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066章 给他们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066章 给他们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066章给他们(第1/2页)

说起来,高卢鸡也是实惨,这货自从S2之后,一直在瘸腿中缝缝补补。航母有了,没有战斗机,这个“北风”战斗机还是许可生产的约翰牛的货。

对于高卢人来说,这件事情简直想起来就心气儿不顺,没别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这玩意儿原产自约翰牛。

不过高卢人比起海峡对岸千百年的邻居,至少在S2之后心气还是足够高的,别看他缝缝补补,还硬生生让他把这套军工业体系给补得差不多,基本齐全,这一点上,即使调侃他是下两常,但是至少还是维持了体面。

话又说回来,“北风”这玩意作为平直翼的亚音速战斗机,其实对于高卢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他的航母其实主要目的不是要钳制老毛子,而是要在遥远的非洲维持存在,这就基本上够用了。

这可是60年代,不是老毛子千古之后,拼了老命往外卖武器的年代,亚音速战斗机在非洲作为维持存在和彰显力量的工具,还是非常够用的。

高卢人其实是很务实的,这也就是“那位男人”说不是不能接受的原因。

他们非常有特色的殖民地巡防舰用得飞起,比如像是“花月”级驱逐舰这类,所以对于暂时用一下“北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先生,北风的性能有限……”装备总署的人觉得自己必须要把这件事情指出来。

“我知道,但是我相信,我们不会永远用北风!告诉三角飞机公司,现在是他们该加班的时候了。”那个男人看向装备总署的人。

高卢人对于争先-62的兴趣,很快就传到了我们这里,这件事情让我们的同志犯了难。

从心情上,那肯定是高兴的,我们的先进武器居然让西方最先进的国家都有了兴趣?

但是从操作上,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干?

遇事不决问领导,这时候,就该领导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好的领导,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替自己手下的同志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帮他们背锅。

只可惜这么好的传统美德,后面却是不太常见了。

这件事情,他们的领导也没法决断,事情太大了,得,往防工委报吧!

所有的武器是否外卖,防工委是最重要的决策机构,除非出于某些目的,有首长亲自发话要求提供。

防工委接到这个汇报,也是有点抠脑袋,没办法,开会!

自然而然的,高振东虽然几乎没有参与争先-62的任何具体工作,但作为争先-62事实上的发起人和核心技术提供者,也收到了通知。

坐在防工委的会场上,高振东其实心里还是懵的,在通知里并没有说清楚这次开会的目的,这也是常规操作。

不过当他听见负责与高卢鸡沟通交流的同志提起高卢人的时候,大概就猜到了,大约……高卢人又想要什么东西了?

对于这个,高振东是无比的欢迎,相比我们,对方的技术毕竟总体上先进得多,这种生意只要操作得当,稳赚不赔!

“……各位领导、同志,情况就是这样,现在高卢人对我们的新型反舰导弹非常有兴趣,同时,也提出了和我们在更为广阔的军事技术层面进行交流的要求……”

防工委领导接过了话头:“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往小了说,争先-62是否要提供?往大了说,是否要和高卢人展开更多的军事技术合作?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在这里的同志,都是在相关岗位上的领导或者是带头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听见防工委领导的话,他们也从各自的角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年头在这些方面,相对来说氛围更为健康一些。

高振东默默的听着同志们的发言,总的来说,同志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反对,这方面,以部队的同志为多。

理由就一个,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先进武器,还没爽够呢,这就要送出去了?

这种对新技术外流的担忧,其实所有人都有,而且是一种难以具体描述的感觉,有时候可能外在表现是别的原因,但是根子上是对于新技术的把握不足,难以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析其真正的能力和影响范围的外在表现。

当然,部队的同志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这种技术外流,会不会对我们刚刚掌握的局部优势造成影响?会不会使因为技术优势带来的一些部署变得失去意义乃至造成重大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66章给他们(第2/2页)

这种保守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同志们负责任的表现。

而另外一派以技术人员多一些,则是赞同在此基础上同高卢人开放接触,理由也很简单,也许,我们能从高卢人那里获得一些什么?

人家可是发展了几百年的老牌工业国,对于我们几乎是全方位的领先,而现在,我们有了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也许就能从对方手里换来自己想要的技术。

但是这派人,最大的软肋在于,他们没法在“危险性”这个问题上说服对方,危险性评估这个事情,需要的不只是对技术的把握,这派人对技术并不陌生,多多少少还是能说出点门道来的,但是他们的缺陷在于,对国际总体局势的把握。

技术本身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局势息息相关,否则几十年后那些五大善人之外的有核国家、各种看起来先进的让花旗人都一筹莫展的高技术武器,也就很难出现。

穿着拖鞋打高超,这件事情怎么想怎么诡异。

眼见两帮人争执不下,防工委领导敲了敲桌子,看向了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高振东。

也该你小子上场了。

“振东同志,说说你的看法?”防工委领导笑道。

哟,这是点将了,而且是点到了高大炮,不论是部队的同志还是搞技术的人员,都压下了表达的**,看向了高振东,想看看他的想法是什么。

经常和高振东一起开会的都知道,这位的想法,不但有新意有思考,而且说服力极强,他总是能找到一些非常有特殊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话是有必要性的。

可以说,在两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他的意见几乎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砝码,而且他甚至有直接压倒任何反对意见的能力。

高振东清了清嗓子,看向大家。

“我的意见,是可以交流,甚至可以提供技术给他们……”

他的意见,甚至不只是卖不卖的问题,而是直接愿意向对方提供技术,这甚至比一些愿意开展交流或者出售技术的同志,步子还要更大。

啊?你一下子就玩儿这么大的么?大部分同志都有些惊讶。

但是对于知道高振东的过去的同志来说,他们相信振东同志必定有他的理由。

“噢?说说你的看法。”这次开口的是部队的同志,如果是别人,可能他们就跳起来了,但是面对高振东,他们不会。

一来,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不好意思。

二来,部队的同志都知道,高振东同志的所有意见和建议,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人好,这一点上谁要是敢怀疑,部队的同志先办了他。

高振东环视一圈:“我之所以这么建议,主要是从走出去、引进来的角度考虑。而且,我们要趁着我们领先的窗口期,利用这些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换取对方的先进技术!”

他的这番话信息量极大,话一出口,全场静默,都在思考他话里的意义。

其中最有趣的是部队的同志,出于对高振东百分百的信任,他们抓的重点非常清奇,同时也很有些准确。

“不是最先进?振东同志,你的意思是……”海军的同志笑开了花。

高振东都有些诧异,诶,你们还真是会找重点哈?

“你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不过这是后话,总之就是,我认为,用争先-62去换取对方的技术,是值得的。我们只是付出了一个反舰导弹,但是高卢人付出的可能是我们更加稀缺的技术。不要忘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只是进度慢了,但不是无法突破。”

这句话警醒了所有人,他们只是慢了但不是无法。

争先-62对于高卢人来说,技术难度远远没有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碲汞镉红外空空导弹那么大,这是现有成熟技术的完美集成,但是先进的、跨越式的技术,却是没有。

不但没有太过先进的技术,就连集成复杂度,也远远没有程控交换机这种东西来得大。

突然之间,争先-62最核心的底子,就被高振东这几句话揭露得干干净净,这东西先进,但是没那么重要。

其实高振东自己就知道,几年后的AS34鸬鹚,对于争先-62来说落后不少,但是却没有本质的区别。

高振东这番话,基本上将技术外流的所有担忧一扫而空,这东西对于高卢人乃至西方世界的国家来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