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二一一章 京观

诡三国 第二一一章 京观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送走了黄忠,刚回到崔家庄斐潜就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董卓方面出动了一只军队,夷平了位于阳人的常氏,一日之间便攻破了常家的坞堡,常家上下以及宾客一共近千人,全数被屠……

崔厚给斐潜带来这个消息的时候,斐潜在吃惊的同时,还感觉到了一些庆幸。

幸好让黄忠一行走的是绕道的路线,要是按照原先张仲景的想法,是要走梁冬这一条路的,再走南阳去荆襄,虽然这条线路近是近了很多,但是要知道袁术正在这条路线上准备攻打董卓啊!

要是当时没有坚持建议让黄忠和张仲景不走这一条,那么现在遇到双方的军队就是麻烦大了。毕竟阳人这个地方刚好就在这条路线上啊!

虽然黄忠和张仲景一行人避开了麻烦,但是斐潜觉得自己现在倒是有些麻烦了。

这件事情……

很棘手啊!

董卓军放出的风声是说阳人常氏私屯兵甲,意图谋反,但是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恐怕无非就是一个是阳人常氏公然聚众反抗董卓的调粮的命令,二则也有可能是常氏与袁家有所联系,为袁家军队提供方便……

至于谋反的托词,呵呵,一个小小的地方豪强而已,招兵买马都谈不上,用什么来造反?

不光斐潜觉得此事有问题,就连崔厚都有一些惊恐,虽然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眼神当中却有那么一丝的漂浮不定……

阳人常氏虽然不是什么名声远扬的士族,但是也算是在洛阳地方上的老字号的地方豪强了,所建设的常氏坞堡未必比崔家的庄寨差多少,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豪强,就如此简单的被董卓轻描淡写的剿灭了,未能溅起一丝的浪花。

斐潜到了汉代也才明白,实际上所谓的封建社会不是一层不变的,也是同后世所谓的什么什么主义一样,分成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

最早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典型的贵族制度,血脉论至上,以分封的贵族诸侯为主要的政体形态。

随着生产力以及人口的发展,贵族诸侯所能掌握的力量逐渐庞大,所以作为中央王权的周氏就对诸侯的控制能力逐渐的衰落,最终导致了战国……

秦始皇横空出世,一扫**,统一了中原,随后根据战国时期的弊端,将权力收取于中央政府,建立了郡县制度,结果导致了残留的那些贵族的猛烈反抗,最终只维持了短短的时间便宣告完结。

归根结底不是因为秦朝的法律究竟怎样的残酷,因为再残酷,原本秦国的人民也没有造反,说明这种残酷不是针对的百姓,而是针对原本贵族阶层。郡县的设立,不仅打破了原本贵族对于地方的统治地位,而且郡县的这种管理地方的官职从原本世袭变成了朝廷任命,这能让这些贵族阶层如何能够忍受?

汉代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取代秦王朝,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残留地方贵族和中央集权的矛盾,保留了郡县制度让朝廷来任命官员,但是也让地方贵族来举荐和担当中央地方的职位,另外一个方面,原本的一个以纯血统论的老贵族阶层也在这场变革中渐渐演化成为了一个新的统治阶级,就是士族。

但是没想到这些新兴的士族阶层,随着时间的演化,走的路子仍然偏离了原有积极的一面,也渐渐的变成了霸占乡土下层,并与中央朝廷相互争权夺利的路子。

如今关东士族反抗董卓,不一定是为了所谓的荒淫残暴,而是在政治上面的分配动到了原本关东士族的利益,关西人董卓突如其来的霸占了朝政,让幸幸苦苦好不容易搞死了外戚和宦官的以袁家为代表的关东士族没能够在这场冲突中获取应有的政治利益,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这样的局面……

虽然斐潜不清楚董卓硕派出去的使者团已经被袁家所杀,但是不妨碍他猜测董卓出动军队屠杀阳人常氏也是释放出一种决不妥协的信号!

现如今已经是没有办法坐下来谈了,便只好用武力来解决矛盾纷争!

崔厚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说道:“常家首级已筑京观于城东,洛阳此地日渐危矣……”这已经是董卓进了洛阳第二次搭建京观了,上一次阳城集社,杀了几百人,也是在城东搭建了京观,现在常家上下千人首级的规模,竟然比上次的还要大……

斐潜能理解崔厚话语中隐藏的一丝悲伤,毕竟崔家在洛阳多年,相比也和常家略有往来,现在转眼之间,已经是阴阳相隔,昔日的朋友成为了刀下之鬼,在情绪上肯定有些不好受。

除此之外,斐潜也听出了崔厚的担忧,崔家也就比常家略大一些而已,常家一日之内被屠杀,真要是董卓举起屠刀斩向崔家,以现在崔家的实力又能抵抗多久?

斐潜说道:“永原兄,如今人为刀俎,洛阳已是烽烟将起,不知所备之事如何了?”斐潜将话题转向崔厚准备的事务上,主要的意思就是提点崔厚,现在的局面已经是混乱不堪了,时间紧迫,没有空暇去感怀伤情,只能是关注眼下之事。

崔厚说道:“一应事务均在准备之中,不过……嗯,尚有家眷一事,愚兄却不知要如何开口……”

见崔厚吞吞吐吐的样子,斐潜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却也是自己的疏忽了,光顾考虑黄忠方面了,一时间没能将崔厚这个方面的顾虑考虑进来,难怪崔厚急急的赶过来,便说道:“倒是小弟疏忽,望永原兄见谅!汉升之行尚未走远,若是永原兄有所挂念,可先行遣派些人手,护卫令翁与汉升一行前去荆襄暂居如何?一路之上有仲景之妙手,或可应保令翁无恙。荆襄僻壤虽不比河洛富硕,但必定使令翁宾至如归也。”

崔厚闻言大喜,便向斐潜拱手谢过,当即出门安排人员去了,不一会儿便安排了四五十个人手,护卫崔厚之父崔毅去追赶黄忠了。

斐潜与崔厚一起将崔毅送出二三里地,然后才在崔毅一再要求下,停住了脚步,目送崔毅一行远去。

这个事情也算是给斐潜敲了一个警钟,还好补救的不算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