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喜讯

烽火十国 第二百八十三章 喜讯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进入冬天之后,众多纷繁之事也大多都步入了正轨,李源每日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也尽量挤出时间同妻妾们相聚说笑,再陪着养母刘氏蹒跚的步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十一月十五,周娥皇早起后头晕呕吐,身子极度不适。于是家中立刻请了朗州城最好的郎中前来诊断,结果却是个天大的喜讯。想生孩子想得快发疯的周娥皇,终于得偿所愿地怀孕了,据郎中判断,应是在李源前番去往溪州宣旨之前,周娥皇便有喜了。

这个大喜事顿时让都督府上下变得喜气洋洋,主母有孕,意味着李源有后,对于都督府乃至武平上下来说可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李源自然很是高兴,起初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头脑一度茫然了片刻,对于自己即将当父亲这件事,显然有些反应迟钝,但很快也陷入了极度兴奋当中。

自成婚以来,李源一直明白周娥皇一直担心怀不上孩子,从而胡思乱想自己的主母之位不保,为此李源没少在周娥皇肚皮上折腾。这下好了,当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担心便显得毫无必要了,而自己也将迎来第一个孩子,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

虽然李源心里明白,既有妻妾在侧,迟早会是儿女成群的局面,但毕竟作为正妻的周娥皇,第一个肚子里有了动静,可是意义非凡,将来生下的那可是李源的嫡子嫡女。

周娥皇得知自己怀孕之后,欣喜万分的同时,立刻将所有的家事抛给了其他人,表示自己不再操心家务,安心养胎,任何家务事都不要告诉自己,因为会影响到自己和胎儿。于是王靖瑶和彭清盈等人不得不接过家中的事务,让周娥皇安心养胎。

怀孕不过俩月,周娥皇的肚子根本还看不到明显的凸起,却已经手插着腰走得像怀胎了十个月一般,走路时小心翼翼,步子挪动地很慢,出入亦要让秋儿以及四五名婢女陪同搀扶了,生恐肚子里的孩儿有任何闪失。

不仅如此,很快周娥皇便从怀孕的喜悦中进入到另外一种担忧,那便是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男是女的问题。尽管李源表示自己对生男生女无所谓,但奇怪的是,家中所有人却对此事十分重视,只因周娥皇的孩子,是头胎。

自盛唐以来,民间一直有种陋习,那便是大户人家头胎一定要生男孩,这预示着人丁兴旺。很多人家因为头胎是女孩,不惜将初生的女娃溺死,免得影响子嗣与家宅气运。为此不少人家还特意在孕妇产前,不惜重金请来一些算卦的神棍,算算初生儿到底是男是女。

虽然李源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陋习,就算是个女婴,更加不会动手溺死自己的亲骨肉,但周娥皇还是十分焦虑于这种问题。

于是怀孕之后,时常对照着自己的一些行为,再与府上的郎中稳婆请教,譬如喜欢吃酸东西,问了郎中过后,便说是“酸儿辣女”,之后周娥皇便高兴地不得了,而哪天吃了辣的觉得好吃了,便变得忧心忡忡。

而且周娥皇还不断推算和李源同房受孕是哪一日,那日是月圆还是月缺,是双日还是单日,是吉日还是凶日。因为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这些都会影响到生男还是生女。

甚至周娥皇还曾来问李源,当时是上半夜同的房还是下半夜同的房这些怪问题,将李源弄得哭笑不得。李源很想告诉周娥皇,你肚子里的孩子其实已经定下了男女的性别,再折腾也是无用的。而且自己对生男生女真的不会在意什么。

但李源知道,这些话就算说给周娥皇听她也不会去听,也只能由着她去忙活折腾去了。

十二月初的一天,李源午睡起来,陪周娥皇聊了一会儿话,又分别去逗了逗王靖瑶和彭清盈,随后便来到前厅准备去都督府坐堂。正落座翻开公文之际,一名将领在亲卫的带领下,来到李源面前行礼。

“末将见过大都督。”

李源漫不经心地哼了一声,自顾看着手中的公文。

那将领犹豫了一下,站在面前并不离开,李源有些奇怪,抬头看着他狐疑道:“怎地?有事禀报么?”

将领赶忙拱手低头道:“大都督,可还记得末将?末将邹平。”

李源忽然想起来了,这邹平不正是前番在郑王与周行逢策划事变时,领着城外的五千泗州将士投诚报信的禁军将领么?

