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994章圣人执一,为天下牧

诡三国 第1994章圣人执一,为天下牧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清风微微吹拂,吹动了一旁的纱幔,而两侧的纱幔之下,则是一些木架,类似于后世的那种博古架子,在空处置放了一些铜器。

堂中。

诸葛亮低着头,沉吟良久,最后微微叹息道:『在下知矣……』

斐潜看了看诸葛亮,却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虽说孔明,然尚未明……』

诸葛亮有些不服气的抬起了头,多少有些怒意。这年头,拿人的名字开玩笑,怎么都像是在侮辱对方。

斐潜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博古架,『孔明入得堂内,可曾多看一眼此间周边之物?』

诸葛亮一愣,不由得转头看去,却看见两侧博古架上都是一些铜器,但是这些铜器又和一般的用来观赏把玩的铜器不同,而是一些度量器具。

尺,斗,枰,权,衡……

斐潜站起身,走到一侧,从架子上拿起了一把尺子,说道:『前秦之时,孝公十年,卫鞍为大良造,平斗桶、权衡、丈尺……此便为秦尺……』

斐潜转头,示意诸葛亮站过来一些。

诸葛亮略有些迟疑,然后站了起来,走到了斐潜身边。

斐潜将秦尺递给了诸葛亮,然后指了指隔壁的另外一把尺子,『此为汉尺,孔明可自衡之……』

诸葛亮下意识的接过尺子,然后看向了一旁,却愣住了。因为在另外一个格子内,却不是只有一根铜尺,而是三根。

『从左至右,便是汉初,新莽,当下之尺也……』斐潜指点着。

『这……这……』诸葛亮并没有傻愣愣的直接上去动手量,而是看着,然后目光开始真正在这些东西上巡视起来。『秦斗……汉斗……权两……』

『光和二年,大司农以戊寅诏书,于秋分之日,同度量、均衡石、升桶、正权概,特更为诸州作铜称,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用齐七政,令海内都同……』斐潜淡淡的说道,『然朝廷有令,各地依旧大斗进,小斗出,何故?』

当然,历史上也有存在过相反的『小斗进大斗出』的故事,那就是齐国田氏的创举,但是实际上,那个只是一个障眼法,并非真的就是『小斗进大斗出』。

春秋战国之时,齐国公量是四进制,四升为一斗,四斗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而田陈氏的私量是五进制,五升为一斗……

这样看起来,似乎平白就多出了一升,老百姓自然喜欢去找田陈氏去借贷了,似乎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但是实际上,正所谓无息不为贷,借贷自然是要还本付息的。晏子不是商人,而且他分析的是田氏收买人心的手段,自然不会在意利息这一项细节。

当时齐国借贷利息有三种,一种是『钟也一钟』,就是利率百分之百,借出去一钟,要回来要还两钟;然后是『中伯伍也』,或者称之为『中钟五釜』,也就是利率百分之五十;最少的就是『中伯二十』,利率相当于百分之二十,所以即便是田陈氏用五升斗借出,以四升斗量入,不过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改版罢了。

而那些觉得田陈氏善良的老百姓,便都是那些翻着跟头表示得到了好处的猴子罢了……

更不用说还要在秤中灌水银,在铜砣中加铁块的了,简直就是花样翻新。

而在度量之中玩这种聪明,是好事情么?

连最为基础的标准都不能相信,那么又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

这个世界上,人类是最喜欢内战的种族了,而华夏的内斗又更加的精彩纷呈。

人类生活这个世界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常常会碰到的,就是从哪来,要到哪去,在后世看来,这更多的是哲学层面的问题,但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从何来,不知道往哪去,却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困扰。

古人类从东非扩散之后,更多的是追逐猎物的踪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所以这方面的困扰还不算十分明显,但在农业社会和定居生活成型之后,找到自己的定位,确定方向,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要找到定位,要告诉后人怎么走,去哪里,没有标准行不行?

要找个东西,先要找村里的那个小芳菇凉问,然后小芳菇凉告诉沿着河走,去找河边的渔翁,然后找到渔翁之后,渔翁再说去找村东的大槐树下的老奶奶,到了大槐树下老奶奶伸手一指,向这里走十步,东西就在下面……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这个东西就永远消失了。

而华夏,消失的东西,很多,很多。

或许因为战乱,或许因为传承,但是因为度量的不一致,导致原先可以做出来的东西,创造出来的技术,然后后人去寻宝的时候挖出来只是一堆烂泥,便是跳脚怒骂祖宗骗人,都是糟粕,却没有想到其实后人用的度量单位,已经和先前的不一样了,又怎么可能找得到其中的精髓?

