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二章 开局困难模式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二章 开局困难模式

簡繁轉換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6 22:5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新来的意识和原本的信息,在极短的时间里融合。大脑像是在燃烧。

头脑发热。

好在这个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完成记忆融合的意识变得更加清醒。

睁眼画面冲击过去,神智回归,大脑迅速分析眼前的一切。

奇异的经历,惊喜又警惕。

这里没有任何超凡异能,但不可马虎大意。

此时,温故坐在一个陈旧简陋风格的木椅上。

动了动垂落的手。衣袖布料有些粗糙,手看着很年轻。

也对,这个“温故”年纪本来就不大,今年才十八岁。

至于面前这位蹲地上的,瞧着头脑不太灵光的,是“温故”的堂兄。刚才对方悲恸之下哭爹喊娘,正好喊到“爹”了。

此时对方停止哭嚎,正一脸傻呆地看着温故。

温故心道:没想到吧,你“爹”我活过来了!

对面的人瞪眼不语,明明面容刚毅,瞧着却有几分稚龄儿童的委屈。

屋内没有第三个人,温故面上镇定,声音带着病态的虚弱,笑了笑,说道:“只是睡了一觉,没死呢。”

顿了顿,温故声音虚弱但坚定:“铁头啊,不要乱喊!”大伯在天之灵,应该不会想听到这些。

这位堂兄小名叫铁头。幼时生病,伤了脑袋,瞧着不太聪明,于是有了这个小名——家人希望他脑袋如钢铁一样坚硬,不要再坏了。

这年代医疗条件不好,即便是大户人家,也多得是生病留后遗症的。像这种烧坏脑子的病例,更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堂兄不够机灵,但优点是听话,每一次能吸收的信息不多,但只要话听进去了,就能做好。

这位堂兄比“温故”只大半岁,头脑不行,体能倒是发展飞快。“温故”的父亲专门请了人教他武艺。

兄弟俩站一起,明显的一文一武。

“温故”是读书应举的人,游学时,家中安排这位堂兄跟随。

自家人,更放心。

给外人介绍,“温故”当然是介绍堂兄的大名温颖,不过私下里随意一些。

世道乱了之后,就基本叫小名了。

堂兄从小被家里人这么叫着,对“铁头”这个名字反应最快,他更喜欢自己的小名。

家中生变,如今两人相依为命,为了能在这个危险世道里第一时间作出应对,“温故”也一直叫堂兄的小名。

除了“温故”,这世上也没人再这么叫他了。

果然,在温故这么叫了他之后,铁头转悲为喜,咧着嘴直乐,不知道经历了怎样质朴的心理活动。

也就只有这样脑子缺根筋的人,才能在如今的艰难世道里,笑得毫无阴霾。

温故抬手,指了指旁边桌上的茶壶。

铁头熟练地倒出一杯带着药草气味的茶水。茶水微热,不久前才烧开过的,他记得“温故”的叮嘱,喝水要先烧热。

温故捧着一杯茶水慢慢喝,一边整理着记忆中的信息。

他们如今只是暂时借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村外的世界可不怎么好,危险程度不比温故原本的世界低。

根据记忆中收集到的信息,这里是温故没有听过的大晋王朝,与温故原本世界的历史时间线,有相似,也有不同。

王朝疆土挺大,经济活力十足,去年,皇帝过寿,百官重臣皇室宗亲,皆聚于皇城。

然而,盛世之下,有番邦商人贿赂市舶司,携“长生不老药”前往皇城献宝。

谁料,所谓的神药其实是一种邪蛊,能致“邪祟”附身,让人成为怪物。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皇城车水马龙,漕运发达,邪疫蔓延也就更快。

毫无心理准备,也完全没有应对经验的王朝中枢,迅速沦陷。

那几个番邦商人本想抢一波就跑,没能跑掉,被施以极刑。

但邪疫已至,灾难之中成功外逃的人,只占少数。逃的时候有没有染上邪疫,被“邪祟”,那就不得而知了。

致命打击之下,朝堂政局动荡,各地战乱并起,疾疫频发,天下苦难。

死者露尸不掩,生者奔亡流散。

这样一个灾疫乱世,缺少正确的应对经验,即便不缺衣少食,各方逃难的人,又有多少能活下来?

