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749章 计中计的计中计

诡三国 第1749章 计中计的计中计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有时候,想要过一些简单的人生,一些问题不能多想,一旦多想,生活就不简单了。

庞统在刘琦那边的询问结果出来了。

刘琦虽然不认识那些城中贼人,但是他的护卫则是认出了其中两个的面孔,原本是江陵人氏,也是游侠身份……

荆州地区,两个重镇,一个是北面的襄阳,一个就是南面的江陵。江陵也是原本春秋战国的楚国国都,原本荆州的治所也是在江陵,只不过因为刘表个人的原因,当下改在了襄阳而已。

“江陵人氏……”斐潜沉吟着,然后看了庞统一眼,让庞统就坐歇息,并且招呼侍从上茶。

庞统默然点头,虽然这一天连续奔劳,也确实非常辛苦,但是整个事情到现在并没有完结,反而还有更多的后续事情在等着……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的不明白,曹操的那边基本上是清楚了,只不过是因为两拨不同的贼人而导致这些后续的问题而已。

“……”斐潜心中忽然浮现了一个念头,旋即又否认了,为了不再将这个危险的念头继续下去,便换了一个话题,并没有继续在弩机和江陵上绕圈子,“曹孟德难道就不害怕某兵出兖州?”

庞统放下了茶碗,叹息道:“正是因为害怕主公出兵,方有此策……李通李文达供认,曹司空原本之意……若主公不出兵,则不得妄动,不过么,前两日主公于槐里军演……结果认为是出兵预兆……”

斐潜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的行为,真不像是孟德手笔……就没有想过事情败露了,为天下所耻?”

庞统接口说道:“此事么……比起天下基业来,耻笑一二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如今曹司空挟天子令讨袁,若是我等兴兵,多有不义,也就遮蔽过去了……嗯,此外也还有些其他手段……”

虽然庞统说的有些绕口,但是斐潜仍然是听明白了,不由得点了点头,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这倒也是……”

首先,曹操害怕斐潜出兵,所以要留下一些反制的手段。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换成斐潜在曹操的那个位置,基本上也会如此处理,至于是不是用刺客,还是用什么其他的手段另说。不过,怎么看都是刺客经济实惠一些……

其次,如果这样的手段被发现了,不外乎两个结果,斐潜出兵,或是斐潜不出兵。而斐潜不出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一旦斐潜出兵,那么曹操就可以举起斐潜举兵逆上的幌子,再稍微修改一下时间次序,就可以了……

就像是“斐骠骑举兵东进,曹司空使客刺之不果”,和“曹司空使客刺之不果,斐骠骑举兵东进”,整体蕴含的事件是完全相同的并没有遗漏,只是前后次序不一样,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

至于那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那个在前,那个在后,其实也就是胜利者说了算,然后后世看史书的人一脸懵逼。

“若是进兵,当如何?”斐潜又问道。

庞统看了斐潜一眼,微微有些沉默,过了片刻之后说道:“主公,兵事……不妨暂缓……”

“暂缓?”斐潜重复道。

庞统点了点头,说道:“曹孟德此策,乃计有计也,有用其三。一则若主公出兵,可行刺杀……二来可乱青龙寺大论……其三么,未必没有引诱主公即刻出兵之意……”

斐潜轻轻敲击着桌案,思索着。

庞统作为谋士,虽然看其外貌,确实是有些其貌不扬,但是其实力也不容小觑,虽然说这一天基本上都在不断忙碌奔走,可是依旧抽空整理了思路,从现象当中抽离出其中的本质来……

斐潜将目光投向了门外,庞统的这个说法倒是有些新鲜。

夕阳告别了纷乱的一天,从天边落下,长安城内的火头基本上都已经扑灭了,血迹和黑烟在黄昏的遮掩之下,大体上看不大出来了,只有空气当中依稀残留的味道,提醒着人们之前发生的一切。

“引诱某出兵?”斐潜皱起眉头来,“士元此言,岂非前后有些矛盾?”一方面刺杀是为了阻止出兵,一方面又说是为了引诱出兵。

庞统说道:“主公,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主公与曹司空,终有一战……”庞统所言,也确实是如此。斐潜和曹操终有一战,这个事情,双方其实都知道,但是现在虽然曹操看起来很是虚弱,兵力并不在兖州,是不是意味着就是斐潜最好的开战时间?

