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566章 青羊肆

诡三国 第1566章 青羊肆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青羊肆。

不是酒肆,而是道宫。或者称之为道观。

斐潜要表示去这个青羊肆,别说是道观了,就算是真的去酒肆,刘备也只能陪着,只不过多少心中依旧还是嘀咕着,琢磨着斐潜的用意。

青羊肆并不大,据说是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修建了,但是都没有什么大发展,直至后世才慢慢的扩大成为著名道观。

说起来有意思,很多华夏人对于“庙、寺、观、庵”傻傻分不清楚,也不太知道其中具体的区别,但是实际上这些地方是不同的。

华夏是先有庙的,但是这个庙不是佛家的,而是祖宗祭祀所用,也可敬神,就像是太祖庙高宗庙等等。一般人的,则是称之为祠。

而寺,原为通假字,即为侍也。佛教原本是外来教派,到了华夏最开始的时候,是住在招待外宾之鸿胪寺,以后虽然别建住所,亦以“寺”为名,此为佛教称寺的由来。

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长大长老了,便可以用之盖屋。原本僧人苦修,便会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后来便指那些不怎么通外界,追求苦修之地,加上古代对于尼姑多戴有色眼镜,因此更求清净,所以多称庵,而和尚多称寺。

道教称观么,始于周王。“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因号观,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观”。道教最开始的时候,很多皇帝问道家之人,说是神仙喜欢什么,结果这些道家之人便说,仙人喜欢高楼观台,故而皇帝也为了迎接仙人,修建了不少楼台大观,祈求长生,使卿持节设具而候仙人,便是道教称观的由来。

斐潜到了汉代,发现汉代的道教是十分混乱的,根本不成体系,更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甚至连统一的祭拜神灵也没有,这也是斐潜他能忽悠了左慈的根本原因。

最初的这一波道教的人,可以说是一群作死的小能手。

道教最开始是国教,至高无上,连周公都搞易经八卦,在那个时候,除了道教之外,这其他宗教,真的是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道教的建立没有一个明显的创教时期,它的史前期很长,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一般而言,凡属道家流派、黄老学派及神仙方术的提倡者,都可视为道教的前身。

正是因为这么的分散,所以道教一开始就没有统一好口径,结果导致了信仰分散得非常厉害,这在人口基数较少的古代,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另外,道教侍奉老子,作为创世道祖,可问题是汉代距离春秋战国时期并不遥远,甚至一些大世家家中说不定还存有老子的用过的物品,写过的书简什么的,就像是孔子的木屐也一度成为汉代皇宫内的珍藏,这么近的一个距离之下,自然不够产生多少美出来。

最为关键的,是道教在最开始没有任何对手的时候,自我放任了,飘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去研究纯道义的,去搅合儒法家的,上山炼丹的,下海寻仙的,求雨的,求生的,求阴阳的,求谶纬的,甚至医师原本也是出于道家……

然后为了争夺皇帝以及古代社会并不是很富裕的一些产值,道家自己里面的人物相互倾轧,捧出一个比一个比格更高的神灵来打压自己队友,然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圆不回来的复杂到了极点的体系。

于是,崩盘。

儒教阴笑着,从道教阴影之下走了出来,然后他没有再给任何其他教派机会……

听闻征西将军斐潜前来,左慈屁颠颠的出来迎接。

左慈原先在汉中,但是因为刘诞死了之后(没错,这个家伙终于修成金丹,得证大道),一来是要跟斐潜面禀这个事情,二来汉中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固,不需要左慈继续坐镇了,而川蜀之中才刚刚拿下,再加上周边少数民族的信仰也是非常的纷乱,需要左慈这样的一个超级神棍,呸,有道仙人前来坐镇,因此斐潜便留了左慈在这个青羊肆中,并且派遣了一队工匠,开始翻修和扩建青羊肆。

因为左慈的屁股颠得确实是比较厉害一些,然后被一旁的刘备看出来了,不由得诧异的看了一眼左慈,然后又看了一眼斐潜。

这两天刘备确实是开了不少眼界,但是一直憋着脸不动声色,也是十分难受。

斐潜没理会刘备,一边向前走,一边看了看大殿当中的正在重新雕刻的神像,说道:“如何?这神像还要多长时间?”

