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过河卒 > 第二十二章 履新

过河卒 第二十二章 履新

簡繁轉換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5 21:44: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姚裴还是老样子,哪怕跻身了造化阶段,也没有能够完全恢复正常状态,总是给人一种半睡不醒的感觉。

齐玄素不免有些感叹,难怪玄圣要阉割这些功法,有些功法练了还不如不练。

一路上也没什么话可说,别人还当姚裴因为东华真人改立齐玄素的事情与齐玄素闹意气,实际上姚裴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小殷百无聊赖,跟颜永真分享起自己这些年来珍藏的各种卡片,如数家珍。颜永真倒也是好脾气,耐心地听小殷讲解。

齐玄素则与陆玉珏谈了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

李命煌被贬,陆玉珏已经跟周晓淞正式和离。

道门的律法里没有净身出户这一条,哪怕犯了大错也不行。不过陆玉珏不在乎,他的很多财产都是陆家名下的,分不走,他个人的财产寥寥无几。

以他的身份地位,想要捞钱,那可太便利了,在南大陆那个地方,金山银山的,有的是人想要巴结他,可他不在意这个。正因为如此,清微真人才把他放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对于这种高品道士而言,几万太平钱的身家,只是浮财而已,关键是职务和权力。只要权力还在,地位还在,千金散尽还复来。

如今陆玉珏被调往万象道宫,从大权在握的封疆辅理变为务虚的辅理,的确是降了,而且还是大降特降,类似于从齐州道府的掌府真人变为罗娑洲的掌府真人,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算是给太平道一个说法,让外人知道背叛太平道的代价,总不能背刺太平道却一点代价也没有。

不过真实情况其实是一次改换门庭。

不知是太平道觉得自己理亏,还是看在陆家的面子上,总之是没有过分追究,默认了此事,低调处理。

齐玄素已经跟陆玉珏许诺,这只是暂时的,毕竟他也才是个掌宫真人,等他晋升掌府真人,会带着陆玉珏一起去地方道府。

陆玉珏当然相信齐玄素的许诺,远的不说,陈剑仇就是个例子。

到那时候,陆玉珏便可顺势迈出关键一步,成为次席副府主。这算不上一步登天,因为上三堂的重要辅理,是给个副府主也不换的,像陆玉珏这种类似封疆大吏的辅理,整个北辰堂也才六个。比这些上三堂重要辅理还高的,也就是次席副府主了。

反倒是周晓淞,因为与李命煌的事情,被天罡堂降职,贬到西域道府去了。

飞舟很快便降落在万象道宫的星野湖。

孙合悟亲自相迎,石大真人则在上宫的礼堂等待。

还有好些道宫学子列阵欢迎,搞得像阅览三军一样。

齐玄素皱了皱眉头,不过没说什么。

上宫还是老格局,从南门进。

南门是正门,对应“相见乎离”,又名离门,通过那座三百余丈的长桥与明堂相连。

东北位置是“成言乎艮”的艮园,与震园和坎园相连,是上宫的藏书所在,也是齐玄素和姚裴一起干坏事的地方。

东南位置是“齐乎巽”的巽园,只与震园相连,西北位置是“战乎乾”的乾园,分别连接坎园和兑园,除了有一个极为开阔的白玉广场之外,还有一座巨大礼堂,是为举办各种典礼的所在,齐玄素的履新仪式便在此地进行。

最后是西南位置“致役乎坤”的坤园,只与兑园相连,与巽园隔着离门遥遥相望,这里则是掌宫大真人和道宫高层的居处所在,齐玄素的住处也被安排在这里,与石大真人是邻居。

来到礼堂,石大真人已经等在这里,除了一众教习之外,外面的白玉广场上还站满了道宫学子,这次破例让他们来到上宫参加典礼,在这里也能听到齐玄素的讲话。

因为都认识齐玄素,所以省去了先前的流程,一众人等直接热烈欢迎了齐玄素。

然后按照程序,姚裴宣读了齐玄素的正式任命,将齐玄素介绍给众人。

等到前面的例行程序结束,就该齐玄素讲话了,可以视为就职讲话。

平心而论,齐玄素的几次正式上任,都是奉命于危难之间,这方面的经验不算太过丰富。不过齐玄素并不怯场,直接走上礼堂的高台,准备脱稿讲话。

当初李长歌就职的时候,完全脱稿,说得很有气魄,赢得了满堂彩。

既然李长歌能够做到,那么齐玄素当然也可以做到。

颜永真也很好奇齐玄素的讲话内容是什么。因为这种稿子一般是由秘书来准备的,然后上司再改一改,就差不多了。秘书多半精通文字工作,当初张拘成向齐玄素介绍颜永真的时候,就着重强调了颜永真的笔杆子。不过齐玄素这次没用颜永真这根笔杆子,而是自己写,所以颜永真好奇齐玄素到底写了什么。

