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 101、第 101 章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101、第 10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再战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6 10:27: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零一章

成为国王的“一次智囊”之后,颜承不仅时常出入国王的私人宴会,而且还一跃成为了宴会上备受瞩目的贵宾。

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成就,也意味着他在迪拜的事业发展道路愈发顺遂平坦。

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实行国王制度的国度里,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其意志几乎可以左右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而颜承能够获得国王的青睐,自然也就享受到了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待与特权。

与此同时,由颜承所领导的TD.CS(财神)机构更是如鱼得水。

由于该机构已经成功地赢得了迪拜达官权贵的高度认可,其发展速度简直超乎想象。

甚至连资金筹集环节都尚未正式启动,源源不断的资金便如潮水般涌来,那情形就好似钞票从天而降一般。

颜承对于这个场景,只想对天长啸: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相比之下,那些普通的金融机构往往需要通过不停地拨打电话去拉找客户,但TD.CS却完全无需如此大费周章。

相反,它已然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可以优中选优地去挑选自己心仪的客户。

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因为TD.CS的发展实在太过迅猛,以至于令其他同行只能望尘莫及,艳羡不已。

TD.CS(财神)机构发展的实在是太迅速了,集资的速度已经吸引了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注意力。

华尔街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金融,就代表着金融机构的最高荣誉。

不少的金融机构都想在华尔街占有一席之地,没想到颜承另辟蹊径,在最有钱的一个地方,竟然扎下了脚跟。

很多华尔街金融机构在迪拜也有分公司,在里面还有很多私人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等等。

TD.CS(财神)机构的发展良好,让颜承有了对抗量子基金的计划。用别人的钱打自己的仗,堪称完美。

颜承在迪拜混的风生水起,他的好朋友阿曼达当得知他为迪拜提供的‘发展路线,越琢磨越觉得行得通了。

甚至迪拜也准备朝着越来越土豪方面发展,就是做人造奇观,用钱堆出来的奇观。

目前已经在商讨方案,准备越搞越大,准备让全世界都知道‘迪拜等有有钱,有钱人就要来迪拜,享受有钱人的待遇。

当全世界普通人都知道,有钱人才去迪拜玩耍,迪拜都是有钱人的时候,那广告就做得到位了,那迪拜就成了奢侈品牌了。

迪拜并不是想赚普通人的钱,而是要让有钱人有面子。

就比如一个人,如果穿出来一件只有自己知道的牌子的衣服,普通人都不会露出哇哦羡慕的表情,对于有钱人来说简直就是白穿了。

奢侈品牌所制作的广告,其核心目的便是大幅提升自身的识别率,使得即便是那些囊中羞涩、经济实力有限的普通大众也能够对该品牌有所耳闻。

尽管这些普通人明知自己无力购买此类昂贵的商品,但这种广泛的认知度却能让真正有能力消费的人群在身着该品牌服饰时,充分领略到由品牌所赋予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优越感。

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奢侈品牌即便深知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它们的服装,却依旧频繁地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广告宣传。

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地塑造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吸引着财富阶层的目光,并激发起他们渴望拥有和展示的**。

无独有偶,迪拜这座城市的发展路径亦是如此,就是突出“有钱人‘的天堂。

它致力于打造一系列令全球瞩目的建筑奇观,这些建筑往往以其超乎想象的奢华、夸张以及毫不掩饰的富贵气息而著称。

当这些宏伟建筑落成之后,世界各地的富豪们纷至沓来,在此尽情游玩享乐。

他们会拍摄下一张张令人惊叹的照片,然后回到家乡向亲朋好友讲述自己在迪拜的奢靡之旅,炫耀花费了巨额资金。

而此时,无论是身旁的友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神情。对于这些富人而言,只有将自己的财富如此张扬地展现出来,才能获得极致的满足感。

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若不能在人前显露自己的富有,那么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与荣耀。

当然,当阿曼达了解到这个精心策划的方案后,他的内心瞬间被懊悔所淹没。

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原本完全有能力将朋友接回故乡,并给予自己的国家诚恳的建议和引导啊!

如果一切顺利发展下去,所有人都会明白,迪拜沿着这样一条既定的路线前行,并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

毕竟,多年来迪拜实施的众多举措早已为当地的外部名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全球,无人不知晓迪拜这座城市汇聚着无数富豪,全世界土豪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中东这边地区了。

这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更是其强大的广告效应与软实力的体现。实际上,这条发展路线早已在暗中悄然推进了一段时间。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或许会出现些许偏差或失误,但最终它们都将引领人们抵达相同的目的地。

而颜承提出的这个建议,只不过比实际情况稍微提前了那么一段时日罢了。

归根结底,即便没有颜承的提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迪拜终究还是会踏上这条康庄大道,只因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最适宜从事这项事业。

阿曼达自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此刻的他正像一块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缠着颜承不肯松手呢!

