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

诡三国 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黑山军是汉代黄巾之后产生出来的军队,说起来也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从刘秀那个时候传下来的规矩,先是有绿林、赤眉,然后现在又有了黄巾,再往后的白波、黑山,反正在汉代,起义军就是跟颜色干上了。

“黑山贼……”王邑转转眼珠,将信将疑,“……此等贼子,不易对付啊……”

王邑之所以敢在斐潜大军压境的时候来,一方面是之前毕竟有所往来,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斐潜不能动手。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除非斐潜和那个长沙太守孙坚一样是二愣子。

斐潜手下并没有多少的人,除王邑简单,但是谁可以顶替其位?且不说资历不足的人贸然上位是否可以服众,况且朝廷也未必会放任河东现在这个算是比较不错的郡县大权旁落而坐视不理。

更何况,斐潜若是不讲规矩了,还将因此背负上一个不好的名声,将来也就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前来投靠了。

就像黑山军一般。

黑山军若是严格讲起来,势力庞大到任何人都不愿意轻易招惹,号称百万众,和白波那个十万众一样虽然有一些水分,但是明显还是两个不同的重量级别。

想斐潜、王邑这样,又或是像二袁,曹操等人,尽管拥兵自重,但名义上还是以汉皇为尊,然而黑山军的兵卒全都是当时生活在最底层的老苦百姓。黑山位于太行山南端,活动区域是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

普通百姓对于数字多少没有概念,数数也未必清楚,因此统计出来的百万之军的口号多半是虚数,但是打一个对折,三十几万、四五十万多半还是有的。

当然,这些数量当中包含老弱。

因此折算下来,战兵应该在十万左右。

王邑摇摇头,说道:“蛾贼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携裹百姓,罪大恶极,中郎欲讨,功在社稷,利于万民,不过……黑山之贼,隐匿山间,相互交通,转攻泽川,此起彼伏,战阵运作不便,历来征讨多为不利……昔日灵帝亦是有心无力,故而册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以作权宜……”

汉灵帝因为兵力被西羌牵制,在上党和河内几次出兵都铩羽而归之后,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在张燕请降的时候封了一个平难中郎将的名号给他,除此之外,也有另外几个黑山头领也被封为了杂号的校尉。

虽然说是中郎将、校尉,但是这种杂号的头衔和斐潜的护匈中郎将和五官、左右等正名中郎将天差地别,就好象后世山寨土匪也称呼土匪头子为司令一样……

因此绝大多数的在官场上的人,都明白汉灵帝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因此也都没有讲张燕等人看成是同道中人,王邑直呼其姓名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今有于毒、白绕、眭固等部劫掠冀、兖,王公敏慧,当知其何故也……”斐潜出兵,自然是要有一个说法,而且这个说法还需要符合大部分人的观念。

王邑微微眯缝了一下眼,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莫非……山中物资短缺?”既然受了招安,那么自然是要表现得安分一些,但是现在又出动大部的军队溜出太行山洗劫周边郡县,那么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人不安分,二就是山里没吃的了……

相比较之下,山中无粮的可能性更高。

太行山毕竟还是石头多,但是石头又不能当饭吃,张燕手下人口众多,就算在山区内行猎又会有多少供给?

斐潜点点头说道:“王公不愧为睿智之士也,故而某非进山寻贼踪迹,仅是屯兵于山径之间……”

王邑楞了一下,旋即抚而叹:“妙哉!中郎算无遗策,邑深感佩服!”心中不由得感叹道,别看年纪轻,真真老奸巨猾,这样一来,斐潜堵住了外出劫掠的黑山贼的归家之路,对太行山内的人无异于是沉重的打击,而且还不用损兵折将,毕竟在外流窜的黑山贼的对手就是在冀州和兖州的郡兵,他们不收拾黑山军也不行,反过来还要感谢斐潜配合拦截……

这几乎就是不费多大力气,却能在几方面受益的良策啊!

怪不得这个斐潜屁颠颠的赶来,简直就是坐收功绩到手啊!

要是自己手下有像斐潜这么一样的多的军队,少不得也想参与一二……

唉,可惜啊!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

王邑自以为看透了斐潜的谋划,在觉得斐潜有些急功近利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斐潜的这个军事行动简直就是恰到好处,一边可以从朝廷那边捞来好处,一边又可以卖好给袁车骑,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进山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围剿,轻轻松松就可以有功绩……

看着王邑投射过来的有些羡慕的神色,斐潜拱手道:“呵呵,王公过誉了。前些时日与鲜卑对阵,偶获几匹马驹,潜不识良莠,闻王公深蕴伯乐之法,还请王公代为鉴别一二……”

这是什么意思,王邑自然心领神会,便哈哈笑着,双手连连摇摆,推辞着。

斐潜作色道:“王公嫌潜蔽陋不成?同为社稷出力,何分彼此也?吾与王公之谊,何分亲疏也?”我有好处,自然不会忘了王邑你,但是你我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别忘了……

既然斐潜这样说了,王邑便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答应收下了。

呵呵,嘿嘿。

两人一阵和谐的笑容。

王邑说道:“中郎且放宽心,平除匪患,邑定当支持!”支持什么?支持剿灭黑山军么?不是的,王邑又不出兵,除了今天带的这些慰劳品之外也不出粮草,有什么支持?

因此王邑的意思也是说并州刺史要来了,该怎么做我懂得……

呵呵,嘿嘿。

王邑和斐潜相视一眼,然后又是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相互之间都有一些了解之后,也明白了需要做些什么之后,便进入了表演时间……

斐潜举宴招待王邑一行,公然感谢王邑代表河东人民对于自己的支持,表示为了两地的平安和稳定,自己铲除匪患义不容辞云云……

王邑也发表了对于斐潜的肯定,预祝斐潜此行一切顺利,平定贼患……

如此,自然是宾主尽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