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九章 烧荒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九章 烧荒

簡繁轉換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6 22:5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村长眼巴巴等着温故回来,听温故说道长另有打算,不会让他们吃亏,这才安心。

半点没怀疑。

他们目前对青一道长还是敬畏的。

只是村里这么多人需要生活,他总得为村里多做考虑。

温故帮他们探了道长的口风,他们也愿意和温故多说说接下来的计划。

如今时机已到,他们就不能一直窝在村里了,需要走出去,去镇上搜寻需要的建材和物资,为接下来筑堡做准备。

至于哪日行动,还得看天气。

若是天气适宜,就要清扫野障,把从村到镇的沿途障碍,先大略筛一遍。

法子也很简单——烧荒。

村里人祖祖辈辈靠着土地过活,对烧荒并不陌生。春季烧荒和秋季烧荒,有不同的应对经验。

现在,他们先做事前准备工作。

铜钱,已经不是曾经的价值了,村里面也都是以物易物,或者帮忙做什么事去换取。

只是,接下来工作多了,动用的人也多,太复杂了不好统计。几位主事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排。

温故提议:“那不如记工分?按劳动量和上工时间来计报酬分数,按照分数来分配村中收益。”

现在物资归村里集体管理,主事的几位也不是糊涂人,目前可以用这办法试一试。

温故提了建议,按功劳记分,画正字计数。

过多的数字和符号未必适合这里,画正字更贴近民情。

只是需要村里找出一位公正的,又识字识数的人,来担任这个职位。

几位主事人听后觉得可行。相当于是用另一种实用的“钱”来替代以往的铜钱。能挣多少,全看做了多少功劳。

只不过在人选上,就有争议了。

记录工分,相当于在管大家的钱,就像酒楼账房那样。

那这个账房必须得仔细挑选,咱的钱都归他管着,要是他徇私或者贪了大家的钱……

不管怎样,自家的钱可不能被少记!

别看村里现在物资种类不多,事情可不少,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账目清晰,否则争执起来,那是要见血的。

一时间,屋内热闹起来。

在涉及到钱的事情上,大家混沌的思维立刻就清透了,都有自己的心思,有倾向的人选。

只是负责记账,又不是要抄录书籍,也就没那么高的学识要求,谁还不会画“正”字?就算不会,回去学一学,又不难。

温故提了建议之后,就捧着药草茶,安静坐那儿旁观。

听几位主事人提人选,与自己知道的人对上号。这也是一种了解村民的途径。

人选挺多,说明村里有点小才的人也多,咋就一直窝家里呢,该出来做事啊!

几位主事人争执过后,有了最优人选——

原县城酒楼账房,现村里账务兼说书人张二桩,的侄子张信。

小张十五六岁,村里人都说他读书读傻了,刻板迂腐,不知变通。

若是放在以往,大家还能说这是书生气,如今世道变了,就这样式儿的,要是没有他大伯张二桩照顾着,活不到现在。

张信在算学方面比同龄人要强上些许,以前在县城生活,为避难来村子,和村里人也说不上话。

有了决定,他们将张二桩和张信都叫来。

张家离村多年,回来避难,一直谨慎行事,突然被几位主事人叫来,摸不着头脑,心中担忧。

等了解详情,当然惊喜。

只记个工分,不用去搬东西,还不用与那些怪物对上,多清闲的工作啊!

张二桩想着,自家侄儿性子板直,容易得罪人,说道:“不如前期我把这活儿接着,他跟在身边先学一学?”

在座的几位主事人,看了看更显精明的张二桩,然后又全部看向他旁边站着的,绷着一张呆脸的张信。

别的事情上,大家当然会认为经验丰富的张二桩更靠谱,但在这件事上,大家全偏向这位耿直呆板的侄儿。

就要固执!

就要死板!

就要耿直!

该什么样就得是什么样,一分都不能错!

张二桩:“……”

行吧,好歹这活儿也是自家侄子捞到了,只要把这份工作做好,他们家在村里也站住脚了。

相比起这份多少人眼馋的工作,张信的注意力,多在一旁的温故身上。

温故放下茶杯起身,先来一套读书人之间的礼仪。

张信一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恍惚回到学舍念书的时候。

回过神,又满是怅然。

村里人不讲究这些“迂腐之礼”,时间一久,他都快忘了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村长跟他说了计分的工作,问他:“对这事你还有何疑问,有没有意见?”

刚被温故带着找回书生意气的张信,激动得满面通红,一扫之前的颓丧,胸中生起万丈豪情。

“没有意见!我读圣贤书,理当为民!”

意气风发的小张账房出门离去时,脸上神采飞扬。

敲定了计分员。

屋内几人继续商议,偶尔也问一下温故的意见。这位书生确实是能解决难题的。

谈及建筑砖瓦石块,温故问他们:

“村里是否考虑建一个土砖窑?”