“温故”本是外出游学,他父亲托付友人让他跟着一个大商队,去皇城长长见识。

只是行至中途,突然得知邪疫暴发,商队众人不得不掉头返回。

然而,等他们回去时,整座城已经毁了,相当惨烈。

兄弟二人收殓亲人遗骸,处理后事。

“温故”找出了亲爹留在密匣的东西——信物和信。

信写得匆忙,是让“温故”带着信物北上投奔姨母。

“温故”的姨母,也就是母亲的亲姐,当年嫁到北方武官之家。姨父家族虽然没落,但这两代的人都有些本事,多年经营,又有功绩,隐隐有崛起之势。

本朝重文轻武,若是世道太平的时候,温家书香门户,不至于攀附过去。

然而如今世道乱了,中枢崩溃,那帮带兵的武官若是能活下来,也能给亲友多些照拂。

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社会等级分明。族群聚居的年代,逃难先找有熟人同乡的地方,亲戚是首选。

若是亲戚还有个一官半职,那就是优选了!

再进一步,若是亲戚的官职较高,还有实权,那更是优上之优!

阶级森严,人分贵贱。有当官的亲戚这意味着过去了就有靠山,有倚仗,有安全感!

如今不知道北方形势如何,但是相比之下,北上投奔亲戚,确实是最佳选择。

北地的冬季严寒,而那些“邪祟”,似乎并不喜欢这种低温。

“温故”兄弟俩这一路逃难,也遇到过南地的世家大族北迁。

遇到突发状况,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时,可以参考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豪族。

这一路过来的见闻,证明他们北上投亲的决定是对的。至少现在是最好选择。

他们与部分幸存者结队北上,遇到许多矛盾,与其他人意见不合。

“温故”认为草木繁茂之际不适合赶路,需要找个地方休整等待时机,但队伍的其他人不同意。于是,兄弟两人脱离队伍来到这个小山村暂居。

短短数月,家毁城亡,天下大乱。世态人情混乱迷离。

“温故”突遭此劫,郁结于心,又一直处于高度的紧绷戒备状态,来到山村之后,又染了一场风寒,此后缠绵病榻近三个月。

直到现在。

没有充分的应对经验,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没有足够的武力保护,带着不太聪明的堂哥坚持到这里,已经非常难得了。

温故轻轻拍了拍心口,对逝去的另一个“自己”: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轻呼一口气,又想到自身。

刚来到这里的那一刻,温故有种玄妙的直觉,走完这里的一生,应该就可以回去了。

但,这一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温故可不想浪费这千载难逢的一次机会。

来到了古时代,却又不是他以为的那个古时代,像是前面的时空分岔,世界发展出的另一个可能性。

心愿达成了,又好像没有达成。

不管怎样,他还是愿意与眼前的世界和解。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无法见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呢?

这是无数气运加持才能赚到的!

收敛心神,温故看向屋内的布置。

房间不大,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东西。

角落火盆里有植物燃烧的残渣——村民们燃烧几种有气味的植物,以此来驱邪。

根据记忆中的信息,这确实是有效果的。外面那些邪物嗅觉敏锐,若是燃烧的气味让它们不喜,它们就会避开。

温故最初闻到的奇怪气味,正是因为这个。

不好闻,但令人安心。

温故不由庆幸,还好只是意识融合,如果是真身穿到这个陌生古代世界,没有疫苗套餐护体,那开局就嘎了。

生长在此间世界的本土生物,对这里的环境已经有一定适应性。外来者就未必能扛住了,与微生物的第一轮博弈就能被踢掉。

外来意识 本土身体=能初步适应生存环境

所以,现在他面对的,不是个必死之局。

但也算高难度开局。

好在,面对眼前的难题,“温故”已经给出了第一步解题方向。

温故这个继承者,朝着这个方向破题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乱世里,温家兄弟二人想要谋求一条生路,无比艰难。山村贫瘠,生活困难,外面邪物作乱,身边带一个不太聪明的堂兄,俩外来户,村里可不会免费供应物资。

缓了缓,有些力气了,温故起身来到窗边坐下。

这里有个简陋的书桌,修修补补不知道多少遍,和屋里的床铺椅凳一样,过于朴素,勉强能用。

不过温故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家具上,他目光灼热,手微微有些颤抖地,从旁边取出一小叠纸,一支毛笔,以及砚台和墨条。

纸质上乘,笔砚精良!

温故顿时有种精神上的富足感!

视线又扫向一旁的窗户。

窗户开得不大,但用着与整体装饰完全不匹配的窗纱。

甭管是眼前的笔墨纸砚,还是对于农户来说属于高奢品的窗纱,与屋内的布置都不协调。

这当然不是村子原本就有的,而是世道乱起来之后,村民去镇上搜寻东西,带回来的。

就眼前这般品级的笔墨纸砚,村长那里还有不少呢!

