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三十一章 福报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三十一章 福报

簡繁轉換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6 22:5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见温故几人还在,两人心中也松了口气。没出发就好,赶上了。

于二跟在何大身侧,留意周围的动静。

前方的几个人影,很容易对上号,不过他此刻的注意力,最先放在那几个孩子身上。

他听到那两个孩子喊周山爹了。看来确实是这位武官的孩子,小孩儿精神瞧着还行。

见到温故,又介绍了于二之后,街溜子二人组没废话,表示想跟着他们北上。

于二说:“我们谭县令是个厉害人,半月之前我们家本来是打算跟着北上,只是当时家中遇到了麻烦,等平息下来,已经错过时间。”

县令带的大部队已经定好行动时间,不会轻易改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谭县令带人离开。

于二只是想告诉温故几人,他们全家本就有北上的打算。错过一次,现在又遇到有人要往北地过去,你这个读书人看着也还行,在北地有亲戚,咱们看好你。

何大这时候也说:“葑县以外的地方,我们虽然不了解,但是以前混在街巷,听过不少消息,或许这些能有帮助。”

于二加道:“我们会自带干粮。”

温故像是有些犹豫,“不知你们要带的亲人好友,共几位?是否有老人小孩?”

何大说:“我家只剩我和我弟,可能还有两三个朋友。我弟十二岁,以前在县城书院读书,性子安静懂事。”

于二想了想,也说:“我家的四个你们应该都知道,我,我兄嫂和侄女,或许还有两位朋友。”

温故心中满意,人数还行。他缓声道:“能否请两位稍等片刻?”

“当然,我们就在那儿等着。”

知道温故几人要商议,何大和于二走到一旁。他们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两人低声分析——

姓温的书生多半不会拒绝,这人瞧着就好说话。那个周县尉和那个道士,不知是否会同意。

这边,青一道长依旧是无所谓的姿态,真要说的话,也倾向于多收些人,到时候有人帮他干点杂活。

小刘和铁头都听温故的。

周县尉有些迟疑,他是遭人背叛过的,防备心重。不过温故分析几句之后,便同意了。

一,人多好办事。如今路途艰险,队伍里人多些,确实更安全。

二,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受过惊吓的儿女,还有个十二三岁的内侄。或许队伍里再多两个小孩子,能让他们精神状态更好些。

人心这个东西不好说。但也确实不能因为遇到过背叛,就拒绝所有人的靠近。

虽然同意了,周山还是忍不住提醒温故,“乱世里,人性复杂,不要过于仁善。”

“多谢周县尉提醒。”温故微微施了一礼。

他站在旭日的晨光之下,整个人仿佛镀上一层金芒,望着远山的目光清澈又坚定:

“我游学时候,曾听人说过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

“如今这世道险恶,远甚于史书记载的那些灾祸,不抱团取暖,很难撑下去。若百人同心,则得百人之力。同舟而济,患实共之。众心协力,定能达到目标!”

周山张了张嘴,也不知该说什么。

他当然知道抱团的好处,他只是想纠正温故对谁都仁善的做法。

不过,现在看来,读书人想法坚定,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但这种人也不容易背刺。

算了算了,有他在身边时刻盯梢,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搞定内部,温故过来告知何大和于二结果。

得知被成功接收,两人也露出喜色。同时心里想着:果然还是要从姓温的书生这里着手!

不过,市井混得多了,警惕心也多些,下次是要带着家人过来,他们身兼重任,还是要多探听、多了解。

何大眼珠子一动,面上表露出感激:“真是太感谢了,我们身份卑微,以前在县里都被人瞧不起,干什么都被人防着……你们,是好人啊!”

温故目光清澈,带着书卷气地一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能看出来,你们并非奸恶之人。”

何大又非常动情地说了自家遭遇的惨祸。这种时候,在这种心肠好的读书人面前卖惨,以后也能给自家小弟多要些好处。

温故听完神色怅然,叹了叹,也简略提了句自己的身世,家中遭遇惨祸,也是只剩他们兄弟俩,北上投亲。

“虽是艰难,正因如此,越是要坚持,总会看到曙光。无论什么时候,文人武人都有体现自身的价值的机会。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以后到了北地,我也要混出些名堂。

“等以后邪疫平息,我们兄弟俩衣锦回乡。以前只是草草埋葬遗骸,等回去了,为他们换上好的棺材,请高人去作法迁坟,换个风水宝地。再建一个气派的祠堂,让逝去的人能享受后人香火……”

何大本来有演的意思,但听着听着,视线朦胧起来,眼眶有泪光闪烁。

不自觉跟着温故的话幻想,呼吸都变得粗重。他也看重身前身后事。

确实啊!

人呐,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往上爬!

否则,就会被彻底踩到泥里去!

他也要在北地混出名堂,以后回来,迁坟修墓给他们老何家建祠堂,还要烧些祭品,让爹娘和二妹在底下住大房子,有下人伺候!

旁边的于二有点代入感,但不多,他更注重眼前的困难。

他拱手行礼,打断旁边的气氛,问道:“如今还有一事。我大哥心中放不下。城里只有他一个铁匠,又没有收徒弟,县城里需要人打造武器用于防守,他担心离开之后……”

“于铁匠是有情有义之人啊!”温故叹着,沉思片刻,“我听何大说,现在城里有些人以前在你家当过护院?不知他们可学到了一招半式?”

于二:哎?

对哦,还有那些偷学了技艺的护院!

那帮人以前没开打铁铺,并不是不想。

手艺肯定是学了点的,但铁匠是那么好当的吗?打铁还是官府管制行业,不是人人都有那样的条件能搞个打铁铺!

但如今没人管了,他们一家离开之后,铺子留给县城。炉子风箱,那些都在,即便没有铺子,官府也有这样的地方,那些大物件谭县令他们可带不走。

以前那帮护院,即便手艺比不上,但是工具打出来能用就行,多练习,手艺也会越来越好的。

解决了大哥的心病,于二很高兴:“多谢!”

又想着,姓温的书生脑子挺灵活,该不会憋着坏吧?

于二似是随意地问:“你们读书人,对别人都这么好吗?”

温故眼中带着宽容和真诚,回道:“别人如何,我并不知晓。

“但先贤说过,‘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于我而言,你们就是福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