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二十六章 你连这种货色都要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二十六章 你连这种货色都要

簡繁轉換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6 22:5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书铺除了卖书,也会卖文房用品。

放在明面上的“文房第五宝”——文刀,都已经被搜走了,或者已经被做他用消耗掉了。

也就只有夹在书页里不显眼的,才可能漏下来。

民间实用型多合一小刀,既能裁纸拆信,又能当书签,刀刃较钝,不容易误伤。

温故从炉渣夹出来的这把,看设计,原物应该还系着一段流苏,在炉子里随书一起烧掉了。

兽骨和竹木制作的都烧成渣或者变形,也就铜铁金属的还能留下。

温故过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捡漏。

世家豪族和大户人家更多倾向于雅致型“文房不藏钢刃”的高逼格,弃铜铁而用玉、宝石、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就算用铜铁也是镶嵌宝石。

不过在这里,能找到铜铁的书刀已经算不错的了。温故要的也是这种,实用。

炉渣里面只寻到这么一把相对完整的书刀。

再捞一捞,还有两个金属刀身木质刀柄的,刀柄烧完了,只剩下手指长的小刀片,温故也收集起来。

小刘布设陷阱时可以用到。

周县尉对这些没兴趣,因为挨过饿,家里人也是为了寻找食物而出事,所以他和小刘一样,更看重食物相关的东西。

除了能入口的,还有烹饪工具。

每到一户宅院,周县尉先去看看有没有吃的,以及铁锅铜锅之类的漏下。

可惜,一个都没找到。要么被原主人带走,要么被后来经过这里的势力收走。

也就只寻到几个茶杯饭碗汤匙。

好在还有粮商家里的粮砖,可以抚平心中的不甘。

不过粮商家里的粮砖太多了,他们只有一辆驴车一辆骡车,车上还要带别的物资,装不下这么多做成砖块的粮食。

一人再背一麻袋砖赶路,也不现实啊!

他们先把粮砖都撬下来。

留墙上说不准会被老鼠啃掉。

一次带不走,剩下的就找地方囤起来,也许以后有机会再来拖走。

粮商住的这个地方,被人翻过好几遍,大小势力经过这里,不管是谁,先盯住的肯定是粮店和药铺。

“放在这里不妥。”

周县尉仔细回想着镇上那些宅子,选了一套不起眼的宅院,那边有个小库房,门窗完好。在里拼一面墙,完整的粮砖跟放在一起,其实并不显眼,若是推门进去,第一眼只会以为库房早就搬空了。

关好门窗,老鼠也不容易进去。

温故在笔记本里也标注好。

有个笔记本专门画地图,这时代信息不畅,又没有导航,很多工作还是得自己完成。

回到粮商的住处,他们会在这里再休息一晚,明早出发。

周县尉劈了些木柴,看着手中的斧子,很是忧虑:“如果这把斧子用坏了,也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替换的。”

如果只是斧刃钝了、卷刃了,好处理。但若是斧刃损坏严重,那就需要加热锻造。现在没那条件。

温故也在想这事。

铁器流入民间,铁匠的打铁铺在一些小镇和偏远县城都能见到。

当然不是那种拥有事业编制的,打造军器铠甲的高技术型铁匠。

寻常铁匠只是打造民用器具。

不要指望能找到那种高技术型人才,那类型的早就被大小势力抢走了。温故要求不高,找一个寻常的就行。武器搞不定,那打点生活器具总行的吧?

问题是到哪儿找人。

哪儿有打铁铺和铁匠?

斧头只是小事,他还想打点儿别的东西。

稍作休整,继续北上。

河边渡口小镇再次寂静。

粮商的宅院,围墙里侧被撬掉一层。某个房间里,木质的窗框、房柱,上面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点,像是某种尖锐利器扎出来的。

温故一行带着新撬的粮砖,和许多用油纸打包好的粮粉,沿着制定好的线路往北而去。

又是数天的赶路。

他们已经跨越州界,到达另一个州。

本朝州县制度,小刘和周县尉他们老家,与此时踏足的地方,所属不同的州。

因交通局限,这时代一般人很少出远门,周山也是因为职务,跑的地方多了,才比别人知道多些。

如今连州都出了,离开熟悉的区域,周县尉难给建议了。

县城范围内他很熟悉,县城周边也有所听闻,更远的,两眼一抹黑。

人生地不熟,路线不好选,温故琢磨着,再拉几个本地人入队。

人还是不够用啊!

