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954章金牛攻势,五丁开道

诡三国 第1954章金牛攻势,五丁开道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6: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时至寒冬,寒风漫卷,原野上的草,大多数都已经枯黄,林间也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几名骑兵呼叫鼓噪着,从密林之中赶出一群鹿来。

鹿群惊慌乱窜,西下奔逃。

为了抵御冬天,这些鹿都一个个在秋天尽量吃得膘肥体满,皮毛发亮,肚皮浑圆,但是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它们的反应力和奔跑速度。

司马懿勒停了坐骑,缓缓的举起了角弓。

说实在的,司马懿骑术可以,但是还没有达到在马背上奔射如常的程度。司马懿终究是文士出身,即便是当下有了马镫固定身体,也没有办法像是赵云一样在奔驰之中开弓怒射,只能是停下来,算是立定射击。

司马懿从侧翼的箭鞬中抽出一支雕翎来,搭上牛筋弓弦,以套着皮扳指的右手拇指扯开如同半月,瞄准了一匹高大而惊慌的牡鹿,便是狠狠一箭射去。

那一只鹿大眼睛骨碌碌转着,精灵一般,闻听弦响,两耳忽得一抖,后腿急弹,朝前猛的一蹿,于是司马懿这一箭便擦着它的尾巴,黯然落到了空处……

司马懿顿时大感愤怒,重抽一箭,再度射去,却又被鹿闪避而过……

真·不给面子·鹿。

司马懿接连三箭,连鹿毛都未能射下一根,恼恨之余,干脆收了弓,举起手来狠狠一招,就听到周边骑兵发出早就按捺许久的哧哧噗噗的笑声,然后纷纷搭弓驰射,包括原本他作为目标的那头牡鹿,以及另外四头鹿,便是转眼间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未来的女装大佬磨着牙,瞪着周边的护卫,显然是觉得手下这群护卫也是不给面子。自己射了半天,就是没射中,然后手下护卫直接三下两下就撂倒了……

跟在司马懿身边的兵卒护卫也不害怕? 依旧哈哈笑着,然后相互协助着上前将鹿扛起,捆绑在马背上。

司马懿用手指头点了点这些跟着他的护卫兵卒? 然后也笑了出来? 『走了!回营!一头留给将军和某? 其余的众人加个餐!』

众人大声答应着,然后策马绕出了林地,往大营而去。

司马懿武力值么? 大体上算是『几个』。

也就是说? 如果如果司马懿穿戴整齐,砍『几个』小兵还是可以的,称之为及格。但是射击会自动变向变速的奔逃移动靶? 这种比较高大上的目标? 自然是难度不小? 以至于司马懿到了幽州之北也有一段时间了? 依旧没有熟练掌握。

倒不是司马懿懒惰? 而是司马懿本身的职责不在这个方面上。骠骑将军派遣他来幽北? 也不是要司马懿像一个武将一样上阵杀敌的,而是在谋略上辅佐补充的……

刚回到营地,在中军大帐之前就碰见了几名穿着麻袍、革靴,头戴巾帻的外族拱手相候,见到司马懿回来? 纷纷俯首施礼。就中一名花白须发的老年男子瞟见司马懿护卫马背上的鹿? 便用生硬的汉语谄笑着恭维道:『大人真神射也……』

虽然司马懿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称呼? 但是依旧微微有些皱眉了一下? 旋即摆摆手,然后笑着说道:『唤某司马就是,不必称「大人」……』

花白胡须的老年男子连连拱手? 『岂能直称大人名讳……』

司马懿隐蔽的撇了撇嘴角,不再和这个家伙沟通,而是转头向中军大帐值守兵卒问道:『将军可在此处?且替某通禀一声……』

赵云正在大帐之中处理军务之事,见到了司马懿回营,便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点了点旁边的胡凳示意,然后依旧将目光放下桌案上的行文之中,说道:『汝这些「子侄」,倒也殷勤,天天到某帐前点卯……』

司马懿苦笑道:『吾却无此等年岁子侄……』

这几个乐浪土著,不知道是因为以讹传讹,还是说当地习俗,坚持称呼司马懿等汉人官吏为『大人』,但是实际上汉人当中的『大人』称谓,并不是随便用的。

司马懿谋划幽州,自然是包括了辽东。那么跟辽东土著联系,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但是等真的联系上了这些乐浪土著之后,司马懿忽然又有些后悔起来,毕竟这些家伙一看就不怎么靠谱,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黏上去了还甩不掉,每天定时定点到中军大帐之前,即便是赵云不接见也没有关系,反正是表示一个态度……

同时还自称是什么濊貊后人,扶余王族,大打感情牌。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司马懿叹息了一声,说道,『如今便如是,近也不得,远亦不可。』

