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七人全是李獻忠一手提拔起來的。
但是閻鳴泰、馮銓同錢謙益三人原本就是前明的高官;李三順同茅元儀則是李獻忠的生死兄弟,宋應星也是被李獻忠一手提拔的。
所以這兩幫人的立場才會有所不同。
李獻忠對他們這些開國元老不錯,新朝已經九年多了,內閣沒有出現過大的變動。
讓他們執政長達九年之久,這在歷朝歷代是極為罕見的。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這些開國元老年紀大了,正常情況下是活不過李獻忠的。
只有李三順僅比李獻忠大兩歲,其他人的年紀都比李獻忠要大上不少。
李獻忠不必擔心自己死後,這些開國重臣會繼續把持朝政。
自然也就不必像朱元璋那樣急著對功臣痛下殺手。
只有李定國同鄭芝龍的年紀比李獻忠略小,不過他們二人並不在朝廷的中樞。
這就是開國皇帝年輕的優勢,這些元老重臣早晚都會死在自己的前面,又何必急於清除他們,落得一個壞名聲。
正常發展下去,如今的局面至少還能維持個十年。
可偏偏李獻忠開始提前放權,早早的就讓太子監國,又讓二皇子獨當一面開疆拓土。
這就使得他們這些朝廷重臣不得不考慮皇位繼承的問題了。
其實像李聖祖這樣的皇太子,一出生就明確了儲君的地位,被當做皇帝來培養。
其自身的性格,能力以及威望都很優秀,又監國多年,可以說儲位是穩如泰山的。
但偏偏華夏皇室優秀的人不止他一個。
除了五皇子年紀尚小,現在看不出資質如何,其他的三位皇子也都十分優秀的。
尤其是二皇子李世祖,優秀的有些過份了。
加上他也是嫡皇子,以及陛下對他的偏愛,才造成了如今“二龍相爭”的局面。
有時同一撥繼承人中出現多個特別優秀的人才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三皇子是金融鬼才,四皇子是發明天才。
也幸虧他二人不是嫡皇子,也對皇位沒有想法,不然這儲君之位恐怕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閻鳴泰等人急著向皇太子表忠心的原因還有一個,他們的年紀大李三順等人很多,恐怕乾不了多少年就得退下來。
他們想在擁立皇太子這件事上,再立新功,讓自己的爵位更上一層樓,以便於皇太子殿下登基後能夠照拂自己的子孫。
尤其是像馮銓同錢謙益如今還沒有得到爵位。
閻鳴泰雖然貴為韓國公,但他今年都已經快要七十了,這個內閣首輔恐怕也做不了幾年了,他不得不為自己的兒孫考慮。
閻鳴泰說道:“范文程這隻老狐狸,這個時候告假,是想明哲保身啊!”
“如今內閣之中三票對三票,他的這一票至關重要,由不得他繼續裝病!”
於是閻鳴泰便親自到范文程府上探望。
范文程知道這回他是避不開了,看來閻首輔還是決心參與華夏儲位之爭。
這可是犯了大忌諱啊!
范文程在遼東之時便是李獻忠的“錢袋子”,同首輔閻鳴泰也是老相識了。
幾句寒暄之後,閻鳴泰便直接說道:“如今陛下失蹤已有半年之久,二皇子控制下的地盤越來越大了,如果不加以限制恐生禍端,本閣提議暫停歐洲的物資以及兵源補充。”
“這樣一來也可以減輕戶部的負擔,范尚書想必也是支持本閣的吧?”
