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煎熬

烽火十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煎熬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酉水,亦是后世沈从文书中所写的“白河”。沿着这条宽阔的水练向西顺行,向东北小转,沿着山体向上,直到转入狭窄的罗依溪,再行二里,便可望见山顶的宽阔台地,于其上便赫然可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溪州城。

自从后晋天福年间,彭士愁在此聚齐五大蛮族号令誓师伐楚,又通过与马楚政权立柱盟约,得到“本州赋租,自为供养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的自治地位后,溪州城便正式成了洞溪诸蛮,乃至整个酉水流域的权力中心,又经连年扩建修筑,如今已成了一座长宽超过十一二里、可容纳十余万军民生活居住的大城池。

事实上,作为彭氏一族统治洞溪的根基,溪州城却并非彭氏首筑。

早在千年前秦楚争霸时,在酉水大通道上便有了激烈的角逐。史载秦人便是从巴蜀之地,顺酉水东进而上,穿过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与据有酉水沿岸城池的楚人交战,自此走上吞并楚国的坦途。

秦灭六国后,在此正式建立迁陵县,筑城防,编户籍,这便是溪州城的雏形。城池修建之后,这处“上通四川酉阳州,下通辰州北河”的水陆要地,自此成了历代王朝控制“武陵郡”、“黔中道”的通道与关钥。

到了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唐朝以原属辰州的大乡、三亭两县置溪州,这便是溪州城之名的首创。

但对于“鸟飞不渡,兽不敢临”的溪州城来说,以直辖郡县的方式实行统治,控制的程度和范围却极为有限,因为此处始终存在着令统治者极为头疼的难题——比编民数量大过数倍的“蛮夷”。

从汉到唐,由于王权鞭长莫及,蛮人不断反叛,汉人早已逐渐逃散。

直到彭氏家族的到来,一改原先汉人欺压奴隶蛮人的策略,转而团结并融入当地蛮人,最终在溪州会盟后,彭士愁成功自立,中断了溪州作为直辖郡县的历史,开启了割据时代。

而彭士愁敢在此地自立,除了父辈打下的基础之外,无非是由于溪州城绝佳的地形阻力。溪州城坐落的山地,两侧皆是武陵山余脉,高逾数百丈的深山,险峻阴森、瘴气弥漫,外来大军根本没法越山而行。

因此进溪州城只有两条途径,要么从辰州北上,再自沅江入酉水沿岸饶行,要么径直自东向西横渡酉水,直入古道关口,此外别无他路。

田弘祐作为土生土长的洞溪蛮族,纵使不懂兵事,但好歹也跟着彭士愁出外征战过数回,当数日前得知临沅城失守,李源大军欲横渡酉水,同时命令柴克武领军攻伐辰州时,他的内心是极为震惊的。

这段日子以来,田弘祐看似春风得意,实则十分煎熬。

先前经过多年筹谋,最终彭士愁身死、彭师裕出逃,田弘祐一举掌控了三州之地,沉醉胜利的同时,当然做着成为与彭士愁一般的“土皇帝”的美梦,何况彭氏不过是汉人,自己可是实打实的蛮人。

但美梦终究只是梦,当田弘祐率兵占据溪州城,又传令辰州锦州等地后,他便迅速召集了五大蛮族首领以及三州各地文武官吏,准备为自己正位,却不曾想过彭氏一族的威名居然如此深入人心。

哪怕彭师裕此时背上了弑父杀弟的罪名,在场大多数人心里的念头,并不是拥护田弘祐上位,而是纷纷要求按着彭士愁的“遗命”,火速遣使赶往唐国,迎接二爷彭师杲返回溪州主持局面。

眼见众口一词,这下田弘祐直接傻了眼,这所谓遗命的真伪旁人不知,他可是一清二楚,只道有苦说不出。何况自己辛辛苦苦筹划的一切,难能真拱手还给彭氏?