赵云一愣,旋即大笑。

其实孔夫子这句话倒也未必是诋毁女子,或许是孔老先生回顾年轻时候欠下的风流债务的感叹,因为即便是君子,近之倒未必不逊,远了也一定是会怨的,不信且看喜好冬泳的屈原老人家……

原来司马懿和赵云商议,觉得这些濊貊后人,扶余王族如今沦为寻常人等,心中必然有所怨气,如果能够动摇其心志,也就自然可以绑在自家战车之上,对于将来收复辽东,自然是有些裨益。

然而问题是,司马懿也没有想到这些濊貊后人,扶余王族竟然是这般模样……

不过,不管是出于对于骠骑将军战区策略的考虑,还是对于自身功勋的考量,司马懿都觉得迟早要解决辽东问题的,公孙度这个家伙,现在自称为辽东侯、平州牧,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甚至一度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同时又在辽东四郡之地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所以,司马懿一开始,就准备将步度根的鲜卑和这个所谓的『辽东王』一块装到锅里炖。但是即便是一锅猪肉白菜炖粉条,也是有些先后次序,也要有些准备的,总不能猪毛不剃,白菜不洗,粉条不泡就扔下锅中罢?

原本计划之中,濊貊后人,扶余王族的武力怕是用不上了,如今便只能是用其名义和其他的一些用途……

所以即便是赵云和司马懿对于这些人有些反感,依旧是不远不近的留在此处。

司马懿怀疑步度根或许跟公孙度已经勾搭成奸,但是还没有找到具体的证据,但是这并不妨碍司马懿开展先期的铺垫……

赵云问道:『公孙之下……商议如何了?』

司马懿拱手说道:『已允建坊……』

赵云点了点头,微微笑道:『如此甚好。』

司马懿要对付公孙度,自然不可能直截了当的举个刀子,直冲辽东,因为那几乎等同于将自己的侧翼卖给了鲜卑人。

依照司马懿的推论,鲜卑人和辽东王,是不可能有多么亲密无间的关系的,顶多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攻守同盟而已,因为他们两个人现在都害怕赵云,都怕受到攻击,所以他们现在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正好可以有这个条件形成相互犄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赵云进行防御。

当然,这样的攻守同盟是很薄弱的,甚至等鲜卑步度根和辽东王公孙度其中某一方强大起来,必然就会撕毁盟约,但是么,司马懿不想等那么久,所以就需要做一些推动,催化其中的反应。

而联系辽东公孙度手下大将柳毅,就成为了司马懿放出去的一个棋子。

司马懿当然不可能直接劝降策反柳毅,毕竟柳毅对于公孙度还是有些忠诚度的,所以表面上派人找到柳毅,是为了开通商路,跟辽东互通有无进行交易的。

辽东其实很穷,对于大汉的一些器物自然也是稀缺,所以辽东对于这种提议,并没有很排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示了欢迎。

毕竟辽东,当下除了一些土著产物之外,其余的真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来的。辽东除了当下一些皮毛之外,便是檀木了,至于红参,也有,但是不是其主要的土特产。因为檀木可以用来制作弓背,所谓檀弓是也,品质也是上佳的,因此成为了主要的销售商品,和汉地交易丝绸瓷器等等。

柳毅也颇想与汉地交好,即便并无归从朝廷之心,又不肯当下背弃公孙氏,但是多少也是多出一条退路,所以柳毅一方面不作出任何的承诺,一方面敦促商贸尽快开展,只是仅仅是出售原材料么,价值有限,能换到的东西也是很少。

后世都清楚,原材料是一,半成品大概是十,真正成为销售成品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百,所以在两三次的运输贸易之后,柳毅就觉得有些头疼了。

因为檀木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不是说当年种下次年就能生长出来的,而且要在山林之间砍伐拖拽出来,成本人力也是不少,然后换取的物资却往往只有可怜的一点,想要换取更多的物品,途径只有两条,一个是加大原材料的产量,一个就是制作成品或是半成品。

而加大原材料的产量,明显不实际,所以自然而然的,在乐浪建立工坊,然后赵云这里出一些工匠和材料,在当地直接加工成为成品和半成品,就成为了柳毅的唯一选择。

『如此……当如金牛也……』赵云点头说道,『仲达还需仔细安排……』

司马懿笑道:『将军放心,此自然也……』

赵云所言,便是『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典故,也是这一次和辽东建立商贸的另外一个方面的用意。

攻打辽东的路并不是很好走,甚至可以说相当难,虽然不至于像是川蜀那种难于上青天,但是从后世隋朝征高丽来说,也是可见一斑。

当然隋朝征高丽还有其他的用意,只不过路途难行确实是展露无遗。

所以赵云想要平定辽东,就不可能说是贸然进兵,『出白檀而经平冈,进而抵柳城,其道路悬远,崎岖难行,若此策成,当为仲达首功也……』

从后世的河北省秦皇岛市,直到辽宁省锦州市之间,也就是所谓的『辽西走廊』,北为丘陵,南临海滨,中仅一道,在当时耕地极少,居民寥寥,五百里内并无城邑,对于大军远征来说,可以说是一条险途,如果说在进军过程中,被辽东公孙度抢先在某个地方设立营寨,占据要津,所谓狭路相逢,一夫当关,即便是攻克了,也是要有不少的损失。

