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對於李獻忠朝鮮總督的任命讓內閣同兵部都傻眼了。
朝鮮並不是大明領土,居然在那裡直接任命一個總督。
至於“駐朝明軍”更是聞所未聞,據說這支部隊將長期駐扎在朝鮮打建州韃子。
當然最急眼的還是戶部,他們都已經窮到要向萬歷的內帑借銀子了,哪裡還有錢支持一支明軍長期駐扎在朝鮮。
當他們聽說這支部隊不需要戶部發餉,甚至不需要戶部運糧食,戶部也就沒有意見了。
禮部更是高呼大力支持,這些日子朝鮮使者天天禮部哭喪,都快把那裡搞成靈堂了,這次陛下派出駐朝明軍,總算是可以將那些朝鮮使者給打發走了。
熊廷弼很快也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駐朝明軍其實還是用來打韃子的。
他的存在可以阻止韃子進一步對朝鮮的掠奪,另外也可以牽製韃子相當一部分兵力,使得他們的戰線拉長。
最主要這兵是大明在用,卻不用大明出錢養,這買賣劃得來啊!
於是乎對於這件事情,兵部也是讚同的。
雖然由東林黨一手把持的吏部極力反對,但這是萬歷親自任命的,最終內閣首輔方從哲還是認可了這個任命。
如今遼東的戰場以及銅礦全要靠李獻忠支撐,戶部拿到2成的銅雖然不算很多,但也是近期少有的新增收入。
雖說總督的名頭不小,不過這個地盤是在朝鮮,不過是有名無實,他也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情得罪陛下。
畢竟能不花銀子就解決朝鮮問題,也是為內閣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天上人間開張之後李獻忠這個幕後老板還沒親自去過,這次出任朝鮮總督自然少不了同京城中的一眾權貴死黨相聚一番。
雖然李獻忠的這個寧遠伯的爵位還是比較低的,不過如今他已經是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之一了。
能帶眾人發財的才是大哥,如今的天上人間已經是一顆妥妥的“搖錢樹”了。
李獻忠的這個會員製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誰能想到越是設置門檻,就有越多的人擠破頭想往裡鑽。
幾個月下來幾位合夥的股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成國公朱純臣數道:“獻忠兄弟這天上人間實在是太小了,麻將包間預訂都要排到十天后了,耽誤大家發財啊!”
“我和鄭兄弟在得勝門旁的什刹海附近已經物色好了一大片土地,天上人間的分店得盡快搞起來啊!”
李獻忠拱手說道:“有勞二位兄長費心了!”
此時他發現陪在朱純臣身邊的正是之前天上人間的頭牌姑娘紫雲,而鄭養性身邊則是一個眉清目秀的青澀小男孩,看樣子最多也就十二三歲。
看來天上人間的業務拓展的很快啊。
這些權貴都是人精,果然沒多久鄭養性就提出了想做高麗參的生意,李獻忠一旦駐軍朝鮮肯定是要順帶打開商路的,有錢大家賺,他自然是不會因此得罪了鄭養性。
不過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天上人間的會員裡居然出現了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洋傳教士。
天上人間的會員可是有身份限制的,要麽是京中的勳貴子弟,要麽是朝中二品大員的親屬,這洋鬼子居然能混進來,看來還真是不一般。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翊坤宮的管事太監崔文升,以及一些遼東李家在京城中的旁系子弟。
茅元儀趕緊說道:“啟稟寧遠伯,這天主教在大明官場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這位傳教士可是幫了我們大忙,本次我們能夠成功從澳門購得新型的火炮,全靠他從中牽線搭橋。”
天主教在萬歷時期還是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尤其是在京城同松江府這些富裕地區。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采取了比較包容的方式,他容許中國教徒繼續傳統的祭天、祭祖敬孔,認為只要不摻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質上並沒有違反天主教教義。
利瑪竇本人更穿著中國士人服飾,在士林中有相當的聲望和影響力。
其中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等官員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並大力幫助其推廣天主教。
利瑪竇製作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他本人更是受到了萬歷的接見。
後世李獻忠也看過這個《坤輿萬國全圖》,可以說已經大致勾勒出了世界大陸的輪廓,還是比較準確的。
除了還沒有被發現的澳洲,其他各大洲都在圖上顯示了。
不過利瑪竇本人於萬歷四十年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使得天主教在大明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的停滯。
李獻忠對天主教並不感興趣,不過只要天主教不涉政,允許他們傳播倒也無妨。
畢竟作為一個後世之人,他對所有的宗教其實都不感冒。
不過這個時期傳教手中掌握的許多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還是對大明有幫助的。
很快這名傳教士就得到了李獻忠的接見。
只見一名穿著圓領大袖衫的金發老外朝自己行了一個禮,然後用熟練的漢語說道:“天主教執事湯若望拜見寧遠伯!”
