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七三三章 走马起征程

诡三国 第七三三章 走马起征程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几天之后,伴随着天气渐渐的转暖,斐潜也就和於夫罗整兵踏上了往北拓展的征程。

於夫罗自然是开心的不得了,自动的包揽了绝大多数的斥候工作,扯着脖子喊着呦呼呼的胡骑往来穿梭,像一个展开的扇形一样放出了侦骑。

马延和徐庶需要留在平阳镇守包括北屈、雕阴在内的一片区域,毕竟白石羌对于马延还是有一定的畏惧感的,而有徐庶坐镇,斐潜也能比较的放心,因此这一次北上,便只带了徐晃和马越、张济。

徐晃统领步卒,而马越、张济领骑兵。

后世的陕西,是一片以黄色为主的土地,皱巴巴的就像是一块被嚼干了汁液的甘蔗残渣,又像是一张揉皱了的古老宣纸,大大小小的沟壑崎岖不平,一张嘴就是一口的黄尘沙。

而在汉代,虽然植被多于后世,触眼所见也并非都是黄泥,但是却更显得荒凉。

从雕阴往上,便渐渐人烟稀少,过了高奴就更是如此,有时候走了大半天都见不到一个村落,更别说是道路上的行人了。

因为长时间没有人进行修整,原来从三辅地区,由长安直通阴山脚下的直道,也是残破不堪,甚至有一些区域整个道路都被挖断了……

斐潜对于这个情况,有时候感觉很无奈。

因为这样的道路破坏情况,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为的,至于为何要对一条明明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才修建起来的道路进行破坏……

这样的例子在后世抗战时期还少见么?

鲜卑,东西羌,说东汉不如西汉的原因,有时候就体现在中央朝堂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态度上面了。

斐潜跟随着大部队越往北走,头脑当中时候就有一种想法越来越强烈,秦朝虽然短暂,但是秦朝的关西人有强大的民族自信,所以才会有一种从容的态度,将路途修建到了四面八方,因为当时的秦朝关中人相信,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任何进攻,而不是做出这样挖断路的举措,就像是直道,秦朝人便直接修葺到了阴山之下……

而汉代,这种气魄却越来越缺失了。

西汉初,东胡自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后,鲜卑和乌桓一样,成为匈奴奴隶主政权统治和奴役下的对象。如檀石槐之父投鹿侯就在匈奴中服兵役三年。

到了东汉初,鲜卑仍役属于匈奴,但逐渐与汉朝发生关系。建武初,鲜卑曾与匈奴、乌桓联合入扰汉之北边,“杀略吏人,无有宁岁”。

此后“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合强盛,数入塞”。建武二十一年,匈奴与鲜卑分兵侵犯北边,匈奴掠上谷、中山,鲜卑扰辽东。

辽东太守祭彤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乃利用鲜卑的力量以对抗匈奴和乌桓。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内迁到边郡塞内,鲜卑势力南延至老哈河,与汉“始通驿使”。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祭彤嗾使其反击匈奴在伊育訾部。从此,匈奴与鲜卑岁岁相攻,势遂衰。

建武三十年,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率种人属汉,被封为王和侯。系鲜卑接受汉朝封号之始。同时,祭彤又赂使偏何出兵袭击徙居渔阳的赤山乌桓。水平元年,偏何攻下赤山,斩乌桓大人歆志贲。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鲜卑在塞外渐占优势。

随后随着匈奴逐渐衰败,鲜卑占据了原本匈奴的地盘,开始了和东汉时战时和的过程……

但是在这些历史文献当中,斐潜发现了有多处出现了所谓的“杀吏”字样。这个吏自然就是属于汉王朝派遣到边境管理和协调汉人和胡人之间关系和贸易的官吏。

杀吏的原因,史书上的记载自然是只字未提,不过斐潜大概也能想象得到,似乎在华夏滚滚洪流当中记载的少数民族的叛乱,开端都是一样的。

先杀一两个中央朝廷的官员试探一下态度,然后在小心翼翼的忐忑不安当中膨胀了野心,随后便领军掀起了叛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时候仅仅需要一个像班固这样有决断力和行动力的人,就往往可以将边境胡人的野心磨灭在萌芽的状态。

斐潜瞄了瞄在一旁正在安营的南匈奴部落,心中揣摩着难道是真的想后世的某种说法,在三国这一段时间之内,短时间爆发出了太多的人才,所以将星陨落之后就出现了人才的断层?

而在这个三国期间内爆发出来的种种优秀人杰,如果拿到边境上,似乎都不逊于班固一类的人啊,就比如若是太史慈能够镇守北地,以他那种临场决断的能力,估计不管是南匈奴还是鲜卑,都能将其玩得死死的……

可惜啊,太史慈还是先行返回了黑山,并没有直接接受斐潜的招揽。不过对于当下的局面,太史慈的行为斐潜也能够理解。

不过既然还有太史明这一层的关系在,想必将来太史慈离开公孙瓒的时候,自然也会是倾向于斐潜这一方的,因此斐潜虽然惋惜,但是也并不着急。

反倒是当下的对于龟兹的攻略,则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这一片的地区,也就是从高奴出发,过了走马水,然后从肤施越过旧赵国长城到龟兹一带,如果换成后世的区域,差不多就是从陕西的绥德到榆林一带……

这块区域是在阴山以南的重要的中转区域,在后世有一句话,叫做“米脂婆姨绥德汉,榆林的寡妇金不换”,讲的就是这一块区域的人。

通常这句话解释为米脂出美女,绥德出好汉,榆林出寡妇,但是在背后隐藏的悲怆,却有着千万般的辛酸。陕北的人重情重义,所以也有不少的好汉埋尸沙场,才有了榆林的多少婆姨成为了寡妇。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块既然能养出后世闻名的美女和好汉,那么自然这一块区域是可以供养大量的人口的,而且还能供养得不错……

从龟兹以北不远便是白土,之所以称之为白土,因为白土西北就有沙化的一大片的区域,寸草不生,人迹罕至。在汉代这种条件之下,要带着大部队走沙漠戈壁地区,除了玄幻小说之外,基本上都是纯粹找死的行为。

有水源,有相对于周边褶皱较为平坦的土地,作为进攻或是防御的基地是再恰当不过的地区了,所以斐潜想要将阴山纳入怀中,就绕不开这一块区域,并且也要借助这一块的地区,才有办法继续向北方阴山方向扩展。

斐潜正在思索之间,忽然看到南面远处扬起了一些的烟尘,似乎是一队骑兵从斐潜的后方赶来,不知是敌是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