深吸一口气,摊开一张有画稿的纸,他认真看向上面所画内容——正在设计中的坞堡图。

“温故”带着堂兄来到这个村子,就是以此为敲门砖,让村子暂时接受了他们,并提供生活物资和养病的汤药。

只是进入村子这两个多月来,“温故”缠卧病榻,坞堡图进展缓慢。

现在,能继续绘制下去了。

温故打开窗户。

外面天朗气清,阳光灿烂。干燥的风吹入室内。

按照记忆中的经历,只要不是雨天,还是可以开窗通通风的,吹一吹屋内的潮气和病气。

窗外,能看到远近不一的房屋,没有青砖大瓦,都是低矮的土房子,茅草屋顶。和温故现在住的这栋房屋差不多。

若是走出门,还要微微弯腰低头避开屋檐垂下来的茅草。

如果雨下得大些,屋内很可能还会漏雨。

记忆中居住在这里的三个多月,也有降雨,好的是没有持续的大雨。

村里的泥土路,铺了些碎石子和陶瓦砖木。

不远处有个搭建起来的木架,人站在上面,视线可以越过低矮的房屋看到村外的部分情况。

这些都是世道乱了之后村里搭建起来,遇到异常情况时可以站上去查看一下四周。

这场邪疫的根源,医官们口中的邪蛊,温故分析,很可能是某种杀伤力奇大的寄生虫——寄生之后能让正常人变成比野兽还可怕的怪物,变成另一个物种。

可能是无意中的一碗生水、一口未烹熟的肉,又或者是在丛林里没注意而留下的一道伤,都可能中招。

温故的视线,在村里那些野蛮生长的植物上扫过。

草木最为旺盛的时节已经过去了,但也看得出来,这一年气候适宜,阳光和雨水都在常规水平。

贫苦的居住条件之下,这个村子还能活下这么多人,那就证明,被所有人恐惧的疫病邪蛊,其实并没有那么无孔不入。

只要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可以避开“中邪”的。

至于外面那些已经“中邪”的邪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需要另一种应对逻辑。

恐惧源于未知,越了解,才越有面对的勇气。

温故自己是有了,其他人还没有。

此地民风彪悍,离城镇较远。

当然,在如今这样特殊的灾难乱世,只民风彪悍并不能让更多人幸存。

在周围村镇几乎全灭的情况下,这个小村子能存活多半,关键在于——

一,他们有个明智的,相当有话语权的村长。

二,村长那个在县城药铺当学徒,还真学了些本事的孙子。

三,村里有个武力值高,颇有威望,比普通村民多了些阅历的猎户。

三点结合之下,让这个村子能短时间里做出有效应对,躲过最初的邪疫冲击,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寻求更多的生存机会。

今年年初,村里来了个道士,比“温故”早三个月,多数时候关在屋里炼丹,“温故”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其人究竟如何,但,本事肯定是有的。

温故打算着,等身体养得好些了,去与那位道士交流交流。

舒展一下筋骨,注意力重新放在桌上的画稿。

磨墨,干活!

想从村里再多要物资,想尽快养好身体,还是得拿出诚意!

坞堡,很久以前,就是民间应对外来侵害时的一种生存选择。

只是随着中央集权和对民间的管控,本朝的坞堡,也只在边境地区才偶有存在。如今民间的许多人也仅是听说过,却不知道坞堡该是个什么样。

“温故”也是从家中的书库略有了解。

现在融合记忆,温故可以把未完成的画稿继续,再做一些补充修改。

如何根据此处的地形地势建起壁垒,内部又该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他不仅要画出来、写出来,还要让村民尽快理解接收。

堂兄窝在床铺上安静睡着了,眼下青黑,这几日想必因为“温故”的病情担惊受怕,没有睡个好觉。

窗外的阳光逐渐偏斜,沉浸在坞堡构思中的温故,察觉到外面有人走近的动静,看过去。

看清来人,他脸上顿时露出两分文雅、三分病弱、五分感激的微笑。

“是刘小郎君啊!”

来人是村中刘猎户的儿子刘柞,村里人多喊他小名“木头”,刘柞也说过喊他“木头”就行。

但是,作为一个体面的、村人对其有着刻板印象的读书人,怎能如此随意?

小刘猎户今年也到了束发之龄,又继承了他爹的打猎天赋和身量,比村里同龄人要高壮许多,如今也是村里的重要武力成员之一。

今天他有空,负责给这边送餐食,提着一个食盒过来,也来探一探情况。

今儿温家大哥哭得可惨,村里有人怀疑温故是不是已经那个啥了。

不过现在看来,那动静大概是高兴得哭吧。温故脸上的病气已经散了许多,还在画图呢!