李獻忠沒想到眼前這位年輕的傳教士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湯若望。
那他應該精通天文歷法和火器,天文歷法暫時李獻忠用不上,不過他現在急需改進火器,尤其是火炮。
李獻忠說道:“這次能夠在澳門順利購買到卜加勞鑄炮廠的前裝滑膛炮,還多虧了湯執事的幫助,本伯在這裡謝過了!”
前裝滑膛炮也就是“紅夷大炮”,歷史上這種火炮要在幾年後才會被大明官員從沉沒的東印度公司船隻上打撈出來進行仿製。
不過擁有上帝視角的李獻忠,現在提前找葡萄亞人鑄造了這種前裝滑膛炮。
李獻忠定製的這10門火炮屬於12磅炮,火炮重達一噸,射程可以達到1500米。
相較於射程不足800米的佛郎機火炮,這已經屬於重型火炮了,只是射速要慢許多。
因為是銅鐵混合炮,葡萄要人的鑄造成本估計不會超過200兩,他們居然賣自己600兩一門。
不過現在他急需這批火炮去進攻界藩城,逼迫老奴退兵,所以也就只能讓他們賺一票了。
湯若望說道:“卜加勞鑄炮廠的火炮乃是東亞地區最好的火炮,是寧遠伯您目光如炬。”
“只是我很好奇,這種火炮目前無論是大明還是朝鮮或者日本應該都未出現過,即使是卜加勞鑄炮廠也只是在今年剛剛完成了這種滑膛炮的生產線,甚至都沒有出過樣品,您是如何知曉的?”
這個李獻忠也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他說道:“我也只是聽在日本跑商的商人們說起過這種滑膛炮,沒想到卜加勞鑄炮廠已經能夠生產了。”
隨後他又說道:“我在遼東也有一個火炮工廠,不過目前只能生產佛郎機火炮。聽聞湯執事對於火器也頗有研究,不知道能否協助我的炮廠改進下鑄造流程。”
湯若望知道這位寧遠伯恐怕是想讓自己幫他製造出這種滑膛炮。
這些明國人的仿造能力很強,幾乎無論啥火器一旦讓他們拿到了實物,仿製出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種滑膛炮的原理其實也沒有啥特殊的,即使自己不幫他們,恐怕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明國的工匠自己也能摸索出來。
這位寧遠伯可是當今明國皇帝身邊的紅人,自己想在大明順利傳教恐怕少不得他的幫助,所性就幫他這個忙。
湯若望說道:“我很願意幫寧遠伯這個忙,不知道寧遠伯能不能也幫我一個小忙?”
李獻忠說道:“我本人雖然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我是主張宗教自由的,只要你們不違反大明的法令,我可以讓你在天上人間宣傳你們的天主教。”
“不止是天上人間,本伯下轄的遼東開原路湯執事也可以自由進行傳教。”
“如果伱能夠幫助本伯解決足夠多的問題,甚至是朝鮮我也可以嘗試說服朝鮮王,讓你在那裡傳播天主教。”
天主教傳教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線,即首先在大明的上流社會尋找一些信教的教徒,有了這些上層人物的幫助,他們再發展教徒就會容易許多。
所以他們是很願意提供一些先進的技術,幫助大明發展的,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天主教事業的支持。
原本湯若望就是看中了天上人間這個大明上層名流匯聚之地,沒想到這位寧遠伯居然願意幫助天主教在朝鮮發展,這可真是一個意外之喜。
不過他也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寧遠伯願意這麽幫助他傳教,所圖肯定不會只是一個滑膛炮。
於是他說道:“親愛的寧遠伯,我一定盡力幫您解決困擾您的技術問題,你有何需求但說無妨?”
李獻忠直接說道:“除了火炮同火槍的技術外,我還想要船,西班牙蓋倫船。”
西班牙蓋倫船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
一般標準長度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幾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
最大的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有2000噸,吃水達8米。
其實現在西班牙蓋倫船已經有一點落伍了,目前風帆戰列艦還沒有成型,英格蘭的輕型蓋倫船其實更適合海戰。
不過暫時英格蘭的戰艦還沒有出現在東亞。
而比較成熟的西班牙蓋輪船,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目前的主力船,可以作為商戰兩用型,還是相當有用的。
湯若望被李獻忠的想法震驚了,他說道:“親愛的寧遠伯,造船可是一項複雜的工程,請恕我愛莫能助!”