左慈在一旁连忙说道:“估摸着还要三个月……”

“嗯,细心些,别出错,也别着急……”斐潜点了点头,对着左慈说道,“相貌记得要亲和一些的……不知道什么叫亲和?嗯,像他那个样子……”

斐潜一指刘备。

刘备一愣,下意识的堆上了笑容。

左慈目光在刘备脸上停留了片刻,也不由得点点头,然后又连忙对着斐潜说道:“这个,将军,难道不用……真不用那个什么……”左慈挤眉弄眼,说得白眉乱动,仙风道骨倒是有一些,但是在这一刻更像是老流氓。

斐潜知道左慈是什么意思。之前左慈就有提议过,说是可以将雕像的面容稍微朝着斐潜的相貌调整一下,也就等于是给斐潜造个势什么的。

斐潜摇了摇头。

左慈见斐潜态度肯定,也就不再多说,重新恢复了一副高人的模样,甩了一下拂尘,请斐潜到后殿用茶。

刘备不明就里,但依旧是亦步亦趋,跟着斐潜一同拐进了青羊肆后面的静室之中,坐了下来。

左慈很有眼力,知道今天的斐潜来这里,主角不是他,于是稍微用了一点时间跟斐潜汇报了一下关于青羊肆的工程进展之后,便找了一个借口,退了出去,将时间和空间留给了斐潜和刘备两人。

斐潜端起了热茶,喝了一口,点了点头。因为斐潜喝茶的习惯,导致征西当中很多人都改变了原本的暗黑料理模式,开始流行清起来。汉代茶汤烹煮,真是谜一样的添加物,从地上抓一把土加进去都有,真不知道喝的是茶,还是……

像现在左慈奉上的茶汤,汤水就比较清澈了,再加上两三个红枣即可,既不会显得过于脱离群众,也不会显得太过于混杂,因此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玄德,何为道也?”斐潜放下了茶碗,缓缓地说道。

刘备一愣。这么大的一个题目,哐的一下砸过来,谁接得住?不过刘备毕竟是刘备,轱辘话倒也不缺,沉吟片刻之后便说道:“道者,即为天地之理也……”

斐潜呵呵一笑,追问道:“何为天地之理?”

刘备胡子抖了抖,“天地万物,皆有道也。”

斐潜瞄了一眼刘备。可以啊,刘大耳,有水平,两句话,做出了一个闭合环。

可是斐潜并没有放过这个话题,而是说道:“若论神仙之道,某不得知。然论民政之道,以某之见,道即羔羊也……”

“啊?”刘备没反应过来。

斐潜缓缓地念叨道:“此地,名为青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玄德以为然否?”

刘备大脑疯狂的开始旋转起来。虽然刘备并不是什么大儒,但是斐潜所说的这几句话,是在诗经当中的句子,而诗经在汉代的士族子弟当中,可以说是开蒙书籍一般的存在,就跟小学二三年纪开始背的乘法除法表一样,是基础当中的基础,所以这几句话,刘备也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要从这几句话当中揣摩出征西将军斐潜的用意,却依然需要费一番脑筋。

这首诗歌,是周朝的。国风,召南。羔羊此诗,便是讲召公手下的官吏的。

周召公,有人说他是文王的庶子,也有人说不是,但是不管是还是不是,周召公经历三代周王,也算是周朝著名的大臣,在召公之后,周朝便由盛转衰。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对于这首诗歌而言,汉代官方的意思是主褒扬,不过么,刘备知道,斐潜之意,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指这个诗歌本身。

诗歌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一件事,八个字,官员下班,回家吃饭。

那么,征西将军斐潜,这一首诗歌,是想要说明什么?

