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544章 扬子汽车

2003:从外贸开始 第544章 扬子汽车

簡繁轉換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10:29: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开会,开会,开不完的会。

股改就是各式各样的会议,跟不同的人开会,檀老板最近会议开得都有些头疼了。

哪怕是当了两辈子老板,檀锦程都不怎么喜欢开会,会议太多难免就会陷入形式主义,不过本次股改的会议却都是有必要的。

要聘请中介机构,律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等等等。

闪驰科技的股份制改革,吸引了众多知名中介机构的关注,作为国内目前产销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车企业,闪驰科技的股改很明显是奔着上市去的。

谁都想在一家龙头企业的上市过程当中分一杯羹。

不提檀锦程本人,只论品牌,闪驰现在有多风光看看芯日就知道了。

在闪驰之前,最先实行品牌化运营之一的芯日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车企业,投入快产出高,并且这玩意儿根本不愁卖,一个任期之内完全能够收割政绩。

顺带着还能解决大规模就业的问题,这又是一项非常好看的政绩。

引进项目不用担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地方zf的相关负责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项目,张从训去哪儿都是座上宾。

比起芯日,更年轻发展速度更快,又受到了北仓区全力支持的闪驰要更受欢迎。

对于某些地方而言,不用建设什么产业基地,随便在当地建个年产能在10万到20万辆左右的工厂,就足够了。

投资一家年产能10万到20万辆左右的电动车工厂,不需要多少钱,建设周期也非常短,真就是把檀老板哄开心了,手指头漏一点儿就够一个招商指标了。

还是不错的那种。

近期由于橙子科技的上市,本来就风限无光的檀锦程,又因为将旗下核心子公司闪驰科技的改制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家公司在排队上市,一家公司在改制,又成立了新的汽车公司,看样子檀老板是真的想尽一切办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搞钱造车啊,这是拼了啊。”

“闪驰科技不是还达不到上市标准吗?这时候就开始改制了,这是想满三周年就直接上市啊,檀老板还真是心急。”

“好希望中介机构快点进场,这样的话就能看到闪驰科技的财务全貌了,看看他去年到底卖了多少辆电动车。”

投资机构对于闪驰科技或者说整个电动车行业都比较感兴趣,但没办法,目前电动车行业没有一家公司上市,财报根本就不透明。

数据多多少少都有些水分,不过能给你看看就不错了,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只能大价钱自己去调查,并且数据还不一定准确。

但是这次审计过程当中,就能很全面的知道这些具体的财务数据了。

通过头部企业的真实数据,能够看出整個行业的数据变化,对于投资闪驰科技以外的企业都非常有利。

檀老板在家里的搞着闪驰科技的改制问题,而黄鸣又一次去了湘城,与他一起的还有北仓城投的考察团队,北仓城投为了此次的收购成功,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打着考察投资的名义,成立了一个由谢俊鸿带领的团队,去的也不仅仅是湘城,还有临近的鄂皖两省,这两个省份都有长风集团的整车制造基地。

黄鸣就混在这个考察团队当中。

一行人先到的是滁州整车基地,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知道企业的实力以及状况究竟如何,滁州工厂是扬子皮卡的生产基地,是长风集团于2005年收购成立的。

皖高官风扬子汽车公司由长风集团,新华联以及扬子汽车共同占股,其中长风集团占股55%,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你们是怎么定下收购长风集团的,只能说眼光真的不错啊。”

酒店里,谢鸿俊看着考察团队的收集到的资料,又一次感叹起来了,自从获知檀锦程的蛇吞象计划之后,谢俊鸿发现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皖省在我们汽车工业史上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做起来没做起来的品牌大大小小的都曾经红极一时,扬子皮卡就是其中之一。

扬子皮卡的规模并不大,整个公司也就500来号人,不过其中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超高达135名,拥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超过40%。

拥有11个商标,包括著作权,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也多达130个。

另外除了最拿的皮卡之外,还拥有suv的生产能力,具备年产量5万台的能力,可以说哪怕尉来汽车现在只收购长风集团手里拿着的扬子汽车股权,拿下这个产业基地,都可以自主上马造车项目了。