越往后,北方的生存竞争会越激烈,得多捞些人才,以后才更方便做事。

“不知道本地有没有幸存者。”

没多久,温故看到了人为砍伐木柴的痕迹。

除此之外,也有邪物被斩杀的尸骸,大概是半月以前的,刀法利落。

温故让大家留意。

没有地图,只能根据地形、地势、道路,去判断城镇和村落分布。

他们现在经过的地方,应该离某个县城或者曾经繁华的小镇很近。

如果是县城,他们会选择绕开。

一路过来,大部分县城都变成了怪物的巢穴。

天空中的麻团儿先给了提醒。

片刻后,他们遇到了一个人。

是出来砍柴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背着背篓,手里拿着柴刀,裹着一身灰不溜秋的粗布衣服,蒙着面,看不出长啥样,不过瞧着应该很年轻。

明明只是砍柴,却给人一种偷感很重,不够正派的感觉。

周山携刀上前,叫住对方,又保持着一段双方都安心的距离。

温故听着前面两人的对话,也观察这位本地人。

据对方自己介绍,他姓何,在家中排行老大,周围人都直接叫他何大。

姓氏加排行,流行的叫法。

何大以前是县城外某个村子的村民,后来世道乱起来就进城了。

前面就是葑县的县城,现在还有不少幸存者。

要是早来半个月,县城里的人更多。

倒不是这半月损伤惨重,而是,半月之前,葑县的谭县令带着不少人离开,往北去了。

一年前,世道乱起来的时候,谭县令带着诸位官差守在城中,护住了许多人,让这个县城没有像其他县一样沦为怪物的巢穴。

不过今年下半年,在天气转凉不久,谭县令做准备带人离开。

这位谭县令也劝说过,言明在此地并不安全,北方生机更多。

但是对庶民而言,离开的风险更大,不如留下。

因此,半月前,谭县令召集人马,把周围邪物清扫一圈之后,带着想跟随离开的人,往北而去。剩下的人则留在城内。

温故认真听着,心中不由想到:

同样当县令,有的人蠢得能拉所有人陪葬,有的人却能保下县城,还能判断大势所向,行事果决。

非世家出身,却有如此能力。

大才啊!

可惜慢了一步,没能拜访那位县令。

温故又叹气。

唉,就算能见着,咱现在一无名气二无背景,那种厉害人物都是有傲气的,未必能正眼看咱。

谭县令是吧?

记下记下。

说不定以后有缘,能在北地见面呢?

前方,何大这时候也郁闷,他出来砍个柴竟然遇到官差。

虽然周山没明说,但何大聊几句就能猜出来,面前拿刀的这位,以前是官爷。

这时候,周山终于来了自我介绍。

一听还是个县尉,何大赶忙把装满柴的背篓放下,躬身堆起笑:“小的见过周县尉!”

周山看对方这反应,就知道他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这何大很有可能以前就是个闲汉,没有固定职业,在城里帮忙跑腿办事得些赏赐,年纪轻轻便带着市井油滑。脚力肯定很行。

沉重的背篓放下是为了行礼吗?

并不是!

是为了随时开溜!

温故却扫了眼何大的背篓。

里面有个小心用纸包裹的,方形的东西,放背篓的时候柴火挪动,包裹的纸打开些许。

看清之后,温故微微挑眉。

又观察片刻,等前面的对话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温故走下驴车。

步履从容稳健,仪态端肃谦逊。

目光清正又不失亲和。

虽然穿着一身粗布窄袖,但这风采气质,让原本防备周山的何大,注意力瞬间偏过来。

看着温故,何大突然回想起以前在书院见到的,那些已有功名的翩翩读书郎。

面对周县尉这种武力型官爷,何大都能灵活应对,但对着这种文雅读书郎,他肉眼可见地变拘谨。

旁边的青一道长:“……”

来了来了又来了!

这狗书生又开始装起来了!

青一道长看看何大,再看看温故,面皮抽了抽。

不是吧?

不是吧!

你连这种货色都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