李獻忠說道:“本伯當然不是讓湯執事來替我造船,我的意思是我需要西班牙蓋倫戰船,買二手的也可以,當然最好能搞到圖紙,還有我需要一些有經驗的造船工人。”
湯若望著實被李獻忠嚇了一跳,造船他是絕對沒有這個能耐的。
於是說道:“如果只是二手的戰船和圖紙,只要您能出的起銀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有經驗的船工我也可以幫您在澳門聘請。”
李獻忠也不願意花冤枉錢,大明水師的戰船是不少,光種類就有幾十種。
可這些白嫖的戰船實在太小了。
小型戰船主要是蒼山船,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二甲冷兵器,第三甲火器。
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2門,排水量約為40噸。
中型戰船是海滄船: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
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4門,排水量約為80噸
大型戰船為福船。
大趕繒船船長36米多,寬7米左右,24個船艙,可載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
可以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24門,滿載排水量大約240噸。
但是這240噸的噸位,面對動輒七八百噸,甚至上千噸的歐洲武裝商船,完全沒有戰鬥力。
所以李獻忠才會不惜血本去鎬西班牙蓋輪船。
說實話福船的話在遼東和朝鮮海域是夠用了,但是以後若是要出擊日本,下南洋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李獻忠必須要未雨綢繆,起碼先搞兩條500噸級的西班牙蓋倫船鎮鎮場面,不然他很可能連盤踞在大明南方的那些海盜都打不過。
畢竟造船是一件十分消耗時間的事情,就算再快估計也要1年左右才能將大型戰船造出來,還不算修建船塢,船廠的時間。
現階段買兩艘現成的主力戰艦還是很有必要的。
搞定了湯若望之後,他這個駐朝總督也該去王京會會朝鮮王了。
最終李獻忠放棄了所有的小船,而是選擇了25條大型福船。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滿載排水量240噸的福船並不大,但當這些戰船出現在李獻忠面前的時候也是十分壯觀的。
巨大的船身,數層樓高的巨大主帆,在港口中還是顯得十分壯觀的。
福船的標準配置是每條船30名水手80名戰兵,不過朝鮮附近暫時也沒有啥海戰,李獻忠果斷的削減了戰兵的數量,帶著兩千水師向營口進發了。
隨著一聲令下,船錨被拉起,船身開始緩緩移動,一艘艘巨大的福船井然有序地離開了港口。
天津距離營口大約是250海裡的距離,騎兵需要六七天的時間,不過走海路兩天后他們就抵達了營口港。
此時遊擊將軍祖大壽已經在營口恭候多時了。
本次駐朝明軍的三千人馬由開原同鐵嶺各關征調的2200名明軍,加上皮島的原800平虜衛組成。
在將從澳門購置的火炮卸下後,兩千多名明軍即刻登船。
而後他們又從皮島將孔有德等人接上了戰船。
由於此前孔有德等人見過朝鮮王李倧,所以他們率領1千人直接接管了黃海道的首府海州,以防止建州韃子再次南下威脅到開京以及漢陽。
很快大明的水師就在後世的仁川附近登陸了。
當巡邏的朝鮮水師戰船看見這麽多巨艦的時候直接嚇壞了。
畢竟不是入侵,李獻忠還是派人通知了一下朝鮮人。
而後他們便直接在仁川附近登陸了。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朝鮮王李倧派出了自己舅舅具宏,親自前來迎接天兵的到來。
大明的水師官兵直接留在了港口。
李獻忠則帶領兩千人馬浩浩蕩蕩的一路開進了朝鮮的王城漢陽。
由於之前朝鮮使者已經帶回了明軍將派兵駐扎在朝鮮的消息,所以李倧還是有心裡準備的,將漢陽城內的禁衛軍營騰空,作為大明軍隊的營地。
穿著重型布面甲的明軍,排列成整齊的隊形,很快就進入了漢陽城。
朝鮮的百姓見到明軍如此威武,頓時趕到歡欣鼓舞,有了明軍的庇護他們就不用再受到韃子的威脅了,瞬間就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而此時朝鮮王李倧早就帶領朝鮮的文武大臣身穿禮服在使館門口恭候李獻忠的大駕了。
作為大明王朝的屬國,朝鮮王為郡王級別,享受親王待遇,也是可以穿龍袍的。