让我回家吃饭?

还是他自比召公?

亦或是表示在他之下要如羔羊一样?

还是说我只是看起来表面光鲜,实际腹中无食?

……

一时间,刘备陷入长考之中,不能自拔。

斐潜静静的喝着茶汤,一言不发。

静室之外,隐隐约约听到工匠和劳役在搬运吊装木柱砖石,便还有一些道士在念诵道德经的声音……

也没有过多久,斐潜的一碗茶喝了一半,刘备长长叹息了一声,拱手说道:“备愚钝,不能解,还请将军赐教……”

“非不能也,乃不愿也……”斐潜呵呵笑了两声,也不强求,便说道,“万千羔羊之中,偶有仰头望天地者,便为头羊,头羊所向,羔羊所随……若头羊得观天地之变化,察地势之厚薄,便可避凶险,履安平,得丰美,倘若是……”

斐潜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悠悠说道,“万民为羔羊,故而有牧。千吏为羔羊,故而有公。百官为羔羊,故而有王……玄德身负鸿鹄之志,心向四海之民,且不知欲为牧乎,欲公乎,亦或欲王乎?又可为牧,可为公,或是可为王乎?”

“这个……”刘备看了一眼斐潜,迅速转开目光,不敢对视。

有时候是屁股决定脑袋,这一点倒是真的没什么错。若是一般人跟刘备这么说话,就算是刘备笑眯眯,一旁的张飞早就大耳光子呼上去了,瞬间就可以让其知道什么是挂壁。但问题现在就算是不提斐潜现在的身份,单单是斐潜这么多天带着刘备一路看着,再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有些别样的味道了。

刘备其实没读多少书,也没有相关的理政知识,从他历史上进川之后搞得一个烂摊子,猪哥生生磨了十年才算是磨平,就可以看出来,刘备在民政上面的点数基本上都加在了人事这一条机能树上了,至于民生经济这一块,基本上等于零。

前一些时间,斐潜在刘备面前展露了怎样管理军队,三下两下就将刘备原本统领的兵卒拆得七零八落,而且关键是还不带什么烟火气,这些兵卒乖得就跟羊羔一样,咩咩叫着就跟着跑了……

前两天,斐潜则是表现出如何在这些川蜀大户大姓之间的平衡调度,提拔征辟了大量的官吏,几乎是迅速且有成效的填补了架空刘备和吴懿等人之后的空挡,而且关键是这些人有东洲的,有巴蜀的,还有荆襄的,竟然能完整的融合在一处,也是跟着斐潜一路咩咩叫得开心不已……

今日,在刘璋之处,抛出的那一枚金印,至今还让刘备眼热心跳不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仅表现出斐潜可以将一方大员,在手中肆意拿捏,与杀与夺,还表现出超强的平衡能力,不仅抹平了之前刘备的手尾,甚至还笼络了一帮原先跟在刘焉刘璋之下的死脑筋的一帮人也信服的咩咩叫……

这就是羔羊。

这便是牧。

当然,或许征西将军说这个羔羊,还有其他的什么意思,但是仅仅之前的那些东西,那些项目,就已经让刘备有些怀疑自己这些年头是不是都活到了狗肚子里面?

和曹操曹孟德那种时时刻刻宛如被一条毒蛇盯着的感觉不同,刘备觉得,斐潜这里似乎什么都可以放开看,放开学,但是越是看,越是琢磨,便是越觉得蕴含在其中的东西和道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

刘备久久无言,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好。他之前所自傲的那些东西,如今在征西面前似乎都拿不出手,要不跟征西说,自己比征西多了好几岁,还有多了好几个老婆?

斐潜看着刘备,一样米养万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方式,刘备刘玄德,归根结底,依旧是从底层走上来的游侠儿……

“若是暂且未明,不知道于何处……”斐潜指了指静室,然后站了起来,“此地清幽,又近神灵,倒是一处静思之所……玄德不妨暂且留之,三日之后,某再来接玄德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