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240章 行军途中的小变化

诡三国 第1240章 行军途中的小变化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人生当中有许多意外,有时候是危难险途,有时候是光明大道,但是不管是哪一样,都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一旦将腿迈上去了,就难以再回头了,毕竟没有什么读档的专用系统,高喝一声波罗蜜便可以乾坤倒转的。

这种难以回头,有时候是因事所迫,有时候是因势所迫,有时候是因情所迫,有时候是为本心所迫,有时候,为人间万象所迫……

斐潜和赵云聊天,原本只是想打发一下路途上的无聊,毕竟这个和后世的旅游感觉差不多,从自己住腻味了地方到别人住腻味的地方,刚开始的时间还有些兴奋和新鲜感,时间一长之后相同的疲惫感就不知不觉的冒出来了。

就像问后世长安人,那个大雁塔好不好看,好不好玩,当地人肯定会表示这个地方好玩极了,是著名的巴拉巴拉什么的一堆,旋即转过身呸上一声,背地里说一句玩个怂球球都比那个破塔好……

结果却没想到和赵云没聊几句,赵云就呼噜一下子,抛出了这样一个大问题,关于张燕临终托付给赵云的问题。

张燕竟然还挖下了这样的陷阱?

真不愧是枭雄啊……

斐潜听闻赵云之言,确实有些意外。

若是赵云是个野心之辈,手中有这样的一个权柄,难免东想西想,久之必反,而反过来说,若是赵云并无反意,却被斐潜或是他人知道了这个事情,说不得降罪下来,轻者毁了赵云前程,重则说不准便断送了赵云性命……

不管是从那个方面来说,张燕都等于是给自己报仇了……

斐潜微微瞄了赵云一眼,这些事情不知道赵云是想明白了,还只是偶然起意?

黑山部众啊,黑山军啊,斐潜真没有想到在黑山居然还有一批部众并没有出山,现在还藏于山中……

斐潜揉了揉下巴上的胡须,一时之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赵云看着斐潜的神情,心中也有些忐忑。赵云对于张燕而言,倒是没有斐潜想的那么深刻和黑暗,这个所谓的大统领,不仅不见得有多么珍贵,还多少是一项麻烦。

当年张燕死前,不仅将其人头交给了赵云,而且还将在黑山剩余部众的未来担子,同样也交到了赵云的手上。或许对于野心家来说,这样的事情也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赵云这个人而言,这样的事情就是一个负担。

赵云原本就不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有时候还有些偏向于心善,纵然受了委屈也都是默默的承受的类型,自然不可能一狠心就将黑山的这些剩余部众全数抛弃,但是一直以来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和征西将军斐潜说明,结果第一时间迟疑了之后,就发现越发的不好说明了……

再加上随之而来关中汉中陇右,斐潜东奔西走,赵云也没找到什么和斐潜面对面的机会,若是写书信什么的,赵云提笔了几次,最终还是放弃了,觉得用书信多少会说不清楚,产生误会什么的就更不好了。

赵云在历史上,为刘备奔走,一方面是因为刘备算是旧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只有当时没有任何人才储备的刘备才会欣然接纳,其余的诸侯恐怕依旧看不上赵云这个区区寒家子,当然,最重要的原因依旧是赵云在刘备身上看见了早期刘备对于百姓的关怀和所作的实事,至少刘备在平原的时候是这样的。

赵云没有什么特别的宏图大志,甚至连自身的生活标准什么的都很低,建功立业开拓家族扬名立万的**也都是很浅薄,或许在历史上他最大的愿望便是辅佐刘备,早些结束这个乱世,能够保安一方,保全乡梓、亲人什么的,便是于愿已足。

所以赵云保护刘备,寄希望于刘备,直至进川,因为被众将所排斥,虽有战功,却不名显,甚至夷陵之战刘备也没有让赵云参加,就算是后期被诸葛重新启用,往往也是带偏军做佯攻。

而现在,赵云则是把恢复家乡的希望放在了征西将军斐潜的身上,毕竟征西将军是真真正正的收复了阴山,驱赶了鲜卑,距离常山郡也就是一步之遥而已……

纵观整个大汉上下,除了征西将军之外,还有谁真正的在对抗胡人,恢复汉家的土地?就连幽州的公孙瓒,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说从鲜卑手中夺取了什么实地。

因此一直以来,赵云对于征西将军斐潜,心中确实充满了敬佩之意,这一次忽然听闻谣言说征西将军在陇右身亡,完全不知情的赵云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斐潜若是真的死在了陇右,整个的并北,甚至这个天下又将如何?赵云自身的恢复桑梓的希望又能寄托在谁的身上?袁绍么?袁术么?还是杨彪?

当然这个时间的赵云还根本没有和刘备碰上,而曹操还在兖州半死不活的挣扎着,至于什么孙策孙权之类的,赵云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过,就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人是历史上的最后的剩利者。

天下之大,但是却没有多少的选择余地。

世事往往难以预料,赵云陷身其中,有没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就如同瞎了眼、聋了耳又身处于黑夜一般,难寻觅前进的方向。倘若征西将军真的身陨,纵然赵云自身可以苟且而活,黑山部众又有什么出路?

或继续隐藏在黑山太行之间,又或是成为其他诸侯的敢死前锋营?

那这样的结果,和张燕之时又有什么区别?

自己这个黑山统领,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那些黑山部众,又与当日在穷山困坳之中苦苦地挣扎求存,有多大的分别?