当时可是立下了大功,李源也曾许诺了让他进自己的亲从军效力,只是由于李从嘉当时还未返京,不好即刻任命,现在看来,不知是林嗣昌还是乌木特勤已经将此事办妥了,李源倒也没有多加过问此事。

“你是有功之人,本都督自然记得,进了亲从军了?很好很好,你是何时过来当值的?”

“禀大都督,约摸一个月前,是林都使亲自安排末将进亲从军的,如今担任亲从军第一军都指挥使,有幸能跟在大都督身旁戍卫。末将感谢大都督提携之恩。”

李源摆手道:“不用谢,有功则赏,本都督既已许诺,便绝不食言。以后好好干,莫让本都督失望。”

邹平忙道:“请大都督放心,末将绝不会让您失望,一定尽忠职守。”

李源点头道:“很好,若无事那你便退下罢。”

邹平犹豫着并不挪步,李源皱眉道:“怎么,你还有事?”

邹平鼓起勇气拱手道:“末将唐突,确实有件事禀报大都督!就是、就是,末将的爹娘从澧州来朗州了,想斗胆参见大都督。”

“澧州?”李源一愣道:“澧州不是我武平治下么?想不到你家竟也是楚地人氏?你爹娘来了?如今在何处?”

邹平低头道:“回大都督,早晨便来了,但一直在府门外,未得大都督许可,末将不敢去见他们,身负重责岂能徇私?”

李源想了想,呵呵一笑道:“无妨,正好本都督现在有空闲,既然你爹娘跋涉至此要见本都督,想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便叫你爹娘进府来,让老人家喝杯茶歇歇脚,去罢。”

邹平想不到大都督竟然真的应允下来,即刻喜笑颜开,忙答应一声,飞快地出门去了。

片刻之后,邹氏老夫妇二人便在儿子邹平的引领之下进了都督府。

刚到正厅台阶前,邹老汉连忙拉着身边的老妇人在台阶下弯腰低头拜了拜,随后小心翼翼地互相搀扶着,在邹平的带领下走进了富丽堂皇的正厅。

“小人拜见大都督!哎呀呀,大都督这府邸当真是贵人气度,竟这般讲究气派!”邹老汉忍不住偷摸抬起了头,低声赞叹道。

李源随和一笑,挥手让邹氏夫妇免礼后,让邹平带着两位老人家落座,又命婢女上茶水来给他们解渴,又让一名婢女拿着一盘精致的点心上来。

儿子前番远在江南从军吃粮,邹老汉与妻子二人久居澧州乡下,哪里受过这样的待遇,望着眼前婢女呈上的这盘色香味俱全的点心咽了咽口水后,连连摆手道:“大都督实在是客气了,小人哪敢劳烦大都督府上的好姑娘。”

李源笑道:“不妨事的,老丈。”

邹老汉这才小心翼翼地将手在自己的旧衫上仔细擦了擦,再捻起一块糕点,递到身旁的妻子手中,显得开心不已。

“听邹平说,二位从澧州来,此行是来看望儿子的罢。邹平在本都督帐下当差,你们放心就是。只要他好好当差,本都督不会亏待于他。”李源笑道。

邹老汉闻言,忙拉着老妻欠身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道:“大都督这是哪里话,您瞧,您如此年轻,却已是扬名天下!邹平能在您的帐下,还有福气做了将军,我们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大都督,您可知这孩子原本在那什么金陵,离我们夫妇可是远得很,多年未着过家,这次有幸能被安排在离家不远的朗州,还在大都督帐下听用,对我们全家来说,便已经是莫大的恩情了。以后但凡邹平有不是之处,大都督只管教训,要是干了违背军法的事,大都督砍了他的头也是应该的。”

望着这对朴实无比的老人家,李源心生感慨,点头笑道:“老丈,你们是明理之人,本都督明白。”

邹老汉继续笑道:“其实小人这回和老婆子来朗州,倒并不是特意来看儿子的,我俩三日前清早便从澧州动身,一路紧赶慢赶到朗州来,未曾停歇。今早进城,才打听到了大都督的府邸,便一直在门外等着,不敢求见。

方才正好看到邹平进府来,这才不得已现身让儿子通禀一声,这个不算是违背了军法罢......我夫妇来,其实是专门来见大都督您的。”

“不算不算。”李源笑道:“只不过你们既然有事专门来见本都督,直接向府门外的卫士通禀便是,赶了三日路,还在门外待了半日,这不是辛苦得很。”

“倒确实请府门外的几位军爷通禀了,但是——”

话音未落,只见邹老汉咽了咽口水,随后含湖地笑道:“哎,无妨……总之是见到大都督了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