“哈哈,这也是我疑惑的问题,檀总也不知道是怎么发现的,老实说从集团造车的角度来说,没有哪家公司比长风更适合我们集团了,虽然这跟巨量引擎的投资利益有些冲突。”

黄鸣哈哈一笑,檀老板是怎么发现长风集团的他倒是听成林峰说过,不过这事儿听起来过于的科幻还有儿戏了。

“老板当时就是让我把整个a股经营汽车的上市公司给找出来,然后自己坐在电脑前看了一天的股票,接着就写了几家公司让我们关注一下,重点是关注长风集团。”

你要说股票投资的吧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之前老板有过抄底上汽的经验,但这可是借壳上市并且跟集团的造车计划挂钩的啊,真就这么儿戏?

不仅仅是黄鸣觉得不可思议,彼时就连成林峰都不理解。

那会儿成林峰还不知道长风集团是用于借壳上市的,只当是老板要买股票,从他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司虽然知名度不小,也是国企,但并非股票投资的最好选择。

“皖省的造车工业确实比我们浙省要强一些,不提byd这种走出去的,就是他们本省的造车工厂都非常强啊,奇瑞这些知名的不说,扬子汽车这种小公司都非常注重技术人才啊。”

500多名员工,其中有差不多三成是技术类人才,虽然整体学历没那么高,但这毕竟是一家老国企,扬子汽车背后的股东也是滁州城投呢,在被长风收购之前可是妥妥的国有企业。

“是啊,其实檀总最先收购的那个安哒尔也有些可惜,90年代就开始造车了,却没有撑下来。”

皖省现在混下来的汽车品牌也不少的,像是奇瑞,江淮,安凯,还有不是特别出名的星马跟安驰,安驰这个品牌跟闪驰系列倒是非常的接近。

主要生产的微客,微面,以及小型suv,安驰汽车在2007年底也宣布了扩建,计划在2007年至2013年间了进行为期两次的30亿元总投资,将产能提升至12.5万辆每年。

甭管是真投还是假投,也别管金额有没有吹牛,但是汽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年代里敢这么说出来说明混得也还行。

不过用老板的话来说,多半是吹牛的成分居多,年产12.5万辆,耗时六年的投资哪里用得上30亿元,边卖边投就够了。

这些都算是皖省土生土长的本土品牌,就是不知道老板当时把公司取名闪驰跟这个安驰有没有关系。

“张总还有多久到啊。”

没在黄鸣这里打听到是怎么看中长风集团的,谢俊鸿也懒得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转而问起了张永,也就是他口中的张总。

跟福田完成签约,张永在发动机公司也挂了个董事的名义,算是尉来汽车这边的代表。

原本在帝都他还要处理衔接跟发动机公司的一些事宜的,不过为了让本次收购合作看起来更像是尉来汽车的行动,檀锦程让张永跟谢俊鸿一行人会面,列席这一次的考察团。

新任尉来汽车总经理的出现,很难让人会联想到闪驰科技是想借壳上市。

谢俊鸿先期来滁州也是为了等张永的会合,在皖省哪怕不是在宜城,闪驰集团多多少少都有点主场优势的,这一次负责接待他们的就是滁州方面。

“快了,明天就应该到了,他已经到庐州了。”

黄鸣对于张永也有些好奇,这位可是檀总亲自去帝都说服加盟的,另外待遇上跟孙同雨可是同一个级别,还没就职就给他准备好了别墅。

要知道他都没有这个待遇。

“那就好,说起来张总是专业人士,比我们这些搞投资的在技术方面都要懂一些,他的加入我们也要轻松一些。”

“是啊,玩投资收购什么的我们不在话下,但玩技术确实是不太行。”

黄鸣倒是不羡慕张永的待遇,纯属有些好奇而已,尉来汽车将来必定是整个闪驰集团的重中之重,檀总把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交给一个卖重卡的。

这事儿多多少少在集团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巨量引擎为了投资方便,虽然现在已经划出整个集团的序列,但是按檀总的布局来看,依旧还是闪驰集团的子公司。

公司证券部分的业务今年几乎停滞,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这一次的收购行动,为的就是配合尉来汽车。

不知道这位新任老总会不会感觉到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