所以赵云便在这个时候,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曾经受了张燕临终之托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当然,赵云这样做,其实也是担着风险的。

对于斐潜来说,其实在之前和张燕战斗的过程当中,脑海确实有那么一个瞬间闪过黑山军数目似乎不太对的感觉,但是问题是黑山军一直以来具体数目都是一个谜,所谓百万之众的数目,一看就知道跟白波军号称十万二十万什么的一样,都是用来忽悠人的,根本做不得数,但是具体说黑山军的人数有多少,除了张燕之外,恐怕其余的几个黑山统领也未必清楚,因此最终也无法确认自己这个想法是否正确。

主要这些黑山统领大多数都不识字,也不认数,就选是抓起来几个,也没有问出什么东西来,这些家伙甚至有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捡石头点人头计数,又怎么可能最终算得出黑山部众究竟有多少?

再加上黑山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太行山当中一部分,想要躲藏些人,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张燕身亡之后,斐潜也没有特意的去搜寻山间的这些人员,于是就这样一来二去,赵云没说,斐潜也没去找,就这样让这些黑山部众隐匿在山间……

那些受降的黑山部众迁往阴山之后,大部分都是分散开来,在阴山进行开荒屯田,而那些原本的黑山统领,也都按照斐潜的安排前去寻找那些可能会给未来带来重大转变的农作物,整体上来说整个黑山已经不再是一个威胁,反倒是成为了斐潜旗下的民众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黑山的控制和防御,已经不需要那么严格了。

因此对于赵云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可大可小。

斐潜有些相信赵云的说辞,并非是他有意隐瞒,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要怎样说比较好,毕竟当时黑山刚刚战败,多少还有些敏感的时候。

虽然说不能将历史上的描述完全带入到当下的三国中来,但斐潜和赵云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上,赵云大体上依旧是一个不怎么爱出风头,比较内向,也不是很计较职位高低的一个人。

从这一次三辅之乱就可以看出来,庞统年幼,虽说名义上是假京兆尹之职,但若是一般心性不好的将领,被庞统这样的一个半大小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加上又有谣言说斐潜已经挂了,如此之下多少也会有些心中生出疙瘩,然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而赵云,一直以来都没二话,说去武关就去武关,让回长安就回长安,就连听从庞统安排,针对于那些长安左近的不开眼的地方豪右动手的时候,也没有半点含糊……

虽然有这件事情,但是斐潜觉得,这样的赵云,自己还去怀疑他忠诚问题,那么真就没有什么人可以相信了。

当然,要是斐潜是汉代人士,恐怕对于部下隐匿不报多少会有些反感,但是对于后世之人来说,这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已经几百上千年都这样过来了么,那个单位没有小金库的?真没有小金库的,多数并不是觉悟高,而是没条件吧?还真指望自己各个下属都是忠心耿耿的,兜里有一分余钱都上交国库的好同志?

话说回来,这些黑山部众既然张燕之前没有带出来,恐怕多半是老弱吧?就算真是在赵云名义之下,又能有什么多大的威胁?

于是斐潜沉吟了片刻,看着多少有些忐忑的赵云说道:“子龙隐匿不报,多有过错,不可不罚……不过此事,亦见子龙坦荡……嗯,就罚俸一年吧……”

“啊?”赵云一愣,低下头拱手说道,“主公维护之意,云铭感五内,然此事重大……云昔日之时,未能及时报之主公,已然罪过,当下又怎能如此轻轻揭过?还请主公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这……”轮到斐潜愣了一下,旋即说道:“既然如此,便将功抵过吧,以子龙擒右贤王之功抵于此事便可……”

见赵云还想说什么的样子,斐潜摆摆手说道:“子龙就不想听听,某欲如何安排黑山余众?”

赵云果然被吸引了注意,俯首说道:“愿闻主公安排。”

“就近安置吧……”

斐潜一边说着,一边微微俯下身,随手挠了挠战马的侧脖子,因为从刚才开始就看到胯下的战马不停的甩着脖子,显然是脖子上有些痒却够不着难受,果然,战马满意的打了两个响鼻,甩了一下鬃毛,往前小跑了几步。

赵云轻轻在马腹上一磕,追了上来,重复了一句:“就近安置?”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某令上党贾太守,可于太行山侧,新辟屯田之所,一应政策,均于阴山相同,以免黑山跋涉之苦……”

赵云恍然,同时也是不免大喜,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就像是将心头之石放下了一般,拱手道:“主公思虑周详,云佩服之至。”

赵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毕竟这个年头,长途跋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写意的事情,说不准路途之上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伤亡也是常有的事情。当年赵云从常山逃难至黑山,这其中的苦楚自然是无比深刻,因此当听斐潜说可以就近安置,不需要再像上一批一样迁移至阴山,多少也是替这些黑山部众松了一口气。

斐潜微微笑笑,点点头,摆摆手示意了一下。

虽然多少有一点是看在赵云的面子上,但是斐潜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并非没有经过自己的考量在内。

先前的一批黑山兵,多数都是凶悍之辈,不用强令迁徙,阴山军屯这样的管制手段,不能完全打破其原有的架构,也不能磨去其心性,但是对于赵云所提及的另外一批在黑山当中的部众来说,这么长时间贾衢在上党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就说明这些人躲在山中根本没有露面过……

因此这些人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比较安分守己甘于困苦的一拨人了,也就自然不需要特意采用手段来消磨气性,而阴山此时人员比例还算是可以,原本关中河洛逃难的流民和黑山部众大概是相同的数量,如果再往阴山迁徙,多少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

同时,上党地区属于斐潜这一方的人口基本上没有,因此留下这些黑山部众,也是斐潜对于上党高低的掌控力的补充,有利于壶关太行的稳定。

当然,斐潜的这些考虑,自然不需要和赵云一一说明了。

正当赵云似乎还要说一些什么的时候,却看见几名骑兵满面尘土,背上插着代表紧急情况的红色三角旗帜,正逆着大军的方向,沿着兵卒让开的道路疾驰而来!

“莫不成是平阳有变!”

斐潜的心不由得猛地提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