只见他那双眼睛充满着哀怨和不满,就如同一个被抛弃的负心汉一般死死地盯着颜承,嘴里还不停地念念叨叨:“哎呀呀,明明咱俩才是最要好的朋友嘛,而且咱们相识已久啦………………”

这话语就像是唐僧念经似的,听得人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然而面对阿曼达这般纠缠不休,颜承却是一脸的冷酷无情,甚至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什么明明?谁是明明?我倒要看看这个明明在哪里,非得把他给揍一顿不可!”说完便作势要去找那个所谓的“明明”算账。

听到这话,阿曼达可急坏了,连忙解释道:“哎呀不是这样的啦!我的意思是说,咱们俩关系这么铁,你怎么能只关心希拉德而不管我阿曼达呢?咱们国家也是急需找到一条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道路啊!”

不得不说,此时的阿曼达真可谓是胡搅蛮缠到了极点,一心想要说服颜承前往莎特,并为他的家乡贡献出一份推动发展的力量。

见此情形,颜承心里那叫一个无奈啊,只想尽快摆脱眼前这个难缠的家伙。于是乎,他瞅准时机拔腿就跑。

可是没想到阿曼达反应极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直接抱住了颜承的大腿,然后顺势一绊。只听“扑通”一声,颜承猝不及防之下被绊倒在地。

阿曼达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他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他的叔叔已经不止一次打来电话对着他就是一通破口大骂,与此同时,他每个月的零花钱也在不断地减少,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憋屈和恼火。所以无论如何,今天他也要想尽办法让颜承答应自己的请求

颜承一脸认真地对着阿曼达解释道:“阿曼达,关于莎特”的发展情况,我不会多言多语,因为我不配。我没有那么高的智商。毕竟要知道,迪拜和莎特那可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不同国家呀,这两者之间压根就没啥可比性!“

听到这话,阿曼达满脸疑惑,追问道:“为什么会说它们没有可比性呢?我不太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看着阿曼达不解的神情,颜承不禁感到有些无奈,但还是耐下心来继续给她讲解道:“阿曼达,你想想看嘛,莎特可是整个中东地区具有极其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而迪拜,只不过是阿联酋这个联邦里众多成员中的其中之一罢了。

再说了,单从人口数量上来比较,迪拜才有多少人呐?仅仅依靠着发达的旅游业,人家迪拜就能做到让全体民众获得相当不错的经济收益。”

紧接着,颜承话锋一转,说道:“所以依我之见呀,莎特‘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方面,甚至可以考虑涉足一下军工产业哦。至于具体该如何抉择,怎样去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等等这些问题,那就得靠你们自己去好好琢磨琢

磨,

然而对于迪拜来说呢,则与‘莎特大不一样喽,迪拜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规模超级庞大的公司似的。”

颜承真的不是故意的瞒着阿曼达,他是有自知之明,他可没那本事,跟一个掌握着中东左右局势,甚至是领头国度,内政是如何发展的。

那纯粹都是编的,瞎编的。莎特自有自的发展道路,他看人家发展的很不错,左右逢源,总是能得到好处。

莎特走的道路也都非常的适合,所以不需要他指手划脚,他多说可能多错,不能够说太多。

走的路,穿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本人最清楚,颜承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有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

“你说的太对了,核心技术,发展工业化,成为工业国,但是太难了呀~”

阿曼达露出痛苦表情,颜承说的确实是有道理,全世界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如何发展经济,就是工业化呀,但是好难哟。

但是颜承为迪拜的发展道路,添砖加瓦的这件事情,也是确实是有的呀!

别管未来会不会发展到这条道路上,别管未来底板会走多少弯路,提前一步也是快,一步快,步步快。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目前只有7个国家,就连华夏目前都不能算作是完整的工业化国家。

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化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就是工业化国家的标准。

“那我也没有办法了,对了,我提议迪拜开大学养人才,你们同样也可以开大学,有钱培养人才呗。”

颜承表示自己的建议是不负责任的,当然自己也不会要钱,爱听不听吧。

一说这个发达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的制定标准,就不得不拘一把眼泪了。

华夏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称不上工业化完整的国家,按照西方国家的人均gdp计算法,华夏简直贫穷的可怕!

华夏按照人均gdp计算法都得沦落到第三世界,实在是太穷了。

按照西方人的想法,这么穷,凭什么这么牛?这个华夏怎么穷横穷横的,越穷越横。

颇有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爱咋咋地,不服就干你!

“哎~总有一些人才是有钱买不到的,痛苦,颜承你不懂这种嫉妒的心情,你和希拉德都是好朋友,但是你们俩认我认识的,你们俩好了,你们俩把我抛开了......”

阿曼达碎碎念,他有一种嫉妒的心情,就好像自己的好朋友被别人抢走了一样。

抱紧壮壮的自己,阿曼达就觉得自己太苦了。

量子基金的负责人乔治?索罗斯知道颜承在迪拜时,他就觉得对方怕了。

获得了迪拜国王的青睐,这点小事对于乔治?索罗斯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既然不带脚盆鸡,那就去迪拜!‘

乔治?索罗斯觉得自己已经赢了,华尔街金融已经没有颜承的一脚之地,他才是金融界的无冕之王,也是金融界新星。

金融界有一个明星就可以了,不需要两个人的存在,金融界太小了。

每年金融界的人都需要挣钱,如果没有因缘巧合碰到的经济危机,那如何?