之前范文程的確是向李聖祖提出過削減對歐洲的支援規模。
這是因為戶部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遼東到京師的鐵路剛剛開通,京師到南京以及從淮安到西安的兩條鐵路又上馬了。
再加上朝廷剛剛佔領了澳洲,需要大量的移民,以及準備遠征夏威夷的部隊。
這方方面面到處都是大把的銀元。
不過好在如今最大的吞金項目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了,雖然修建蘇伊士運河大多是靠著民間的資金,但是戶部也有2成的乾股。
要不是京師同南京的兩個股票交易所上市,以及陛下搞出的那個福利彩票,使得戶部每年增加了2000萬兩銀元的收入,太倉的庫銀都要見底了。
當然了,如今最賺錢的還是陛下發明的卷煙以及火柴。
西南地區種植的大量上好煙葉,被朝廷的卷煙廠加工成輕便的卷煙。
這種卷煙很快就流行了起來,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未來可期。
范文程說道:“閻閣老應該很清楚,我之前提出限制供應是因為戶部的資金不足,並不是為了遏製二皇子殿下。”
“恕我直言,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二皇子有反叛之心,您這樣做似乎有離間皇家骨肉親情之嫌!”
“而且陛下也只是暫時失蹤,萬一因此破壞了征服歐洲的大計,怕是日後陛下會震怒,還請閻閣老三思而後行啊!”
閻鳴泰原本是來說服范文程的,如今反倒被他說了一頓自然是不爽。
他義正辭嚴的說道:“為人臣者自然是要為朝廷的大局著想,防患於未然;若是等到二皇子真的起兵奪位,你我豈不是成了華夏的千古罪人?”
閻鳴泰看來,雖然他這麽做有討好太子,為兒孫鋪路的打算,但也是為了華夏的大局著想。
即便是將來見到了陛下,他也是問心無愧的。
見說服不了范文程,他也就知趣的離開了。
剛回到文淵閣,就見到馮銓帶著田爾耕急急忙忙的走了過來。
這件事情原本田爾耕是不想參與的,因為情報司只聽華夏皇室的號令,根本就不用理會內閣。
不過他同馮銓乃是生死之交,馮銓的面子他不得不給。
田爾耕說道:“有陛下的行蹤了,九月初十有商人曾經在巴格達看到過疑似陛下同幾位娘娘的身影。”
聽到田爾耕的話,閻鳴泰隨即說道:“十月初一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儀式,看來陛下必然是要去參加運河的通航典禮了。”
陛下居然去找二皇子了,這個消息讓幾人頓時感覺不妙。
馮銓小聲問道:“這個消息皇太子殿下知道了嗎?”田爾耕點頭說道:“此時情報司已經將這個消息告知殿下了。”
閻鳴泰說道:“既然殿下已然知曉,此時我們就不必進宮了,一切都看他自己的抉擇了。”
“相信明日早朝殿下定有旨意下達。”
李聖祖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也變得有些不淡定了。
他們兄弟幾人將來的命運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父皇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自己是皇太子將來要繼承華夏帝國的皇位。
二弟會做一個帶兵的王爺替自己開疆拓土。
三弟會接管東琉球公司同遼東銀行成為一個掌控帝國商業的巨商。
四弟會安心搞他的發明創造,為華夏的科研貢獻力量。
五弟一出生就注定會成為倭國的天皇,替自己安撫倭國。
父皇明明是將兄弟四人都變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自己為何會覺得不安心?歸根結底還是父皇同母后對二弟的偏愛,是自己的嫉妒心作祟。
二弟一出生就被掉包換到了遼東,不在母后的身邊,再加上他又是母后的幼子,母后自然是格外疼愛。
二弟從小就在父皇身邊長大,不像自己一直在京師作為人質,直到幾年後才調包回到了父皇身邊。
盡管父皇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展現出他更疼愛哪一個皇子,但是他能感覺的到父皇心裡最疼愛的其實是二弟。
二弟呆在父皇身邊的時間最久,一身本領更是父皇親自傳授的。
如果自己不是嫡長子,恐怕這個儲君之位輪不到自己。
但父皇畢竟是父皇,即便心中最疼愛二弟,還是毫不猶豫的立了自己為儲君,並不遺余力的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
就這點來說要比前明萬歷皇帝強上太多了。
其實父皇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也在研習各種兵書,分析父皇打過的每一場仗。
就是等待一個展現自己軍事才能的機會,但父皇總是讓自己監國,留守京師。
其實挺羨慕二弟的,可以自由馳騁天下,不像自己幾乎就沒有機會離開京師。
也難怪李聖祖憂慮,歷朝歷代凡是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太子能夠順利繼位的是鳳毛麟角,一共也沒有幾個,繼位後能得善終的更是一個沒有。
秦沒有立太子,長子扶蘇被逼自盡。
漢之太子劉盈雖然登基了,但整日生活在呂後的影響下,最終24歲英年早逝。
晉之太子司馬衷是一個白癡。
隋之太子楊勇被廢,最後被楊廣所殺。
唐之太子李建成死於宣武門之變。
北宋壓根就沒有立太子,“燭影斧聲”後宋太宗繼位,太祖的幾個兒子先後莫名死去。
南宋趙構沒有子嗣也就沒有立太子,宋孝宗是過繼的。
元朝的太子真金也是早早病逝。
大明開國太子朱標可謂是歷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同樣英年早逝。
自己這位華夏太子會同他們的下場一樣嗎?父皇如今也不過才40出頭,以他的身體狀況再當三十年的皇帝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意味著自己還要再當三十年的太子,想到這裡李聖祖不禁搖了搖頭!