他猜测肯定是一些大胆的话,甚至犯忌讳的话,这种话,秘书是写不出来的,只能主官自己想,自己写,自己说。

齐玄素是个偏科之人,让他搞一些文人雅士的东西,比如书画鉴赏、金石篆刻、吟诗作对,那是为难他了,不过公文完全是另外一条赛道,与这些都不相干的。就好像诗词与制义完全不是一回事。

齐玄素站定之后,环视一周,说道:“很早之前,就有了关于我要担任万象道宫掌宫真人的传言,关于这个传言,不仅大家听到了,我本人也听到了,所以在很早之前,我就开始审视这个可能到来的新职位。”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思索了很久,还是略有一些所得,现在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道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便是抓道德方面的工作,道和德是两码事,既有对组织方面的要求,也有对个人方面的要求。”

“组织方面,就不得不提到道门的品级制度。当年佛道之争,玄圣提出了九品道士制度,对道门进行全面改组,彻底改变了道门的组织结构。”

“这也是佛门全面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双方曾有过一次极为重要又不在双方计划内的遭遇大战,因为地形等原因,当时双方打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所有编制都被打散,将不知兵在哪里,兵也不知将在哪里,形势混乱到了极点,可道门就是凭借品级制度迅速整合一处,逐渐以人数优势分割、消灭各自为战的佛门之人,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佛门之人自然也尝试过重新整合,只是当时的情况就是谁都不服谁,这个说自己的师承是谁,如何出身尊贵,那个说他的境界修为最高,那还如何组织?仅仅是扯皮就把战机贻误了。”

“反观道门这边,玄圣把规矩定死了,不管什么出身,不管什么境界修为,品级就是最有用的东西。”

“这是玄圣留给我们这些后辈之人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

“不过据我观察,这套体系近些年来有了明显的僵化迹象,甚至影响到了道门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的万象道宫。”

“我是万象道宫出身之人,了解许多同窗之人的心态,他们曾经以为过了万象道宫的大考就能做人上人,可当他们踏出万象道宫的时候,他们在道宫竞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很快就会迎来外面真实世界的无情拷打。”

“有些人承受不住了,认知失调了,他们开始自嘲,效仿一些古时的名士风范,或是效仿一个名为‘犬儒’的西洋学派。”

“他们自嘲自己万象道宫这种名门出身,还不如乡野的泥腿子,还不如那些江湖人。可你真要信了他们的话,以江湖人的身份去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便要脸色一变,亮出名门身份来质问你了,你个江湖人也配跟他们说话?”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江湖人,他们虽然自称不如江湖人,但实际上最看不起江湖人。他即使做不了人上人,也要做学历上的人上人。优秀的学历是他们进攻他人的武器,而所谓的自嘲其实是他们龟缩的盾牌。”

“看似叛逆,实则是对名利的求而不得。看似对不公的愤懑,实则是对自身际遇的不满。同样一套体制,如果他们成了人上人,那么他们还会不满吗?”

“我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位真人倒台了,这位真人是野道士出身,于是就有学子评论说,这位真人就是因为学历太低,所以才会倒台,这就是孩童之言了。”

“他们自嘲不如江湖人,其实他们想说的是,他们最起码还比江湖人高上一筹。为什么乐于如此?很简单,因为他们清楚,哪怕做不了人上人,也不会是最底层,就算看到哪家的公子小姐平步青云而心生自卑,也可以回过来头踩上泥泞里的江湖人一脚,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学历等级制度下的普遍问题,归根究底,则是整个道门等级制度细分的外在体现。从个人方面来说,这是犬儒的两面性。从组织层面来说,则是我们这个品级制度出了问题。”

“大家心里一定有一个疑问,既然我们的制度是好的,为什么一些不好的风气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思考的结果,我认为,关键就在于道德工作的停滞不前甚至是落后,道是大的方向,德是思想品行。当年玄圣划分品级,是为了互相协作,上层决策,下层执行,中层承上启下,而不是像今天一样壁垒分明形成对立,甚至是阻碍了正常的人才流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