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四十七章 年轻气盛

烽火十国 第四十七章 年轻气盛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保大十年一月下旬,南唐大军誓师西征。

武昌军节度使刘仁瞻、静江军节度使王彦章奉命率所部水军封锁长江至洞庭湖一带水路,禁绝客商往来,保障西征所需钱粮辎重通行无阻。从池州至岳州横跨东西两线,战船云集、旌旗遮天。

到底是枢密使亲任主帅筹划,此番动员人力物力耗资甚巨,刘彦贞部除了留驻金陵的部分兵马之外,共三万步骑,其中约有一万精骑;周本领雄武军右厢三万,除少数骑兵作斥候之用外,大多为步军;李源所部,领卫圣军左厢两万奉命镇中军;此外,还有从舒、江、鄂、筠、洪、袁六州征发的民夫六万。

南唐布告天下,武平节度使刘言拒不还朝,又与周国暗通,意图作乱,皇帝仁厚,多次下旨劝说无效,故而无奈兴兵讨之,以解百姓水火。此次攻伐朗州,算得上师出有名。

至二月上旬,神武军刘彦贞部、雄武军周本部,卫圣军李源部相继到达前线益阳。

此前南唐已派遣了大将李建期领州兵八千进驻益阳,以及先行押运辎重的两千龙骧军,城内早已是流言四起,许多百姓见战事将起,早已纷纷出城。

西征大军抵达后,主帅陈觉即刻召李建期会面,与两名副将刘彦贞、周本,加上李源及客省使冯延鲁,共议军务。

值得一起的是,冯延鲁作为客省使文官,领监军之责,众人原以为他作为冯延巳的弟弟,估计免不了给陈觉下绊子,而向来作风强硬的他,此次一路行军却沉默寡言,令人十分意外。李源自知与这位冯留守有过节,倒也不必特意去熟络,当前战事要紧,至于私人恩怨,两人心照不宣即可。

益阳守将李建期惶恐不已,自保大九年十月下旬至今已有三月,不仅被刘言等人忽悠得团团转,连朗州的城墙都没摸着。此番朝廷大军到来,他早已做好免职获罪的准备,不料陈觉却是好生宽慰了几句,令其戴罪立功,只是嘴角的那一抹笑容格外生冷。

陈觉端坐在上位,这位声名遍布整个南唐的枢密使,此时更是意气风发,入中枢以来,经他筹划的便有灭闽、灭楚两次大战,再加上此次西征又是破天荒地亲任主帅,看着端坐在两侧的武将不禁心神激荡,战事未开,脑海里却已是朗州城破、得胜还朝的场景了。

只见陈觉微笑着先开口道:“诸位,如今我大军八万已至益阳,刘仁瞻、王彦章两位节使已率水军封锁洞庭,朗州北面去路已然断绝。此时朗州兵已是穷途末路,城破兵败只在旦夕之间。本相之意,此战不可拖延,当求围城速胜之法!待擒杀刘言等贼将后,大军即刻挥师北上,攻伐徐州!诸位以为如何,若有高见,一并说来。”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几乎都被这番看似激昂的言论瞬间噎住,朗州这硬骨头还没啃下,就想着北上打周国,这陈觉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刘彦贞仍是一副老好人的面孔,淡淡地笑道:“使相,您是大军主帅,我等自然无令不遵。”

周本倒是沉着脸色,起身上前,在图纸上指点道:“使相,欲求速胜,怕是困难重重。朗州兵骁勇,朗州城又是那降王马希萼经营多年,城坚墙高,百姓钱粮众多,足以坚守数月。北面虽有我朝水军堵住退路,但使相别忘了西面之敌,斥候来报,洞溪蛮兵两万早已出了溪州,数日即可到达。若我大军为求速胜强行攻城,若是蛮兵来袭,恐遭内外夹击,后果惨重!末将以为,还是再行商议,稳妥一些为好。”

陈觉闻言眯眼瞥了周本一眼,接着又若无其事一般,挤出勉强的笑容,再问道:“周统军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不知是慑于陈觉的威势,还是思路纷杂,此时并无人回话。紧接着陈觉又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李源。

李源连忙回道:“使相,周统军所言不无道理。楚地连年兵祸,唯有朗州一隅固守至今,可见其兵精,其城坚,刘言等人必是善战良谋之辈,我军不可小觑。那洞溪蛮兵又向来诡诈,且善于出没丛林攀岩登壁,颇有战法,保大八年,便是五千蛮兵趁夜沿山道袭入潭州大营,致使楚军大乱,马希范败亡。此次更是发兵两万,来势汹汹。

故而末将以为,欲攻朗州,不可心切,需步步为营。末将以为可分而击之,令一路精兵先行迎战洞溪蛮兵,断其救援,另一路广筑营寨三面合围朗州,寻机攻城即可,朗州城内粮秣再多,迟早也会消耗殆尽,断不能久持!”

