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三二三章 寒门子弟

诡三国 第三二三章 寒门子弟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从大帐内出来,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黄成带领着剩余的五百多兵士在训练队列。

对,是黄成带着。

斐潜自己不带。

斐潜当然知道谁带出来的兵,先天上会对这个人有一种敬畏感,就像后世士兵当中有当上了营长团长了,见到当年的教官,仍然会下意识的行礼一样……

但是斐潜觉得没啥必要,现在事情千头万绪,哪有时间耗着站队列?

斐潜自己只准备抓军士,至于士兵么,就让黄成这些人去抓好了。

古代人练兵不见得比现代人差,只不过是很多东西只有兵家的人才懂,而现代人就算是没没当过兵,也看见不少,所以有时候翻翻嘴皮子的时候还是显得很厉害的样子。

曹操手下有个于禁,刘备手下有个陈到,嗯,孙权么……吕蒙?

不太记得了。

古代通讯技术的薄弱,所以将领指挥兵士的手段非常有限,士兵们看指挥,就是看旗帜,听金鼓,光这一个项目就要教很长时间……

有没有始终的教不会的?

答案是没有。

第一次犯错,十鞭,第二次,二十鞭,第三次,三十鞭,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犯到五次错误,不是他最终学会了,而是在过程中就被打死了。

营门之处架有一面大鼓,称之为辕鼓,鼓面是一种暗红到发黑颜色。

这种颜色不是拿其他什么染料去染上去的,而是每一次行刑的时候,都要拿人血涂抹上去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这个颜色。

幸好这一次从雒阳带出来的这些士兵,都是已经基本上训练过的了,对于旗号之类的也不陌生,因此只需要在队列上加强一下……

不过今天现在,斐潜并不是来看黄成训练的,而是来接人的,可是走到了营门之外,斐潜愣了一下。

没错,是一个士族子弟,但是这个年龄,怎么看都只有十四五的样子……

斐潜愣神的样子被这个士族子弟看见了,几乎是立刻拉下了脸来,张嘴就说道:“执干戈以卫社稷,车五乘而说伐燕,与龄何干?”说完,甩了甩袖子就要走。

哎哟,还是个犟脾气……

斐潜呵呵一笑,朗声说道:“见勇于公孙方驰骋于沙场,言动于吕相方斡旋于股掌,君一言未发,一技未展,与龄何干?”

半大小伙子停住了脚步,站了一小会儿,然后又走了回来,向斐潜拱手见礼道:“河东贾衢贾梁道,见过斐使君。”

斐潜也拱手答礼,并邀请贾衢一同进营。

没想到贾衢居然不愿意进营门,说道:“斐使君请相试。”

行啊,小伙子,有个性,我看好你。

斐潜左看看,右看看,忽然看到黄成在练兵,便指着那边对贾衢说道:“吾有兵五百余,三三余二,五五余一,七七余六,请问,吾兵几何?”

这是著名的韩信点兵的算术题,也叫鬼谷算,隔墙算,是古代的早期算术当中的经典题目。

贾衢眼睛一睁,说好的文学类题目呢?

贾衢他原来以为斐潜大概会出一些经史子集方面的问题,要么就是一些政事民生方面的问题,却没有想到这个在全安邑城大肆宣扬自己是文学大拿蔡邕蔡中郎弟子的家伙,居然出了一个算经题目……

这,这,你个斐潜斐子渊,出这样的题目,让蔡邕蔡中郎情以何堪啊?

可是大话都说在前面了,而且斐潜方才看起来也不像是早就准备好的题目,而是临时看到练兵方阵才想起来的样子,贾衢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颇为郁闷的开始低头四处搜寻……

斐潜有些奇怪,你个小家伙不好好算题目,低头找什么呐?

贾衢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出门匆忙,未带算筹尔!”算筹一般都是装在一个盒子里,除非天天要计算做帐的,否则谁也不会将其随时带着身上。

但是如果临时要进行计算怎么办?

就像贾衢现在做的事情一样,低着头,四处找一些长条的草叶子,拔几把下来,充当临时性的算筹使用。

斐潜哈哈一笑,不容分说的拉着贾衢就进了营门,待到了大帐之内,拿起桌案之上的算盘,放到了贾衢手中,说道:“算筹太过繁琐,此物称之算盘,乃吾师所制。”顺便就给贾衢大概的比划了一下这个算盘的使用方法。

贾衢拿着算盘上下细看,小心翼翼的拨弄着木头珠子,颇有些惊奇的说道:“蔡中郎真神人也,文则经纶满腹,算亦高深莫测……”

“啊,此乃吾师刘元卓,刘侯城所制。”斐潜纠正道。

怪不得出了一个算经题目……

贾衢抬头看了一眼斐潜,顿时觉得人和人的差距简直太大了,自己幸幸苦苦到处求师而不得,而面前的这个家伙,不仅拜蔡邕蔡中郎为师,竟然连东汉算术大家刘洪也是他师傅,这对于贾衢而言,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贾衢的贾家,在其祖父那一代的时候还算是望族,但是每况日下,到了他父母那一代的时候就已经是勉强支撑了,却没有想到在贾衢还小的时候,其父母就因为染上了伤寒,双双故去……

而在汉代风俗中,丧葬这种事情的开销异常的大,贾衢为了给父母筹办丧事,基本上也就将家中的浮财全数耗尽……

别看现在他穿的一身宽袍大袖满像个样子的,但是实际上他就剩这一套衣冠还算不错,可以见人了。

没有钱财,没有藏书,家族又破落了,想要读书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这些年都是厚着脸皮,凭借着父母的一些残留的情面,东借一些,西借几本,直到现在。

能够一年任选撰抄三本书,而且若是能够再进一步得到蔡邕的点评,那么必然将大大改变他的现状,因此斐潜的宣传对他来说,诱惑力太大了,虽然他也稍有耳闻河东卫氏不大待见斐潜,但是他还是来了。

在营门处的一番做态,无非就是想给自己抬抬身价,可是如今竟然没有任何的展示机会就被一而再的打击的够呛……

贾衢默默的将算盘交还给斐潜,向斐潜行了一个大礼,苦涩的说了一声:“小子冒昧,多有打搅,望斐使君见谅。”说完就要告辞。

斐潜连忙拉住,正容说道:“先战于郎,仲尼方不以殇,先勇于事,秦皇方遣以使。潜虽不才,仍愿为大汉开疆护土,马踏阴山!贾郎君,且问汝志何为?汝欲留名于汗青,亦或弋尾于塘淤?”

贾衢猛地抬起头,欲言又止。

斐潜微微一笑,说道:“吾可征汝为记室,以三年为期,若吾不得上郡,汝可自由来去,如何?”

贾衢沉吟半响,然后往后退了半步,正了正衣冠,对着斐潜叩拜道:“衢参见斐使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