像一些金融人士可以凭借着大量的资金进行一场做空,人为的制造经济危机。

信心满满的乔治?索罗斯,就觉得连华夏人都自觉的退出了竞争,为了能够更好地显示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大佬看到自己的本事。

他决定搞一场经济危机,去做空一个国家的经济。

乔治?索罗斯:看看有哪个小可爱,究竟又出现了危机。

华夏又有很多政策的出现,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1988年2月,住房改革政策的发布,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商品房住宅楼开始出现。

住宅建设不仅限于商品房和传统民居,还包括了小别墅等不同类型的住宅,国内的老百姓们也开始向往着各式各样的别墅类型。

主要是城镇居民经过住房改革,刚开始还没有明白这一项制度的重要性,到后来所有人明白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商品住房,人人可以有钱就买房子了!

有钱就可以买更大的房子,改善家庭的生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等待着分配。

对于一些已经发了一点小财的人,有钱就是要改善生活商品住宅的出现就代表着有多少钱,就可以多买多大的房子。

很多可以用来做住宅的地皮,快速的升值,每天都在翻倍的速度升值。上升的速度就好像是孙悟空坐上了筋斗云。

经济好像因为房地产的改革,也要开始加速前进了。

房地产的价格一直是对比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大量来自于港城的房地产老板也已经进入了大陆市场。

随着经济的贸易,湾湾的一些商人也已经开始和大陆有经济贸易往来,有好有坏,整体的影响来说是积极向上。

港城的房地产大佬们进入大陆之后就发现有很多地皮的价格很高,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廉价。

而且有一个腾达集团的老板已经在全国各地各城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已经买了很多的地皮用于房地产建设。

提前布局了两年了,购买的土地几乎算得上是全国最大的地皮之王。

光购买的这些地皮的价格,在短时间随着国家的政策的发布,就已经翻了两番了。

腾达集团幕后老板的大名,甚至都传到了港城的商界圈里,其房地产大亨黎嘉诚。绝对是最吃惊的人,在他的计划当中,就是以最低廉的价格购买最多的地皮。

然后卖出最高的价格,比如公摊面积,这个发明词不就是房地产大亨黎嘉诚发明出来的,什么叫做室内面积和公摊面积?

凭什么要算公摊面积?老百姓凭什么还要为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要交钱呢。

国内的很多商人,尤其是房地产商人,简直就是有样学样啊,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可以一坏到底了。

哪怕国内的地皮翻了三倍,价格相对其他地方还是具有非常吸引力,盈利几乎没有问题,只不过会比预想中赚比较少而已。

果然随着房地产大亨,购买地皮之后,地面还没清理干净,就已经在销售期房了。

国内一些地产商哪里见过这样子的操作,直接有样学样了,卖期房,先赚钱,用消费者的钱去建房子,没有房地产躺着就赚,赚的更多。

‘要不说资本家没有良心的,没有良心的资本家赚的是真多呀!‘

‘万一期房交不了房可怎么办?万一期房烂尾可怎么办!有什么可以给消费者保证的吗?‘

然而市面上的很多房地产购买了土地之后都是这个操作,并且表明了房子,肯定会升值,但是这个公摊面积真的是让老百姓琢磨不透。

明明花了100平的钱,这只能享受70平或者是80平的待遇,直接少了一间卧室的平米数。

老百姓在议论纷纷,他们不懂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操作,似乎市面上没有什么可以信赖的房地产商。

想要买房子,那只能听从这些房地产老板的话,听他们制定的价格和策略。

“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开贪污的面积………………”

这则由老百姓传出来的话,直接打脸,很多房地产老板。

然而市面上除了这些房地产,似乎没有可以选择的房地产。

腾达集团,未来大楼。

有不少的员工以最近也在因为买房子的事情特别的痛苦,无论是选择哪一个房地产商,这个公摊面积似乎就是避不过去的坎儿了。

但是结婚生子就必须得有房子,小鸟都知道要筑巢才能找配偶。

也不仅仅是只有华夏人结婚生子买房子,亚洲这边所有的国家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家在看方丽集团的住宅,位置不错,高层电梯,据说建成之后,据说绿化还不错。”

“现在新建的住宅都是小高层,最低的也得12层,最高的就说已经到了18层了,以后还会有更高的楼房......住的高看得远………………”

“我家也是逼着我赶紧买房,我说买什么房啊,等着我们集团自己建房,绝对有保障。但是我父母却说什么时候建房?总得结婚吧。

“我父母也是......”

男同事们在讨论着这些事情,而女同事们则是在讨论:“我们得自己买,自己买房,自己有保障。我们可以等,就等集团自己建房。绝对可以有保障,自己不着急结婚!”

似乎自从房地产改革之后,所有人的话题都围绕着房地产的话题了。

工作之余大家的话题都是买房买房,似乎只有这一个有话题了。

其实员工们更想老板赶紧干房地产吧,咱们的地够多了,赶紧给行业树立一个标杆。

房地产明显就要腾飞,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这个行业需要有人来整顿了,至今还没有出现整顿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