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125章 伴随防空系统?不止 还有两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125章 伴随防空系统?不止 还有两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125章伴随防空系统?不止(还有两章晚上十二点过后发)(第1/2页)

陆装局的同志大喜,诶,可算是轮到我们了。

他们之所以急,是去年打脏三打是打爽了,但是同时也意识到空中威胁的急迫,毕竟我们对标的,从来都不是脏三,而是最大的那两家。

毕竟我们都能搞出来的这些武器,没理由别人搞不出来,特别是这个敌人还会不遗余力的资助我们当前最大的作战目标的时候。

那可不是假想敌,而是实际的敌人。

再加上从交趾那边获得的经验,直升机可是越来越泛滥了,幸亏有便携防空导弹。

等到无关人等散去的时候,大家重新落座,刚坐下,陆装局的同志就急不可耐开口:“伴随防空,振东,说说你的想法。”

高振东是自己人,陆装局的连“同志”二字都省了。

防工委的领导也点点头,示意高振东先说。

他估计在这里,对这方面的想法最完整、考虑最周全的,应该就是高振东自己,导研院的同志可以负责落地,但是规划可能暂时还欠点火候。

高振东站起身,开始在黑板上画图。

“我的想法,其实伴随防空方面,导弹暂时不是最主要的……”

像后来的旌旗-17那种野战伴随防空系统,当前并不急迫,性能超出了,反倒是别的东西有些紧迫性。

“导弹不是主要的?那你的意思还是高炮?”陆装局的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的想法,是搞个弹炮合一,负责3公里范围内的防空,而且主要打击对象除了低速低空飞机,主要是弹药!”

同志们大惊,“弹药?”,异口同声。

他们这么惊讶一点儿都不奇怪,众所周知,想要击中子弹或者炮弹,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说的弹药,不是炮弹,而是类似激光制导炸弹之类的制导弹药!或者说,高价值弹药,敌人的高价值弹药的打击对象,必定是我们的高价值目标。”

有点意思,防工委和陆装局的同志对视一眼,在这件事情上,可能敌人的飞机都不是主要的,甚至用我们自己的打击能力来作为假想敌评估的话,在没有全面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几乎难以制止敌人投放精确制导弹药,现在有了射程30公里的机动防空导弹倒是好一些,但是扔出来的弹药可是没法驱赶走的。

如果说激光制导炸弹还有可能通过影响制导载具来进行防守的话,那制导时对载机没有方向要求的电视制导炸弹、以量取胜的远程撒布器这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是弹药怎么打得中?”有同志觉得这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高振东笑道:“其实空投的炸弹刨去外衣,本质上也就是一个飞行速度受限的小型目标,甚至飞行速度还没有飞机快。”

同志们觉得好像有点门道,对啊,炸弹是没动力的,那东西还不见得有飞机飞得快呢,但是目标是真的小。

打低、慢、小,别说现在,就算是高振东穿越的时候,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

“嗯,有想法,飞机可能打不着,但是把弹药干掉!”防工委领导笑道,还别说,振东同志这个脑瓜子,就是好使。

“而且还能兼顾直升机、低空低速的飞机……好想法,这样万一有敌机从防空网漏过来,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只要能打掉它的弹药就足够了。”陆军的同志觉得这东西的确是有想法。

“那你说的弹炮合一系统是个什么概念?”同志们这才想起来,高振东提了一个新概念。

此时,高振东在黑板上的示意图已经画得差不多了,他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指着示意图道:“就是这个,大家看一眼就知道了,把雷达、导弹、火炮结合到同一个火力单元上,导弹打远界、打飞机,火炮打近界、打弹药。形成一个可以覆盖10公里左右范围的防空系统。”

别看10公里听起来不多,实际上在此时的野战防空来说,是个挺夸张的数字,这么举例吧,现在已经确定会消失的旌旗-61,射程也就10公里,当然,这和我们的技术落后有很大关系。

必要的时候,还能放平了打,高振东心想。

黑板上是一辆履带战斗车辆,中间一个炮塔,炮塔上是一门看起来有些粗短的炮,只是大家没想通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口径,却用这么小的倍径。

而炮塔两边,是几根导弹发射管。

这玩意别说陆军了,其他同志都一看就喜欢,哪怕只是个概念图,但是一眼看上去就武德爆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5章伴随防空系统?不止(还有两章晚上十二点过后发)(第2/2页)

