雅克人有个传说——有一个大神,名叫萨拉潘代,天神命令他来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个石头人,但石头人不能说话,就被废弃了。他又造了一个铁人,而这个铁人的舌头,比石头人还硬。天神看了,很不满意。”梦弟说:“我看见了,萨拉潘代造了个泥人,泥人极有灵性,一造好,就能开口说话。天神看了,十分高兴地说:‘你造的人能行,让他成为人类的祖先吧。你必须另造一些像他这样的人。’”

夏青教授说:“生活在非洲白尼罗河的希卢克人,有一个神话。创世者乔奥克,决定创造人类。他拿起一块泥土,对自己说,我将造人,但他必须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里去工作,所以,我将给他两条长腿,像火烈鸟一样。”梦弟说:“我听见了,创世者乔奥克说,人必须能种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将给他两只手臂,一只手拿锹,一只手拔杂草。于是,他给人安了两只手臂。按照这样的构思,他先后给人安上了两只眼睛、一张嘴、一个舌头和两个耳朵,终于,他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人类。”

刘傻子教授说:“古希腊的神话认为,人类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创造的,他们先造出了一个黄金人类,这些人像神仙一样生活,没有悲哀,没有恐惧,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样。接着,诸神又创造了白银人类。虽然,他们不能跟黄金人类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宁。随后,就是青铜人类,因为有了他们,**和争斗便开始咬啮这个世界。他们不受神的爱护。最后,是铁的人类,这是乱世中的种族,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人。”

夏青教授说,铁人类的命运,就是日夜劳作和无穷的烦恼,直到种族灭绝时为止。至今,生活在北美洲亚利桑那州的皮马人认为,是大地之主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个漂亮的泥像,并称这个泥像为人。可是,人这种东西并不好,不知怎么搞的,一下子就变出了那么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够了。

这些人也奇怪,他们从来不生病,也没有人死去。结果,他们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东西,最后,开始互相残杀,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伤心,他抓住天上的挂钩,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压成了粉末儿。接着,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将大地凿穿了一个洞,他来到了大地的另一边,又开始重新创造世界,创造人类。

刘傻子教授说:“阿拉伯的创世神话说,上帝派阿兹列来创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来到阿拉比亚,然后造成了一个人形,并把这个泥人放到一个地方,使它慢慢变干。过了四十天,当泥人变干以后,上帝给了他们生命,并赋予他们理性的灵魂。南美奎什玛雅人的圣书《**尔—乌夫》写道:最初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库马茨,他们创造了所有的动物,并对这些动物说:“你们的肉将被撕得粉碎,就这样,这将是你们的命运。”

夏青教授说:“接着,他们想造出一种灵物——能供养我们的人!于是,他们用泥土造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很不美,虽然会说话,但却没有思想。造物主没有办法,只好打碎,重新来做。他们又用黄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个人,但这些人没有灵魂,也没有思想,神又找到了可以进入人**的东西,人就开始在地球上繁殖。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我去过新西兰馆,距离中国馆很近。这象征着新西兰毛利人神话中的天空之父。毛利文化,是新西兰馆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除展出毛利部落的传世宝玉外,新西兰馆还仿照新西兰人的生活习惯,在顶楼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花园。”

黄梅导游说,毛利神话中有一个创世纪的故事,兰奇与巴巴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一起生育了六个孩子。因为,兰奇和巴巴很相爱,不愿意分开,他们的孩子,都不得不生活在黑暗之中。后来,六个孩子长大了,他们不愿意继续这样的生活,想方设法将父母分开。最后,其中一个孩子——森林之神做到了。于是,兰奇变成了天空,巴巴则成为大地。生活在混沌中的人类见到了光明,并在这个新世界里繁衍后代。人们将兰奇和巴巴的孩子奉为神,而那对相爱的夫妻却无法再相见。每当兰奇想念巴巴,天空就开始下雨,那就是兰奇的眼泪……”

刘傻子教授说:“毛利人讲的‘创世纪’的故事,便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西兰馆‘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灵感来源。面积约为二千平方米的新西兰馆,与采用红色为主色调的中国馆相比,新西兰馆是一片绿白相间的世界。还未走进新西兰馆,观众首先会被一片巨大白色遮阳棚吸引。遮阳棚前檐以特别的角度向外飞斜,衬托棚后棕色的展馆格外醒目。有人说,这两片飞斜的白色前檐,像两枚‘飞翔的翅膀’,也有人说,这个造型,更像新西兰绿色草原上一片茫茫的天空,是天空之父‘兰奇’。”

五千万年来,新西兰一直无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纪,才有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公元十二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他在一次远洋冒险中,于1642年,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因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

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到1840年,新西兰的毛利人口为十万人,大约两千名欧洲定居者分布在沿海地区。

张洪德教授说,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他们的文化,是新西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国三百八十万人口中,大约有百分之十五是毛利人的后裔。毛利人是一个部落性民族,其部落被称为伊维。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北岛的地热地区罗托鲁瓦。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用地热石头烹制而成的毛利食物“凯”———一种传统的石烤大餐。此外,游客们还可享受毛利人的欢迎仪式“波华里”、参观当地毛利人的会堂“马拉埃”、欣赏传统的毛利歌舞表演“卡帕哈卡”以及在广受欢迎的地热温泉池中放松休闲。

刘傻子教授说,在许多毛利会堂里,毛利长者会教授本部落的知识、礼仪和宗谱。通过讲述古老的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形式,口述历史这个传统,一直持续至今。他们还会讲述源自毛利信仰的故事,如毛伊如何钓起北岛以及鞍背鸦名字的由来。毛伊的传说,体现了南太平洋的英雄理念。尽管他不是神,毛伊却智勇双全,行走于天国和人间。

夏青教授说,在波利尼西亚人和毛利人的神话中,有许多是关于毛伊钓起海岛的故事,其中,新西兰北岛是被钓起的最大岛屿。毛伊思想活跃,不得到问题的答案誓不罢休。他还是一个竞技大师,扔镖时他扔得最远;放风筝时,他放得最高;钓鱼时,他能带回一整筐鱼,而他的哥哥们只能钓得几条鱼。他是一个半人半神的神奇人物,虽然有人类的某些缺点,但也有一个控制自然的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