打打杀杀,最简单。

毕竟破坏么,有谁不会?

但是要在打打杀杀之外还想着建设,甚至还要想着怎样利用废墟的原材料,在废墟之上建设起一个更为雄伟的建筑来,就不简单了。

如果简简单单只是兵卒将校的角度来说,现在虽然说魏延在川蜀,赵云在常山,张辽在西都,但是关中有徐晃,函谷有太史慈,还有廖化在武关,要打么,虽然不说是完全体形态,但也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所以,出兵没有问题,问题则是在出兵之后。

先不考虑战阵之上的兵卒将校的输赢,就说打下了兖州,甚至是冀州,然后呢?人员要怎么安排?

政策要如何推动?是按照斐潜在关中的政策来推行,还是说沿用山东之前的方针,抑或是还需要重新调整一下,采用另外一种平衡的方式?

此外,再加上那个棘手的天子,斐潜究竟又应该采用什么标准来对待?

所有人都不喜欢出尔反尔的家伙,不管是古今中外都一样。因此斐潜也极度厌恶那些动不动临时性的加派工作,抑或是非要到下班的时候才布置任务的领导,同样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斐潜想要做一些什么,在汉代这种信息通讯非常迟钝的时代,就必须有持续性,有一致性,政治上的策略一旦推行,也自然是不可能迅速转换。

政治法令,最忌讳朝令夕改。

春秋战国,抑或是后世的那些封建王朝就不说了,单说眼前的前车之鉴。

袁绍。

还有袁术。

一开始讨董的时候,袁绍真的是天下楷模,一呼百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袁绍并不是像是原来想像当中那么以天下兴衰为己任的“忠义”之人,而是一个谋划着想要改朝换代的野心家,于是乎原本投靠在袁绍之下的颖川派就裂开了……

直至骄傲自大的袁术,妄想着用袁氏家族百年积攒下来的恩德去搭建一个野心家的皇位,结果最终发现,纵然有百年的施恩,该叛变的时候依旧叛变。

如今,虽然袁氏的旗帜还没有降下来,其实也跟轰然而倒相差不远了,除了那些在船上已经是下不来的,其余的人已经大多数舍弃了袁氏。从天下楷模到天下唾弃,才经历了多少时间?

在政治方面的路线偏移,从一个宣扬主张反抗暴力的义勇之辈,变成了一个利用暴力去乱政的野心诸侯,无疑使得很多原本支持袁氏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使得袁氏的根基松动,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土崩瓦解,便宜了曹操。

所以斐潜一旦出兵,那么就意味着关西的新政和关东的旧策相互碰撞的问题,就如同当年秦国一统六国,虽然表面上各地降伏,实际上暗涛汹涌。

更何况,斐潜现在就有秦始皇当时那样的实力,可以横扫诸侯么?秦始皇雄才大略,也是搞了九年,斐潜现在呢?又需要多长时间?

斐潜听了庞统的分析,沉吟着……

“此外,主公如今坐于关中,居高临下,坐拥函谷,为西秦之态也……”庞统继续分析道,“然秦非始强,亦有百年之衰,若非六国在外各有打算,又有纵横之策相抵,前秦亦难于成九年之功也……”

秦朝也不是所有皇帝,所有时间都是那么成功,也有输得底裤都没有的时候。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原以为兵力大大优势,定然可胜,却被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击败,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幸运的是三晋本身还有很多矛盾,也没有继续紧逼秦国,否则秦国估计也是玄乎。