這時茅元儀說道:“皇太子可還在為今日朝堂之議煩惱?”
茅元儀可是自己的老師,李聖祖還是畢恭畢敬的喊了一聲:“茅太傅,本宮正為此事擔憂。”
其實茅元儀早就看出這是李獻忠在考驗他們哥倆,但是這件事他不能說穿,只能讓李聖祖自己悟出來。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好學生,他還是可以點撥一下的。
他說道:“陛下乃是開天辟地之君,今日我華夏疆土之廣闊,即便是蒙元也有所不及。”
“隨著鐵路這些新科技的出現,即便是幅員幾萬裡將來也能實際掌控的,殿下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啊!”
“如今陛下不在,殿下只需做好自己的監國即可。”
茅元儀雖然說的很委婉,但是李聖祖知道,他是在說自己僭越了。
即便是自己是皇太子,華夏的監國儲君,也斷然沒有理由去改變父皇定下的國策。
如果父皇想給二弟封國,直接下一道聖旨就是了。
即便是父皇將二弟封為儲君,自己也只能接受,何況以父皇的脾氣秉性,若是想做早就直接做了,完全沒有必要搞微服出巡這套把戲。
他又恭敬的對著茅元儀施了一禮,說道:“感謝太傅指點,李聖祖受教了!”
茅元儀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就離開了。
第二天的朝會上李聖祖責令戶部、兵部立刻恢復對歐洲的物資補充,以及兵員輸送。
並責令吏部抽調大批的基層官員去歐洲。
皇弟那邊打下了這麽多疆土,定然缺乏治理的官員。
此時眾人看到皇太子決心已下,也就不敢吭聲了,如果繼續進言則有離間皇家的嫌疑。
但是閻鳴泰仍然想再做一次嘗試。
他說道:“當年安祿山造反之前,無論是朝廷同民間都盛傳其有意謀反,唯獨玄宗皇帝不信,結果釀成了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請殿下不可忽視啊!”
“即便是二皇子本人沒有這個意思,我們也要防患於未然啊!”
李聖祖看了一眼頭髮花白的閻鳴泰,說道:“3天后就是閻閣老的七十大壽了吧,本宮將親自到韓國公府為閻閣老祝壽,還請百官同往!”
閻鳴泰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殿下記錯了吧,老臣是上個月生日,而且今年才68啊!”
李聖祖笑著說道:“看來閻閣老真是老糊塗了,竟然連自己的生日都記錯了,諸位大臣說是不是啊?”
李聖祖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了,閻閣老已經老糊塗了,還是自己主動辭去首輔之位吧。
很明顯他只是礙於韓國公閻鳴泰勞苦功高,給他留了面子。
此時李三順高聲說道:“恭賀閻閣老七十大壽,真是可喜可賀啊,到時候李某一定到場,咱們不醉不歸。”
李三順說完後,眾大臣紛紛向閻鳴泰表示祝賀。
閻鳴泰則是精神有些恍惚,回府後便主動遞交了辭呈!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