彭士愁身死,溪州正是人心浮动之时,好不容易成功夺权的田弘祐自然不愿与众人起冲突,自知时机未至,于是决定以“拖”字为精髓。

按着众人的意愿,造出了一个溪州大都督的名号,先遥尊远在唐国的彭师杲为溪州大都督,接着自己再以三州无主、局面不安的缘由,自封溪州副都督,使持节三州诸军事,为彭师杲“暂摄”军政要务。

田弘祐勉强上位后,立即下了两道命令,一是派遣兵士继续追捕“逆贼”彭师裕,一是遣使前往唐国求见彭师杲。

但此举终归是老谋深算,田弘祐早就心中有数,想彭师杲远在千里之外,路途遥远,来往何其艰难?何况这位二爷昔日跟随马希萼降唐,如今已是不折不扣的唐将,就算愿意回来,唐国皇帝李璟都不一定愿意放人。

故而眼下的头等大事,便是赶紧追捕自己这位“弑父杀弟”的女婿,如今彭氏一族青壮几乎都被杀得干干净净,这彭家余孽不死,田弘祐总是心头难安,处理起政务来也是心不在焉,尤其瞧见府堂上彭士愁那偌大的牌位时,更是忍不住浑身战栗。

难熬地等待了几日后,田弘祐终于收到了临沅城守将的急报,原以为是彭师裕人头送到,立即欢欣鼓舞地打开奏报观看,结果可想而知,两眼一翻差点没背过气去。

很大程度上,田弘祐得以成功夺权,都需归功于戍守溪州城的义子田思道,若没有他在彭师裕身边潜藏多年,若没有他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恐怕死的便是田弘祐了。

但如今对于这位义子功臣的死无全尸,田弘祐却并不感到悲伤,嘴上大骂“竖子无能”的同时,心里只有无限的愠怒,更多的则是恐慌。

彭家兄妹沿夹山小道奔逃途中被唐军所救,不用过多猜测,必是去往朗州。

包括田弘祐在内,溪州上下无人不知,彭师裕与唐国武平节度使李源交情匪浅,更曾依照洞溪古礼指天盟誓,而这位不过二十一岁的李大帅,不仅手握重兵,更是天下闻名的猛将,传闻昔日的夹山之战,便是出自他的筹谋。

因此,田弘祐闻讯已是提心吊胆,彭师裕身上背负着血海深仇,此子侥幸逃脱岂能善罢甘休?

如今投了李源,定是为了借兵复仇,而现在三州可用之兵不过四五万人,大部分还是这两月来新近征募的蛮族青壮,几乎都没上过战场,若真与朗州那帮身经百战的武平军主力进行厮杀,怎能落得着半分好处?

心生急切之际,田弘祐只得召集众将商议,洞溪蛮族本就与唐军结下仇怨,如今彭师裕投唐欲兴兵来犯,众将不明就里当然是群情激愤,在一片“杀尽唐狗”的呼声,纷纷要求起兵相抗。

但士气高涨终归只是士气,溪州的实力田弘祐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在弟弟田弘贇的建议下,又壮着胆子同时给朗州的李源,以及潭州城外的汉军主帅潘崇彻各自写了一封信,借此扩大战事规模以自保。

田弘祐下令,三州火速整肃加固城防,以备外敌入侵,同时将所有可用之兵尽皆收缩于三州治所,挑选出三万军士集中于溪州城内,再令各部族补充武器粮秣一应物资等等,似乎摆好架势就等着武平军到来。

溪州的一众领兵武将同样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他们并未真正领教过李源麾下武平军的厉害,但到底与楚国交战多年,自诩了解汉人战法,于是献上了一系列计策。

无非是利用洞溪蛮族占据地利的天然优势,动用各种手段,与唐军在密林山谷之间小规模袭扰作战,尽量避免与唐军主力尤其是骑兵进行正面野战。

这般计策看似简单,昔日彭士愁用在楚军身上却是屡试不爽,田弘祐虽然应允众将所请,但心中仍是极为忐忑,自知比不上彭士愁,李源更非马希范,何况还有彭师裕这个晓熟溪州地形的内应......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30546.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