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五三九章 逐渐消亡的弩

诡三国 第五三九章 逐渐消亡的弩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前一秒还娇羞的不行的黄月英,下一秒就挣脱了斐潜的手,蹬蹬的跑远了……

这个,略显得有些尴尬啊。

不过没用过多久,黄月英就拖着看起来挺沉的一个东西来了,咣当往斐潜面前一放,居然是一只弩!

斐潜眨了眨眼,看了看地上的弩,又看了看黄月英,有点不敢置信,难道说这个弩是黄月英自己搞出来的不成?

黄月英有些小得意,大眼睛里面闪耀的全是“夸我吧,我厉害吧”的光芒……

斐潜将弓弩从地上拿了起来,左右看了看,颠了颠,这个分量不轻啊,木头加青铜的结构,就算是没有弩箭,用砸也可以将人砸得满头包。

黄家对于弩的工艺或许是因为有墨家的传承的原因,很多具体的东西得到了传承,比如望山的刻度,这个没有大量的实际经验,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就像是北屈上面装设的床弩,也是利用绞盘开弦,望山测距,方有一些精度而言。

当然现在斐潜手里端着的,就是普通弩,也就是称之为蹬弩。其实就是蹶张弩的前身,在力量需求上略小一些。

“你做的?做的挺好的啊……”斐潜说道。

黄月英眯缝着大眼睛,微微扬着小下巴,说道:“收到郎君的信之后,便开始做了呢……还做了一个更大的,只是……嗯,我拉不动……”

斐潜来了兴趣,便起身端着弩就往后院空地走,准备实验一下这个黄氏的弩机和在军中的一些弩机有什么不同。

小墨斗连忙哎呀哎呀的追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斐潜的外衣……

这个,斐潜汗了一下,幸好是在后院……

弓和弩,一向是华夏军中的长距离打击武器。自秦汉就有用手开和用脚蹬两种,至于床弩这种变态武器,则需要三五个人,又或是需要畜力绞开的大型射远器,其威力虽然约等于使用实心炮弹的火炮,但这不属于单兵武器范畴,也无法在突发的野战中使用,多用于攻守城池。

单兵弩,一般情况下,不论精准度,还是射程,以及杀伤力都远远的大于弓箭。就按照现在斐潜军中所了解到的,普通兵卒所用的弓,大概的拉力在一石上下。弱弓八斗,一般是女子或是小孩使用。强弓就根据个人不同了,像黄旭的常用的那张弓,应该是有三四石左右。

但是弩,最低起步就是一石,然后一石一石的往上加,正常用于军中腰弩的,差不多在一石至二石,上了三石基本都是蹶张了,而最高的是十石大黄弩,就是李广于军中连续狙击匈奴领兵将领的那种,一般情况下要两个人才能张开。

斐潜穿上了外袍,披头散发的,拿着弩,试着张了张,强度不算太大,便将弩弦挂在了弩牙之上。

黄月英顺手就递过来一直弩矢,然后指着后院靠近院墙的一棵大树,说道:“就射那颗树,我也经常射的,树中间有个大木瘤!”

斐潜看了一眼这个黄毛丫头,似乎这丫头的日常生活有些与众不同啊……

不管了。

斐潜将弩矢按进矢道,端着弩瞄准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的扳下弩的悬刀。

弩就是有这点好处,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瞄准时间。如果说是拉着满弓,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射出去,否则不管是对于弓体还是人体都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啪”的一声,弩矢平稳的飞出,转瞬间就击中了那个倒霉的大树,但是,并没有如斐潜所愿,射中那颗木瘤,而是落在了木瘤的下方大概三五厘米的地方。

黄家的弩,或者说黄月英做的弩,还是精度很好的。

木头似乎是红枣木,青铜合金的比例不知道是多少,显得有些黝黑,悬刀之上竟然还有一些细纹,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朵盛开的花,这个……

好吧,毕竟是女孩子做的。

斐潜这段时间也在军中了解挺多,其实弩渐渐的退出战场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很残酷的原因,就是人便宜……

因为汉族在长期对抗匈奴过程中,胡人装甲一直没有得到什么进展,跟没有差不多,因此,就根本不太需要更强有力的远程武器来进行破甲,携带更加方便的普通弓箭就足够胜任这样的任务了。

对于高速移动的马匹,大面积高射速的抛射,杀伤力明显会高于慢速的弩。

更何况弩需要花更多的钱……

因此在军中,也就逐渐的以弓为主,以弩为辅,甚至全部用弓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斐潜想再度用弩。

因为接下来在这片土地上,战争不再是主要针对于胡人,而是在自己人之间的对抗。

步卒之间的厮杀,将会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对付阵前呈现密集排列的刀斧手的盾牌,普通的弓箭基本上来说效果甚微。

但是若是换上了强弩……

斐潜做过实验,四石的弓在五十步之内,即可穿透七层普通皮甲,甚至可以穿透三层的札甲,百步之外,衰减的比较厉害,只能是穿透三层皮甲,一层的札甲。

而最基础的蹶张弩,基本上就是四石起步,若是用上六石蹶张弩,那么可以说在百步之内,不管是铠甲也好,盾牌也罢,没有任何军制设备能够抵挡得住……

除非特制的大盾。

但是特制大盾,分量肯定也是特制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于防守,想要进攻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有了坚固阵地的弩兵阵,甚至可以让数倍的敌人束手无策。况且就算是慢速弩,用的好的话,一样让骑兵无可奈何。

蔡邕师傅曾经提及一个投降了匈奴的汉将军,李陵,就是依靠车阵,然后以五千兵力,对抗十万以上的匈奴,硬是扛到了弩矢用尽,才不得已投降。

李陵指挥的这场战役,在长达十几天的高强度战斗中,面对匈奴十万骑,始终没让匈奴骑兵突破阵地,除却指挥上的因素,同样也说明弩的重要性。

现在对于斐潜来说,若是要将弩这种兵器,再次的置放到战场上,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射击频率,一个就是成本控制……

这也正是斐潜特意冒着风险,绕道来到荆襄想要借助黄氏的力量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