也正是因为秦国亏倒只剩下底裤了,所以秦国痛定思痛,采用商鞅变法,之后的事情么,基本上大家都很熟悉了……

庞统的意思也很直白,现阶段斐潜看起来是有这个气势,但是从气势转化成为实力,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斐潜控制着函谷关武关太行山口等等,也就是等于是斐潜可以用少量的兵力牵制了大量的对方力量,同时对方也难以进攻,侧翼无忧,但是如果斐潜选择出兵离开了关隘,不管是进入了兖州,抑或是冀州,除非是能够速战速决,抑或是像是太史慈那样出其不意,否则一旦陷入拉锯战和阵地战,战线越长,也就意味着破绽越多。

“因此,虽说曹司空如今战于冀,然并非不能脱也……”庞统说道,“更何况若等主公由势转实,还不如……故而曹司空选了一个史涣史公刘,亦选了一个李通李文达……此乃计中之计也!”庞统加重了语气,再次强调。

“嗯……”斐潜缓缓的点了点头。

庞统这么一说,斐潜心中原本隐隐约约的一些疑惑,也算是基本上得到了解释。

按照道理来说,曹操不应该这么短视,采用刺杀的手段,但是如果加上庞统的分析,又显得相当的合理,毕竟谁也不喜欢卧榻之侧的老虎舒舒服服的长大,如果有机会早些将老虎消灭,岂不是比等老虎长大了还要更好?

所以曹操原本就是做着好几个圈套的打算?

所以也才是史涣和李通来关中,并没有像是什么夏侯,什么曹氏的猛将参与其中,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史涣和李通实际上就等于是弃子一般,如果能起到一些特殊的效果自然是极好,但是如果被发现了,也无所谓,因为曹操本身其实也没有完全指望这两个人能干出什么来……

庞统看着斐潜,又继续说道:“若非江陵之人,某亦想不到此处……”

“江陵之人?”斐潜敲了敲桌案,说道,“某离城之后,方行搅乱?”

庞统点头道:“主公英明!正是如此!江陵之贼,非为刺也,乃求乱也!”真要是想要刺杀斐潜,那就应该是像史涣和李通一样,去埋伏蹲点斐潜,又怎么会在“斐潜”离开了城池之后,再行动的?

虽然有一些斐潜推行保甲制度的原因,但是其本质上,确实似乎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刺杀斐潜的**,只有拼命搅乱的意图,从城中几个被破坏的坊里,就大体上可以看出来。将军府左近的一些坊里,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冲击,伤害比较大的坊里,基本上都距离将军府比较远……

不求杀死斐潜,仅是搅乱。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为什么要搅乱?

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斐潜,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不想让斐潜安定下来好好积蓄力量,能打乱斐潜的节奏就打乱节奏,如果能引得斐潜勃然大怒失去理智,那就更好不过了……

那么如果说斐潜一旦出兵,谁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呢?

“若是按照士元所言,这江陵之人么……”斐潜伸出手,拍在了桌案之上,“并非曹司空所遣,而是……”

庞统点了点头,又伸出手指点了一个方向,“此外,这个也有些嫌疑……”

“呵呵……”斐潜一愣,苦笑了一下,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这天下,果然是英杰者众矣……”

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名字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啊!

“既然如此……”斐潜思索了片刻,最终说道,“便将李通李文达等贼于青龙寺公审,定其滥杀无辜,谋害朝臣之罪,一来平民愤,二来么……呵呵,之后便送往许县!”

原来斐潜心中多有怨气,还想着要将李通等人杀了泄愤,又或是狠毒一些挑断些手筋脚筋折磨一番什么的,但是听完了庞统的分析之后,就觉得如果真的只是杀了李通等人,等于是便宜了这些在背后暗搓搓的家伙,还不如丢出去,让曹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庞统笑着说道:“主公英明!不过,若是如此,不妨将此事,拆分出来……李通李文达感怀主公仁德无双,不忍行恶,故而弃乱投明,应表其忠义,护其至许,扬其名于天下也……另责渭南鲁大,查其勾结外贼,作乱长安,罪无可恕,查抄相关之人,清剿三辅之地游侠浪荡子……如此,便可收一石数鸟之效也……”

斐潜大笑,指了指庞统,“善!便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