不過穿的是大明特賜五爪龍袍,雖然是五爪,但是袍子上團龍的數量和大明皇帝是有區別的。
眼前那個穿著紅色五爪龍袍的青年男子,想必一定就是朝鮮王李倧了。
看到李倧後,李獻忠也主動下馬。
不過此時他並不需要行禮,相反如果明使宣讀詔書的時候朝鮮君臣要對大明的使者進行“五拜禮”。
所謂“五拜禮”,《明會典》是如此記載的:“稽首頓首五拜,為臣下見君主之禮。”
基本上就相當於跪地磕頭,反覆五次。
當然朝鮮王也不是一直都行“五拜禮”。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國力衰弱,此時的朝鮮王就拒不實行“五拜禮”,而僅僅只是進行鞠躬禮。
直到嘉靖年間大明國力重新上升,朝鮮王才又乖乖地實行了“五拜禮”。
此時的朝鮮王李倧最希望得到大明的冊封,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進行“五拜禮”。
李獻忠拿出了一道聖旨後,只見朝鮮王李倧帶頭恭恭敬敬地向李獻忠行了“五拜禮”。
他行禮非常虔誠,磕頭甚至都咳磕出了聲響。
不過聖旨的內容卻讓他大失所望,這並不是大明皇帝對其王位冊封的詔書。
只是任命李獻忠為大明駐朝鮮總督,並且派遣駐朝明軍駐扎朝鮮的詔書。
不過李倧並不敢表現出不滿,還是很恭敬地表達了對大明皇帝的感謝,畢竟明軍的到來使得他們可以不同受到韃子的威脅了。
之後李倧在昌德宮為李獻忠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宴會。
當朝鮮君臣得知李獻忠乃是李如松之子當今寧遠伯的時候,更是對他表達出了崇高的敬意。
畢竟當初李如松率軍收復了平壤,替朝鮮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後就是一頓吹捧。
李獻忠心想這群棒子果然是白食吃多了,還以為大明是來無償給替他們賣命的。
畢竟李倧也是一個朝鮮王,當著這麽多大臣的面,李獻忠也還是要給他留點面子。
直接提軍餉的事情,難免會讓他有些下不來台。
於是李獻忠提議李倧去軍營看看駐朝明軍的雄姿。
進入軍營後李倧一開始還在誇讚明軍戰力強悍,乃是精銳之師。
可是他越看越覺得這些明軍似曾相識,這鎧甲,火銃和開城的那些“雇傭軍”一般無二。
李獻忠所幸也不兜圈子了,說道:“大王是不是覺得這些人馬曾經見過?”
“若不是之前末將私自發兵朝鮮,恐怕此刻大王早就戰死在開京了。”
聽完李獻忠的話,李倧大驚失色。
難怪那些明國海盜戰力如此強悍,連建虜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李獻忠說道:“此刻孔有德等人已經接管了海州城,大王定可高枕無憂!”
李倧剛剛安定了下來,就聽到李獻忠話鋒一轉說道:“大王應當知道,我大明正在同建州血戰,原本根本就不可能抽派兵馬管朝鮮之事!”
“是末將在陛下面前擔保,本次駐朝鮮的一應糧草,軍餉,撫恤,獎賞都會由朝鮮提供,陛下才勉強同意的。”
“我同大王雖是第一次見面,不過卻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想必大王應該不會讓末將為難吧?”
此刻李倧滿臉漲的通紅,低聲說道:“我朝鮮剛剛經歷浩劫,如今也是百般艱難,開城的那個價碼我朝鮮實在是負擔不起啊!”
李獻忠微微一笑說道:“大王想哪裡去了,之前沒有朝廷的任命,那些弟兄是冒著被誅殺九族的風險,前來朝鮮,要價自然是高了一些。”
“如今朝鮮只需承擔我五千水陸軍的糧草及軍餉即可。每人月餉2兩,這不過分吧?”
這一個月一萬兩,他還是負擔的起的。
不過李獻忠隨後又說道:“火藥,武器的損耗,朝鮮適當補償與我軍,另外斬殺韃子,收復城池的賞銀我們得重新商定一下.”
李獻忠又開出了一長串的清單。
李倧表示這些獎賞恐怕朝鮮一時也負擔不起。
不過李獻忠早就替他想好了,朝鮮可以用物資抵償,比如礦石,食鹽,甚至是出勞力。
最後再李獻忠的威逼利誘下,朝鮮答應每月提供糧草以及月餉白銀萬兩。
此外朝鮮派出勞工2萬人到遼東做工,以及允許李獻忠在朝鮮沿海曬鹽,還給允許他在仁川附近修建一座城。
這修城的錢自然也是朝鮮出。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yg2317”、“愛幻想老爺們”、“20220103014226822”、“呼蘭離娶我”、“20230209109_aB”、“2018042918242505”、“2021082610853389”的月票支持。
感謝兄弟們的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