所以先期通过商贸探明道路,然后通过建立工坊的名头来暗中输送人员,借大帐之前的那些扶余后人隐匿潜藏,等到需要的时候一举而动,便是司马懿这一次辽东之策之中的一个部分。

然后计策的另外一个部分么,自然是针对着鲜卑人的。

但是在执行这个计划之前,除了需要一些先期工作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外,司马懿也没打算闲着。

整个幽州,除了鲜卑人和辽东王这两个不稳定因素,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司马懿也打算一起扔入锅中,一起乱炖……

『将军,今日某猎得一鹿,正肥美当食也……』司马懿说道,建议可以一鹿三吃云云。

赵云得知了也有给众将士准备了其余的三只鹿之后,也没有特意拒绝加餐来表示自己平民化,便笑道:『仲达近日箭术大进乎?可喜可贺啊……』

司马懿略微有些尴尬的笑笑。不管有没有射中,反正我是射得第一箭,也自然算是我打的,那么也算不得吹牛,而且跟其他人比起来,也算是不错了。反正这辈子也不指望着能和眼前的这个家伙比箭术了……

『对了,也分帐前的那些人一条鹿腿……』赵云忽然说道,『让他们早些退下,省得呱噪……』

司马懿点头,让人去办,片刻之后便是听到帐外忽有怪腔怪调的高声道谢:『多谢大人赐食!大人恩情,如同高山,绵绵而不绝……』

帐内赵云和司马懿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皆是摇头苦笑……

……┐(;¬_¬)┌┐(?~?)┌……

赵云和司马懿虽说苦笑,但问题都不大,但是曹纯的苦笑,那就是真的无奈至极的苦笑了。

曹纯急急从豫州赶到了幽州,唯一的目的,就是稳定幽州局面,顶替袁熙离开之后留下来的空隙,替曹操控制住幽州的局面。

因此曹纯赶到了渔阳之后,和留守在渔阳的沮授进行交接之后,又将属吏的职责重新分析和明确了一番之后,发现当前有不少重大的问题,拦在前方……

第一就是农耕。

华夏封建社会之中,农耕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可惜曹纯在这方面完全没概念,他光知道施肥、除草、开挖水渠、选用良种这些基本常识了,而且只是常识理论,他根本没有实践过。

没有实践过的常识,和现实往往有巨大的脱节。

老农倒是有很多实践的经验,但是老农却说不出什么理论来,同时在渔阳,原本的老农也很多在战乱之中或是死亡,或是逃亡了,所以么……

正常来说,幽州都要吃冀州的救济,可是现在冀州但凡有些钱粮,也要先紧着先给许县,给朝堂,那么自然给幽州的就相当吃紧了。

幸好的是幽州兵乱以来,有不少士族大姓也丢下了土地逃亡,就有的土地秩序混乱,曹纯就干脆彻底的回收了这些土地,然后让兵卒开始屯田,同时按照沮授的建议,上表给曹操,看看能拨多少钱粮就拨多少钱粮来,同时请曹操派遣农业专家过来,弥补曹纯在经验上的不足。

第二就是手工业,或者说是小商业。

毕竟之前的工房和作坊都败破了,加上袁熙离开渔阳的时候也将绝大部分的工匠和财物带走,库房之内空空荡荡,曹纯就不得不面对着即便是打破了一个陶瓷碗,或许都找不到替代品的窘境。

因此对于重建各类的作坊,自然也是曹纯必须重视的问题。

还有就是胡人。

渔阳之外,和蹋顿部落不和的乌桓人,还有鲜卑人。同时虽然说曹操连蒙带骗,暂时性得安抚了蹋顿的残余部落,但是将来这些家伙会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然后出现一些什么不可告人的想法,也在未知之数。

现如今将蹋顿的这些乌桓人编入了渔阳民户,但是距离真正将这些乌桓人消化,还有一段的时间,而这就是曹纯需要关注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有没有充足的时间给曹纯。

养农,建坊,练兵,都需要时间,但是前有刘和虎视眈眈,后有赵云雄踞常山,还有鲜卑在外,曹纯感觉压力很大。

面对渔阳,这个曾经是幽州最为繁华的都市,现如今却变成了空空荡荡,库房之中只见尘土老鼠不见器物,四处破弊的情形,曹纯苦笑。

不过,似乎上天给了曹纯另外一个机会,在他到了渔阳之后,就将斥候重新散了出去,然后就打听到了一个消息,赵云似乎是在和辽东做生意,有商队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