陈觉身旁的一名幕僚即刻冷冷地说道:“李虞候毕竟太年轻,又少经战事。我八万大军顷刻间便成围城之势,水路供给畅通,粮秣源源不断,天时地利皆在我手!蛮兵若敢偷袭,正好一网打尽,我大军一并铲灭便是。况且朗州兵不过四万,又失了民心,坚守孤城焉有胜算?难道李虞候惧敌么?”

李源摇头不语,此前一直沉默的李建期突然开口道:“末将也认为,洞溪蛮不可小觑。末将奉命驻守益阳三月,与洞溪蛮交手数次,原以为他们兵钝甲薄,尚未开化,却不料其战法诡异无常。日间隐匿,深夜袭营,令我大军疲惫不堪......”

“那是你李建期无能!”陈觉忽而拍案怒道:“陛下明旨,命你谋取朗州,谁令你与洞溪蛮作战?简直是顾此失彼!潭州一战,楚王出降,朗州早就人心涣散,若非你迁延时日,踌躇不前,本相焉能率大军来此?”

“使相明鉴!并非末将想与蛮兵作战,实是——”李建期脸色发白,似是一副有苦难言的模样。

陈觉狠狠地瞪了李建期一眼,众人寒蝉若禁,接着意味深长地发话道:“本相也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但诸位所言,处处畏敌,恐非吉兆!那洞溪蛮不过是山野宵小,再善战再诡计多端岂能抵挡住我八万大军?我意,今夜大军三面合围,明火执仗,深壕垒土,明日即刻攻城!洞溪蛮兵若敢来犯,一并剿灭!”

李源按捺不住,起身说道:“使相,末将有一言,还请使相容禀!”

陈觉挥手道:“说。”

李源咽了咽口水,拱手道来:“使相未雨绸缪,末将心服口服!只是强行攻城,若真遭受内外夹击,伤亡定然不小!若为区区一座朗州城便折损过多,恐会耽误使相北上大计......因此,末将还是以为,分而击之当为上策!末将请缨率本部西进,迎战蛮兵,使我大军围城无后顾之忧!”

幕僚果断地大声道:“不可!李虞候为何总言分兵?难不成你要据兵自守么?大军围城在即,卫圣军镇守中军,岂能离去?若是伤及使相安危,李虞候该当何罪?”

陈觉本来已被李源的言论说服了分毫,此次西征在他眼里,朗州只是个小小的钉子,轻易便可拔除。说到底,北上徐州才是最终目的,谋取中原是皇帝李璟的毕生宏愿,也是他陈觉借此封侯拜相的捷径。但若是大军伤亡过多,断然不能成行。

可听见幕僚所说之后,他又清理好了头脑,立即疑心起了李源。

这李源他是愈发猜不透了!原以为此人与自己是一条心,但今日刚刚抵达益阳,第一次议兵便与自己作对,究竟是年轻气盛还是别有用心,竟敢自领中军而去?届时战事一起,中军空虚,本相若有闪失,命都没了!谈什么西征北上,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全是泡影。

想到此处,陈觉顿了顿,冷冷地说道:“李虞候,中军不可空虚!且大军围城在即,正需要人力物力。但你若执意要去,只能领本部一半兵马前去,本相也只能供你七日之粮,如何?”

李源一时间有些愕然,洞溪蛮兵向来精悍又用兵诡诈,如今更是来敌两万,却只给自己一万多兵马再加上七日之粮,这是逼我让步?咬牙徘徊之际,李源忽而想起了胸甲中还藏有一封书信,那封写着“兄长亲启”的书信。

接着眼神里闪过一丝侥幸的目光,转而沉声回道:“末将领命!”

见李源竟然愿意领命,陈觉和一旁的幕僚都愣了片刻,接着陈觉咽了咽口水说道:“李虞候,军中无戏言!你还年轻,莫因一时气盛自误!”

李源挺直了身子,大声道:“使相既给末将七日之粮,那末将便七日之内击退蛮兵。若不胜,甘当军法!”

此时,李建期忽而跟随着开口道:“使相,末将也愿戴罪立功,领本部三千兵马随李虞候前去,以为后援。”

李源偏头看了一眼满脸坚定的李建期,此人虽然用兵平庸屡遭败绩,但今日这份心意,已足够令李源记在心里。

陈觉有些吃惊,随即露出了冷厉的眼神,显然对这两名公然拆台的将领有了不满。但转念一想,大军主力神武雄武两军皆在手中,就算少了李源那一万兵马,还有李建期那微不足道的三千州兵,也定然影响不了大局。

况且李源本身便是陈觉自己提拔的,而李建期已是戴罪之身,两人的命运可谓是牢牢捏在手里。此去得胜自然无妨,但若是兵败,到头来还不是得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反过来求他陈觉?

只见陈觉叹了口气,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扬手道:“既如此,本相便准你二人领军前去,以击来犯蛮兵。且先休整一日,待明日备好军需,即刻出城西进。本相也会散出斥候沿途打探军情。”

李源、李建期二人拱手道:“末将领命!”

接下来,陈觉便挨个点将,安排明日攻城军务。而从头到尾,唯有客省使冯延鲁在一旁不曾发话,目光始终聚焦在陈觉及李源身上,片刻后露出了不为人知的笑意。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75424.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