管子,大管子,更多的管子……高振东的脑海里,响起了西疆的同志那魔性的馕文。

“嗯,振东同志这个想法不错啊……”

“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小巧,射程还这么远的导弹啊。”

高振东笑道:“我们整个特殊的导弹,小体积,大助推器!这种导弹反正不是打大型飞机的,小一点没关系。”

说完,他在黑板上又画了个示意图,还大致标了一下尺寸。

老毛子的2K22通古斯卡就是用的这种架构的导弹,最早的型号射程8公里。

导研院的同志估算了一下:“嗯,这个结构,这个尺寸,的确能打得比较远,但是10公里还是有些勉强。”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新型推进剂,不太贵,但是比冲不错,比你们现在用的要好。”防工委总工笑道。

防工委已经在高振东那里,拿到了HTPB推进剂,特别是HTPB的制造和合成。

看着在一旁只笑不说话的高振东,导研院的同志心下了然,大概率,又是这位的手笔,毕竟在他手上流出来的新型含能材料不少,自己都用过。

“那就没问题了,可是这门炮我看着怎么这么奇怪,这个口径太大了,射速上不来的,而且炮管短,炮弹的弹道性能可能好不了。”

得,偷懒了,让同志们误会了。

“这门炮不是单管的,实际上这是一组25mm炮管。”高振东在粗短的炮口上加了几个小圈圈。

“加特林转管炮?”这东西发明很早,哪怕不是搞枪炮的同志都知道,男人的浪漫。

“对,而且是一门电力驱动的加特林转管炮!”高振东笑道。

“是不是有点浪费材料?”有同志有些犹豫。

高振东摇摇头:“要高射速,加特林是最优解。拦截弹药的话,弹幕比弹片要好。”

陆军的同志倒是无所谓,要的就是管子够多。

“可是高射速的话,转膛炮、加斯特炮也可以的吧?”

高振东又摇摇头:“加斯特炮射速还是不够高,转膛炮的话,炮管只有一根,没法散热,连续射击能力不行。”

“那为什么不用火药燃气的内能源?”

“内能源天生受到扰动大,打不准。”高振东笑道。

此时,陆军的同志才想起来,高振东同志还是个枪炮专家来的!

“我们有这么好的电机、调速、传动装置?”

高振东笑得更开心了。

“GTO已经差不多搞好了,用在这里正好,传动就用齿轮,这东西没那么特殊的要求,扛得住。至于电机,实在不行整个略大点的也可以,反正是扛在炮塔上。”

GTO是什么,大家不太清楚,但是大家很清楚的是,高振东说能用,那就真能用。

“好像也不错……可是眼睛怎么办?那么小的目标,我们有雷达能发现和跟踪?”

高振东点点头,看向了陆装局。

“我们的反炮兵雷达,就对这类小目标的发现和跟踪做过专门的优化,找他们取取经,然后用高频雷达,结合脉冲多普勒等先进技术,发现个炸弹啥的还是问题不大的。”

高振东同志对装备实在是太熟悉了,这些东西在他那里简直信手拈来,还大多都准备好了。

“如果这样的话,导弹要新搞,炮也要新搞。”防工委那边沉吟道。

“这个弹问题不大,弹虽然是新的,但是技术是成熟的。”导研院的同志很有信心,刚刚定型的旌旗-2的技术正好可以下放下来,而且旌旗-2的技术,有一大优势就是便宜。

高振东心知肚明,毕竟上辈子他很清楚,旌旗-12、旌旗-22这条线,出了名的便宜,而这辈子的旌旗-2,正好用的就是类似的制导技术,在半主动制导大家族里,都算得上是最便宜的那种,但是效果并不差。

“炮其实问题也不大,外能源加特林有一大优势,就是结构简单,因为不需要内能驱动,很多东西可以根本不考虑,搞起来比内能源的快。”高振东道。

然后他又下了一记猛药:“而且,这门炮如果搞好了,分离出来加上雷达和光学系统,可以放到高价值船上,用于防御敌方的导弹!或者这整个炮塔可以搬到小船上,用作主炮或近层防空。”

海军的同志也还在的,听见这话,狠狠的心动,俺要这俺要这!

“防御敌方反舰导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