于是,便不得不又重新开始研究,再走一遍的崎岖路,再去绕一大圈,然后才发现其实就在挖出来的坑旁边……

『度量之物,古今皆有。』斐潜继续说道,『各代均有不同。尺也,为男子展指之距,咫也,为女子展指之距……然各代男女身高不一,咫尺便多有不同……』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因此后来便有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所以古代尺的度量长长短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平时期,人的营养充沛一些,长得高大一些,尺就长了,若是战乱不定,人吃得少,矮小,那么尺就短了。

不过么,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斐潜又从架子上拿出了一把尺子,递给了诸葛亮,『此乃颍川私尺也……』私尺明显会比公尺长一些,虽然不多,但是对比一下也很明显。

若是在后世,这多出来的一块,就叫活好,呃,火耗……

绢布也是一种钱,而且大多数时候百姓只会借贷粮食,没有借贷布匹的。

『如此,明白了么?某之麾下,农工学士,皆用此度量,进出皆同,大小衡一……』斐潜看着诸葛亮,点着周边的这些东西,说道,『这些才是某与山东之辈差异之处……亦与荆州所别也……孔明,若是今日某出兵援荆,或是换得了旗帜,然变得了度量么?』

诸葛亮拿着铜尺,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然后心中似乎也一样沉甸甸的。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天下并不缺咫尺,只是少度量……』斐潜笑道,『然度量之难,便是难在人心之间。人心各有长短,以衡轻重,若可天下为一,自然世界大同。』

『心中有尺度,方知何来,欲往何去……今日见孔明,某亦欣喜,便以此尺赠汝,愿汝可量得心间方寸,川流千丈,山高万仞……』

……(⊙?⊙)……

大河奔流,太阳高照。

清风在原野上抚动草木,道路上车马辚辚,人行如梭。

在新春来临的时候,憋屈了寒冬之后的长安城似乎更加的繁荣,外地而来的商旅、行人比往年更加热闹地充斥大街小巷,城内城外,从不同方向、带着不同目的人们一刻不停地聚集、往来。

街道边上的酒楼上聚满了人,酒楼正中的舞台上,胡女正踩着鼓点,在此起彼伏的喝彩之中旋转着,五彩的绢带飘扬起来,映衬着雪白的肚皮,还有在裙摆之下隐隐约约的大腿。

还有一些往来的羌人胡人,或是带着毡帽,或是露着一头的小辫,略带着一些畏惧的看着走着,与之相反的是,往来的汉人似乎对这一切都反应平稳,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仿佛这些羌胡和平常的汉人都一样。

之前西域交战,贵霜的人或者被杀,或是被打败,还有一些逃亡了,因此在西域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权力的空缺大多数被吕布李儒等人替代了,但是依旧有一些商品和贸易的空缺留了出来。

于是乎,西域的诸国之人,临近一些的,便是冒着风雪,来到了长安。

而在后面,还有更多的人还在赶来长安的路上。

或许是西域大部分地区都不太适宜耕作,所以大部分的西域人都习惯了迁徙,习惯了在路途之中的风霜雨雪,所以他们并不畏惧在路途之中的遇到的那些困难,甚至是死亡。

这些阔别了大汉几十年上百年的西域人,在抵达长安之后,顿时沉浸在大汉这广阔丰美之中,心神荡漾,目眩神迷。

在这些多少有些茫然且畏惧羌胡身边经过的,是一枚清脆可口的小白萝卜头,但是现在,白萝卜有些蔫了。

诸葛亮看了一眼这些和大汉之民穿着完全不同,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却又感觉像是带着些敬畏和小心,努力的试图融入大汉之中的这些羌胡,然后目光又停留在了手中的那一柄汉尺上,默然无言。

恍惚之间,诸葛亮便到了庞统的家中。

庞统正坐在堂内喝茶。

受了斐潜的熏陶,庞统现在也基本上改掉了喝那些浓墨重彩的茶汤的习惯,但是依旧还是有些他自己的风格,比如捞着碗里的茶叶吃,因此诸葛亮到了的时候,庞统正伸着胖爪子捞着茶叶嚼着呢……

其实将军府内,斐潜泡完了所舍弃的那些茶叶,也是会被仆人分掉的,有些仆从还甚至不舍得当场吃,还要晒晒再带回去给家人分享一下。

见到了诸葛亮,庞统一眼就看见了诸葛亮手中拿着的那一柄铜尺,哈哈笑了笑,放下了茶碗说道:『我早说过,你错了,你还不信……』

诸葛亮没说话,在庞统一侧坐下,然后将铜尺放在了面前,半响无言。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庞统摇头晃脑,念叨着,然后斜眼看了看白萝卜,鼻子里面哼哼有声。