村长以前还真想过,但摇摇头,“不划算。”

自己烧砖,做土胚需要接触水和泥,而邪疫毒虫在水中更为活跃,村民们都不敢靠近那些湿润的泥坑水洼,更别说去挖泥做砖了。

柴火也得省着用,可消耗不起。

相比之下,不如直接去镇上拆一些砖块拉回来。

温故点头赞同。

村子规模还是太小了。

就算有了技术,但村民建土砖窑没有经验,得摸索,耗时耗力做出来的东西又不一定好,还有中邪的风险。

本来人数就不多,要是再在这上面消耗人口,确实没必要。

相较之下,他们在气温降低的时候去镇上拉几车砖石回来,也够用。

温故又问:“可曾想过搬去镇上?镇上的房屋更好些。”

镇作为县之下的商业聚居区,不管是与县城,还是与周边的各个村落,贸易频繁。

镇上有富户建起的房子还用了青砖,比村里的茅草土屋好多了。

“起初,确实有人想搬去镇上,但后来道长说那里邪气重,就都歇了心思。”

村长笑着道:“等我们村子建起坞堡,肯定比镇上更安全!”

不去镇上还有个原因,村子周围他们熟悉,真要是遇到突发状况,往哪儿躲往哪儿藏,他们都有数。

镇上的地形地势可不利于防守,那边四面都有路,是为了方便各村前往镇上。但又不像县城那样有围墙,住着也不安心啊。

温故认真听着本土居民的想法,看他们的行事作风,有利于他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等事情商议完毕,温故走出村长家,正好刘猎户也出来,温故便叫住刘猎户,询问镇上的情况。

刘猎户对离村最近的镇子更了解,之前还去那边搜过米粮和其他生活物资。

“其实村里现在囤积的粮食,大部分是去附近其他村子搜得的。”刘猎户说,“外面乱起来之后,也就只有在道长刚来的时候,我们随道长一起进过镇。”

他告诉温故,镇上中邪的人很多,更危险,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说话间,温故抬头看到上方飞过的隼鸟。

“那就是刘猎户你驯养的隼?”

“是的。”刘猎户对此颇为自豪。

这是他家几代人传下来的打猎技能之一。有的人训练猎犬,而他们家是训练鹰隼。

隼鸟飞在空中,能知道周围是否有猎物,是否有危险或者不明的情况。

刘猎户曾给镇上和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子弟训练过飞禽,知道一点事情。

大户人家也有驯养飞奴传信,也就是飞鸽。所以他在训练自家隼鸟的时候,让它们不要去捕捉飞鸽。

刘猎户说:“它们一般不会去抓鸽子……除非没忍住。”

世道刚开始乱起来那时候,大概是事态危急,各方传讯频繁,每天都能看到空中各个方向的鸽子飞过。

刘猎户的隼,一时没能忍住,抓了几只。

那里面就有贵人们传讯用的飞奴。

而他就是从那里面获取的消息,知道要乱起来了,以及,有邪疫传来。

此事秘密告知村长之后,村长立刻让县城药铺当学徒的孙子豆苗回来,刘猎户带了两个村汉一起去接的人,顺便在县城和镇上买了些山里没有的药材。

温故听着刘猎户的讲述,有些心动。

可那是老刘的心肝宝贝。

不然呢?夺隼啊?

他说:“能预警,能传信,真好。还有没有这样的飞禽?我想带只北上。”

刘猎户直白道:“就算有,也需要专人驯养,你们掌控不住。”

温故问他:“没有别的办法?”

刘猎户眼神闪了闪,没有立刻说,但肯定是有点想法。

……

村里每天观察天气和风向,终于等到烧荒的时机。

这天,村里众人都走出门。

做大事,要有仪式感。

先请道长开坛做法。

而后动员村民,提振士气。

村民们在话本影响之下,走出门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慌乱茫然了。各家又分好了任务,目的明确。

温故望着前方被杂草入侵的田地。

春夏季节疯狂生长的草木变得萧瑟,野外的毒虫鼠蚁,逐渐收敛。

放眼望去,大片植物变得枯黄。

刚做完法事的青一道长,见温故盯着前方,也瞧过去。未见异常。

这狗书生又在琢磨什么鬼主意?

道长问:“想什么?”

温故说:“我游学时听闻,似是有什么轻功能够直接从这些野草上面飞过去?”

青一道长:“……”

旁边偷听着的小刘猎户:“还有这种功法?怎么飞?”

温故说:“踏叶而行,或者,左脚踩右脚上天,能不能飞过去?”

小刘猎户双眼发亮:“世间竟有这样的神功?!”

青一道长:“……”

你这狗书生游学时究竟在学些什么?!

比我还能胡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