只是瞧着依然文弱无力。

刻板印象 1

村里从未怀疑温故的读书人身份,那仪态气质,瞧着就是从小浸着墨水长大的,言行都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跟村里人完全不一样。

温故真要是拿着刀斧棍棒,反而会被怀疑身份。

村里人有他们自己的思考逻辑。

如今世道乱了,科举停止,读书人没力气挥动刀剑,但头脑里装着学问啊!

温故说可以画坞堡图,那肯定就能画出来!

只是进度慢了些。供了几个月的伙食汤药,村里人免不了有怨言。

好在,又继续了。

咱村的坞堡图,是不是要出来了?!

想到这里,小刘猎户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真挚热情,这可是关乎他们村存亡的大事!

加快脚步把食盒送进屋。

温故的堂兄在听到动静时,已经从床上起身,打开门就要接过饭盒。此前送饭的人都是直接在门口递食盒。

小刘猎户却拎着食盒挤进屋了。

温故见状,将桌上的图纸摊开些,才站起身,向进门的刘小猎户施了一个带书卷气的礼,以表谢意。似是体力不支,身体还晃了晃。

面对这文雅一礼,小刘猎户一时不知道该回什么,面露局促,摆了摆手。

心道:村长说得对,读书人就是讲究,身体就是弱,病一场更弱了,站都站不稳,瞧着提笔都费劲儿。

又眼巴巴的往桌上的图纸瞧。

虽说如今世道不一样了,但是对于这种有本事的读书人,小刘猎户还是很有敬意的。他小时候也进过学堂,只是没读下去。

看到图纸上的画,心中敬意就更多了。

不愧是读书人啊,画得完全看不懂呢!

屋里就一个木桌,吃饭画图都在上面。

温故堂兄过来要收拾桌面。这些活儿平时都是他做,熟练得很。

担心温家大哥粗手粗脚,小刘猎户抢了站位,对温故道:

“哎我来我来!温二哥你病还没好,先坐下歇歇,汤药趁热喝。”

“那就,有劳了。”

温故声音斯文和缓,坐那儿指导刘木头收拾桌上的笔墨和图纸。得空还瞧了瞧那个雕花木质食盒,纯正的古典风格,一看也是村民从镇上搜回来的。

桌上重新布置,温故也不再多话,耽搁这一会儿,汤药温度正好,适合入口。

唔,味道不佳。

但是保命养身。

干了!

小刘猎户一边收拾东西,忍不住问了图纸上的内容。

温故喝完汤药,解释道:“只是粗略图,尚待完善,之后还要画几张分图注解,便于查看。”

小刘猎户应着声,把温故的话记在心里,待会儿要转述给村长听的。

温故扫了眼餐盒里的饭菜,心里有了数。

看来,村里囤积的粮食暂时是够的,想必最初混乱的时候,搜集了不少东西。餐食简单,但量还行。

喝完汤药,又用了些清淡的粥食。

身体急需能量补充,乡野粗食也成了难得的美味佳肴。

温故坐那儿又指导小刘猎户收拾桌子,把笔墨和画稿重新放回。

小刘猎户没半点怨言,还挺积极。

离开前,小刘猎户又瞧了眼温故,暗想:就这体格,连竹篙都拿不动,出了村只有给邪物送菜的份儿。跑应该是跑不了,但还是要盯着点。

出了门,小刘猎户和村里巡逻的人打声招呼,让他们时不时过去瞧一眼。

对于温家兄弟俩,村里一直是严密关注着的。他们想的很简单——

我村提供物资,你画坞堡图纸,虽然没有订契,但这是说好的,可不能病愈就溜!

关乎村里存亡大事,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温故当然知道村里人的态度,正因如此,他才在摸清形势之后立马开工,至少态度要先拿出来,也不怕村里人监工。

淡定地继续画图。

老旧的木椅坐上去有点儿晃,这不碍事,但稍微晃一下,木质零件之间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温故皱眉。

关上窗户,起身。

视线从上到下扫过木椅,查看之后,迅速定位到发声源头,又找了称手的工具,寻摸了合适的配件,行动利索,梆梆两下敲好。

完事儿!

工具放到原位,擦了擦手,整理衣衫,打开窗户,然后回身坐下。

端正稳重,落座无声。

举止儒雅,文质彬彬。

很符合村里对高端读书人的刻板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