『此……尺……便是「一」么……』诸葛亮看着铜尺,喃喃说道。

『这就是「一」,这就是「牧」啊!』庞统哈哈笑着,挥舞着胖爪子,『什么是牧?哈哈,你却说是萍草!春秋战国,上古先贤都说了多少次了,说得多清楚啊,「执一」,执什么「一」?「以天下牧」,这是「牧」啊!是「牧」啊!我且问你,「牧」当如何写?!』

诸葛亮猛地抬头看着庞统。

『想想小篆!铭文!「牧」啊!』庞统笑得前仰后合,一副哈拉哈拉的样子,『你被今文经骗了!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不是个「文」啊,依靠「文」来牧么,哈哈哈……知道为什么改成这样写么?还好是多少没全改完,留下点尾巴……哈哈哈,你想一想,你好好想一想……』

诸葛亮的手微微抖了抖,瞪大了眼睛。

『你以为骠骑为什么在青龙寺大论的时候提倡「求真求正」?』庞统看着诸葛亮,继续说道,『便是杜绝虚妄,直指本意!多少年啊,多少年啦,若是没有骠骑,还将虚妄多少年?还会假意多少载?还有多少人如同你一般,被今文经所蒙蔽,浑然忘却了上古真意?!』

『山东之族,以百姓为庄禾,割了一季,明年再割……』庞统重新坐了回去,哼哼唧唧的说道,『但是百姓真的就是不言不语的庄禾韭菜么?也是会痛,会叫,会跑,急了也是会咬人的啊!』

诸葛亮不由得正坐起来,然后看着庞统,脑海里面思绪翻滚,碰撞在一处。

『为什么这么改?省事啊,懒啊!庄禾野草,开心了就浇点水,不爽了就让其等天下雨,牛羊呢?那个牧民不是从夏天开始就要储备牧草,还要看着这个关注那个,生怕冻死了生病了?要给牛羊找草场,找水源……庄禾呢?种下去就生在哪里死在哪里,一辈子别动!』庞统嗤笑着,说道,『改的时间长了,说的次数多了,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了,所以只要不动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就以为可以一年一年的有庄稼!所以他们不在乎自己头上是什么,也不管庄禾好不好,他们只要土地!烧了庄禾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地还在就可以忍!』

『但是你再看看牧人,平常虽说也是吃牛羊的,但是若是随意动他们的牛羊,把他们的都牛羊杀光试试?他们会拼命!』庞统冷笑,『可是你什么时候见过,有人为了庄禾拼命的?他们会哭,会叫,会骂,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拿起刀枪来,去拼命!因为他们觉得,只不过少了一年的收成而已,地!还在!』

『这边是「一」!这就是「牧」!』庞统忽然站起身来,然后转身进了后堂,片刻之后又转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枚铜印,『而这,就是「执」!今日再问,诸葛孔明,可愿「执」否?可敢否?!可敢重归上古圣道,执一而牧否?!』

『「执一」……』诸葛亮看着铜印,一时间有些恍惚。

『有何不敢?!』诸葛终是站起身,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或许是被庞统所激,或许是原本就有这样的想法,上前去接过了铜印……

古代原本很多字,都是有象征意思的。执,在商代甲骨文之中,字体的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丮,表示人的双手被刑具所固定,或连头颈一起使用刑具束缚。

所以这个「执」,不仅是代表着自己被戴上了锁链,失去了自由,也同样代表着有了刑罚的权利,可以用来规范他人……

可是后来,却被改成了『印』!

甲骨文中的『印』字,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一只手指张开的人手的象形,下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示出了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的意思,『印』字的本义就是按,使人屈服。

诸葛亮是人才,很聪明,但是现在已经不能由斐潜亲自任命了,因为有谁不认为自己是人才?庞统任命,则是没有问题,因为庞统本身就兼着尚书令的职责,这是庞统他的本职工作……

『武关丞?』诸葛亮将铜印接到了手中,翻看着其铭文。

『你又不知军务,怎么,还想当直接当将军不成?』庞统吐槽道,『荆州若乱,武关便是一线,到时候做得好做得不好,自然分晓……到了武关,就去找廖元俭……现在,吃饭,哈哈,我请你吃饭……啊哈哈哈……』

庞统笑得很欢畅。

诸葛亮瞄了庞统一眼,说道:『说不得过两年就是我请你了……』

庞统断然否决:『这绝不可能!』

『是么?我在鹿山之下的时候,也没想过你会这么胖……』

『这不叫胖!这叫健壮!』

『哼,说得我都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