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六三六章 封单于

诡三国 第六三六章 封单于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严格说起来,南匈奴并不能称之为国书了,因为实际上南匈奴已经成为了汉代的藩属,所以只能称之为制书,敕命。

但是因为匈奴和汉代相亲相杀已经是持续了几百年,所以按照以前的习惯,称其国书,汉人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许刘邦本身就是一个流氓头子出身,所以还不像后世朝代那么咬文嚼字,不过谁都知道,现在的匈奴和最初的匈奴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讲起来或许有些拗口,但是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

就像现在蔡邕借平阳之地,对于匈奴的册封一样,已经从一个“会”礼便成了一个“觐”礼。不过就对于於扶罗来说,可能也不是很懂,就算懂了,可能也未必在乎,在他的眼中,能拿到册封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方面,都是一些旁枝末节。

汉代强盛之时,先后有南越、匈奴及西域的莎车、于田等国遣使朝献。在史书有记载,武帝之时“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

武帝则对来朝者“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

现在,一切从简,但是简化归简化,步骤什么的还是一样没有少。

先是“戒”,这个不说了,然后是“劳”,就是蔡邕代表皇帝派斐潜前去慰问一下,接下来才是在确定好的日之内举行仪式,於扶罗先“进”,蔡邕代皇帝“问”,这些环节都结束了,才最终“敕”,蔡邕代表皇帝授予於扶罗南匈奴单于之位,於扶罗这个望眼欲穿的册封才算是最终拿到了手里。

原本在这一连串的礼乐当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比如最开始於扶罗“进”的时候,需要用金丝之声,“问”的时候要用磬石伴奏,然后在“敕”的时候就需要改用钟鼓之乐……

但是斐潜这里哪里能够找得到懂得这些正规乐曲的乐师,因此步骤虽然没有少,但是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就只能是简化了。

斐潜等人自然是站在一起作为嘉宾观礼,同样来观礼的也有不少的南匈奴的人,包括呼厨泉还有一些其他的大小头目,估计都是跟着於扶罗的各个部落的代表人物。

别人还不是很懂,但是贾衢对于这一块礼乐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一直都是憋着笑,直到了整个仪式都结束之后,见到於扶罗在南匈奴的族人欢呼簇拥之下离去,在平阳城外升起了大大小小的篝火,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的时候,才噗哧一笑,摇了摇头。

众人不明缘由,便不由得看向了贾衢。贾衢拱拱手,解释说道:“胡人不知礼乐,成为可笑也。”

斐潜点点头,也是呵呵一笑,说道:“胡人重实利,只要这单于的名头落在手中,什么礼乐没有都行……”这个礼乐之事在汉人看起来似乎挺严重的,尤其是有强迫症的人简直就是不能忍,但是在於扶罗眼中却不算什么事情。

并且关于这个事,斐潜也没有瞒着於扶罗,之前就有跟於扶罗说过,现在平阳百废待兴,根本找不齐相关的礼乐之人,要么是等一段时间去河东凑一凑乐师的人数,要么就是於扶罗凑活一下……

结果於扶罗根本就没有意见,直接就说不要礼乐直接给册封之书也可以……

斐潜想着,忽然停下了脚步,心中略动。

虽然笑话於扶罗不知礼节,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胡人恰恰抓住了最重要的因素。册封单于重要的是礼乐么?不,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被於扶罗供奉起来的那一卷皇帝的制书……

贾衢可能是无意当中的一句话,却勾动了斐潜的心思。

严格讲起来,一份制书暂时并不能带来多少的改变,南匈奴王庭美稷依旧不再於扶罗的手中,那一部分分裂叛变的南匈奴也不会因为於扶罗有了汉王朝的册封,就能立刻屈膝投降,自缚双手缴械投降。

难道於扶罗不清楚,这个册封只是一个虚名,真正距离收复南匈奴王庭美稷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么?

不,相反,於扶罗清楚得很,他现在所高兴的,是他终于获得了一个正统的,可以被所有人所接受的名义!

虽然不见得立刻能对整个战局有多少的转变,但是於扶罗却能借这个册封,更好的统领身边的大小部落。

因此,放到斐潜自己身上来,似乎就不应该被动的接受,一步步的退让……

借军屯的名义规避编齐,借蔡邕的名义保存学宫,虽然这种方式并不是不可行,但是怎么都有些感觉到一些憋屈!

并州刺史……

这个职位的意义究竟在何处?

封了一个并州刺史,就意味着能够掌握并州?

就像於扶罗拿到了南匈奴单于的册封,就等于是可以掌控美稷了?

未必吧?

那么自己要怎样做?

斐潜向外走了几步,略有所思。一旁的贾衢和徐庶对视了一眼,也跟在了斐潜身后。

现在的这个汉代,跟以往的时间都不一样,中央朝廷的号令已经逐渐的在地方上失去了效应,地方上的逐渐庞大的士族代替了王朝的权威,但是反过来又极其有意思的是,维护者这个王朝摇摇欲坠却不至于立刻垮台的最后一根支柱,却是在这些地方性士族的心目当中。

士族一边挖着汉代王朝的墙角,一边又尽可能的维护王室的威严,这种矛盾和统一在现阶段乃是三国时期都在上演,一方面地方势力相互拼杀,各自有各自效忠的对象;另外一方面若是有谁侵犯到了刘氏的宝座,又立刻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

现在的汉代,或者说三国初期,斐潜忽然觉得其实这样的情形,跟战国何其相似啊!

那么既然如此,就有了一点可以利用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